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火攻篇

02 火攻篇

02

火攻篇

一單元火攻好處多,但要慎用

要用火攻必須具備條件,要根據條件變化使用,以兵勢配合火勢變化使用。

14火攻的對象

原文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

註釋

①火人:火,作動詞,燒火。放火焚燒敵軍的人馬和營寨。

②火積:積,積蓄,文中指軍需物資。放火焚燒敵軍的器材、糧草、飼料。

譯文

孫子說:火攻有五種。一是焚燒敵軍的營寨,二是焚燒敵軍的積聚,三是焚燒敵軍的輜重,四是焚燒敵軍的倉庫,五是焚燒敵軍的糧道。

歷史故事

田單火牛陣

戰國時期,燕國攻齊,連拔了七十餘城,只剩下莒城和即墨兩座孤城。

田單是即墨的守將,他率眾守城,堅持了兩年。這期間,燕國名將樂毅受到國君猜忌,被另一位大將騎劫代替。騎劫是個無能之輩,田單覺得自己反擊的機會來了。

他先派了幾個人裝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給騎劫送去金銀財寶,請求城陷后自保,並告訴他齊國人馬上就要投降了,大大降低了燕人的警惕。隨後,田單集中千餘頭牛,給牛角插上利刃,又在牛尾巴上紮上浸過油的蘆葦。反攻之日,齊軍點燃牛尾巴上的蘆葦,牛負痛狂奔,五千精壯勇士緊隨於后,一舉衝破燕軍。

田單

戰國時期齊國名將。田單原本只是管理市場的官員,因在燕國攻齊中表現優秀,收復失地七十餘城,因此拜為相國。後來,田單受到齊王猜忌,又投奔趙國,在趙國出將入相,被封為都平君。

華杉詳解

孫子的這句話很簡單,就是火攻的對象有五個: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

「火人」,是火燒敵人營盤,燒殺兵卒。

晚唐時期,後來的梁太祖朱溫與天平軍節度使朱宣、朱瑾兄弟大戰,兩軍皆在草莽中列陣。開始時刮東南風,朱溫軍逆風,士兵們都有懼色。過了一陣子,突然轉了風向,西北風驟起,朱溫馬上下令縱火,煙焰漫天,向天平軍捲去。朱溫乘勢掩殺,天平軍大敗,朱宣被殺。這就是「火人」。

「火積」,是火燒敵人積聚的器材、糧草等。

隋朝初年,高熲向隋文帝獻破陳國之策,就是火積。高熲說,南方人都是茅草房,倉庫也是木頭竹子架起來的,最怕火。於是,隋文帝就派特種部隊去燒它。等陳國人重新建好,就再燒,不停地騷擾,搞得陳國民窮財弊。

所以火積,就是要讓敵人沒有委積。

「火輜」,是燒敵人的輜重;「火庫」,是燒敵人的倉庫。

輜重和倉庫,是一個意思,不僅包括軍火糧草,還有許多財貨。官渡之戰,曹操就因燒了袁紹的倉庫,導致袁紹戰敗。

「火隊」是什麼,則有幾種不同的看法。有說是兵器的,有說是儀仗的,還有說「隊」是運輸線或運輸隊。

總之,把敵軍的旗幟燒了,敵人就沒法指揮了;把敵軍的兵器燒了,敵人就沒法作戰了;燒絕敵人的糧道,破壞他的運輸線,敵人在前線的戰鬥力就會下降。

那孫子的原意,火隊到底是燒什麼呢?他沒給我們標準答案。不過以上幾種解釋中,只要燒得著,不妨都燒一燒。燒了,就對了,燒不到,那知道標準答案也沒用。

名家註解

火隊

李筌註:「焚其隊仗兵器。」

梅堯臣註:「焚其隊仗,以奪兵具。」

張預註:「焚其隊仗,使並無戰具。故曰,器械不利,則難以應敵也。」

15火攻的條件

原文

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註釋

①月在箕、壁、翼、軫: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認為天空有二十八星宿,箕、壁、翼、軫就是其中的四個。這句指當月亮運行經過箕、壁、翼、軫的日子。

譯文

實施火攻必須具備條件,火攻器材必須時刻預備著。放火要選擇有利的天時,起火要看有利的日子。天時,指的是天氣乾燥;日子,是指月亮運行到箕、壁、翼、軫四個星宿的位置時,這時是多風的日子。

歷史故事

火燒連營

東吳奪回荊州后,關羽敗走麥城,被吳將呂蒙所殺。劉備為給他報仇,親率大軍攻吳。

負責迎戰劉備的,是吳將陸遜。他為避其鋒芒,堅守不戰,戰爭就這樣拖到了夏天。由於天氣炎熱,蜀漢軍士氣漸漸低落,劉備就把營寨安在山林之中,然而這正好讓陸遜可以使用火攻。

陸遜命令士兵帶著茅草和火種,夜襲蜀漢軍營,逼近敵營后就放火猛攻。火勢迅速蔓延,連燒四十餘營。蜀漢軍無法抵抗,劉備只好倉皇逃走。

陸遜

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陸遜出身江東大族,孫權接掌東吳、招賢納士之時,陸遜成為了孫權的幕僚。他武能安邦,文能治國,深受孫權的讚賞和器重,稱他是和周瑜一樣的「王佐之資」。

華杉詳解

施行火攻必須具備條件。這個條件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要有內應,一種是指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是哪些呢?比如天氣要乾燥,敵方營房都是竹子茅草等易燃材料,積聚的糧食草料比較集中,或附近多有草叢灌木,那就順風燒它。

陸遜火燒連營破劉備,就是陸遜發現了蜀漢軍「營舍毛竹,積芻聚糧,居近草莽」這些可以火攻的條件。前一篇講的朱溫和朱宣、朱瑾兄弟作戰,雙方都在草莽中列陣,結果風向條件變了,朱溫就馬上縱火。

這兩個戰例,都不需要奸人內應,所以「行火必有因」,主要是指要具備條件,不一定是內應。需要內應的情況,通常是攻城。內應在城中放火,引起混亂,然後乘亂打開城門。所以守城的如果遇上火災,先別忙著救火,守住城門是第一,因為那火,就是敵軍姦細為了引開我軍注意力而放的。

火攻的器材則有很多種,杜牧就列舉火箭、火鐮、火杏、火兵、火獸、火禽、火盜、火弩等物。

火箭,是包一小瓢油在箭頭上,射上敵軍城樓或戰船。箭一撞上去,瓢撞破了,油濺出來,之後再射火箭點燃它。

火鐮是一種取火器物,由於形狀像彎彎的鐮刀,所以叫這個名字。

火杏也是古代火攻的一種戰具。攻城時將點燃的艾草置於杏核內,系在鳥足上。等鳥飛到了屋檐下,杏核燒破了,房子也點著了,敵城火焰四起。火杏裡面的艾草,就是咱們艾灸用的艾草,點燃了就緩慢地燃燒,燒盡前一直不會熄滅。軍隊要搞火攻,艾草是必備之物。

火禽和火杏是配套使用的,火禽就是利用禽鳥攜帶火種進行火攻。

火獸跟火禽一樣。前篇田單的火牛陣就是火獸的一種用法。

火盜,就是派進去放火的姦細。

火兵是執行放火任務的騎兵部隊,他們帶著易燃之物和火種,直抵敵營放火。

火弩就是火矢。在箭頭點火,數百箭齊射敵營,焚燒它的糧草積聚,待它軍亂,乘亂便攻。

第一篇《計篇》就講過,作戰要看天時,火攻就是非常依賴天時的一種戰法。它不是想放就放,一定要條件完備,才可火攻。

這個天時就是乾燥的時候,而且還要有風,否則火燒不大。《三國演義》里很精彩的一章「諸葛亮借東風」講的就是「天時」。

古代沒有現在這麼準確的天氣預報,所以怎麼知道哪天有風呢?這就要用到古代的天象研究了。中國古代觀測天空,以二十八宿為方位的標準,這二十八顆星都在赤道附近。其中箕、壁、翼、軫都是星宿名,古人認為當月亮行經箕、壁、翼、軫四宿時多風,所以叫「四星好風」。風起的時候,就是放火的好日子。

名家註解

行火必有因

張預註:「凡火攻,皆因天時燥旱,營舍毛竹,積芻聚糧,居近草莽,因風而焚之。」

煙火必素具

杜牧註:「艾蒿、荻葦、薪芻、膏油之屬,先需修事以備用。兵法有火箭、火鐮、火杏、火兵、火獸、火禽、火盜、火弩,凡此者皆可用也。」

發火有時,起火有日

張預註:「不可偶然,當伺時日。」

16火攻的五種變化

原文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火發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註釋

①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因,依據。五火,就是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應,策應配合。

②火發兵靜者:兵,敵軍。火已燃起,但敵軍依然表現鎮靜。

③數:規律、法則,文中指有風的徵候。

譯文

凡用火攻,要根據五種火攻的變化使用,並用兵勢配合它。在敵人內部放火,就要及時派兵從外面策應。敵營起火而敵軍非常鎮靜,這時候就不要進攻,應該等待一下,再加強火勢,有機會就攻,沒有機會就不進攻。如果從外面放火,則不需要內應,只需要適時放火就行。在上風放火,不可從下風進攻。白天風吹得久,晚上風就容易停。軍隊必須靈活運用五火之變,並根據觀察,在出現起風的徵候時使用火攻。

所以用火輔助進攻,很明顯容易取勝。用水輔助進攻,攻勢可以加強。但水可以斷絕敵軍,卻不能奪取敵人積蓄。

歷史故事

皇甫嵩平定黃巾軍

東漢末年,黃巾軍農民起義,皇甫嵩是鎮壓黃巾軍的將領之一。他與黃巾軍之間有三次比較大的戰鬥,均獲得勝利,長社之戰就是其中之一。

長社之戰中,皇甫嵩與黃巾軍的波才部作戰。皇甫嵩駐守的長社被波才率大兵包圍。當時城中兵少,官兵與黃巾軍的兵力懸殊,不少部將都很恐慌。但皇甫嵩說:「用兵有奇變,而不在兵多兵少。現在賊人依草結營,容易因風起火,如果趁黑夜放火焚燒,他們一定驚恐散亂。」他就此決定仿效田單火牛陣,使用火攻。

天遂人願,當晚大風驟起,皇甫嵩命令將士紮好火把,登上城牆。然後他又派精銳潛出包圍網外,縱火大呼。同時,城上點燃火把,與城外呼應。皇甫嵩藉此聲勢,鳴鼓衝出,黃巾軍則驚亂敗走。

皇甫嵩

東漢末年名將。皇甫嵩出身將門,父親與叔叔都是優秀的將領,他也被朝廷徵召為官。黃巾之亂爆發后,皇甫嵩領兵四處平叛,連連取勝,最後消滅了黃巾軍主力,威名遠揚。

華杉詳解

凡用火攻,要根據五種火攻的變化,以兵勢配合火勢變化使用。那兵勢和火勢怎麼配合呢?孫子分了五條來一一闡述。

1.在敵人內部放火,就要及時從外面派兵策應。

放火的目的,不是一定要燒死敵軍,而在於引起敵軍驚慌混亂,然後乘亂攻之。所以火一起,一聽到亂軍之聲,要馬上從外面攻進去。如果等火被人撲滅了,敵軍也安定了,再發動進攻,就失去放火的意義了。所以要「早」應於外。

2.如果敵營起火后,敵軍非常鎮靜,沒有喧嘩,沒有慌亂,那就表明敵將治軍嚴謹、訓練有素,而且早有準備。這時候就不要進攻,等待一下,有機會就攻,沒有機會就算了。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是非打不可,不要覺得自己「白來一趟」。白來一趟,比大敗而歸強。可以打就打,不可以打就不打,見沒有勝機,就要停止無用的行動。不甘心「白準備了」,沒有認輸的智慧,非要干一場,這是敗將的性格。

3.如果從外面放火,則不需要內應,只需要適時放火就行。

如果敵人在草叢中,或軍營柵欄有可燒的地方,就不必等待內應,要及時縱火。否則,他自己把營地周圍的草叢先燒掉了,我們的火就燒不過去了。

黃巾軍的波才部依草結營,沒有及時把營地周圍的草處理掉,才引火燒身。而漢朝李陵征討匈奴時,匈奴於上風縱火,李陵趕緊自己放火先把周圍的草燒掉,這樣敵人放的火就燒不過來了。這也是我們現在碰到草原或樹林火災的救防方法之一。

4.在上風放火,不可從下風進攻。

火勢是隨風向變的,這在現在應該是個常識。所以在上風放火,不能從下風進攻,可以順風進攻,也可以從左右擊之。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風向是會變化的,稍有不慎,可能反而燒了自己。

隋末天下大亂,劉元進是眾多起兵的英雄之一,兵勢強盛。隋煬帝派王世充討伐他,王世充也打不過他。劉元進善用火攻,他的軍隊人人拿著茅草,隨時就風放火。延陵一戰,王世充被他燒得心驚膽戰,正要棄營逃跑,風向突然轉了,朝劉元進軍燒過去,把劉元進軍營全燒了。王世充乘機掩殺,大破劉元進軍。

5.白天風吹的時間長了,晚上風就會停。

這是古代的經驗之談。老子《道德經》:「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就是暴風不會刮一個早上,暴雨不會下一整天,意思是來勢兇猛的,不會長久。這不長久的不光是風雨,軍隊的士氣、人的警惕性也不是無限的。兵法就是研究、把握、調配、運用敵我雙方這些「數」的消長。

最後,孫子還額外比較了水攻與火攻的優劣,認為火攻可以直接取勝,而水攻只能加強攻勢。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水可以淹沒敵人的糧道,可以分割敵人,但不能把敵人的糧草輜重都沖走。而火的殺傷力往往大於水,很多人都會游水,可沒聽說有人能「游火」的。

和火攻一樣,歷史上水攻的故事也有很多,但都比較可疑。比如韓信水淹龍且,據說韓信讓士兵拿一萬多個沙袋,在上游先把水堵起來。等龍且軍渡河走到河道中間,再把沙袋扒開,放水淹他。曾國藩專門研究了這個事,認為這不可能。修水壩可是個大工程,哪裡是一人拿一袋沙就可以辦到的。

《孫子兵法》永遠講究隨機應變,大到戰略的調整,小到具體的火攻實施,都要隨時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這種靈活應用的思路,同樣適用於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名家註解

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

杜牧註:「凡火,乃使敵人驚亂,因而擊之,非謂空以火敗敵人也。聞火初作即攻之,若火闌眾定而攻之,當無益,故曰早也。」

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

杜牧註:「若敵居荒澤草穢,或營柵可焚之地,即須及時發火,不必更待內發作然後應之,恐敵人自燒野草,我起火無益。」

火發上風,無攻下風

杜牧註:「若是東,則焚敵之東,我亦隨之以攻其東;若火發東面,攻其西,則與敵同受也。」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曹操註:「水佐者,可以絕糧道,分敵軍,不可以奪敵積蓄。」

17戰勝容易,守勝才難

原文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註釋

①非得不用:得,取勝。不打不能取勝的戰事。

譯文

打了勝仗卻不能達到戰略目標的,要遭殃,這叫「費留」。所以啊,英明的國君要慎重地考慮這件事,優秀的將領要認真地研究這件事。不是有利就不要行動,不能取勝就不要用兵,不到危迫不要作戰。國君不可以因為憤怒而興師,將領不可因為憤怒而作戰。對國家有利才行動,對國家不利就停止。憤怒可以恢復到喜悅,氣憤可以恢復到高興,但亡國不可復存,人死不能復生。明君要慎重,良將要警惕,這才是安定國家、保全軍隊之道。

歷史故事

項羽入咸陽

項羽在巨鹿之戰大敗二十萬秦軍,使秦軍主力盡失,名存實亡。這之後,他便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咸陽。

在項羽之前,劉邦已經到了咸陽。他召集關中的名士,和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則一律廢除,這使他很快得到了民心。

然而項羽進入咸陽后,卻直接縱容士兵在城內屠戮、搶劫,引發了城中百姓的強烈抗議。項羽還下令把已經投降劉邦的秦王子嬰處死,這使他也失去了原秦朝貴族的支持。項羽的謀士提議,說關中是富饒之地,咸陽也很繁華,可以以此為根據地,繼續發展霸業。但是項羽不聽,一心只想著衣錦還鄉。他搜刮秦王宮中的寶物美女,打算帶回老家江東,最後還一把火燒了秦王宮。據說,大火連續燒了三個多月,一時間,咸陽人無不憤恨項羽的殘暴。項羽聽說后,竟然再次下令屠殺憤恨之人,徹底失去咸陽和關中民心。

項羽

秦末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項羽指揮的巨鹿之戰,是滅亡秦國的關鍵一戰。之後,他自稱西楚霸王,強盛一時。但因為性格原因和一系列戰略失策,他最終被劉邦所敗,失去了統一天下的資格,自刎於烏江旁。

華杉詳解

對「不修其功」和「費留」的解釋,曹操解釋為戰勝之後,賞罰不及時,造成士卒不知道該幹什麼,於是財力枯竭、軍隊疲軟,無法歸國。

後來替《孫子兵法》註解的李筌、賈林、杜牧、張預等人,解釋也與曹操大同小異。但現在的學者對這種解釋多數是不認同的,他們覺得「不修其功」的功,不是指獎賞有功之士,那只是修功的一小部分。這裡的修功,一是鞏固戰果,二是修明政治。勝利之後,不能鞏固勝利、修明政治的,才叫「費留」。

軍事勝利之後,必須有政治勝利,否則軍事勝利反而會成為災難。費留的戰例,典型的就是春秋時吳伐楚之戰,這一戰的故事,我們在前文中已經講過。

吳王闔閭攻入楚國郢都,創造了春秋戰史上攻下大國都城的第一例。可這場大勝只是軍事勝利,不是政治勝利,吳王不僅沒在楚國鞏固勝利,連自己本國政治也沒弄明白。就在吳軍滯留郢都期間,越國乘虛而入,秦國也幫著楚國打吳軍,闔閭的弟弟還逃回國自立為王了。國內亂了,闔閭只好匆忙回師,楚國收復郢都,結果闔閭這一仗什麼也沒撈著。

所以魏文侯問李克:「吳國為什麼會滅亡呢?」

李克說:「因為數戰數勝。」百戰,打仗太多,百姓疲於奔命;百勝,勝利太多,讓國君驕傲自大。以驕傲自大的國君,去統治疲憊不堪的人民,那能不滅亡嗎?

項羽也是一樣,他進入咸陽后,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是個政治家,要以政治眼光處理戰敗的秦國,他還是把自己看成反抗秦國的楚國遺族。可能是為了報亡國之仇,為泄憤,他坑殺二十萬秦軍,火燒咸陽,從此失去民心。

戰勝易,守勝難。軍事家吳起說:「天下戰國,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是以數勝得天下者稀,以亡者眾。」他的意思是,五戰五勝,那是國家的災禍;四戰四勝,那會出問題;三戰三勝,那是霸主;兩戰兩勝,可以稱王;一戰而定,那才是天下之主。於是項羽百戰百勝,沒有用,而劉邦只贏了垓下一仗,就建立了漢朝。

吳國伐楚的戰鬥,孫子是直接參与的。有鑒於此,他才感嘆:「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不光是古代,即使是現代,一些戰爭也依然存在「費留」的問題,比如伊拉克的戰爭泥潭就讓美國國內怨聲載道。我們借鑒這一點,就要知道初步的勝利只是一個開始。考了第一名,比賽得了獎,值得高興,但不能一直高興,不能自滿。這之後還要持續努力,保持進步,才能守住勝利的成果。

名家註解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

曹操註:「若水之留,不復還也。或曰:賞不以時,但費留也,賞善不踰日也。」

《火攻篇》全文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火發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四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四冊)
上一章下一章

02 火攻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