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不在

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不在

從上黨郡到汝南郡,輾轉近千里,路行雲在途中先後遭遇了數場戰鬥。其中既有面對盜賊強人的反擊,也有主動挑起或被動接受的比試。按照他目前飛瀑階初段的元氣修為,其實已經夠到了八宗師範的門檻,憑恃如此實力行走江湖,自是鮮有敵手,所戰皆勝。

結合這些強度不一的戰鬥,路行雲有機會將自己目前的武學修為做了一個盤點。

先說元氣心法,路行雲練的是心傳宗「清水劍系」的「靜心訣」。

「靜心訣」實際上是一種細水長流的基礎心法,一如其名,練習者心要靜,越心急越練不成。好在路行雲從小練起,通過十餘年孜孜不倦的修習,元氣底子打得極為堅實。再加上後來按照司馬輕遺留那本《純心拾遺》進行的查漏補缺,路行雲可以說將「靜心訣」的整套體系貫徹得非常徹底,練到了「靜心訣」本身的上限。

如果再練下去,想從「靜心訣」的涓涓細流汲取足夠多的元氣修為、提升至飛瀑階中段,恐怕要花上數十年的時間,實在得不償失。是故路行雲基本放棄了從「靜心訣」尋求元氣突破的打算。現在的他,迫切需要一套能與「靜心訣」相適且更加高深的進階元氣心法。

再說技法,路行雲最熟練掌握的有兩種,一為劍術,一為拳術。

劍術是他的主修技法,以心傳宗「清水劍系」的劍招為重。「靜心訣」相同,他利用《純心拾遺》將自己招式的不足大大改善,尤其是其中「鳶勢子」、「鴟勢子」與「鷂勢子」三種架勢,切換流暢,在實戰中應變效果極佳。

拳術則是他的輔修技法,練的是心傳宗的「心傳拳系」,代表招式「拒劍手」與「奪鋒手」對付起依賴兵刃的對手時威力甚強,使用好了常常能達到以弱勝強的目的。不過這套拳術基本全是針對兵刃的守勢而無攻勢,是以遇上拳術高明之人往往沒有一戰之力,因此路行雲通常把拳術作為出敵不意的奇招使用。

除了通用的心法及劍術、拳術,路行雲還能運用「岱宗短歌訣」催動玄氣助力,以及「虺虺其雷」這樣淵源不明的偏門劍招,但這兩種武學對身體的副作用都相對較大,尤以「岱宗短歌決」為甚。故而若非遇上難纏的對手,路行雲不會輕易使用它們。

按理說,熟練掌握「清水劍系」與「心傳拳系」招式,且有着穩固飛瀑階初段元氣修為的路行雲在江湖野劍客中武功已經算得上出類拔萃,足以笑傲一方,但見識過諸多強敵的路行雲依然深深感到自身武學的不足。

人在江湖如逆水行舟,對手們都在竭盡一切可能提升實力,一旦鬆懈,不進則立退。曾經擊敗過路行雲的強敵們都被他銘記在心,與劍客楷模顧連山一樣,成為激勵着他不斷前進、突破武學桎梏的動力。

大師兄教的東西已經練到頭了,不滿原地踏步的路行雲自然而然開始思索提升之道。他最先想到的,便是《純心拾遺》。

司馬輕的這本手抄武學冊子主要分為兩部分,前部分即是路行雲已經練得滾瓜爛熟的「清水劍系」的招式與心法,後部分則是「純心劍」一系武學。

從《純心拾遺》這個標題看來,「純心劍系」似乎是主體內容,但比起記載了足足十餘頁的「清水劍系」武學,「純心劍系」僅寥寥數頁罷了,有的也只是招式,找來找去,都找不到對應的心法。路行雲以「靜心訣」的法門催動元氣,練了幾招,全然不得其法,生怕強練下去走火入魔,便不再練。看到最後,卻見末尾寫着一行小字——「缺心法及至強劍招,甚憾」,由此可見,司馬輕自己也沒能練成「純心劍」一系武功,所以他用得最多的還是「清水劍系」招式。

該如何更進一步?

世間不乏天賦異稟的武學奇才,不但能將所學武功融會貫通,更能旁徵博引,自辟武學天地,典型的例子便是一峰宗首席「大劍平山」李病已。他將一峰宗諸多運用玄氣的法門匯總,去蕪存菁,提煉出了堪稱前無古人的「岱宗短歌訣」,自己也因此成為武林中受人敬仰的大宗師。又比如正光府次席「劍花滿江湖」顧連山,從實戰中領悟絕技「火龍劍」一系劍術的精髓,完成了自我武功的重大升華,亦成傳奇。

至少在現在,路行雲沒有類似他們自創武功的本事。並非他慧根不夠,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自創武功也需要龐大的武學積累,武學天賦強如李病已、顧連山,若是沒有數十年積攢下來的武功基礎,也絕無可能從無到有,憑空頓悟。

路行雲想來想去,還是決定抽空回一趟江夏郡。畢竟自己的武功是大師兄車大樹教的,該往哪個方面提升,他應該比自己更加了解。況且,司馬輕以及心傳宗的事一直壓在心中,也得找大師兄問問情況。

風塵僕僕連續數日羈旅,路行雲抵達了汝南郡平輿城,屈指一算,明日便是與孟慈航三人約定會面的時日,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終歸是搶先了一步。

暖廬幽齋幽靜如故,路行雲走到門口,恰好撞見何小七在掃地。

「路少俠!」何小七抬眼看見路行雲,大為驚喜,苕帚扔在地上,輕拍身上的灰塵上前相迎,「你這一去,可有好些時日了。」

兩人寒暄了一會兒,路行雲道:「我有事要拜訪求心大師,不知是否方便?」

何小七眉頭蹙起,道:「來的不巧,求心大師不在齋中。」

路行雲問道:「求心大師去了哪裏?」只道求心入道就近走動。

何小七搖著頭道:「當日我只見首席頭戴笠帽、還纏上了綁腿,說要出遠門訪友,具體去往何處,就不清楚了。」

路行雲訝然道:「求心大師的病好了嗎?」

何小七猶猶豫豫道:「既然能出遠門了,應當、應當是好了吧......」

路行雲繼續詢問:「唐貞元唐正選在嗎?」

何小七面露凄涼之色:「也不在......」嘆口氣續言,「少俠有所不知,宗門近期生出風波,傅正選給外郡強人困住了,宗內許多高手也都卷進去了。」

路行雲從孟慈航那裏聽說了傅玄菟身陷丹陽郡千理派之手的事,皺眉點頭:「這麼說唐正選是去救傅正選了。」轉而問道,「求心大師難道眼睜睜看着傅正選遇險?」

何小七道:「或許首席出門正是為了解決這件事。」又補充道,「唐正選回來的時候,也問我首席的去向,似乎有什麼東西要帶給首席,不過後來聽說傅正選的變故,當日就火速離開了。如今留在暖廬幽齋的,只剩十餘名見習。」從他的話里可知,求心入道當是在唐貞元回來前便離開了暖廬幽齋。

花開宗弟子數量在八宗中屬最少,不但次席之位長期空缺,連師範也寥寥無幾,自從趙侯弘與孫尼摩叛走,只剩三人,其中一人已經雙腿盡斷,卧床多年。江湖傳言,本來今年的姑因禪劍會是正選中的翹楚唐貞元與傅玄菟升為師範的好時機,但照目前情況看來,花開宗是否能順利參加姑因禪劍會,尚未可知。

路行雲心想:「花開宗素來信奉弟子貴精不貴多,自有它的好處,但弊端也頗明顯。一遇動蕩,就容易被外敵盯上。千理派想踩着花開宗上位、孟慈航等人想趁機滅了花開宗,從策略上看,其實都是正確的選擇。」隨即說道:「宗門沒有師範或正選留守嗎?」

何小七道:「有......也沒有......」

路行雲疑道:「你說有,指的是莫師範嗎?」

傅玄菟是求心入道的義女,身份特殊,花開宗僅剩能戰的師範韓寺林與黑鷺不可能坐視不理,只有個癱瘓的莫通天,也算不得戰力。

何小七道:「不止,韓師範也在,但是重傷難起。」

路行雲驚訝道:「韓師範重傷?難道千理派如此猖狂,已經打上門了?」

「不是......」何小七忽而四下看看,湊近了小聲道:「路少俠,你有所不知,前段時間,袈裟鬼肆虐,連續殺傷多人。韓師範自告奮勇,追查袈裟鬼的下落,卻在某日夜間,給突襲而至的袈裟鬼擊成重傷,如今不要說出戰,就是神智都迷糊得緊,卻是、卻是連莫師範也不如了。」

路行雲道:「竟有此事,袈裟鬼猖狂如斯!」

何小七戚戚然道:「這袈裟鬼着實厲害,想我宗門劍術之強,首推韓師範,卻也落得如此下場,少俠要是住在城內,可千萬得防備好了。」

路行雲暗嘆:「屋漏偏逢連夜雨,花開宗着實不幸。只剩下一個師範,自是得全力救援傅正選了。」口上則道:「那袈裟鬼最近有出沒嗎?」

何小七道:「那怪物神出鬼沒,誰知道什麼時候出來?時時刻刻留心准沒錯。」說話間哆哆嗦嗦,似乎袈裟鬼隨時都會襲來也似。

路行雲點頭道:「我知道了。」隨後記起楊鹿蜀所託之事,暗自思忖:「傅正選既然困在別處,那麼饒頗黎老前輩肯定也不在這裏。這件事,還得再想法子。」

兩人沉默片刻,何小七道:「路少俠,外面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進去坐,我泡茶給你。」

路行雲抬手道:「不必了。」求心入道不在,宗門也沒有能拿主意的人,進去也無用。

「那麼......」何小七發現路行雲的表情突然變得很嚴肅,也不由自主緊張地勾頭弓腰。

路行雲道:「你立刻告知宗門上下,所有人最好趕在明日前散去,否則將有滅頂之災。」

何小七瞠目結舌:「路、路少俠,你、你說什麼?」

路行雲道:「我的話你還不信嗎?」

何小七躊躇道:「不是不信,只是,我一個打雜的,人微言輕,怕是說不動眾弟子。」

路行雲正色道:「說不動也得說!」他本想自己進去傳告眾人,但想求心入道、傅玄菟、唐貞元等熟人都不在,花開宗上下更無理由相信自己一介外人。

何小七道:「這、這......」

路行雲怒喝道:「還不快去!」

何小七嚇了一跳,但看他一派毅然神色,自不敢再磨蹭,手忙腳亂地去了。

路行雲心亂如麻,當下心中所想,唯有與孟慈航等人說好的碰頭之地——洞溪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搜龍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搜龍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