二〇〇 拾遺子

二〇〇 拾遺子

二〇〇拾遺子

七,神話學與安特路朗

安特路朗是個多方面的學者文人,他的著書很多,我只有其中的文學史及評論類,古典翻譯介紹類,童話兒歌研究類,最重要的是神話學類,但是如《垂釣漫錄》以及詩集卻終於未曾收羅。這裏邊於我影響最多的是神話學類中之《習俗與神話》,《神話儀式與宗教》這兩部書,因為我由此知道神話的正當解釋,傳說與童話的研究也於是有了門路了。十九世紀中間歐洲學者以「言語之病」解釋神話,可是這裏有個疑問,假如亞里安族神話起源是由於亞利安族的言語之病,那麼這是很奇怪的,為什麼在非亞里安族言語通行的地方也會有相像的神話存在呢?在語言系統不同的民族裏都有類似的神話傳說,說這神話的起源都由於言語的傳訛,這在事實上是不可能的。言語學派的方法既然不能解釋神話里的荒唐不合理的事件,人類學派乃代之而興,以類似的心理狀態發生類似的行為作為解說,大抵可以得到合理的解決。這最初稱之曰民俗學的方法,在《習俗與神話》中曾有說明,其方法是,如在一國見有顯是荒唐怪異的故事,要去找到別一國,在那裏也有類似的事,但在那裏是現行的習俗,不特並不荒唐怪異,卻正與那人民的禮儀思想相合。對於古希臘神話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取別民族類似的故事來做比較,以現在尚有存留的信仰推測古時已經遺忘的意思,大旨可以明了,蓋古希臘人與今時某種土人其心理狀態有類似之處,即由此可得到類似的神話傳說之意義也。《神話儀式與宗教》第三章以下論野蠻人的心理狀態,約舉其特點有五,即一為萬物同等,均有生命與知識,二為信法術,三為信鬼魂,四為好奇,五為輕信。根據這裏的解說,我們已不難了解神話傳說以及童話的意思,但這只是入門,使我更知道得詳細一點的,還靠了別的兩種書,即是哈忒闌(Hartland)的《童話之科學》與麥扣洛克(Macculloch)的《小說之童年》。《童話之科學》第二章論野蠻人思想,差不多大意相同,全書分五目九章詳細敘說,《小說之童年》副題即雲「民間故事與原始思想之研究」,分四類十四目,更為詳盡,雖出板於一九〇五年,卻還是此類書中之白眉,夷亞斯萊(Yearsley)在二十年後著《童話之民俗學》,亦仍不能超出其範圍也。神話與傳說童話元出一本,隨時變化,其一是宗教的,其二則是史地類,其三屬於文藝,性質稍有不同,而其解釋還是一樣,所以能讀神話而遂通童話,正是極自然的事。麥扣洛克稱其書曰「小說之童年」,即以民間故事為初民之小說,猶之朗氏謂說明事物原始的神話為野蠻人的科學,說的很有道理。我們看這些故事,未免因了考據癖要考察其意義,但同時也當作藝術品看待,得到好些悅樂。這樣我就又去搜尋各處童話,不過這裏的目的還是偏重在後者,雖然知道野蠻民族的也有價值,所收的卻多是歐亞諸國,自然也以少見為貴,如土耳其哥薩克俄國等。法國貝洛耳(Perrault),德國格林(Grimm)兄弟所編的故事集,是權威的著作,我所有的又都有安特路朗的長篇引言,很是有用,但為友人所借,帶到南邊去了,現尚無法索還也。

八,文化人類學

我因了安特路朗的人類學派的解說,不但懂得了神話及其同類的故事,而且也知道了文化人類學,這又稱為社會人類學,雖然本身是一種專門的學問,可是這方面的一點知識於讀書人很是有益,我覺得也是頗有趣味的東西。在英國的祖師是泰勒(Tylor)與拉薄克(Lubbock),所著《原始文明》與《文明之起源》都是有權威的書。泰勒又著有《人類學》,也是一冊很好入門書,雖是一八八一年的初板,近時卻還在翻印,中國廣學會曾經譯出,我於光緒丙午(一九〇六)在上海買到一部,不知何故改名為「進化論」,用有光紙印的,未免可惜,後來恐怕也早絕板了。但是於我最有影響的還是那《金枝》的有名的著者茀來則博士(J.G.Frazer)。社會人類學是專研究禮教習俗這一類的學問,據他說研究有兩方面,其一是野蠻人的風俗思想,其二是文明國的民俗,蓋現代文明國的民俗大都即是古代蠻風之遺留,也即是現今野蠻風俗的變相,因為大多數的文明衣冠的人物在心裏還依舊是個野蠻。因此這比神話學用處更大,它所講的包括神話在內,卻更是廣大,有些我們平常最不可解的神聖或猥褻的事項,經那麼一說明,神秘的面幕倏爾落下,我們懂得了的時候不禁微笑,這是同情的理解,可是威嚴的壓迫也就解消了。這於我們是很好很有益的,雖然於假道學的傳統未免要有點不利,但是此種學問在以偽善著稱的西國發達,未見有何窒礙,所以在我們中庸的國民中間,能夠多被接受本來是極應該的吧。茀來則的著作除《金枝》這一流的大部著書五部之外,還有若干種的單冊及雜文集,他雖非文人而文章寫得很好,這頗有點像安特路朗,對於我們非專門家而想讀他的書的人是很大的一個便利。他有一冊《普須該的工作》(Psyche'sTask),是四篇講義專講迷信的,覺得很有意思,後來改名曰「魔鬼的辯護人」,日本已有譯本在岩波文庫中,仍用他的原名,又其《金枝》節本亦已分冊譯出。

茀來則夫人所編《金枝上的葉子》又是一冊啟蒙讀本,讀來可喜又復有益,我在《夜讀抄》中寫過一篇介紹,卻終未能翻譯,這於今也已是十年前事了。此外還有一位原籍芬闌而寄居英國的威思忒瑪克(Westermarck)教授,他的大著《道德觀念起源發達史》兩冊,於我影響也很深。茀來則在《金枝》第二分序言中曾說明各民族的道德法律均常在變動,不必說異地異族,就是同地同族的人,今昔異時,其道德觀念與行為亦遂不同。威思忒瑪克的書便是闡明這道德觀念的流動的專著,使我們確實明了的知道了道德的真相,雖然因此不免打碎了些五色玻璃似的假道學的擺設,但是為了生與生生而有的道德的本義則如一塊水晶,總是明澈的看得清楚了。我寫文章往往牽引到道德上去,這些書的影響可以說是原因之一部分,雖然其基本部分還是中國的與我自己的。威思忒瑪克的專門巨著還有一部《人類婚姻史》,我所有的只是一冊小史,又六便士叢書中有一種曰「結婚」,只是八十頁的小冊子,卻是很得要領。同叢書中也有哈理孫女士的一冊《希臘羅馬神話》,大抵即根據前著《希臘神話論》所改寫者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咪咕公版·知堂回想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咪咕公版·知堂回想錄
上一章下一章

二〇〇 拾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