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我想讓他們認祖宗

53 我想讓他們認祖宗

老大老二和聞天在廂房睡,老三老四照舊去和外爺外奶住,老兩口等了這麼多年,孫子沒等著,終於等到女兒給生的五個外孫子,樂的他們天天圍著孩子轉圈。老大老二到了該上私塾的年紀,由於附近沒有先生,他倆就跟聞天和父親學識字,老五還小,就由巧兒帶著。俗話說隔輩親,因為只有老三老四常在老兩口面前耍,所以兩小子就是要天上的星星,他倆都恨不得給摘下來!為此,巧兒沒少叨咕父母:把倆個孩子慣壞了!兩口子也昏了頭懟她:你和寶兒不管誰早給我們生個,不就沒這麼多事了嗎?

巧兒被氣哭了,晚上給掌柜的學舌,又反問:「哥,你說難道都是我的錯嗎?我是怕他們把孩子慣壞了,將來不學好!」張先生一手摟著她,一手給她抹眼淚,感慨地說:「家人自從在太原和北京出了事後,我到現在終於想明白了:人這輩子作夫妻作子女,都是上輩子註定的!人生短短几十年,不管是好的孬的,能在一個家庭里過日子,總歸是緣份和走過場!我不希望他們能呼風喚雨,搞多大成就,只希望他們能平平安安過一生!兩位老人畢竟是他們的親人,我想也不至於給教壞到哪裡去,你就放下心來,只要一家沒災沒難渾渾全全就行了!」

巧兒止住了啼哭說:「只要你覺得正確,我就聽你的!」她看了炕角睡著了的老五一眼,問道:「我覺得佛珠的來路不小,它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你告訴我哪裡來的,不然心裡不踏實!」張先生小聲慢慢地給她敘述了一遍它的來歷,補充到:「我是怕把你嚇著,或者傳出去惹來是非!別人的官太太有金耳環金項鏈戴,我只想把它簡簡單單的當成一個信物送給你,在我眼中,這所有的都沒有你重要!」巧兒深思一會說:「我覺得還是藏起來好,不要讓人知道,免得引來血光之災!」張先生說:「既然交給你了,你就看著辦吧!」

他忽然想起來一個件事,問道:「你記得我曾給你那個前夫看過病嗎?在他家小孩出滿月時,給咱們送了賞銀和牌匾,讓你給扔柴房裡了!」

今天在縣城裡採購時,張先生撞見了沈青和兒子,他用嘲諷的語氣給孩子介紹說:「這是你張爺爺,幸虧他給你娘治好了病,要不然哪有你?來給爺爺磕頭!」那小子聽話的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大聲莊重的說:「謝謝爺爺治好了我娘的病,我長大了一定報答爺爺!」沈青的小肚雞腸,張先生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觀察這個小孩眉眼完全不像父親,且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老成持重,與聞天是一樣的脾氣本性,反而和沈青是純粹的兩路人,

巧兒不高興地說:「以後你不要在我面前提這個人,他在我心裡已經死了!我只想和你好好的過日子,把娃娃拉扯大就行了!話又說回來,他是嫉妒你年紀大娶了我!不過你說的那個孩子,如果像聞天,那還真的算懂事,雖然不是他親生,卻勝過他們父子許多!」張先生滿口答應:「行行行,以後我再也不提他們了!」

張先生說:「娃娃們都大了,我想讓他們認祖宗,還想讓他們拜拜聞天的娘和哥哥姐姐,不知道你同意嗎?」巧兒開明地說:「都是一家人,我怎麼會拒絕呢?我也應該拜拜他們!」

十月一,送寒衣。該祭祖了,由於當地沒有祖墳,也就只能在大槐樹周圍燒紙錢了。燒紙回來,一家人準備開始拜祭祖宗。張氏一族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至今,除過三成當官的祖宗外,多數以祖傳醫術行醫濟世。不管世事如何變動,族譜不曾斷續,但這次庚子年的災禍,卻斷在張先生的手裡,他想憑一己之力,接續族譜,重振家風!張先生在屋子正中的牆上掛了一幅畫,是個穿戴明朝官服的畫像,垂眉挺鼻一貫的張氏特徵。他早年在老家祠堂祭祖時見過畫像,長輩說那是明朝時一位官拜侍郎的祖宗,而這幅畫是他憑記憶自己畫的,秀才的筆墨還是可以。西牆也掛上一幅自己寫的字,是柳楷《朱子家訓》。供桌上擺了三份供品,一盤白面饅頭,一盤腌蘿蔔條,一盤紅色的干棗子;正中一隻黑碗裝了半碗高粱;旁邊放著一本冊子,上面是隸書的四個字《張氏族譜》,這是張先生憑記憶,記錄了從自己的爺爺輩,到聞天這一輩族人的信息,更遠的只能等哪天有機會,找到同宗同族的人再彌補了。

他在桌前點燃三根香插到碗里,對跪著的六個兒子說:「咱們今天拜祭祖宗!我之前的族譜丟了,我之後的族譜和家規希望不要再丟掉了!咱們山西人最敬關帝,作為西北人更敬左公,張氏族人不能忘記祖宗!今天我立新規矩:三個一起拜了!」朗聲說:「跪,一拜關公!」六子和他一起跪下磕三個頭;「跪,二拜左公!」他們又跪拜一次;「跪,三拜祖宗!」大家再跪磕三個頭。

隨後張先生說:「朝廷有法度,家庭有規矩。今後咱們嚴格遵守朱子的治家格言,勿得觸犯,現在我念,你們跟我一句一句學,以後每個人都要背誦下來。」

《朱子家訓》

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他給念一句再解釋一遍含義,幾個兒子搖頭晃腦認真念誦,最後張先生又給背誦了一篇文章:

《鶴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魚潛在淵,或在於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

魚在於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

張先生解釋道:「朝廷停止科舉,鼓勵新學,你們該到上新學的年齡了,每個人都應該有個官名。聞天和他哥哥鳴皋的名字,就來自於這篇文章,其他人也從這裡面取名,還有弟兄排序要重新叫,雖然鳴皋不在了!」旁邊巧兒看他又傷心了,安慰說:「別難過,你的兒子也是我的兒子,他們都是一家人,就按你說的辦!」張先生平靜下來給他們排序:老大鳴皋,老二聞天,老三博約,老四積發,老五潛淵,老六彼園,老七樹檀。

村裡各家都單門獨戶的沒有祠堂,也很少有族譜家規的,他們得知張先生的作為,都覺得有百益而無害就學了去,從此以後村裡風氣為之一振。只是張先生落了個楊令公的名號,說他生了七個兒子,大郎戰死在京城,其餘的陪父守三關口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悠悠大槐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悠悠大槐樹
上一章下一章

53 我想讓他們認祖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