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學會直面無法迴避的代際疏離

二、學會直面無法迴避的代際疏離

二、學會直面無法迴避的代際疏離

代際衝突即代溝,指兩代人因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差異而呈現的矛盾關係。代際衝突的激烈程度與時代的變革成正比。目前中國處在一個轉型與變革的時代,代際衝突從未像如今這樣激烈。父母在兒女小的時候傾其所愛,而他們長大成人後,寵愛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幫助變得有限,衝突反倒增多。原來最為親密的關係卻變得緊張,父母與兒女動不動就會在一些事情上發生衝突。

據騰訊社交IDEA+創意洞察實驗室的調查,在18到29歲的年輕人群體中,有52%的年輕人在朋友圈屏蔽了父母。相當多的父母想從朋友圈裡窺見子女的生活動態,而又有超過一半的年輕人向父母屏蔽了朋友圈內容,成功逃脫了父母的視野。屏蔽的原因多種多樣,怕父母看了擔心,怕自己曬的內容讓父母反感。很多子女有一種「逃離」的衝動。18歲出門遠行,不管是去讀大學,還是到異地謀生,都是一種逃離。在朋友圈屏蔽父母,可以說是一種成熟的標誌,終於分離出一個完全不受父母掌控的自我了。在朋友圈時代,子女掌握了與父母關係的主動權,這是中國文化中不曾有過的現象,如果一直存在代溝的話,這可以視作子輩勝利的標誌。

子女是在劇烈變化的時代中成長起來的,有著自己獲取資訊的方式,有著更加獨立的思考,他們與父輩一代人在觀念上會有很多不同。這讓父母在與子女相處時,很容易造成代際衝突。

別替長大的兒女做主

以愛的名義替子女做選擇,這個誤區不易被發現。父母認為自己做得對,子輩也不知道該如何抗拒。這種操心,會讓孩子有窒息感。孩子如果出生在條件較為優越的家庭,被父母過度呵護,很可能不諳世事,自主性差。走父母安排好的路,往往順風順水,但是缺少主見,這樣的孩子容易成為媽寶。

正視兒女已經成人,是一個需要學習的過程。人之初,需要他人的照顧才能存活。孩子降生人世,母子是共生關係。嬰兒沒有母親,無法存活,母親沒有孩子,不成其為母親。但人不能長期滯留在共生關係之中。人一生所需要的資源並非只從父母那裡來,一旦長大成人,就需要與更廣闊的世界連接。不再與父母共生,開始形成自我。小溪如果不與更多的江河湖海連通,就會變成內陸湖。永遠依賴父母,很可能會缺少主見。

當兒女試圖走出父母為他設定的角色,嘗試著擁有一個空間,學習挑戰自己,走出舒適區時,做父母的應該予以尊重,正視子女有自己的世界,他有權利不讓父母進入。哪怕是一個家庭,都沒有人可以永遠做主角,沒有哪種關係可以持久。

如果父母焦慮、緊張、著急、憂慮、擔心、心情不佳,是源於對兒女期望的落空,同時又把這種焦慮傳遞給子女,讓他也感覺不爽,總想逃避,那愛就可能引發為恨。父母的焦慮與擔心可能是片面的,未必讓子女認可。

四川一位高考狀元,北大生物系畢業後到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讀研究生。但是,這位天之驕子和父母的關係非常糟糕,他已經12年沒有回家過年,6年前就拉黑了與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他的求學之路是擺脫父母的旅程,但是依舊沒有做到真正的擺脫。他內心仍深受困擾,他寫下萬言來梳理自己和父母的關係,還準備就讀心理學博士。這是代際疏離的典型表現。

而做父母的對子女的「愛」,會有意無意地呈現為一種控制,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願望成長,希望下一代能超越自己。隨著兒女逐漸長大,父母發現控制越來越不容易。父母一說,子女往往便怒氣沖沖,要麼就不理不睬。從青春期開始,兩代人之間愉快的時光就會越來越少。一種焦躁與不安迷漫在不少家庭之中。父母不明白自己哪裡做錯了,不明白兒女怎麼會從一個乖寶寶變成一頭親近不得的小刺蝟。他們甚至堅決不在父母所在城市上大學,要到遠方去。兩代人拉開空間距離,關係似乎才緩和了一些。

其實,不必太多地糾結兩代人的誰是誰非。做父母的,也不必總是記著兒女小時依偎在自己懷裡撒嬌的感覺。他們遏制不住地長大,變得讓父母陌生,兩代人的差異到了真想縮小,卻會讓人精疲力竭的程度,只有正視。如果一味想弄清,在兒女的成長中,父母或兒女是否哪方做錯了什麼,才讓局面變成這樣的,就會進入情理交錯、視角不同、糾纏不清的死循環。

這樣的狀態是兒女成長的必然過程。孩子長大之後,遲早會有對生命意義的追尋過程,總是從迷茫到清醒。如果父母過於把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過度關注兒女,太希望他們完美,無形之中就給了他們無言的壓力,必然會引發兒女的反感。沒有誰能如父母與自己所期望的那般完美,無論怎樣努力都達不到。人會有意無意地遮蔽起自己的困惑,艱難找尋生命的意義,找尋應該怎樣生活的答案。這需要過程,迷茫的滋味會讓成長之中的孩子不舒服。應該往哪裡發泄?向父母宣洩,應該是安全通道。

做父母的未必知曉孩子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給孩子以必要的幫助。青春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第二階段。這時父母不能再把兒女當小孩子,不能自己扮演一個不斷糾偏,高高在上的角色。大腦情緒系統在青春期階段的活躍度超過了人生其他階段,在這個階段,哪怕對孩子輕微的否定,都可能會引起強烈的對抗,因為孩子極容易過度解讀別人的情緒。

在青春期,人身體里的5-羥色胺以及多巴胺水平降到最低。這兩種神經激素皆與興奮度和快樂情緒有關,所以很多青少年在這個階段會感覺不快樂和無聊。他們迫切想要離開原來熟悉的環境,進到不熟悉、不確定,甚至充滿不安全因素的廣闊的世界中,冒險和刺激才能使他們獲得快樂,掃清無聊的感覺。這時做父母的一定要耐心,再耐心,陪伴兒女成長。

父母儘可能不介意兒女的態度,不被不良情緒激怒,不和他們吵架,甚至不批評子女,否則會讓衝突升級,引起爭吵、出走、關係鬧僵、退縮等行為的發生。兩代人發生衝突的時候,需要等待一分半鐘,這段時間能夠讓尖銳的情緒平息下去,然後去交流各自的感受。描述自己感覺的時候,腦部前額皮質會被激活,人的情緒可以得到安撫,然後兩代人之間就可以理性對話了。

「因為我愛你,所以你得聽我的。」這層意思雖然不曾被說破,但這是一個愛的謊言,是父母控制孩子的理由。父母對孩子的提醒要有度,卻不能不過問。比如當年梁思成要學美術,梁啟超就建議他學建築。老人閱人閱世之經驗,對子孫有啟發,這是年輕人所缺乏的。但這些干預只能引導,不可強求,更不可事無巨細,處處代替。這樣會妨礙孩子的成熟。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一個人不斷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時,那麼不管選擇好壞、對錯,都會因自主選擇而使生命變得豐富,心理能量會不斷增長。只有做過選擇,一個人才算活過。假如人的一生中總是由別人代替做選擇,那麼自己的生命意義何在?不管選擇得有多正確,他都會因之而軟弱無力。如果家長選錯了,埋怨可能引發憤怒。

子女的自我效能會指引他制定有挑戰性的目標,並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具有較強的毅力。這不是挺好嗎?如果子女認定自己已經做出努力了,父母可以不必太堅持,他們會很好地發揮的。子女充實地完成每一個既定的目標,生活便不再是灰色的。而對已經成熟的兒女,父母不必強調他們一定得走捷徑,也未必能理解兒女的選擇,不要過度關注,父母應該適度放手。

獨生子女的父母往往以孩子為中心,習慣包辦孩子的大小瑣事。我們必須讓孩子學著去關愛和施予他人,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愛太濃太密,會忽略對孩子感恩之心的培養,付出自己所有的心血,孩子反而可能會「受之無愧」,覺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哪一天他認為父母付出的不夠多,還會心生怨恨。

並非所有的兒女都對父母不管不顧。比如有一位楊老師,他父親英年早逝,留下了妻子和六個孩子。因為貧困,年長的幾個孩子早早輟學,分擔家庭的經濟壓力,姐姐們先後嫁人,大哥十幾歲學會了理髮,走村串巷,勉強糊口。只有他從小成績突出,高中時考入了省重點高中,功課名列前茅。家裡把賣了兩頭豬所得的1000元錢都給了他,這個家庭對他傾盡全力支持。他也努力回報這個貧困的家庭。

他和太太是博士同學,同在一所高校教書。他們除了維持自己的小家庭生活之外,盡全力幫助老家。每到過年他們都會輾轉千里,回家和親人團聚。他們按時給家人寄生活費,20世紀90年代末就資助家裡蓋起了房子。通過他們的努力,他的母親、哥哥和姐姐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

楊老師的哥哥、嫂子有時會對他們夫妻說,他們孩子小時,家裡沒幫他們帶過孩子。或者說,他們在城裡買房,家裡也沒錢付首付。家裡人並不認為接受他們的周濟是理所當然的。春節回鄉,哥哥、嫂子早早等在村口,接他們回家。濃濃的親情還是會給以人安慰。親情不是禮數,是血濃於水。

婆媳間別用言語互刃

婆媳難道是天敵?婆媳二人同愛一個人,橫刀奪愛是婆婆對兒媳最大的不滿。當然除了傳統的家族觀念之外,還存在權利關係問題。如果婆家覺得因要娶兒媳,所以便買了房子,出了聘禮,而結婚之後,媳婦希望婆婆出局,不要插手小家庭事務,可一旦有了孩子,又希望婆家能出錢出力。這種做法婆婆會滿意嗎?婆媳之間本來有代溝,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各異。婆媳間沒有矛盾、分歧的家庭很少,如何面對,需要慎重。

與和兒子之間的矛盾衝突相比,婆媳衝突對老人而言則更頻繁、普遍,兒子夾在中間,兩頭作難。婆媳本來生活背景不同,看待事物的立場、方式、角度都不一致,生活習慣大多是自然形成的,沒有太多的大是大非,兩代人在一起生活本來就不容易一致。應該說各自保持各自的空間才比較人道。如果是因為不具備分開的條件,就得給對方必要的包容。

一個獨子去年結的婚,他媽覺得真是應了古人說的那句話了:娶了媳婦忘了娘。她就這麼一個兒子,以前母子多貼心。自從兒子結婚,一切全變了。母親不喜歡兒媳婦,她們相互有些對立。

本來她家的房子挺大的,反正就一個兒子,婚後就在家裡住吧。這樣不另外買房,就不必交首付,不用每月還貸。可兒媳不同意,說不自由。婆婆也看不慣兒媳,嫌她花錢大手大腳。衣服、飾物、化妝品,什麼貴買什麼。平時回家邋裡邋遢,房間亂得像豬圈。婆婆不給他們收拾,他們恨不得連桌椅也不擦。搬出去過也好,眼不見,心不煩。可是讓她堵心的是兒媳總不讓兒子回來。有時兒子一個人來,沒坐多會兒兒媳婦就來電話,一個勁兒地往回催。她老伴兒幾年前過世了,兒子結婚搬走,讓她覺得很孤獨。她對兒子說:「你們要一個孩子吧,我給照看。」可兒媳婦不同意,說競爭壓力大,懷了孕公司未必能讓她還在現在這個崗位。婆婆明白,娘家媽不能給她帶孩子,她又不想讓婆婆看,所以不要。

最讓她生氣的是,年三十晚上本應在婆家過,可兒媳提出她父母也就她一個,要分著吃團圓飯。婆婆說,她這兒房子寬敞,要不兩家人都在這兒過吧。親家說不打擾了,說她一個人,歡迎去他們家。人家一家子,婆婆不想去湊趣。

婆媳關係是亘古不變的難題。婆婆似乎被普遍定義為刁難、啰唆、守舊、多管閑事等,其實每個婆婆都是善良的母親,生養兒子一場,孩子成了她生命的支柱和期望,突然被「取代」,難免會失落。

也不是沒有婆媳間相處不錯的。被徐志摩休掉的張幼儀就和公婆相處得非常好。嫁入徐家之後,張幼儀是方圓百里數一數二的好兒媳,伺候公婆非常用心,對公婆盡心服侍。公婆很喜歡她的沉默端莊,她的知書達理和賢惠讓公婆十分滿意。被迫離婚以後,張幼儀很快從悲痛中振作起來。她自學德語,順利考入費斯塔洛奇學院,專攻幼兒教育學。去德國五年後,張幼儀的弟弟接她回國,公婆因兒子的舉動而愧疚,認她做乾女兒,不但把徐家三分之一的財產分給了她,還把海格路125號的范園一併贈給了她。公公將名下的財產一分為三,自己與妻子一份;徐志摩和陸小曼一份;張幼儀和孫子一份。

徐志摩失事的電報送到過陸小曼家,可她說「徐志摩的死訊不是真的」,拒絕去認屍!張幼儀讓弟弟和兒子去收屍,自己則留在家中安撫公婆,主持喪事。離婚之後,她依舊侍奉公婆,撫育兒子,管理徐家產業。張幼儀的公婆看得明白,這是一個有擔待的兒媳。他們對她很滿意。離婚後,她已經不再是徐家的人了,公婆出於對她的關心,還將她視為己出。他們的好心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晚年得了她的照應,算是兩好換一好。

有人會說,那是什麼年代的事,時代與觀念早變了。且慢,傳統的家族觀念已經完全退出人們的意識或潛意識之中了嗎?出嫁的時候用婆家的錢了嗎?用了,是你自願成為其家族的一員,就別再奢談小家與婆家無關。誰的錢來得都不易,得彼此尊重。認可了經濟與精力的支持,就應該認可老人的參與。這是接受付出的代價,什麼時候理都一樣。

婆媳關係怎樣才能處好呢?六個方面是關鍵:

第一,調整陳舊的觀念。

婆媳之間其實本是一份親情,且不說兩個人之間有共同的親人,在經濟利益上不可分割,這才使老人傾其所有幫助出資購房,完成婚典,參與養育第三代。公婆這樣做如果是出於愛兒子,認為兒媳娶進自家門,當然是自家人,因而才出錢、出力,那麼這種對親情關係的認定是沒有經過反思的判定,需要推敲。這種家族門第意識隨著大家庭的解體,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續香火已經逐漸淡化。核心家庭,小家庭利益聚焦已經是事實。無論在兒孫婚事與養育後代上老人是否出錢出力,都不可能改變核心家庭的獨立性。

其實有些事僅在於調整舊有的觀念,人得面對現實。獨生子女父母如果少了伴侶,很容易寂寞。比如,覺得親家家裡團團圓圓,而自己一個人孤孤零零,春節不想去湊趣。其實,換一個角度,去親家那裡湊湊熱鬧,少了生分,多了熱絡。如他們不見外,五一、十一時再到自己這邊來,不是挺好嗎?何必要弄得兒女為難,大家不開心呢?

第二,能容得兒子,也需多體諒兒媳。

婆媳間開始相處,由於沒有共同生活的基礎,就要求首先彼此尊重,如果有看不慣或不喜歡之處,盡量視而不見,最多委婉地交換意見,逐步達成共識。婆媳間在言語上更需慎重,這樣不僅不會損害親情,反而會使兩人變得更加親近。如果老人做得大度一些,能夠內省,會增加彼此間的敬重。現在年輕人要養育後代是很不易的事,工作壓力大,要養孩子,還要還房貸,真讓婆婆來帶孩子,又有兩代撫養觀念、方式是否一致的問題。慎要孩子是一種負責的態度,不要錯怪兒媳。婆婆愛兒子,一遇不順,會有意無意地歸咎於兒媳,這樣做的結果只會加重兒媳的不滿,造成更強烈的敵對情緒。

第三,不能把自己的情感支撐放到兒女身上。

老齡期很漫長。當孩子長大了,如果兒女不能離家單過,要依賴父母,兩代人在一個空間生活,那每個人都得對其他人多幾分擔待。短時間好做到,長了各自都會感到壓抑,分開過反而釋然些。還是得把平衡建立在自己身上,有聊得來的老友就多聚聚,有談得來的人就多處處,有喜歡的熱鬧就多湊湊,有想做的事就多試試,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充實。

第四,擴大愛的邊際效應。

婆媳並非由欣賞或友愛走到一起,彼此是被動接受。婆媳之間看起來是老人出錢出力娶回了兒媳,其實是做兒媳地佔據主動位置。儘管婆婆從心裡認為兒媳進了她的家門,但如果她在兒子家幫助看孫輩,女主人就不是婆婆,家長權不在婆婆手裡。實際上是婆婆在別人家,理直氣壯的不是婆婆,老人才是關係中的弱勢一方。已經佔據強者位置的一方,不妨給弱者留點餘地。

在這個前提下,如果因為愛丈夫,對公婆也能愛屋及烏,有博愛的胸襟,就不會言語無所顧忌,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傷害老人的情感。朋友之間還需講點面子,何況家人?不能不管不顧,甚至「落井下石」。在合理的範圍內盡量讓著長輩,如果婆婆做了不合己意的或不合時宜的事,可以表達,但盡量講究方法。

作為兒媳婦,認定小家是自己的,對婆婆的越位干涉不滿,固然可以理解,但在要老人出錢出力的同時,對老人言語上不留分寸,出言不遜,就逐漸發展為親情框架內的迫害施虐。有時悲劇是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開始的,甚至一直持續下去,直到生命的終結,這多悲哀。

第五,多理解老人,把自己從對立情緒中解脫出來。

兒媳在婆婆眼裡有既定的位置,她會用自己的尺度衡量兒媳的言行舉止。她認為你不懂事,就會不滿,會引發各種矛盾。婆媳間出現矛盾時,不妨檢視一下,看看自己的言談舉止是否有欠,多給婆婆以人格尊重。如果要談平等,就別僅僅讓婆婆出錢出力,因為她是把你看成她的家庭成員,才願意付出的。當彼此有齟齬的時候,多從她的角度去理解。

遇事多和老人商量,不要把婆婆晾在一邊。與婆婆多聊家常,多做家務。婆婆心情舒暢,對兒媳婦也會多幾分喜歡。如果婆媳對著干,婆婆會把你擺到敵對的位置上,不依不饒。要想讓自己活得舒服,得先理解老人,讓老人也能舒心、順心,丈夫才好做人,孩子才能在歡樂的家庭氛圍之中成長。如果有顆善良之心,能換位思考,就能淡化衝突。

第六,化解衝突。

兩個毫無親緣關係的人到一起,能把對方當成自家人看,不易。這種關係比較脆弱,只能維繫。婆媳本屬兩代人,觀念不同正常,導致摩擦不奇怪。不能勉強老人跟自己想的一樣。如果萬一和婆婆翻臉了,首先平息怒火,設法讓心態平和下來。想辦法站在對方角度理解問題,試著拋開偏見,別感情用事地爭吵,別把問題複雜化。有什麼想法,讓丈夫轉述會更好一些。大度一點,原諒別人的過錯,是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不要太挑剔婆婆。在眾人面前多說婆婆好,婆婆聽到了心裡也會美滋滋的。她有面子,你也有面子。

把好情緒留給家人

有人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但有時候會變成小刺蝟,讓彼此心裡受傷。不能與父母好好說話簡直是中國家庭的常態,甚至很多人跟父母無話可談。有人說,中國式母女之愛有一個詞可以形容:相愛相殺。有個姑娘在網路上發言:「媽媽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把我逼瘋的人。」得到一群閨密的呼應:「我媽也是!」控制狂、嘴裡只有「別人家孩子」,這是她們合夥兒對媽媽的吐槽。

其實這種代際間的糾結不僅僅在中國,東歐的一個母親也和青春期的女兒鬧矛盾,爭吵得不可開交。為了讓女兒開心,媽媽從拮据的生活費里擠出一點兒錢,帶女兒去阿爾卑斯山滑雪。結果倆人因為經驗不足迷了路。她們又都穿著銀灰色的滑雪服,來救援的直升機幾次飛過她們頭頂都沒有找到她們。最後,女兒因為體力不支,昏了過去。在她昏迷的時候,她媽媽用登山刀割破了自己的動脈,圍繞著女兒一圈一圈地爬行,血液灑在地上,像一個靶子,靶心是女兒。因血跡的指引,直升機找到了她的女兒。

母親用生命詮釋了愛。

母親到底是什麼?一個血肉之軀的凡人,因為成了母親,就成了超人,承擔無休無止的工作,還未必能得到理解,也指望不上回報,還得受孩子的攻訐、抱怨或嫌棄。而當母親老了,在兒女眼裡像個盤繞在頭頂的煩人的直升機。

有位母親說,她女兒大了,不知道為何,她和女兒之間好像倒多了一些溝壑,她發覺自己對這個世界越發缺乏足夠的理解了。女兒是獨生子女中的第一撥,降生不久獨生子女政策就實施了,算來已有四十年。女兒出生之後,可謂集千般寵愛於一身。家裡所有的人都對她皆無微不至地呵護。女兒似乎也很對得起這些付出,學習就沒讓大人太操過心。

這麼一個省心的孩子,怎麼會一下子變得讀都讀不懂了呢?她的婚事母親甚至連問都不能過問,一問准煩。她不明白,女兒對別人是那麼淑女,怎麼和母親相處倒像吃了槍葯。她遵循媽媽所有的安排,讀完研究生,出國留學,找了一個老實人結婚生子……完成了一切完美的流程,然後,「砰」地離婚了,離職了,離家出走了,到另一個地方重新開始,否定了過去的一切。

母女兩人現在好像不能長處,在一起略待久一點兒,兩個人的關係就變得非常糟。這讓母女都很彆扭。比如,她從外面一回到家,坐到沙發上,聽到傳來的「嘀嗒嘀嗒」的水聲,就要發火。那是父母將臉盆放到龍頭下面,把開關擰松一些,水表不動,仍舊可以滴水。她非常惱火,她覺得這樣做太過分了!她不希望父母活得如此委瑣。她和外人說話總是彬彬有禮,而對母親說話,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這讓母親聽得很「扎心」,要十分忍耐才不會和她吵起來。

有時候孩子或許會對父母的過度關愛感到厭煩。父母當然不是什麼都對,但是不能否認,無論他們做得對與錯,都是基於對孩子深沉、綿長的愛。或許對於父母之愛,總要到一定的年歲,或者面臨變故才體會得到。

母親突然出車禍的佳穎,在獲獎作文中寫道,她總嫌母親太嘮叨,說她干涉太多。比如選擇專業,母親認為她作文特別好,所以就反對她選學理科。佳穎還記得媽媽從前說過荊棘般的話語,「你記著,你是怎樣對我的,總有一天我會以冷漠同樣地還給你!」媽媽出事之後,一下子喚醒了女兒的愛及女兒對愛的反思。受傷之後,母親已經不認人了,連家人是誰都認不出。當丈夫告訴她「佳穎拿了作文比賽大獎」時,奇迹竟然出現,她的眼珠動了動,當丈夫給她看過女兒得獎的視頻,問「女兒好不好」時,她居然開口說了一個「好」字!全家都歡呼了起來!簡直是世界重歸般的震蕩。唯有母愛,才能夠創造這樣的奇迹。

子女的叛逆,往往都是先沖父母,兩代人認識問題的角度與興奮點往往會有不同。兩代人的關係能不能改善一些呢?或許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明白不設防始於愛。

不能好好說話,並不是不愛。為什麼越親近的人越沒有共同語言?有時人會對生人比較客氣,而對親近的人常常並不那麼介意。這樣一來,變成把耐心和寬容給了外人,最差的情緒留在了家裡。生活中多數交流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和情緒化發泄,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不是因為彼此不愛,而是由於太放鬆。要知道,家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地方。一個人隨便說說,另一個隨便聽聽,是親密關係中重要的一環,是交流和愛護。

第二,老人得有邊界意識。

作為老人,社會生活圈子會逐漸變窄,很希望通過與孩子的交流找到溫暖,得到彌補。這種怕寂寞、想彌補的心態可以理解,但這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孩子有孩子的事情,他們未必顧得上和父母交流。彼此關係越近,越容易在對方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如果老人抓住孩子的弱點,爭論、質疑、批評,會引起孩子反感,共同語言就會越來越少。和孩子說話是為了彼此需要,而不是討論和說教,這得切記。

第三,家長也需要增加自己的承受力。

人需要宣洩的渠道,父母會是首選,因為最安全,最無後顧之憂。孩子長大了,父母要當他們情緒的垃圾筒,這並不容易,但作為父母得有這種心理準備。得容孩子說些幼稚、衝動、偏激的話,珍惜他跟你的種種情緒分享。親人之間,不是永遠在對方面前表現最好的一面,而是不憚於表現最壞的那一面。

第四,別一心撲在孩子身上。

論理,能有成年子女做依賴是幸福的,但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很容易把一心撲在孩子身上的習慣,變成對子女不必要的控制。父母不願意放權,就很容易產生矛盾。父母的保護角色是有意無意地延續的,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當成照顧者,若不加改變,會引起子女的反感。

和女婿尷尬的相處

與人相處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與家人融洽相處,保持一種愉快的情緒,才能安排好生活。老人也同樣,老人輩分高,更要學會情緒管理,如果不能控制情緒,有可能傷己傷人,讓兒女為難。家,是人際關係最微妙的場所,要學會體諒、體貼別人,取得外姓人的諒解,建立好互動關係很重要。如果做不到這點,就有可能引起一連串負面反應,後患無窮。

當兒女長大,成家立業之後,父母得從第一親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讓位給他們的伴侶和孫輩,從「當事人」變成「局外人」,直至老人走完人生旅程,徹底退出孩子的生活。不懂得分離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結婚,也依舊保留對孩子的控制,會使兒女在生活中窒息,也不容易處好與外姓人的關係。

一位老太太剛從女兒家回到自己家,就很想念可愛的小外孫,非常想。但是她不打算再去女兒家了,因為在女兒家,老人覺得過得並不開心,主要是覺得女婿對她過於冷漠。在女兒家,她每天要照看外孫、做家務、搞衛生。孩子剛剛會走,一刻都不能離人,生怕他磕碰或觸摸哪裡,有什麼閃失。她還總想教外孫點東西,因此辛苦得不得了。老太太心裡明白,這裡不是自己的家,事事並不由自己做主。每天讓孩子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一切皆由女兒說了算。對於家裡的非原則性的事,有時候,她免不了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和女兒、女婿意見一致,一切皆大歡喜;如果不一致,就會讓大家都尷尬。

女婿嘴上不說什麼,但那種冷淡讓人倍感心寒。有時候,他從公司回到家,連招呼都不打,甚至也不和她在一起吃飯。這幾年,岳母和女婿的關係處得相當緊張,幾乎到了不能相容的地步。老人覺得給他們貼錢,幫他們帶孩子,可女婿好像覺得這些是天經地義的,連句中聽的話都不說。花錢買些沒用的東西拿來孝敬人,要也不是,扔也不是,不接受他還不高興。他回家連句話都不肯和岳母說,不願和老人待在一起,一回來就往他自己的房間里一紮。

有時不太滿意女婿的做法,母親便和女兒叨嘮一下。女兒嫌母親多事。女兒說,別太介意叫不叫人的。重要的是,她的參與感別太強。女兒的話算是點到七寸上了,母親處處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才這樣任勞任怨地投入與付出。又投入,又不能有太強的參與感,十分擰巴。

女兒反問母親:「您把姥姥家當成是自己的家嗎?」確實沒有。但母親愛屋及烏,愛女兒,也愛她的所有。她即使不圖金錢上的回報,也希望用辛勞換得一份感念。如果辛苦之後得到一份冷淡,心情就太糟了。

她女婿也很糾結,收入有限,工作忙,只好把照料孩子的重託交給姥姥,但是兩代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都不同。有了分歧,不好表達,又不能強求老人,可是心裡總不舒服。他不希望老人置身於他們的小家庭中,但又需要老人的幫助。他的這種矛盾心態只能表現為冷淡。

明理的半子也不少。有一位女婿這樣表達:「岳母明年就70歲了,她幫我們帶大了孩子。我們和她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我們在西南,她在東北。她有多年的胃病,前段時間越加嚴重。她瞞著我們住進了醫院,身邊沒有一個人,辦手續、做檢查、輸液全靠自己。我陷入深深的自責與不安之中。讓妻子請了假,買了機票,飛回家鄉接她到我們的身邊來。帶她到大醫院進行了檢查,慶幸沒什麼惡性病變。她得知自己的病不嚴重,就要回老家。我說服她留了下來。我對她說從現在開始,您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想讓您過幾年有親人陪伴的日子。」

如何處理好翁婿關係呢?以下是應該注意的:

第一,父母得退出第一親密者的角色。

真正的母愛應該是對兒女生活的參與程度逐步遞減,角色範圍一點點縮小,給兒女自己的生活騰挪出空間。母女一場,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深情在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才是健全的母女關係。母愛如果泛濫,就極具有破壞性,會釀成一場災難。父母得從第一親密者的角色中退出,讓位給子女的核心家庭,從「當事人」變成「局外人」。不懂得分離的父母,即使孩子成年、結婚,也依舊保持對子女的控制,會使兒女在生活中窒息。女婿作為外姓人,不滿意又不好說什麼,當然不會有好情緒。

第二,別按自己的意願安排子女家的生活。

作為岳母,女兒成家之後,在女兒家的確不可以像在自己家裡那樣隨心所欲地安排一切。老人可以幫忙,卻不能過度干擾兒女一家的生活,不要太放縱自己,按自己的意願去要求別人。只要把自己打理好就行。生物學有種說法叫自私的基因,動物本能地撫育後代,而人則會在潛意識中要求下一代有所回報,這種心態會使人變得苛求,而這樣要求女兒、女婿並不合理。

第三,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重新理解出現的糾葛。

如果和女婿有分歧意見,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重新理解業已出現的糾紛。重新看待種種不快,換位思考會有不一樣的結論。想通了,就不會苛責女婿。如果對女婿不滿意,很惱火的時候,做一做深呼吸,不要去接下茬兒,甚至必要時可以出去轉一轉,拿出老人的涵養與大度。時間是讓人冷靜的有效法寶。憑著老人的輩分,先做一個和平的使者,而不是破壞家庭的「第三者」。二老不妨率先站出來表示友好,讓矛盾出現一個解決的良好開端。

第四,多做建設性嘗試。

當家中已經產生了隔閡,出現了矛盾的時候,能不能做一些建設性的嘗試,試著重新創造一種互動友好的氣氛。這種建設性是需要動腦筋的。比如做一些女婿愛吃的飯菜,放一些女婿愛聽的音樂,或買一件女婿心儀,但未曾來得及買的東西,表示友好與和解,重新建立起信任。不要總想著自己是喜滋滋撲上去,反而被拒斥,這樣想會讓人覺得受不了、心裡不舒服。傳統文化比較強調群體和家族,忽視個人。社會發展到今天,傳統文化應該調整,而調整隻能從老人做起。

人戰勝自己的情緒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當對一個人有成見,再想平和地與之相處更是不容易。在生活中戰勝惡劣情緒,保持平靜是一種重要的心理能力。即便是老年人也有必要嘗試著去調整自己。

做父母的不能過於奢侈,幸福感只存在於彼此的理解與尊重之中,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諸子女身上。比如看到有人老來子孫膝下承歡,就覺得這才是莫大的幸福與安慰。千萬別跨界!不能強求子女如何。我們無法把握子女的未來,不能要求他們按父母的願望安排他們自己。別企圖設法左右已經成人的兒女,不要讓知識結構已經老化的自己替代鮮活的獨立個體去做決定。一旦要求過度,父母與兒女都會失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喚醒內在的力量:老年人自處心理手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喚醒內在的力量:老年人自處心理手冊
上一章下一章

二、學會直面無法迴避的代際疏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