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進軍沈嶺北伐賊

第2章 進軍沈嶺北伐賊

駱穀穀口,是這次姜維北伐遇到的第一個軍事據點。若魏國在這裏安排重兵,那麼姜維大軍很有可能被阻在谷口,就像當年(公元244年)魏將曹爽伐蜀被阻於興勢一般,寸步難行。雖然探馬每隔一段時間就返回稟報一次軍情,但到底前方對手情況如何,是否能拿下谷口,姜維本人心裏沒底,夏侯霸亦如此。

此時,姜維、夏侯霸在中軍,王嗣、傅僉為先鋒,而負責后軍的兩位將軍,一位叫楊戲,一位叫趙廣。

楊戲,字文然,益州犍為郡武陽人。他在年輕時做過督軍從事,做過丞相諸葛亮的主薄,後來受到大司馬蔣琬的器重,做過護軍、監軍、建寧太守、梓潼太守,如今官職射聲校尉。楊戲是益州士人代表,性格闊達,坦誠忠厚,文辭燦爛,在季漢延熙四年(公元241年)作《季漢輔臣贊》。

《季漢輔臣贊》可以說是季漢歷史上最早的『贊文』體記錄季漢開國君臣的作品。不過較為遺憾的是他作品中的人物皆已去世,沒有一人參與過姜維北伐。唯一慶幸的是作品中的人物後代有參與,便是此時在他身邊的那位。

趙廣,冀州常山郡真定人,名將趙雲次子。趙雲因為是晚婚,所以在他戎馬生涯中,沒有父子同時參戰的故事,他去世后留下兩個兒子,長子趙統和次子趙廣。諸葛亮讓趙統留在宮中,為虎賁中郎督,加行領軍,負責保衛皇帝。次子趙廣則加入北伐軍,姜維統軍後趙廣一直留在姜維軍中。

趙廣頗有父親趙雲之風,是一名純粹、忠義的軍人。

此時楊戲拿出盛酒的口袋,飲上幾口,仰望山頭,感慨道:「從先帝到當今,北伐幾十年了,如今又困在這山道之中,何時才能出頭啊!」

見楊戲話語消極,趙廣不樂道:「楊將軍,你好像對北伐很有意見。」

楊戲又飲了一口,笑着對他道:「趙將軍,你怎麼能這麼說我呢,難道你是真的不明白?」

趙廣盯着他,道:「楊將軍,你我是后軍,肩負着全軍後衛的任務,而你這些話語卻很傷士氣,這讓我如何明白。」

楊戲不屑地笑了笑,道:「后軍?先鋒把好果子都摘了,后軍還有什麼吃的?我楊戲以前也是丞相府的人,大司馬蔣琬也很賞識我,像我這樣的老將軍,居然被安排在後軍,實在令人無法理解。」

趙廣正想回復,楊戲止住道:「等等,我知道你想說什麼。安排在後軍也很重要是吧,當大軍打了敗仗要撤退時再讓你我來斷後,讓敵人的箭頭先射入我的胸口,便由此獲得了一個忠節殉國的好名聲。姜伯約啊姜伯約,你外表上看似寬宏,內心卻多猜忌,看來我楊某終究要栽在你的手上了。」

趙廣道:「楊將軍,你這是什麼話呢。參加北伐無論是做先鋒、中軍還是后軍真的區別很大嗎,就如一個人有一日三餐,都是很重要的。」

楊戲盯着他,道:「我管你一日三餐還是幾餐。照你這麼說,你我就是晚餐了?那麼今天晚上你我可要好好吃上一頓,不然真的太累了。」

趙廣道:「等先鋒佔領谷口,別說吃上一頓,吃幾頓好飯都沒問題。」

楊戲揮手道:「算了算了,我不跟你這後輩扯了,真是越扯越遠。等出了這駱穀道,我再去找姜伯約,讓他給我弄點好吃的。」

此時,駱穀穀口。

只見傅僉領三千軍士沖了上去。

當傅僉兵臨谷口關城之下時,見城樓上卻沒一點動靜,令人奇怪。

這時城樓上忽現一人,那人對他道:「傅將軍,傅將軍,這裏是空城,沒有一個魏兵。」原來此人是剛才彙報軍情的探馬,只見那人拿起旁邊的魏國旗幟,將其扔下城樓。

傅僉見況大喜,道:「先鋒將士,隨我沖入關城!」於是傅僉策馬在前,軍士在後,很快衝開關門,佔領關城,拿下了駱穀穀口。

稍後,王嗣趕到關城時,見樓上已樹立漢國旗幟,樂道:「傅將軍,你可真行啊!」

傅僉站在樓上,回應他道:「王將軍,谷口已拿下,你快命人回稟姜將軍,我現在準備去拿下一個據點沈嶺。」

王嗣道:「傅將軍,沈嶺應該我去拿,你可以先休息一下。」

傅僉揮手道:「那可不行,我還沒斬殺一個敵人,怎能休息,一切按軍令辦就好了。」傅僉道后,便離開了。

王嗣無奈只能又隨他,便派人去稟報姜維,自己則佔據谷口。

沈嶺,漢軍通過駱穀道,通往關中之間的一條必經的軍事道路。如果說魏軍沒在谷口設防,怎麼也不會讓漢軍輕易通過沈嶺了。

然而,因為此時天下的主戰場在淮南,諸葛誕、吳國援軍和司馬昭,三方四五十餘萬大軍正在壽春城下對峙,關中的空虛一時無法改善,這讓關中的守將明知姜維到來,卻沒有更好的迎敵辦法,或許在沈嶺之上也無法安排軍隊。

此時關中的守將是誰,征西將軍持節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安樂鄉侯司馬望。

司馬望,字子初,司州河內郡溫人。司馬懿之弟司馬孚的次子,後過繼給長兄司馬朗為後。歷任平陽太守,洛陽典農中郎將等職,后升任護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因為親近魏帝曹髦,而當時由堂兄弟司馬師、司馬昭相繼輔政,掌握魏國大權,所以感到不安,請求外出任職。司馬昭掌權后,將坐鎮關中的征西將軍陳泰調回朝廷,司馬望便前往接替其職務。

司馬望不像堂兄弟司馬師、司馬昭那樣擁有絕對權威,也不像陳泰那樣常年與姜維周旋,通曉軍事。他屬於一個非常穩重的人,既不急於建功立業,也不放鬆警惕,讓他做一個鎮邊之將,非常合適。

當坐鎮長安的司馬望聽說姜維來犯,他知道此時朝廷大軍遠在淮南,無法支援,敵強我弱的形勢一時無法改變,便很快做出三點應對部署。

第一點,退守長城。把從駱穀穀口到長城之間的外圍據點全部撤掉,所有魏兵彙集於長城。長城是魏軍專門用於防備漢軍北犯的軍事要塞,它離長安約二百里,若姜維拿下長城便可進入平原,兩天之內就能殺到長安城下,所以長城是進入平原前的最後一道防線,決不能丟失。

第二點,聯繫鄧艾。鎮西將軍鄧艾的軍隊主要負責守衛西線的隴西地區,麾下有幾萬人。而這次姜維主力雲集於東線關中,所以要趕緊把鄧艾調過來,協同作戰。

第三點,安撫部眾。司馬望親自趕到長城前線安撫軍士,驚慌下的魏軍見主帥到達前線,立刻士氣高漲,就不那麼懼怕姜維了。

做了這三點部署后,司馬望便駐守長城,等待姜維到來。

淮南方面,司馬昭聽說姜維進犯關中,先是有些緊張,后很平靜地笑着告訴眾將,有司馬望在關中,沒有任何顧慮。若能擊敗諸葛誕與東吳援軍,姜維自然退去。眾將聽后皆信服。

再看漢軍先鋒,傅僉在王嗣接替自己佔據谷口后,便進軍沈嶺。

因為司馬望早有軍令,猶如之前佔領谷口一般,傅僉很容易便拿下沈嶺。因為太容易得到,這讓傅僉產生了困惑。

傅僉站在沈嶺之巔,看着周圍數十里過於沉寂的山谷,難道魏軍慌了,全部跑了?傅僉自語起來道:「真是見鬼了,一天內把谷口和沈嶺都給拿下了,魏軍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一點防備也沒有,難道怕了?」

旁邊軍士道:「傅將軍,我看魏軍一定是被我軍的氣勢給嚇跑了,現在是否繼續進軍,殺進關中。」

傅僉想了想,道:「不可,你先回谷口,將軍情告於王嗣將軍,讓他派人通知姜將軍已拿下沈嶺。」

軍士道:「諾!」這位軍士走後,傅僉便通知先鋒軍所有人開始修建軍營。

兩天後,姜維大軍走出谷口,抵達沈嶺。

在抵達沈嶺的當天晚上,姜維即召開軍事會議,做下一步的軍事計劃。

參加這次軍事會議的人除了姜維、夏侯霸二位正副統帥,還有王嗣、傅僉、楊戲、趙廣、李密、蔣斌、王含、柳隱等。

李密,字令伯,益州犍為郡武陽人。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舅舅讓母親改嫁,祖母劉氏將他撫養長大。所以他對祖母非常孝敬,因此有好名聲。他師從譙周,學習刻苦,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傳》。完成學業后被拜為尚書郎,出使東吳。吳大帝孫權問李密:「你國有多少兵馬?」李密回答:「官用有餘,人間自足。」孫權說起人間道義,問做哥哥和做弟弟哪個好,吳國群臣都說做弟弟好,只有李密說做哥哥好,孫權問原因,李密回答:「做哥哥的有更多時間侍奉父母。」孫權認為他說得對。

李密從東吳返回成都后,姜維聽說了他的故事,便親自觀察,李密讓姜維印象深刻,姜維便將其留於自己身邊,代替年長的益州蜀郡人高玩為大將軍主薄,高玩改任太子洗馬,輔佐太子。

蔣斌,荊州零陵郡湘鄉人,蔣琬長子。蔣琬在諸葛亮去世后成為季漢第二代軍政主官,官至大司馬。蔣琬去世后留下二子,長子蔣斌在姜維軍中任職,次子蔣顯留在宮中,出任太子仆。蔣斌繼承了父親安陽亭侯的爵位,官職綏武將軍。

王含,大將軍監軍,常年跟隨姜維。

柳隱,字休然,益州蜀郡成都人。這是一位比姜維年長十二歲的老將。他在年輕時因為為人正直誠懇,高風亮節,交友眾多,在成都頗有名氣。得到姜維考察,留在軍中,其人作風勇敢,既能參贊軍事,又能沖陣殺敵,常勇冠三軍,頗有當年老將黃忠之風。

只見眾將站于軍帳帳內兩側,姜維坐鎮主將位,軍事會議馬上開始。

忽然,有一人,搖搖晃晃,醉醉悠悠,趕來帳中,站於一邊。

姜維見況,看着那人道:「楊戲。」

楊戲站出身位,道:「末將在!」

姜維道:「請問楊校尉,你覺得這次出行,是來泛泛遠遊,還是北伐討賊。」

楊戲道:「回將軍話,自然是北伐討賊。」

姜維道:「既然你認為是北伐討賊,為何一副隨隨便便模樣,是不是剛才飲酒去了。」

楊戲道:「將軍多慮了,飲酒只是我的生活習慣,我並沒有醉酒,只是走路姿態比較輕鬆而已。」

對面傅僉頗為不滿,指着他道:「楊戲,這裏是軍營,態度端正一點!」

姜維勸下傅僉,目視着李密。

李密和楊戲都是蜀人,又都是犍為郡武陽同鄉,楊戲比李密年長,算是李密的同鄉老大哥。李密見這情景,明白了姜維的用意。他向前一步,對楊戲道:「文然,現在不在成都也不在蜀中,已是深入敵國境內,激烈的戰鬥馬上就要打響,還是先收斂自我,不要飲酒了。」

楊戲聽后搖了搖頭,很不情願般道:「好吧,令伯都這麼說了,那我就不飲了,還請將軍理解,不跟我一般計較。」

趙廣道:「姜將軍,跟這種人計較就如浪費口舌,我等還是開會要緊。」

見旁邊夏侯霸點了點頭,姜維站起來,道:「那好吧,這次就饒過楊戲。但以後沒有我的軍令,全軍上到將軍,下至士兵,都不準飲酒,違令者軍法從事!」

待楊戲退回本位后,姜維走到眾人身前,道:「現在是非常時期,司馬昭大軍遠在淮南,關中已經空虛,可謂天賜良機。如果我軍這次錯過機會,幾年之內都不會再有了。從先帝到當今聖上,從諸葛丞相再到如今,幾十年了,討伐曹賊,進圖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目標還未實現,我等怎能不努力,怎能不奮勇殺敵。如果有人想誤事,我可以網開一面,你即收拾行李返回成都,過你的富貴生活。如果願意與大軍共伐奮戰,那就請振作精神,拿起手中的武器,殺破賊寇,馬革裹屍,報效國家。」

眾人沉默,姜維繼續道:「如果沒人想走,那就是都想留下了。想想去年之敗,諸位大部分人都經歷過,我個人承擔了所有責任,自貶官職,如今我已不是大將軍,而是后將軍。若再敗,我將無臉面再見陛下,只能自刎以謝天下。當然在我死前,要先處置作戰不力者。還請諸位一定盡職盡責,開弓便無回頭箭,軍令之下無戲言。」

停頓數秒,姜維道:「現在會議開始,由夏侯將軍做下一階段的作戰分析。」

夏侯霸走到地圖旁,指著道:「眾將請看地圖,現在我軍的位置是沈嶺。沈嶺之北是長城,西邊是郿縣、陳倉,東邊是潼關。我軍下一步作戰有三個計劃可以選擇。第一,強攻長城,拿下長城后我軍就能佔據主動,兩天內先鋒就可逼近長安。也可長期佔領長城,以此對付多線魏國援軍。第二,派疑兵在長城下虛張聲勢,牽制魏軍主力,然後其餘大部出奇兵進攻郿縣、陳倉。若事成,便可坐斷隴右,蠶食魏國。第三,從沈嶺進兵至東面芒谷南面之芒水,那裏不僅交通便利,更可以倚山為營,長期屯兵。等淮南軍情有變,關中更加空虛之際,我軍再出芒水,揮師長安、潼關,那整個潼關以西便不再被魏國所有,再用一至二年時間便可佔領整個雍涼地區,我國實力至少增強一倍。魏國實力損失近半。再加上魏國在淮南地區的損失,我軍便可以在中原和魏國展開決戰,一舉拿下洛陽。」

夏侯霸分析后,姜維也走到地圖旁,看着眾將,道:「以上三個計劃,諸位認為哪個最適合我軍,不妨直說。」

眾將聽后便分析起來。

王嗣首先站出來,道:「姜將軍,三個計劃都很好,但末將認為我軍不必過於謹慎,既然已佔領沈嶺,何不一鼓作氣攻下長城,只要佔領長城,我軍北上將不可阻擋。司馬昭絆於淮南,數月無法救援,長安唾手可得。」

傅僉站出來,道:「末將贊同王將軍的觀點,我軍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拿下駱穀穀口和沈嶺,這說明魏軍在關中已經非常空虛,現在進攻長城勝算極大,如果一直拖下去,等魏國增援來了,就沒有任何機會了。」

趙廣道:「我贊同王將軍和傅將軍,軍隊必須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敵人便將不可圖。」

姜維、夏侯霸聽后皆點頭。見其他人不發表意見,姜維點名道:「蔣斌、王含、你二人說一下看法。」

蔣斌站出來,道:「姜將軍,末將認為王嗣、傅僉二位將軍的觀點不無道理,但是有一個問題,魏國關中都督司馬望,以前隨司馬懿征討王凌,因功被封為永安亭侯,護軍將軍,可以說也是名將,能力不在陳泰之下。若他命令魏軍死守長城,我軍猛攻之下,必然會造成很大傷亡,若久攻不下,更會影響士氣。就算勉強攻下長城,司馬望退守長安還有精兵上萬,再加上長安城池堅固,我軍即使能包圍長安,短期也難以攻克。等西邊鄧艾一到,城中、城外兩面迎敵,很難持久。末將認為,不如在長城之下做疑兵,偷襲陳倉這個兵家必爭之地,仿效當年韓信故事。」

王含道:「末將得到最新情報,司馬望已命令鄧艾率軍趕來,數日後前方長城便能增加三萬敵軍。那可是涼州精銳,戰鬥力比關中軍還強。如果我軍突然進攻陳倉,魏軍根本想不到,等鄧艾到達長城再去救陳倉,已經來不及了。」

姜維聽后稍微點頭,看着夏侯霸,夏侯霸看着前方,道:「柳隱將軍,你的看法如何?」

柳隱出列,道:「姜將軍,夏侯將軍,如今淮南,五十萬人在壽春內外對峙,我軍應該做長期作戰的準備,這樣才能牽制魏國,讓吳國可以持續增援淮南,讓魏國東西兩顧,疲憊不堪。只要司馬昭在淮南受挫,到時候不用太多犧牲,我軍就能取得勝利。如果司馬昭在淮南得志,我軍此時的犧牲便成了徒勞。末將認為全軍應移至芒水,依山為營,坐觀天下形勢,再做下一步計劃。」

姜維道:「柳將軍說得不無道理,我軍北伐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支援淮南和東吳。如果那邊失敗了,我軍也很難單方面取得成功。」

姜維看着另一側,道:「李密,你說呢。」

李密道:「我之前出使吳國,吳帝孫權向我打聽我國的兵馬情況,我也調查了吳國的情況,我覺得吳國軍隊水戰是一流的,山地戰也是一流的,但是平原野戰或許並不突出,所以我軍再等等最好,看看淮南那邊的走勢,再決定我軍能否進圖關中。」

姜維看着楊戲,道:「楊戲,眾人都發言了,說說你的看法。」

楊戲走出兩步,又低下頭搖了片刻,道:「讓我說看法,我看王嗣將軍、傅僉將軍的強攻長城之計,不成。我看蔣斌將軍、王含將軍的偷襲陳倉之計,也不成。我看柳隱將軍、李密主薄的移至芒水,坐觀天下形勢之計,還是不成。」

楊戲這一出,弄得姜維等人都懵住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夏侯霸道:「楊校尉,你到底是什麼意思,請明示。」

楊戲走到地圖前,指著道:「眾將請看地圖。幾十年前,諸葛丞相早就告訴眾將,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見眾人還是不明白,楊戲道:「眾將還不明白嗎?現在天下有變嗎?魏國經歷司馬懿父子三代經營,內部越發穩固,文臣猛將如雲,實力強悍。外部勢力的猖狂只是一種臨死前的掙扎。如司馬懿平王淩,司馬師平毌丘儉、文欽,這次司馬昭也必然會平諸葛誕,只是早晚,所以此時天下無變。再看四方,東線的吳國,打了合肥多少次,有成功過嗎?中線的荊州地區,那裏本來是我國的地盤,可惜早丟了,被吳國佔領卻沒發揮作用。最後是我國身處的西線,魏國在關中地區的任職者沒有大的錯誤,這樣是沒有任何機會了。所以東線、中線、西線,三線都沒有到用兵的真正時機。如今我軍是孤軍深入,敵人不比我軍弱,我軍又得不到當地任何支持,拿什麼取得勝利。所以我認為,霸業目前還不能成功,漢室還只能偏於西蜀。」

楊戲這話一出,弄得帳內氣氛陷入低谷。

忽然,只見王嗣拿出軍刀,指向楊戲,怒道:「楊戲,北伐討賊,興復漢室,是我國的政策,更是我軍所有將士的奮鬥目標。你再敢亂語胡言,搗亂軍心,我必為國除害!」

楊戲盯住王嗣,道:「王將軍,你為何這般生氣。我知道你從汶山郡帶來了幾千驍勇善戰的羌胡兵,可那又能怎樣。當年張嶷將軍從南中也帶來了幾千無當飛軍,戰鬥力比起你的羌胡兵只強不弱,結果又怎樣,大部都死在襄武,靠幾千敢死軍逞能是遠遠不夠的。」

姜維見況,道:「王將軍,把刀放下。」王嗣氣得將刀插於地上,氣憤而去。

傅僉對楊戲道:「你明說張嶷,背後是想攻擊姜將軍吧。襄武之戰,難道不是收穫更大嗎,姜將軍更是親手斬殺了魏將徐質為張嶷將軍報仇。魏軍敗退,我軍先後攻破河關、臨洮、狄道三縣,拔其縣民歸國。」

楊戲道:「普天之下,皆為王土,四海之內,皆為王臣。我國不能讓百姓在自己家鄉安居樂業,而是強行掠走千里,顛沛流離,這其實也算是一種失敗,還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呢。」

楊戲這一席話,真是有心無心,有意無意,說到了姜維的痛楚。姜維是涼州天水郡冀人,歸國三十年,三十年後依然不能在自己家鄉生活。他和他的母親、妻兒也分開三十年,每每想到家鄉的親人,姜維胸口便隱隱作痛。不僅是姜維,夏侯霸是豫州沛國譙人,家鄉在中原地區,他便離家更遠。

此時姜維不說話了,夏侯霸也沉默了,眾將都不知該怎麼辦,唯有楊戲顯得有些得意,好像這裏只有他一個明白人。

李密看不下去了,提醒道:「姜將軍,夏侯將軍,二位將軍還好嗎?」

姜維這才反應過來,又看了眼地圖,道:「無論如何,我軍剛出秦嶺,沒有不進軍的理由,這三個計劃必須要選一個執行。」

夏侯霸道:「是的,我軍不能輕敵,更不能看輕自己,眾將一定要統一意見,選出最合適的作戰計劃。」

除了因氣憤離開的王嗣,眾將將繼續留於中軍軍帳,必須要在今晚決定出作戰計劃。

那麼姜維大軍下一步將做出怎樣的行動,請看下一章:長城之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存亡之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存亡之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進軍沈嶺北伐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