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年代四部曲】從「歐洲人的世界」到「美國主宰」

用50本書構築你的商業知識圖譜,大家好,我是吳曉波。

今天我們開講《年代四部曲》。

一、《革命的年代》:歐洲逐漸成為世界文明的主角

《年代四部曲》的第一本叫《革命的年代》,他從1789年寫到1848年。

1789年是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獄的那一年,霍布斯鮑姆在自己的書中提了一個概念,叫「雙元革命」。

他認為,到了18世紀末的時候,歐洲發生了政治和經濟上的雙重革命。

在18世紀末,如果從經濟史來看的話,那麼整個世界的發動機似乎是在亞洲。當年全球經濟總量中的34%是由清帝國所擁有的——34%是什麼概念?今天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佔比是35%,所以當年清帝國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跟今天的美國非常相似。第二名是印度,印度大概佔到25%左右,所以清帝國加上印度帝國,加在一起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60%。

在18世紀末的時候,在農耕文明時期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仍然看到亞洲地區經濟總量非常大。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歷史的時間那個鐘擺開始向歐洲地區搖,開始向歐洲那些原本並不重要的諸侯國和一些割據地開始搖擺。

在法國,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在英國,1776年亞當·斯密寫《國富論》,然後英國人發明了蒸汽機,發明了焦炭冶鍊法,發明了現代工廠……

在法國爆發的以民族自由、去神權化的法國大革命和在英國爆發的經濟革命,用霍布斯鮑姆的話來講,這叫「雙元革命」。

「雙元革命」把人類歷史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而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歷史大轉軌時期,你可以發覺,原來的那些大國(比如清帝國、印度帝國)漸漸被邊緣化,它們逐漸成為了一個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國家。

《革命的年代》描寫的就是這一段,從1789年到1848年所發生的、歐洲逐漸成為世界文明主角的這個艱難和光輝的過程。

二、《資本的年代》和《帝國的年代》:歐洲人的世界

他的第二本書叫《資本的年代》,第三本叫《帝國的年代》。他描寫的是1848年到1914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那一段歷史。霍布斯鮑姆說,那個叫「歐洲人的世界」。

為什麼會選1848年?因為作為一個歐洲老資格的共產黨員,1848年,30歲的馬克思寫出了《共產黨宣言》,那一年在歐洲地區也發生了很多的民族革命運動。

所以霍布斯鮑姆認為說,隨著《共產黨宣言》的發表,人類歷史上出現了一個意識形態的嶄新時刻。在這個階段中,資產階級替代貴族和神權,成為了民族、社會的主角。

在很長時間裡,歐洲社會是被貴族統治的,但是隨著雙元革命爆發以後,特別是1848年以後,資產階級——擁有資本和工廠的這些新興的平民階層,替代了貴族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同時,神權對公共社會的影響逐漸減弱,退縮到了教堂的局限範圍之內,資產階級成為了社會進步的主宰者。

同時,資產階級所發明和生產的這些火車、電報、汽船等新科技把人類的生產力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高度。

那麼隨著這些產品和技術向世界各地滲透,歐洲的勢力開始蔓延到亞洲、蔓延到美洲、蔓延到非洲,蔓延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世界開始被火車、被電報把距離和生產的效率大幅度地縮短和提高,同時,那些掌握了資本和科技的勝利者,主宰了傳統的失敗者。

在這個過程中,大批農民遠離淪為商品的土地,開始流向城市工廠,開始在慢慢的迭代過程中轉變了自己的社會身份,轉變了自己的職業角色。

在這一段時期,歐洲人開始統治這個地球。

從1876年到1915年,地球上大約1/4的土地是在6~7個歐洲國家之間被分配或者再分配的。英國成為了「日不落帝國」——為什麼叫「日不落帝國」?它在全球擁有的殖民土地,太陽升起的時候照得到,太陽落下來的時候仍然照得到,所以它成為了一個日不落帝國。

法國的領土增加了350萬平方英里,德國和比利時也各自獲得了100萬平方英里以上的新增土地。

三、《極端的年代》:美國崛起,世界格局發生變化

《年代四部曲》中字數最多,也最精彩的是第四部——《極端的年代》。

它描寫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年),到冷戰結束(1991年),這一個階段的全球經濟、政治圖景,這也是霍布斯鮑姆親身經歷過的一段當代史。

他在這本書的前言中說:「任何一位當代人慾寫作20世紀歷史,都與他處理歷史上其他任何時期不同,不為別的,單單就因為我們身處其中。」

因為在這一段歷史中所發生的每一個動蕩,每一個意識形態都影響到了霍布斯鮑姆和他同時代人的生活、工作和價值觀。

他把19世紀稱為漫長的世紀,那麼20世紀,霍布斯鮑姆用兩個詞來形容,一個叫「極端」,一個叫「短暫」。

所謂「極端」就是,在20世紀,大規模戰爭和意識形態鬥爭,體現出了它的冷酷性,同時更包含著歷史意識的萎縮與退卻。

那麼什麼是短暫?就是20世紀,同樣是100年,但是你跟19世紀相比,它的發展的速度遠遠的超過了以往幾個世紀所帶來的變化,所以一轉眼之間你會發覺說,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那麼從1914年到1991年,20世紀中間最重要的這一部分,霍布斯鮑姆又用三個重大的歷史階段來進行了切分。

第一個階段:一戰爆發的1914年到二戰結束的1945年,這是一個陷入了全面戰爭和威脅的災難的30年。

第二個階段:二戰結束到1970年代末期的那個30年,這是一個兩極冷戰對峙,但是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黃金30年。

那麼接下來就是:80年代到90年代,是一個全球混亂無序的危機的20年。

隨著冷戰的結束和東歐、蘇聯的解體,整個世界陷入到了一個單極霸權的、更加無序的歷史時期。

非常有意思的是,霍布斯鮑姆的這本《極端的年代》,是他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當客座教授時候寫作的。那麼這一個時期實際上也是歐洲衰落和被邊緣化,以及美國崛起的一個時期。

所以這個「極端的年代」是人類進步迭代的一個時期,同時也是美國開始主宰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一個時期。

四、霍布斯鮑姆評價美國:批評和讚賞並存

作為一個英國歷史學家,對美國的崛起,霍布斯鮑姆有非常微妙的立場和態度。

在政治立場上,霍布斯鮑姆對美國的政治生態表達了作為一個老派歐洲人的批評態度。

他說:「美國的制度被套上了由18世紀憲法織成的緊身衣,再加上兩個世紀以來,由律師們以及合眾國的神學家們宛如註釋經典一般所做出的牽強解釋,結果幾乎比世上任何國家的制度都要僵硬。」

但與此同時,他對美國大陸有別於老歐洲的創新精神和對人性解放的寬容表達了很大的讚賞。

他還是美國爵士樂的一個瘋狂的愛好者,他抽空曾經寫過一本小書叫《爵士風情》。他說:「如果我們對美國的認識來自其他任何方面的話,那就是科技和音樂。」

所以他對美國的科技進步和美國所形成的有別於老歐洲沉悶的那種精神所體現出來的牛仔精神、創新精神、自由,甚至快餐文化、爵士樂,表達了很大的欣賞。

關於《年代四部曲》的解讀就講到這裡了。我是吳曉波,我們下一本書再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影響商業的50本書文字版吳曉波的私人商業書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影響商業的50本書文字版吳曉波的私人商業書單
上一章下一章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