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九地篇

01 九地篇

01

九地篇

一單元九種地勢的作戰方法

地勢和地形的含義不一樣。地勢是戰地的形勢,主要是進入敵國的深淺、周邊國家關係、敵我心理及綜合支持的差異,以及在不同地勢下的戰略行動方針。

1作戰方法(一):散地、輕地、爭地

原文

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地,為散地(……是故散地則無戰)。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輕地則無止)。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爭地則無攻)。

譯文

孫子說:根據用兵的規律,(在戰略上有九種地區對作戰有重大影響)可分為「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諸侯在本國境內作戰的,叫「散地」(……因此,在「散地」上不宜作戰)。進入別人國境不深的地區,叫「輕地」(……在「輕地」上不宜停留)。我先佔領對我有利,敵先佔領對敵有利的地區,叫作「爭地」(……在「爭地」上應先奪得要地,不要等敵人佔據了再進攻)。

歷史故事

呂光建後梁

淝水之戰前,苻堅遣大將呂光征伐西域,呂光平定了西域,載了大批財貨東歸。這時苻堅卻在淝水大敗,苻堅一死,前秦手握兵權的大將們都有了異心,想要割據一方,自立為王。於是當呂光班師回朝,抵達新疆時,涼州刺史梁熙就想關閉境內通道,不讓他回到前秦。

當時,另一位前秦大臣楊翰對梁熙說:「呂光新破西域,兵強氣銳,聞中原喪亂,必有異圖。」他勸梁熙應先守住高梧谷口,佔領水源,等呂光軍困渴之時,將其打敗。除此之外,還可以依靠伊吾關擋住呂光。只要守住這兩個地方,呂光的軍隊就無計可施,但是這個戰略遭到了梁熙的拒絕。

呂光也聽說了楊翰向梁熙獻策的事情,非常擔心梁熙按計行事。不過他的部下杜進說:「梁熙文雅有餘,機變不足,他不會聽楊翰的。咱們利在速進,不必遲疑。」他甚至保證,如果梁熙能聽從楊翰的計策,他就把頭砍下來。

果然,梁熙嫌高梧谷口和伊吾關太遠,準備就近在酒泉阻截呂光。而呂光長驅直入,楊翰第一個投降,敦煌太守、晉昌太守也相繼降了。呂光最後擒斬梁熙,建立了後涼帝國。

呂光

前秦將領、後梁開國國君。呂光深受前秦君主苻堅敬重。苻堅統一北方后,派呂光征討西域,他大敗西域聯軍,平定西域。可同時,前秦在淝水戰敗,國內因叛亂四起而亡國,呂光在討伐了主要的叛臣后,建立後涼。

華杉詳解

1.散地

諸侯在本國境內作戰的,叫散地。

為什麼這麼叫呢?因為散地在士兵們的家附近,一管不好,士兵就溜回家了。軍心容易散,士卒容易潰散。

在散地的作戰原則是什麼?孫子說:「散地則無戰。」不要輕易作戰,不要打太多次,要戰就一次搞定。

孫子的兵法是寫給吳王的,於是吳王就問:「不戰,那必然就是固守大城不出。但如果敵人攻打我其他的小城池,等我空虛再來攻打,怎麼辦呢?」

孫子回答說:「敵人深入我國國境,一心一意就要求戰。而我軍士卒離家太近,戰鬥欲不強,一衝就容易散亂逃回家了,所以戰鬥不容易取勝。應該把人都撤進城裡,把糧食也全搬進城裡,把守城池和險要的地方,這叫堅壁清野。之後再派輕兵阻絕對方的運輸線,絕其糧道。這樣他挑戰不得,糧草跟不上,搶掠又沒東西,必然三軍困餒。這時候觀察他的狀態,再設計誘他,可以成功。如果一定要野戰,則必須依靠地勢,依險設伏。沒有險要地勢,則依靠天氣陰晦、昏霧。總之要隱蔽,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歷代北方民族南下來搶掠,若長城被攻破,守軍基本都是這個辦法:把物資都搬進城,跟對方耗著,對方搶不到東西,自然走了。

2.輕地

進入別人國境不深的地區,叫輕地。

輕地和散地差不多。散地是在家門口,輕地是在別人家門口,離自己家也不遠,往後退,一退回本國就安全了。所以在輕地,士卒的戰鬥意志也不強。

在輕地怎麼辦呢?孫子說:「輕地則無止。」不要停留。

軍隊剛剛進入輕地的時候,士卒還沒進入狀態,非常恐懼。這時候最好不要打硬仗,不要啃硬骨頭,不攻城,也不走敵軍防守的大路。要揀軟柿子捏,到鄉下搶掠一番。士卒一看我軍打勝仗了,就振奮了,不害怕了。另外,如果與敵人遭遇,不要猶豫,即刻攻擊,因為這時候敵人是在散地,戰鬥意志比我軍還要差!如果敵人沒來,則迅速通過,不要在輕地停留,讓士卒們快快拋棄離家的愁緒,死了回家的心。

對輕地的戰術安排處理,體現了《孫子兵法》前文的三個思想:一是治氣,關注士卒的心理狀態,製造一次小勝利來鼓舞士卒;二是選鋒,普通士卒怕,選鋒軍不怕,派選鋒軍去打勝仗、搶東西,從而鼓舞士氣;三是分戰法,以正合,以奇勝,大部隊快速通過,一支奇兵埋伏策應,以防與敵人遭遇。

3.爭地

爭地,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那句話:兵家必爭之地。誰先佔了,就對誰有利。

在呂光建後梁的例子里,高梧口、伊吾關就是兩個可以擋住呂光的爭地。臣子讓梁熙在這裡阻擋呂光,梁熙不聽,結果兵敗被殺。所以不管哪個陣營,都不缺聰明人,可主公聽不懂就沒辦法了。

吳王也問過孫子:「如果爭地被敵人先佔了怎麼辦?」

孫子把正反兩種情況都講解得很清楚了。

如果敵人先佔了爭地,我們不要攻打他,大張旗鼓引兵而去,假裝大軍撤退。然後分兵「出其所必趨,攻其所必救」,敵軍必然離開爭地來救。我們事先埋伏,對方一出來,我們就把那地方佔了。這就是爭先之道。

反過來,如果是我們先佔了爭地,敵人用上面說的辦法來對付我們呢?我們首先選精銳固守爭地。然後派輕兵追擊他,一路追擊,一路設下埋伏。他若回師來戰,伏兵正好等著他。這就是全勝之道了。

前文李世民破竇建德的虎牢關之戰,就演繹了孫子的爭地理論。

散地、輕地、爭地,說起來是不同的地勢,實際上都是心理戰。想打勝仗,地勢固然重要,但關鍵還是「治氣」,治自己的士氣,治對方的士氣。這三地對應的戰法,始終圍繞的都是心理因素,是雙方精神力量的較量。所以出了問題時,我們不要總怪罪於環境,環境原因始終是次要原因,力量的關鍵是意志力。

名家註解

九地

張預註:「用兵之地,其勢有九。此論地勢,故次地形。」

諸侯自戰其地,為散地

杜牧註:「士卒近家,進無必死之心,退有歸投之處。」

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

曹操註:「士卒皆輕返也。」

梅堯臣註:「入敵未遠,道近輕返。」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

李筌註:「此阨喉守險地,先居者勝,是為爭地也。」

2作戰方法(二):交地、衢地、重地

原文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交地則無絕)。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衢地則合交)。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重地則掠)。

註釋

①三屬:屬,連接之意。三國交界之處。

譯文

我軍可以去、敵軍可以來的地區,叫作「交地」(……在「交地」上,軍隊要部署相連,不失去聯繫)。先到三國交界處、可以結交諸侯國並取得多助的地區,叫作「衢地」(……在「衢地」上要交結諸侯)。深入敵境,背後有許多敵人城邑的地區,叫作「重地」(……在「重地」,就要掠奪糧秣)。

歷史故事

于謙保衛京師

明朝中期,蒙古瓦剌部時常騷擾邊關。明英宗時,瓦剌部首領也先大舉進犯關內。明英宗率軍親征,明軍卻在土木堡全軍覆沒,連英宗自己都被俘虜。也先押著皇帝直逼北京,明朝上下亂成一團。

這時,于謙臨危受命、鎮定指揮,使北京城在也先大軍圍困下,久攻不下。也先遠征而來,不能久耗,他想要順便掠奪京城附近的糧草作為補充,可糧草早被于謙搬空。也先搶不到糧食,加上各路明軍正趕來援救京城,他坐不住了,只好拔營撤退。于謙擊其惰歸,先後在固安、霸州兩次大敗也先,生擒了他十八員大將。

于謙

明朝名臣。于謙最初因平定漢王叛亂而受到明宣宗賞識。他為官清廉、性格耿直,受到治理下的地方百姓讚頌。在土木堡之變發生后,于謙強烈反對遷都南京,並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成功逼退瓦剌大軍。

華杉詳解

4.交地

交地,就是平原無險,道路四通八達,甚至沒有道路也可暢行無阻。我來得,敵人也來得,誰也擋不住誰。

在交地的作戰原則是什麼呢?孫子說:「交地則無絕。」意思是部隊要首尾相接,中間不要有空當。有空當就容易被人截斷或分割,分別包圍了,讓我首尾不能相應。

但「不分割」不是絕對的,「交地則無絕」的重點是不要斷絕,並不是絕對的首尾一點兒也不分開。比如要保障糧道,就要分兵去保糧道;要佔高陽之地,也可能分兵另佔一處,與高地呈犄角之勢。主動的分兵不叫「絕」,只要行軍布陣不要有空當,能相互策應、保持聯繫,不讓敵人乘虛而入就行了。

吳王問孫子:「在交地這樣的地勢,我要不讓敵人來,一定是在邊境加強守備,修築工事。但如果沒有事先準備,被敵人搶了先,他可以來,我則去不了,該怎麼辦呢?」

孫子回答說:「既然我軍去不了,敵人卻可以來,我就分兵埋伏,向敵軍示弱,等他長驅大進,我再出伏兵擊他。」

5.衢地

衢地好理解,就是三國交界之地。浙江省有個市叫衢州,就是閩、浙、贛、皖四省交界。

衢地為什麼「先至而得天下眾」呢?天下,就是諸侯。在敵我之旁還有第三國,我們誰先到了,先和第三國結交,那就形成二打一的形勢,我們勝算就大了。所以在衢地的戰略方針是搞好外交,和第三國結盟。

但如果我方隔得遠,軍隊出發得遲了,就算快馬加鞭也沒法先到,怎麼辦呢?

其實,這裡的「先到」不等於軍隊先到,而是外交使者先到,帶著重幣厚禮先訂立盟約。軍隊雖然後到,盟約已成。這就是《謀攻篇》說的「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的道理。

6.重地

重地和輕地相反,重地是進入敵境很深,背後好多敵國城邑,很難返回本國了。回國很難,也就死了心,士兵們心意專一、志氣堅定了。

重地怎麼辦呢?「重地則掠」,搶東西,搶糧搶物資,因為本國的運不來了。

吳王問孫子:「我如何才能從敵人那裡獲得糧食物資,保全軍隊不受損失呢?」

孫子說:「凡是到了重地,士卒都很勇敢,因為也沒有其他選擇了,不勇不行。如果運輸線斷了,就靠搶掠維持部隊。如果想回國,就深溝高壘戒備起來,我們裝作要長期駐守,敵人就以為我們後方交通暢順,以為我們有別的退路,他就把守備的地方放鬆了,甚至撤除了。障礙一除,我們馬上輕車疾進,找地方埋伏敵人,同時放出牛馬,引誘敵人來搶。敵人如果中計,埋伏的部隊就殺出來,內外夾擊,打敗敵人。」

所以深入敵人重地,最重要的就是從敵人手裡獲得物資。不過敵人也明白這一點,他可能全都燒了,什麼也不給我留。也先直逼北京城下,于謙就把物資全搬空,大軍守城。也先攻不下城,又搶不到糧,不敢久留,否則就被各地勤王軍包圍了,他只好撤退。

名家註解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

杜牧註:「川廣地平,可來可往,足以交戰對壘。」

何氏註:「交地,平原交通也,交通四遠,不可遏絕。」

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眾者,為衢地

梅堯臣註:「彼我相當,有旁國三面之會,先至則得諸侯之助也。」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

曹操註:「難返之地也。」

3作戰方法(三):圮地、圍地

原文

行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圮地則行)。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圍地則謀)。

註釋

①圮地:水毀難行稱「圮」。

譯文

山林、險阻、水網、湖沼等難於通行的地區,就叫「圮地」(……在「圮地」,要迅速通過)。進去的道路很狹窄,退出的道路迂迴曲折,敵人用很少的兵力就可以擊敗我們多數兵力的地區,就叫「圍地」(……在「圍地」,要運用計謀)。

歷史故事

秦晉崤之戰

秦穆公在位的時候,秦國國力日漸強大,秦穆公就有了圖霸中原的念頭。但秦國地處西部,想要進入中原,就要打敗中原的各個諸侯國。

這一年,秦穆公聽說鄭國、晉國的國君新喪,就想先對實力較弱的鄭國出手。攻打鄭國,要先經過晉國,於是秦國偷越晉國,偷偷通過晉國的崤山隘道。可大軍前進時,不巧遇到一個賣牛的鄭國人弦高,孟明視擔心軍情會泄露,就不敢再進攻,決定回師。

秦軍第一次過崤山隘道時,沒有遇到晉軍,所以疏於戒備。沒想到晉軍專門等著秦軍回程時偷襲,秦軍進入伏擊地域后,晉軍立即封鎖峽谷兩頭,發起猛攻。秦軍進退不能,結果全部被殲。

秦穆公

春秋時期的秦國國君。秦穆公繼位后,任用了一批很有才幹的大臣,擊敗強國晉國,逐漸滅掉諸多西戎國家。他極大地擴張了秦國的疆域,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華杉詳解

7.圮地

山林、險阻、水網、湖沼等難於通行的地區,就叫圮地。

吳王問孫子:「我軍進入圮地,山川地形險惡,道路難以行走。行軍時間太長,士卒疲勞。前有強敵,後有伏兵,敵軍再以輕車驍騎在隘道口截擊我們,怎麼辦?」

孫子說:「先派出輕車,在我軍前方十里左右,尋找險要的地方瞭望候敵,和他接戰。後面的部隊左右迂迴,尋找敵人空隙突破,之後與前鋒在合適的地方會合。到了疲倦的時候,就停止進攻,固守休整。因為圮地行動不便,消耗太大,要注意保存體力。」

所以圮地怎麼辦?「圮地則行」,下面都是水,沒法固定,沒法築城,沒法修築工事,沒法紮營,只能快速通過,不要停留。秦國因為第一次通過崤山時沒有遭到攻擊,疏忽大意,結果在歸程時遭到全殲。

8.圍地

圍地的「圍」,不是「十則圍之」的圍,不是敵軍把我們包圍了,是地形把我們包圍了。困在這樣的地形里,敵人用很少的兵力就可以擊敗我們,這就叫圍地。

圍地進得去,出不來,而且作戰也施展不開。這怎麼辦呢?孫子的忠告是:「圍地則謀。」就是說,要想辦法!要靠奇謀詭計!

吳王問孫子:「我們被敵人困在圍地了。前有強敵,後有險阻,敵人斷絕了我軍糧道,引誘我退軍。他擂鼓吶喊,但是又不進攻,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孫子回答:「進了圍地,首先先阻塞隘口,不讓敵人攻進來,也顯示我們並不准備衝出去。向敵我雙方都展示出堅守的意志,這樣我們的士卒也能以軍為家,萬眾一心,安心禦敵。一次把幾天的飯做好,敵人看不見我們的炊煙,就以為我們沒糧食了。

「故意裝出混亂寡弱之形,這樣敵人以為我們快不行了,他準備收取勝利果實了,心情就放鬆了,戒備也不嚴了。

「這時我們召開決戰動員大會,激起對敵人的仇恨,令士兵人人奮勇,個個憤怒。依託左右險阻地形,精銳盡出,一鼓作氣,衝鋒前進。敵人如果來擋,即刻強攻,務必突圍出去。前鋒猛斗,后軍擴大戰果,左右兩軍策應,傾巢突圍,一鼓而下。」

吳王又問:「如果敵人在圍地,潛伏很深,計謀也很深,用小利來引誘我們,演戲給我們看。我方判斷不了他們要幹什麼,也不知道我們該幹什麼,怎麼辦?」

孫子回答:「派出軍隊,多持旌旗,分別把守各個要道,顯得到處都有很多兵力的樣子。然後派出輕兵挑戰,主力嚴陣以待,不和對方衝擊交叉,穩住陣腳而不撤退。這時再看看他要幹什麼,然後想辦法破解。」

名家註解

行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

何氏註:「圮地者,少固之地,不可為城壘溝隍,宜速去之。」

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

杜牧註:「出入艱難。」

4作戰方法(四):死地

原文

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死地則戰)。

譯文

迅速奮戰才能生存,不迅速奮戰就會被消滅的地區,叫作「死地」(……在「死地」,要奮勇作戰,死裡求生)。

歷史故事

李世民安市失利

高句麗是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及朝鮮半島的一個王國,一直與唐和平共處。但因權臣篡國,高句麗不再對唐朝友好,兩國關係迅速惡化,導致李世民決定親征高句麗。

在隋朝時,隋煬帝曾三次遠征高句麗,全部失敗了。因此李世民這次親征,各路軍隊和民眾一致擁護,想要一雪前恥。開戰後,唐軍勢如破竹,連攻數城,來到了軍事重鎮安市城下。

安市城易守難攻,將領李道宗建議放棄安市,乘虛直搗高句麗首都平壤。但因為唐軍不久前大破來救援安市的十五萬高句麗軍,群心振奮,所以李世民決定硬攻安市。

安市軍民拚死守城,唐軍久攻不下,損失漸漸增大。為了儘快攻城,唐軍開始在城牆邊建造土山,以便從土山上攻入城中。可就在土山快要建完時,山頂突然坍塌,壓壞城牆,安市軍趁機佔領土山,反而把土山當作抵擋唐軍的據點。李道宗知道后,連續三晝夜猛攻土山,最終無功而返。

此時,已到深秋,高句麗地處東北,天寒地凍、士馬難耐,唐軍糧草也快用盡。李世民審時度勢,不得不下令班師回朝。唐軍這次遠征,雖然打下高句麗十多個城池,可沒有達到當初徹底攻下高句麗全國的目的,從這個角度說,這次出征沒有成功。

李道宗

唐朝初期重要將領。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在唐朝建立過程中和建立初期,他參與了對劉武周、王世充,東突厥、吐谷渾等諸多戰役。身為皇親國戚,他常常奮不顧身,衝鋒在前,功勛卓著,深受敬仰。

華杉詳解

9.死地

死地和圍地的區別是,圍地能等到機會,死地等不到。那進入死地怎麼辦?「死地則戰」,必須馬上作戰,因為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

各家怎麼講死地呢?唐朝大將李靖說得比較全,他講了七種死地的情況:

①進軍行師沒找嚮導,自己盲目前進,迷了路,陷入危險的敗局,被敵人所制。

②左有深谷,右有高山,敵人來了都不用打,擠一下我們就全掉下去了。

③前後都沒路,只能一個跟一個通過的懸崖。

④剛抵達戰場,既沒有構築工事,也沒來得及列陣,敵人就衝過來了。這時候,要前進沒有策應,要後退沒有掩護,一退就成了潰退。

⑤求戰打不著敵人;自守又無險可守;駐紮則曠日持久,沒有轉機;行動則前後受敵,動彈不得。

⑥進了戈壁沙漠,人無水,馬無草,軍無食,力量到了極限,窮途末路,無計可施。

⑦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要害之地,被敵人先佔了,卡住了我們的脖子,再有驍兵利器,也發揮不出來。

遇到這七種死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當上下同心,抱著必死的決心,才有可能奪取一線生機。

孫子又是怎麼說的呢?

吳王問孫子:「我軍被包圍在死地,如何激勵士卒突圍?」

孫子回答:「修築深溝高壘,向敵人顯示我們要堅守。然後開動員大會,告訴士卒們危急的形勢,把牛殺了,車燒了,糧食燒了,水井填了,灶平了,不準備做下一頓飯了。大家吃一頓大餐,準備做個飽死鬼。」

通過這類發狠的儀式,把大家都激勵起來,以必死之心衝出去。

吳王又問:「如果是我們把敵人圍在死地呢?」

孫子答:「那就別圍死了,給他開一條生路,讓他跑。人一旦有了生路,就不想死,戰鬥意志就弱了,一心想逃亡求生。這時候,在他逃跑的路上埋伏精騎,一路追殺,不僅更能保證全勝,而且保證我軍不受損失。」

可見,真正的死地,不是疾戰就一定能存。死地就是基本都會死,生的希望已經沒有了,這時的戰鬥不是為了求生,只求死得有價值。

我們常說「置之死地而後生」,但這句不是教人們求生的辦法,是教人們接受死亡!韓信背水一戰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嗎?不是,他還有兩千人在後面策應,他的置之死地而後生,根本就是假的。

人們都喜歡誇大,喜歡添油加醋,就連正史里也有不少戲劇性的故事。所以才有韓信背水一戰,有項羽破釜沉舟,但這種冒險不是用來學習的,現實是:進入死地的都死了,所以才叫死地。

李世民一生勝仗無數,在高句麗戰績輝煌,可最後還是選擇撤退,正是因為他理智。高句麗國土多是山地,宜守不宜攻。如果高句麗軍利用地勢拖延唐軍,等到冬季到來后,唐軍不適應北方嚴寒的天氣,遠征在外,後勤運輸又不容易,那時高句麗就會成為死地。所以我們學習死地,重點不是學習在死地怎麼作戰,而是學習怎麼不被逼入死地。在生活中也是一樣,不要等到問題來了才想辦法解決,最好的辦法是,仔細、謹慎,不要心存僥倖,努力把問題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二單元指揮的藝術

軍隊,組織起來才是軍隊,如果沒有組織,一百萬人也是待宰的羔羊而已。歷史上所有的以少勝多,都是人數多的一方組織動員能力差,或指揮系統被打亂了。

5打亂敵人的組織

原文

所謂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

註釋

①貴賤:高貴與卑微的人,文中指軍官和士兵。

②所愛:文中指敵方的有利條件。

譯文

古時善於指揮打仗的人,能讓敵軍前後部隊不能相互策應,主力和小部隊不能相互依靠,官兵之間不能相互救應,上下不能收容,士卒散亂不能集合起來,不能形成整齊的陣列。能夠造成有利於我軍的局面,就行動;不能造成有利於我軍的局面,就停止。試問:「如果敵軍不亂,而且人數眾多、陣形整齊地向我進攻,怎麼辦呢?」答案是:「先奪取敵人的有利條件,敵人就會(被迫)聽從我們(的擺布)了。」

歷史故事

富平之戰

富平之戰是南宋和金國為爭奪川陝地區而爆發的拉鋸戰。

宋軍統帥認為己方兵多勢眾,就有了輕敵之心,決定致書金軍,約好具體日期再戰。金軍統帥故意示弱,拖延時間,以便尋找制勝之機。大將完顏婁室親自登山觀察宋軍陣勢,他發現宋軍雖然兵力佔優,卻軍容鬆懈,破綻很多。於是到了約戰的日子,金兵拒不出戰,使宋軍更加驕傲輕敵。

等到金軍進攻時,它一方面發動試探性進攻,另一方面派出三千精騎突襲宋軍營地外圍的百姓。百姓逃入宋營求救,導致宋軍驚亂,金軍趁機發起進攻。宋軍失去統一指揮,各自為戰,結果在金軍的合力猛攻下大潰而逃。

完顏婁室

金朝名將和開國功臣。完顏婁室是女真族完顏部人,他少年從軍,二十幾歲就成為部族族長。他追隨金朝開國君主完顏阿骨打,大破遼軍、生擒遼皇帝,還戰勝西夏、北宋和侵入女真邊境的高麗軍,所向無敵。

華杉詳解

孫子在這句中,總結了古代善於用兵的人的指揮技術,一共有五條。

1.讓敵軍前後部隊不能相互策應。埋伏奇兵,衝散、掩殺敵軍,讓對方首尾不能相應。

2.使敵軍主力和小部隊不能相互依靠。

3.使官兵之間不能相互救應,上下不能收容,散亂、倉皇,都找不到組織了。

4.使士卒散亂不能集合起來,或者集合起來也不能形成整齊的陣列。

5.能夠造成有利於我軍的局面,就行動;不能造成有利於我軍的局面,就停止。

最後,孫子又提出一點:如果敵軍不亂,而且人數眾多、陣形整齊地向我進攻,怎麼辦呢?

答:那就先奪其所愛。

什麼是敵人的所愛?敵人「愛」的,一是有利地形,二是糧食。把這兩樣給他奪了,他就慌了、亂了,就沒法雄赳赳、氣昂昂地向我們衝殺了。前文講的李世民破竇建德的戰例,就是三千五百人先奪了虎牢關,把竇建德十萬大軍擋在關外。然後又尋機滅了竇建德的運糧部隊,奪了糧食,竇建德自然就亂了。然而宋軍正好相反,他們像竇建德一樣,先是自持兵多,輕視敵人;又數次約戰不成,軍紀散亂;最後被敵人計策打亂了組織,各自為戰,以致號稱四十萬大軍,卻敗在數萬金兵之手。

可見,指揮作戰的藝術,就是打亂敵人的組織。因為有組織的才叫軍隊,如果沒有組織,一百萬人也是待宰的羔羊而已。歷史上所有以少勝多的戰例,都是因為人數多的一方組織動員能力差,或指揮系統被打亂了。

組織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比如在運動會的入場儀式中,每個班級都要排成隊列入場,如何排列整齊呢?肯定是後面的對著前面,前面的對著排頭,排頭跟著旗手的節奏,全班一心,宛如一個人,才能走出整齊的陣隊。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名家註解

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

杜牧註:「多設變詐,以亂敵人,或沖前掩后,或驚東擊西,或立偽形,或張奇勢,我則無形以合戰,敵則必備而眾分。使其意懾離散,上下驚擾,不能合和,不得齊集。此善用兵也。」

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曹操註:「暴之使離,亂之使不齊,動兵而戰。」

「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

張預註:「敵所愛者,便地與糧食耳,我先奪之,則無不從我之計。」

6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原文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並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儘力。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者,諸、劌之勇也。

註釋

①不虞:沒有料到。

②為客:侵入別國作戰。

③主人:被進攻的國家和軍隊。

④死且不北:士兵拚死作戰,不敢敗北。

⑤禁祥去疑:禁迷信,去疑惑。

⑥諸、劌: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勇士專諸和魯國的武士曹劌。

譯文

用兵之理,貴在神速,乘敵人措手不及的時機,走敵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擊敵人不加戒備的地方。

凡是進入敵國作戰之道:是深入敵境時軍心專一,使敵軍無法抵抗我方;在富饒地區奪取糧秣,使全軍得到充足的給養;注意保養士卒的體力,勿使其疲勞,提高士氣,積蓄力量,部署兵力,用兵設謀,讓敵人無法揣測(我方的企圖)。把部隊置於無路可走的境地,士兵只能拚死,不能敗退,既然都敢於拚死,那就會儘力作戰。士卒越深入敵境,越不會恐懼,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方,就會牢固,深入敵國,行動就不敢散漫,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就會死戰。這樣的軍隊,不用整頓,都懂得戒備;不要鼓勵,都懂得出力;不要約束,都能親密團結;不用三令五申,都會遵守紀律。禁止迷信,消除部隊的疑慮,即使戰死也不退避。我軍士卒沒有很多的財物,不是他們不愛財物;士卒不怕犧牲生命,不是他們不想長壽。當作戰命令下達的時候,坐著的士兵們淚濕衣襟,躺著的淚流滿面。(但當你)把他們投到除了向前拚命以外無路可走的地方,他們就個個都像專諸和曹劌一樣勇敢。

歷史故事

苻堅治國

前秦是十六國時期的北方政權之一,而苻堅就是前秦的君主。

苻堅即位前,前秦由於內亂一片混亂。繼位后,苻堅首先平定了內亂,然後重用漢族出身的王猛、薛贊等一批名臣,整頓吏治,推行儒學,提高官吏們的文化水平。苻堅對生活在前秦境內的各個民族也都十分包容,在各族中享有很高聲望。

為了扭轉前秦財力匱乏、民生凋敝的問題,苻堅還一直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有一年,前秦大旱,苻堅就下令減少自己的膳食,宮中女眷改穿布衣,文武百官減少俸祿,以示與百姓同甘共苦。他還下令開放山林、湖泊、河流等資源讓百姓享用,並減免賦稅、停止一切軍事……十年之後,前秦國力和軍力蒸蒸日上,為苻堅積攢了開疆擴土的條件。

當時,與前秦同樣位於北方的割據政權前燕,遭到東晉討伐。前燕向苻堅求援,苻堅就派出援軍,與前燕吳王慕容垂大破晉軍。但是戰後,慕容垂不僅沒得到嘉獎,還被前燕朝廷排擠。他一氣之下投奔了苻堅,苻堅大喜過望,以禮相待。不久后,他就以前燕違背救援時的割地諾言為理由,帶兵攻打前燕,正式開啟了統一北方的征途。

苻堅

十六國時期前秦第三位國君。苻堅繼位前期勵精圖治,使前秦國力強盛,並逐步消滅北方各國,統一了北方。但在對東晉的淝水之戰大敗后,國內各族相繼反叛,前秦四分五裂,苻堅也被部將所殺。

華杉詳解

人們看戰爭,往往關注的都是戰鬥本身。其實戰鬥本身,只是戰爭的一部分,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前文孫子說「先勝而後戰」,就是等到開始戰鬥的時候,早就勝敗已分,而戰前我們要具備什麼條件,要等到敵軍的什麼條件出現再發動,這才是戰爭的秘密所在。

在王翦滅楚的故事裡,王翦採用的就是這個方法。王翦率六十萬秦軍到了楚國,安營紮寨,深溝高壘,養精蓄銳,每日只是在軍營里開運動會,讓士兵們投石為戲。這一養,就是一年!楚人嚴陣以待了一年,姿勢都僵了,開始活動活動,移動軍隊。楚軍一移動,王翦即刻揮師決戰掩殺,一戰而定,楚國滅亡。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一般用來告誡士卒,國家養你,你要到戰場上報效祖國。不過這話原意並非講這個,它的原文是《南史·陳暄傳》的「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這是講養兵,不是講用兵。

所以這句話有三層意思。一是養兵要「千日」,對軍隊要謹養而勿勞,並氣積力。我不用,軍隊氣力都在;但一用,氣力就用掉了。

二是用兵一時。因為一用氣力就沒有,所以一定要等到關鍵時刻,敵人有不及、不虞、不戒的時候,迅雷不及掩耳地一把用出去,才能制勝。就像兩個人用拳頭決鬥,我拳頭沒打出去,氣力都在。一旦打出去,沒打著對方,又沒收回來,這時候我幾乎是不設防的狀態,對方一抓住這機會,我就完了。

第三層意思,就是防備一刻不能鬆懈。「用兵一時」的時候一鬆懈,還是會被敵人打敗。

所以拳頭的力量在於沒打出去的時候,打出去就得有結果。苻堅讓前秦休養生息十年,兵士們偃甲息兵,等十年後前秦國力恢復,軍力自然也隨國力而上。因此,在淝水之戰戰敗前,前秦軍隊所到之處,無不降服。

另一個例子是曾國藩帶湘軍。湘軍在晚清時期的軍事活動上,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但曾國藩帶兵沒有什麼奇謀巧計,就是扎紮實實,步步為營。曾國藩的日記里記道:當士兵曠日持久駐營圍敵,他關注的不是戰事,而是肉食夠不夠,蔬菜有沒有,最後下令,每一營,一定要種菜養豬。自己有了新鮮蔬菜肉食,搞好生活,又能勤勞動,以養精蓄銳。

此外,想要在「用兵一時」時打贏,還需要士兵悍不畏死。於是孫子講了本篇的後半段話:把士兵們陷於危亡之地,人人持有必死之志,他就不怕敵人了。因為最可怕的不就是死嗎,以拚死的意志作戰,焉有不得勝的道理。

孫子還舉了兩個敢於拚死的例子——專諸和曹劌。曹劌就是前文里,讓齊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劌。他曾跟隨魯庄公與齊桓公在東阿相會,用匕首挾持齊桓公,定下盟約,收復失地。

專諸呢,他是吳國人。他受吳公子光(就是吳王闔閭)的命令去刺殺吳王僚。公子光請吳王僚來家吃飯,專諸去上菜,上一條魚,匕首藏在魚肚子裡面。當專諸從魚肚子里抽出匕首刺向吳王僚的時候,吳王僚衛士的長矛已刺進他的背部,但他還是拼盡最後一口氣,把吳王僚刺死了。

現在,我們是不用「養兵」了,但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養」自己。平時養精蓄銳,積攢實力。等到上了人生的「戰場」,厚積薄發,一舉奪魁。

名家註解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

杜牧註:「言大凡為攻伐之道,若深入敵人之境,士卒有必死之志,其心專一,主人不能勝我也。克者,勝也。」

謹養而勿勞,並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

曹操註:「養士並氣,運兵為不可測度之計。」

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斗

杜牧註:「不得已者,皆疑陷在死地,必不生,以死救死,盡不得已也,則人皆悉力而斗也。」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

張預註:「同舟而濟,則吳越何患乎異心也。」

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

曹操註:「皆燒焚財物,非惡貨之多也;棄財致死者,不得已也。」

7把所有人綁上戰車

原文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註釋

①率然: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蛇。

②方馬埋輪:方馬,拴住馬。埋輪,把車輪埋起來。

③剛柔:強的士兵和弱的士兵。

譯文

善於用兵的人,能使部隊像「率然」一樣。率然是常山上的一種蛇。打它的頭,尾巴就來救應;打它的尾,頭就來救應;打它中間,首尾一起來救應。試問:「可以使軍隊像率然一樣嗎?」回答是:「可以。」吳國人與越國人雖然互相仇視,可是當他們同船渡河時,如遇大風,他們也能互相救援就如一個人的左右手一樣。因此,想用系住馬匹、埋起車輪的辦法來穩定軍隊,那是靠不住的。要使全軍齊心奮勇,在於將領指揮得法;要使強弱都能各盡其力,在於恰當利用地形。所以善於用兵的人,能使全軍攜手作戰如同一人,這是使它不得不這樣。

歷史故事

吳越同舟

春秋時,吳越兩國世代交戰,兩國是敵國、仇國。一天,在吳越交界處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著十幾個吳人和越人,雙方互相敵視,氣氛顯得十分沉悶。

可就在船到江心時,天氣突變,風雨大作,渡船隨時有顛覆的危險,必須儘快把帆降下來,才能保住渡船。這時,無論是船上的吳國人還是越國人,大家都爭先恐後往桅杆上沖,同心協力,降下了船帆。

吳國

吳國是春秋時期位於長江下游的諸侯國。在春秋前期,吳國因地處蠻夷地區,並不起眼。直到吳王闔閭、夫差時代,吳國先後打敗楚國、越國,達到鼎盛。隨後,吳國開始爭霸中原,成為春秋中後期的強國之一。

華杉詳解

前文講李世民三千五百人破竇建德十萬大軍的戰例。三千五百人怎麼用呢?三千人守著虎牢關,那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敵人攻不進來。李世民帶五百最強的出關挑戰,讓程咬金和秦叔寶率領,在路旁埋伏。然後他又挑了這五百強里最強的六個人——其中兩個超級牛人是他本人和尉遲敬德,去挑戰。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說:「有我這張弓和你那把長矛,千軍萬馬也近不了我們身!」他二人帶四個騎兵,就直挑竇建德大營,引了幾千敵軍到伏擊地點,打了一個大勝仗。這個勝仗讓守關的三千人士氣大振。

這就叫「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善於用兵的人,能使全軍攜手作戰,團結如一人。因為他能讓人人都勢不得已,只能聽他的,除此無路可走,都被他綁在了戰車上。這和前文《勢篇》說的「治眾如治寡,斗眾如斗寡」是一個道理,掌握軍政之道的人,指揮多少人,都和一個人一樣自如,同進同退,齊心協力。

吳越同舟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大家都面對同一個困難,不合作只有死路一條,這時候,有沒有仇還重要嗎?當然是先活命再說。所以當兩國人遇到暴風雨時,他們都能像左手救右手一樣,協調地相互救援,那軍隊又何嘗不能呢?

但需要注意的是,把士兵跟將領的利益綁在一起,應該利用巧智,而不能用強迫的手段。否則,就會像《九變篇》里那些一味拚死的將領一樣,自己死了,還要連累士兵一起死。所以「方馬埋輪」不行,不能把馬縛在拴馬樁上,而應把前後左右的馬都拴在一起,拴成方陣,不讓它跑!

生活中,有什麼場合能用到這種把所有人都綁在一起的方法嗎?當然有。小的方面,班裡分小組比賽,一個組的同伴就成了同舟的「吳國人」和「越國人」,小組的利益是至上的。大的方面,我的班級跟別的班級比賽時,需要全班綁在一起,甚至我的學校和別的學校比賽時,還需要全校綁在一起。我們這個社會,就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團隊綁在一起,同舟共濟,才能順利發展。

名家註解

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

曹操註:「方馬,縛馬也。埋輪,示不動也。此言專難不如權巧。」

齊勇若一,政之道也

陳皞註:「政令嚴明,則勇者不能獨進,怯者不能獨退,三軍之士如一也。」

剛柔皆得,地之理也

張預註:「得地利,則柔弱之卒亦可以克敵,況剛強之兵乎?剛柔俱獲其用者,地勢使之然也。」

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李筌註:「理眾如理寡也。」

8領導者應該鎮靜平和、不緊不慢

原文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

註釋

①靜以幽:冷靜沉著、幽深莫測。

②正以治:嚴正,有條理。

③帥與之期:主帥向部下下達任務。

譯文

將軍的處事,要鎮靜以求深思,嚴正而有條理。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們(對軍事計劃)毫無所知;戰法經常變化,計謀不斷更新,讓別人無法識破機關;駐軍經常變換地方,行軍多繞彎路,讓誰也不知道要去哪兒。將帥賦予軍隊任務,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樣(使士兵有進無退)。率領軍隊深入諸侯國土,要像用弩機射出箭一樣(使士兵一往無前)。燒掉船隻,砸爛飯鍋,像驅趕羊群一樣,把士兵趕過去,趕過來,使他們不知道到底要到哪裡去。聚三軍之眾,投放到危險的地方(使士兵得不得拚命作戰),這就是將軍的責任。

歷史故事

謝安為將

苻堅統一北方后,就率領著號稱百萬的大軍進攻東晉,想要統一天下。東晉的實力遠弱於前秦,朝廷一片恐慌,最終由重臣謝安擔下了抵禦前秦的任務。

謝安推薦自己的侄子謝石、謝玄等人擔任軍隊將領。但前秦的兵力是東晉的十倍多,謝玄心裡沒底,多次向謝安討教仗怎麼打,謝安卻避而不答,還有興緻遊山玩水。

後來,淝水之戰以晉軍的全面勝利告終。當捷報報到謝安處時,他正在與客人下棋。他看完捷報,就隨手放在一邊,客人問他戰果如何,他只淡淡地說:「沒什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直到客人告辭以後,謝安才抑制不住興奮,舞躍入室,把木屐都撞壞了。

謝安

東晉政治家、名士。謝安出身豪族,曾一度隱居,屢次拒絕朝廷的徵召。淝水之戰時,謝安臨危受命,任總指揮,為東晉贏得了數十年的和平。他性格溫和,被後世贊為歷史上有雅量、有膽識的大政治家。

華杉詳解

這一段話,是講為將者的責任。首先,領導者不要風風火火,咋咋呼呼。要鎮靜平和、不緊不慢,要有充分的時間思考,要有條有理、舉止適度,一切盡在掌握。

其次,要保密。不能讓士卒知道作戰意圖,每個人只知道自己的任務,不知道整體的作戰意圖和計劃。

領導者要鎮靜,是因為如果動作太多,想法太多,就會東抓西抓,卻空勞一場,什麼也沒抓住。靜下來認真思考,踏實積累,讓成果從靜中來——這是兵家的思想,也是佛家的思想;是軍事思想,也是人生智慧。有人說,太忙的人不會成功,於是我們看到謝安在前秦大軍來臨時,在以少勝多的大勝之前,都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部下們看了,就很安心,覺得將領這麼鎮靜,肯定有必勝的把握。

另外,領導者想管住別人,對別人有很多的規矩和要求,就要正人先正己,用自己的正帶來整支軍隊的正。儒家說:「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兵家也有正身以齊軍的道理。《謀攻篇》里講「將道」時,就舉過曾國藩的例子。曾國藩的將道突出一個「廉」字,若將領在銀錢上特別清楚、廉潔,再能獎懲分明,還能讓大家都得點兒好處,士兵就個個都願意跟他作戰。

領導者要保密,就要「愚士卒之耳目」,這不是愚民,而是軍事保密的需要。因為領導者的責任是讓大家滿懷信心地跟他干,不是讓士兵跟他一起操心。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這個道理,每個人只知道自己的任務,為將者掌握全局。為此,就需要變來變去,讓誰也不知道我下一步要做什麼。因為軍隊里不只有我的士兵,還有敵軍間諜,以及自己不小心泄密的人。所以,就要打亂一切看起來有規律可循的東西,不讓任何人推測我的下一步行動。

也許有人會奇怪,如果將領反覆無常,士兵怎麼敢聽他的呢?這就需要耍些手段,比如唐朝名將裴行儉有一個故事。他剛讓大家紮好營盤,突然下令移營到山上重新紮營。大家都非常不情願,十分不滿,結果到了晚上,突然下大暴雨,先前紮營的地方都被淹了,水深丈余。大家都驚嘆,問裴行儉怎麼知道要下雨呢?裴行儉說:「以後我叫你們幹啥就幹啥,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這就是裴行儉的小花招。他忽然改變命令,又啥也不說,那如果沒下雨,沒人會猜到這和他的命令有關係,無損他的威信;如果下雨了,屬下就會覺得他料事如神,他的威信更高了。

所以主帥交給部屬任務,就像派他登上樓,然後抽掉梯子,讓他只能上,不能退。主帥率領軍隊深入敵境,就把船燒了,把飯鍋砸了,讓士兵不知道他打的啥主意,只能拚命跟著走,就像被驅使的牛羊一樣。

只不過,將領把士兵投入只可進不可退的險境,也要有本事把士兵活著帶回來。用曾國藩的話說,你帶士兵出來,當他戰後回到家、回到父母兄弟身邊時,還是一個樸實的只是更成熟的青年,而不是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的人。

這就是仁者、儒將,是將軍的責任。

我們以後若是有機會帶領同學們做事,不妨試試做一名深通《孫子兵法》的將領。一、遇事鎮靜,以身作則;二、用一點兒聰明的辦法,讓大家充分信任我。如果我們能做到,相信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這些技巧能派上很大的用場。

名家註解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

杜牧註:「清凈簡易,幽深難測,平正無偏,故能致治。」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

曹操註:「民可與樂成,不可與慮始。」

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

張預註:「前所行之事,舊所發之謀,皆變易之,使人不可知也。」

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李筌註:「還師者,皆焚舟梁,堅其志,既不知其謀,又無返顧之心,是以如驅羊也。」

9駕馭士氣,用心理決定戰鬥意志

原文

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四達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其守;衢地,吾將固其結;重地,吾將繼其食;圮地,吾將進其塗;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

註釋

①使之屬:使隊伍相連相屬。

②固其結:加強與諸侯結盟。

③進其塗:迅速通過。

譯文

進入各種不同地區的機變,能屈能伸地應對形勢的發展,以及對各種人員心理的掌握,都是為將者不得不研究的。

深入敵國作戰的規律是:進入敵境越深,士卒就越專心一致,進入得淺,士卒就容易逃散。離開本國越境出兵的,是進入了「絕地」;四面通達的,是「衢地」;深入敵境的,叫「重地」;入境未深的,叫「輕地」;背負堅固城池、前面進路狹窄的,叫「圍地」;走投無路的,叫「死地」。因此,在「散地」,要使軍隊專心一致;在「輕地」,就要使部隊相連接;遇「爭地」,就要迅速前進到敵方後面;遇「交地」,就要謹慎防守;在「衢地」,就要鞏固與諸侯國的結盟;在「重地」,就要保證軍隊糧食充足;在「圮地」,就要迅速通過;陷入「圍地」,就要堵上缺口;到了「死地」,就要顯示死戰的決心。

歷史故事

班超降鄯善

班超出使西域,到了鄯善後,受到鄯善王的熱情招待。但不久后,鄯善王忽然變得很冷淡,班超打聽后,知道是匈奴使者來了,鄯善很可能與匈奴結盟,對他們不利。

班超把使團的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來,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計劃:把匈奴使者全殺了,鄯善王交代不了,就只能跟漢朝結盟。在他的激情發言下,大夥都鼓起勇氣,表示願意跟隨他。於是使團乘夜突襲,消滅匈奴使者,並帶著匈奴人的頭顱去見鄯善王。鄯善王果然嚇破了膽,把兒子送到漢朝做人質,和漢朝交好。

班超

東漢著名軍事家、外交家。班超出身於一個史學家庭。最初,他以抄寫官府文書為業,後來投筆從戎,並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多年間,班超收服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歸漢做出了巨大貢獻。

華杉詳解

第一句,孫子是總結「九地」,為後文鋪墊。並且,這裡還多出一個「絕地」,就是剛剛越境進入敵國,已經不是散地了,但還沒到輕地。

這些不同的地勢,分別怎麼應對呢?

1.到了散地,讓大家萬眾一心,一心一意在城中固守。如果出城作戰,有人就想藉機逃跑回家。所以前文說「散地則無戰」,宜守不宜戰。

2.進入輕地,讓部伍營壘緊密相連,一來防止敵人來攻,可以相互救助;二來也可防止士卒逃跑。

3.「爭地,吾將趨其後」這句有點兒麻煩,因為各家註解都不太一樣。

曹操和孫子說得一樣,等於沒解釋。這「后」是什麼「后」,是抄到敵人後面?杜牧認為「后」是落後,如果我們已經落後,當急行軍去爭。

陳皞認為杜牧說得不對,他說,如果敵人已經佔據地利,我再去爭,不是大概率會輸嗎?所以他認為「后」是後路:若地利在前,我們先分精銳去佔了,如果敵人來爭,我們再大部隊抄他後路。

杜佑又有不同看法:爭地的性質就是先據者勝,不得者敗,所以不存在爭到之後再抄敵人後路的問題。不過他說「故從其後,使相及也」,又不明白了。是要後面的部隊跟上,前後相及,不要掉隊?張預強化了杜佑的觀點,說這個「后」,不是敵後,是自己的「后」。不要先頭部隊到了,後面的還沒跟上,所以後軍也要疾進,首尾一起到。

估計孫子沒那麼複雜的意思。總結一下,我們想得簡單點、直接點,這句的意思就是:對於爭地,我們當疾進,抄到敵人後面,搶先到達。

4.在交地,就要緊守壁壘,斷其通道。因為敵人四面都可能來,我們就要修築工事,深溝高壘,嚴密把守。

5.在衢地,要結交諸侯,使之牢固,不要讓敵人搶先和鄰國結盟,也不可讓他破壞了我們的盟約。

6.重地的關鍵是給養,是糧草,是物資。因為我們深入敵境,後勤跟不上,就要「因糧於敵」,就地解決給養和物資。

7.到了圮地,山林、險阻、沼澤,就要快速通過。

8.進入圍地,被人包圍了,自己把那缺口堵上。

這句需要多解釋一下。就一個缺口能出去,為什麼還要自己堵上呢?前文說過「圍師必闕」,敵人包圍我們后,留個缺口給我們,就是讓我們的士兵沒有死戰的意志,往敵人安排好的路上跑。我們一跑,他就圍追堵截,最後把我們殲滅。所以咱們自己堵上缺口,告訴士卒我們無路可逃了,只能對著敵人衝殺,這樣反而可能擊垮敵人。而且那缺口是敵人故意留的,伏兵全在那裡。我把缺口堵死了,他就不知道我從哪個方向突圍了。

北齊神武帝高歡在河北起兵的時候,曾經與爾朱氏的四將聯軍在鄴南會戰。當時爾朱兆等人兵強馬壯,號稱二十萬大軍,將高歡包圍在南陵山,圍而不合,留一條生路給高歡跑,準備殲滅他。高歡把牛驢集中起來,全拴在一起,把那路口堵死了,讓大家看見無路可逃。於是將士死戰,四面奮擊,大破爾朱氏。

9.到了死地,就要向大家展示必死的決心。

以上方法,表面看是講地勢,內在還是「人情」——就是強調治氣。掌握心理人情,才能駕馭士氣,不僅駕馭我軍的士氣,而且能駕馭敵軍的士氣。關於人情兵法,前文治氣的戰例里都有,就是注意士卒的心理,心理決定士氣,士氣決定戰鬥力。班超要在千里之外的他國首都,只憑三十六人干殺匈奴使者的大事,他有這個膽,其他人有沒有呢?一般來說,沒有。於是他就直接把大家投入到危機境地,逼著其他人「治氣」。

所以讀古書或者讀所有書,都有一個經驗,就是理解它思想的原意,別糾結字面的原意。孫子的思想在他的上下文里,糾結爭論某一句話、某幾個字的意思,意義不大。另外,曾國藩還說過,讀書是每日堅持,只讀一頁一行都行,只要每日都讀,精進就快。最怕鼓起勁來就大幹一場,三分鐘熱度后又撂下不管,那就很難完成,所以日拱一卒是完成任何工作、實現任何目標、理想的關鍵。成功都靠每天的積累,不靠一時的熱情,因為熱情沒有那麼多。

名家註解

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

梅堯臣註:「進不及輕,退不及散,在二地之間也。」

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

杜牧註:「守則志一,戰則易散。」

爭地,吾將趨其後

杜佑註:「利地在前,當進其後。爭地,先據者勝,不得者負。故從其後,使相及也。」

衢地,吾將固其結

張預註:「財幣以利之,盟誓以要之,堅固不渝,則必為我助。」

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

張預註:「焚輜重,棄糧食,塞井夷灶,示以無活,勵之使死戰也。」

10打鐵關鍵是自身硬

原文

故兵之情:圍則御,不得已則斗,過則從。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

註釋

①本段與《軍爭篇》內段落重複,有認為是原文錯誤,曹操認為是有意重複。

②四五者,不知一:四加五為九,文中指以上所說幾件大事,一件不知道都不行。

③信己之私:信通「伸」,施展。施展自己的力量。

④其國可隳:隳同「毀」。可摧毀敵國。

譯文

士兵的心理,被包圍就會抵抗,迫不得已就會奮勇戰鬥,陷於危急的境地,就會聽從指揮。不知道其他國家的計謀,就不能設計外交政策;不知道山林、險阻、沼澤的地形,就不能行軍;不用嚮導,就不能得到地利。以上這幾方面,有一條不知道的,就不是「霸王之兵」。以霸、王之兵去征伐大國,能使敵國民眾與軍隊無法充分動員集結;威力加之於敵國,則他國不能與敵國結交。因此不必爭著同哪一國結交,也不必培養哪一國勢力,只要伸展自己的意圖,兵威加之於敵國,就可以拔取它的城池,毀滅它的國都。

歷史故事

網開三面

商湯在郊外看見一個獵人張網捕鳥,四面張網,念念有詞:「天上掉下來的,地下冒出來的,四面八方飛來的,全部入我的網!」

商湯讓獵人撤掉三面網,還教他一個新歌訣:「昔蛛罞(蜘蛛)作網罟,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這個事情傳開去,其他國家人民聽到了,說:「湯的德行已經及於禽獸了,何況人乎?」於是四十國歸附了他。

商湯

商朝開國君主。商湯是夏朝時的商國國君。夏朝自孔甲繼位后,國力日衰,而商國漸漸發展為夏朝最大的諸侯國。夏桀在位時昏庸無道,商湯於是帶領各方諸侯,於鳴條之野打敗夏軍,建立商朝。

華杉詳解

在兵法和治國類的文中,經常出現兩個詞:王道、霸道。這兩種道是什麼,孫子這裡就有了一些解釋。

「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這裡的「霸王之兵」,不是霸王的兵,是霸的兵和王的兵。「霸」,是稱霸諸侯;「王」,是號令天下。兩種道的地位、境界、層次不一樣,王道要高於霸道。「霸」只是大家都怕他,服他,聽他的,是老大的位置;「王」是天下共奉之主,是君王,是父親的位置。

以霸、王之兵,去征伐他國,就兵力強盛,排山倒海,威震天下。旁國人人只求自保,誰也不敢得罪我,也沒人敢和我的敵國結交。於是「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因為我的智謀威力強大有餘,各國主動依附於我,哪還需要我花那麼多心思結交他們呢?

比如晉楚爭鄭,晉國戰勝,則鄭國附晉;楚國戰勝,則鄭國叛晉附楚。大國贏了,小國就依附它,則大國更強,霸道就是這樣形成的。

王道比霸道再更上一層,它的志向不僅是「攻城必拔,伐國必隳」。替《孫子兵法》註解的陳皞說:「智力既全,威權在我,但自養士卒,為不可勝之謀,天下諸侯無權可事也。仁義智謀,己之私有,用以濟眾,故曰:伸私,威震天下,德光四海,恩沾品物,信及豚魚,百姓歸心,無思不服。故攻城必拔,伐國必隳也」。

他的意思是,智力威權都在我這兒,我靠自己的實力和不可戰勝的軍隊,天下諸侯都沒有什麼權謀機變可用了,只能乖乖聽我的,這樣就能伸展我的私心。我的私心是什麼?就是仁義智謀,匡濟天下。不僅澤被天下人,而且及於萬物,則百姓歸心,沒有一個不服的。

這說的就是王道了:不僅施於人民,而且施於天下萬物。比如商湯網開三面,對動物尚且如此仁慈,何況對人呢?所以四面織網的,未必能抓到鳥,湯只留一面網,卻網了四十國。他網的可不是鳥,是人心呀!

關於商湯,還有一個故事,說商湯蓋房子,工地上挖到一具死人的骸骨。眾人準備當垃圾扔了,商湯卻說:「這是我們的同胞哇!」就把這具無名屍骸很有尊嚴地葬了。於是天下人又傳說:湯的德行已經及於死人了,何況活人乎?結果百姓歸心,無思不服。

無思不服之後,是什麼呢?是商湯開始征伐天下的時候,他往東打,西邊的人民就不願意了:湯怎麼往東打呀,怎麼不打我們呀,我們希望他來統治呀!他往西打,東邊的人又不願意了:我們這邊還沒打完呢!怎麼又往西邊去了。他就這麼統一了天下。

所以說,王霸之道的關鍵是自身硬。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全面領先,就可以行王道於天下,不需要去巴結誰,也不用和誰鉤心鬥角,別人自然會臣服於我。拿我們個人來說,王霸之道就是增強我們個人的實力,從自身尋找可以變好的地方,這樣的強才是牢固的強。不能自己不做,就指望靠父母、老師或別人的幫助,因為優秀的人永遠不是別人幫出來的。

名家註解

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曹操註:「謂九地之利害。或曰:上四五事也。」

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

梅堯臣註:「伐大國,能分其眾,則權力有餘也;權力有餘,則威加敵;威加敵,則旁國懼,旁國懼,則敵交不得合也。」

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

賈林註:「諸侯既懼,不得附眾,不敢合從,我之智謀威力有餘,諸侯自歸,何用養交也?」

11不疑不懼,才能勝利

原文

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註釋

①犯:驅使,指揮。

譯文

施行超出法定的獎賞,頒發打破常規的號令,指揮全軍之眾,如同使喚一個人一樣。驅使士卒執行任務,不必告訴他們意圖;只叫他們去爭利,不必告訴他們有什麼危害。

歷史故事

高仙芝遠征小勃律

唐玄宗在位時,吐蕃長期跟唐軍互相較量,蔥嶺就是它們爭奪的重點之一。蔥嶺上有兩個國家——小勃律和大勃律,控制這兩國,吐蕃就能控制西北各國。於是唐玄宗派大將高仙芝征討小勃律。

小勃律地勢險峻,要攻打它,必須穿過坦駒嶺。那是興都庫什山著名的險峻山口,登臨山口,必須沿冰川而上,別無其他道路。

高仙芝擔心士兵畏懼險途,就偷偷派一小隊騎兵,裝成當地的胡人來迎接大部隊。高仙芝假裝很高興,兵士見到有當地人帶路,也不害怕了。唐軍得以迅速下嶺,向小勃律前進。

高仙芝

唐朝中期名將。高仙芝長期在安西四鎮節度使手下任將領,後來受到大將夫蒙靈察賞識,被提拔重用,並因此被唐玄宗派遣征討小勃律。此戰之後,唐軍聲威大震,高仙芝自己也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華杉詳解

「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即攻城拔寨的時候,就要超越法定的獎賞。戰爭是非常時期,要頒布打破常規的號令,因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以,為了勝利,平時的一些規矩就不遵守了,可以有臨時的、特殊的規矩。

「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就是前文多次說過的「治眾如治寡,用眾如用寡」。

這兩條都很好理解,下面我們主要解釋「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這一條,其實跟前文「將領可適當反覆無常,讓士兵猜不透自己想法」的意思有些類似,是換了個角度闡述同樣的思想——只管叫士卒去執行任務,不要說明為什麼;只告訴士兵們有利可圖,不要告訴他們有危險。這也是將領治氣的一個小花招。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不告訴士兵任務的目的,是因為知道的人多了,就容易泄密,被人推測出我下一步要幹什麼。其次,告訴士卒為什麼,他就要思考,要分析,就難免要懷疑,他就不能堅定踏實地跟我干。

裴行儉讓士兵臨時換營地的例子里,裴行儉沒說任何理由,士卒們十分不願意。後來晚上下了大暴雨,把之前紮營的地方全淹沒了,大家就對裴將軍十分崇拜!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裴行儉下命令的時候,說:「晚上可能要下大暴雨,我們趕緊遷到高處吧。」那士兵們就要議論了,有人說會下雨,有人說不會下雨。若不會下雨,就該休息,不該折騰。然後,晚上下雨了,裴將軍就是英明的;如果不巧沒下雨,裴將軍下次要指揮人就難了。所以他乾脆不告訴大家原因,就顯得他很高深莫測,總有他的道理,士兵們只要聽指揮就行了。

因此,為將者要讓士兵們對他深信不疑,但「深信」有一個加深信任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很長。最好的方式,是不給士兵信不信的機會,直接讓他們「不疑」就好了。

只告訴士兵多利,不告訴他們有危險,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人心都是趨利避害的,為將者要讓大家見利而亡命,不能見害而疑懼不敢進。高仙芝如果不找幾個人假裝來迎接大軍,哪個士兵願意第一個走險峻的冰川,當那個可能掉下去的倒霉鬼呢?

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說這個:不要跟大家一起分析,越分析主意越多,顧慮越多,就扯不清了。我們想一想,現實中這種情況是不是挺常見的。我和夥伴們商量去哪兒玩,但是無論選擇哪兒,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態度強硬的人站出來,去掉討論過程,直接決定結果。不過,因為我們和同伴是平等的關係,不是上下級關係,所以不能像高將軍或裴將軍那樣,用命令的方式。如果商量時,大家能相互包容,那就更好了。

名家註解

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

賈林註:「欲拔城、隳國之時,故懸法外之賞罰,行政外之威令,故不守常法、常政,故曰:無法、無政。」

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

曹操註:「犯,用也。言明賞罰,雖用眾,若使一人也。」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

張預註:「任用之於戰鬥,勿論之以權謀,人知謀則疑也。」

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張預註:「人情見利則進,知害則避,故勿告以害也。」

12置之死地而後生

原文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註釋

①眾陷於害:兵眾陷於危險。

譯文

把軍隊投放在亡地上,然後才能保存;把軍隊投放在死地上,然後才能得生。使士兵陷入危險的境地,然後才能操縱勝敗。

歷史故事

渦陽之戰

陳慶之是南朝梁國名將,人稱戰神。他的戰績輝煌到令人難以置信。

有一年,陳慶之率軍攻打渦陽城,這是北魏的一座城池。梁軍與北魏軍隊相持,從春天一直打到冬天,打了數十百戰,雙方士兵都很勞苦。就在這個時候,有一支北魏援軍慢慢地進入了梁軍的後方。梁軍的將領們害怕腹背受敵,都想撤退。陳慶之卻說:「咱們打了一年仗,錢糧靡費巨大,但大家卻沒有戰心,都想退縮。敵人來包圍我們,那太好了!我看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等他們把我們都包圍死了,大家就死戰了,那才是勝利之時!」

果然,魏軍築了十三座營盤來包圍梁軍。陳慶之率眾夜襲,消滅了魏軍的四座營盤,渦陽守將投降。這之後,陳慶之又挑選了幾十個俘虜放回北魏軍營,傳遞北魏軍敗訊。陳慶之率軍尾隨在這些降卒身後,乘勢攻擊,餘下九營全潰,北魏軍全軍覆沒。

陳慶之

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陳慶之出身寒門,但志向遠大,常想為國效力。他中年開始領兵,在與北魏以及其後的東魏較量中,屢立戰功。陳慶之用兵靈活、注重士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儒將。

華杉詳解

講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例,當然又要說到韓信的背水一戰。不過前文已經說過,韓信把士兵們投到死地之前,已經另有安排,還有兩千奇兵在外面。所以士兵們在死地,韓信卻明白外面還有一個活路。這個「死」不是必死,只是製造一種生死存亡的氣氛,否則士兵就不能專心致志、死心塌地地拚命作戰,因為他還有別的選擇。只有把他們投放到亡地、死地、絕境,才能爆發出他們的強大意志,打敗敵人。

再來看陳慶之的渦陽之戰,嚴格來說也不是真的「死地」,而是「圍地」。前文講高歡突圍時,敵人故意給他留了口子,他反而把口子堵死了,以此激發士兵鬥志。所以陳慶之久戰不勝,也就不怕敵人來包自己餃子,因為他認為只有被包圍了,將士們才會拚死一戰。

我們在前文曾多次講到「死地」,說進了死地就是必敗必死,所以才叫「死地」。但前文也講要置之死地而後生,要把士兵「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這兩者乍一看好像是矛盾的,而掌握其中細微的差別,能將計就計,靈活運用,就是智將、名將和庸將的區別。再想一想我們,如果能時刻保持一些緊張、緊迫感,不把問題拖延到束手無策、來不及的「死地」,相信很多問題就不再是無解的難題了。

名家註解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曹操註:「必殊死戰,在亡地無敗者。孫臏曰:兵恐不投之死地也。未險難地,則士卒心不專。既陷難地,然後勝敗在人為之耳。」

13對敵人「百依百順」

原文

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註釋

①詳:詳同「佯」。假裝。

②並敵一向:集中兵力攻其一點。

③夷關折符:夷關,封鎖關卡。折符,廢通行證。

④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厲,嚴厲、嚴格認真。誅,商議決定。在宗廟裡秘密、認真地謀劃開戰後的大事。

譯文

所以指揮作戰,在於假裝順從敵人意圖,集中兵力攻向敵人一點,長驅千里,擒敵殺將,這就是所謂巧妙能成大事。當決定戰爭行動的時候,就要封鎖關口,銷毀通行符證,停止與敵國的使節往來,在廟堂上秘密、認真地謀划這件大事。一旦發現敵人有隙可乘,就迅速乘機而入。首先奪取敵人要地,而不要同敵人約期交戰。實施計劃時,要隨著敵情的變化(不斷加以改變),來決定軍事行動。所以,戰爭開始要像處女(一樣沉靜,不露聲色),使敵人放鬆戒備;戰爭展開之後,要動如脫兔(一樣突然),使敵人來不及抵抗。

歷史故事

冒頓滅東胡

冒頓弒父篡位后,東胡見他剛剛繼位,認為他軟弱可欺,就派使者來說:「你父親的千里馬不錯,能不能送給我們?」朝臣們都說東胡無禮。冒頓卻說:「一匹馬而已,怎麼不能給友邦呢?」很爽快地給了。

東胡第一次得逞后,又派了使者,說冒頓後宮美女那麼多,分一個給我們吧。大臣們更憤怒了,認為這是奇恥大辱,主張發兵攻打東胡。冒頓卻說:「一個女人而已,怎麼不能給兄弟呢?」又爽快答應了。

就這樣,不僅東胡認為冒頓好欺負,連冒頓自己的臣子都覺得他沒出息。過了一陣子,東胡又來使者,說匈奴和東胡之間有一塊千里荒地,是無主之地,劃界歸我們東胡吧。

冒頓召集朝臣會議。一些大臣心想,他連自己的女人都可以送人,一塊荒地算什麼,肯定會答應嘛。於是大臣們就說「給」。沒想到冒頓大怒,說:「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能給人!」他殺了主張給地的大臣,立刻起兵,千里突襲東胡。東胡毫無防備,東胡王被殺,土地、人民、牛羊,全都歸了冒頓。

冒頓

匈奴單于、軍事家和軍事統帥。冒頓雄才大略,不僅統一了北方草原,還帶領匈奴征服西域諸國。當時漢朝初建,休養生息,沒有實力與匈奴開戰,冒頓最終建立起龐大的帝國,使匈奴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

華杉詳解

前面講了打仗的時候,將軍應該如何指揮,應該如何鼓舞我方士兵的意志和鬥志,下面就講要怎麼對付敵人了。

1.「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

這就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我們要打敵人,又找不到他的空隙,那就把自己隱藏起來,敵人要做什麼都順著他,別驚動他。假如他強悍,我就示弱示怯,顯得很害怕,讓他逞強驕傲,等他懈怠,然後設埋伏打他。假如他想撤退回國,我就網開一面,讓他退出,然後擊其惰歸,沿途蠶食。

2.「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順從敵人的意圖,讓敵人鬆懈了。然後呢,就悄悄集中兵力,朝著一個方向一舉擊之,就能長驅千里,擒敵殺將。冒頓前期對東胡恭敬順從,看似毫無出息,但等到東胡真以為自己能為所欲為時,他卻即刻起兵,千里突襲東胡,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可見,想害一人其實很簡單,就是順著他,寵溺他,他自己就會變壞了。所以,歷史上忠言逆耳,而奸臣對君主都是百依百順。我們反思一下自己,平時有沒有被父母親人寵愛太過?要是我們出現了只喜歡聽好話,受不了別人批評的跡象,可就得警惕了。

3.「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這句是講保密的。

決定戰爭行動之後,就要封鎖關口,銷毀通行符證,禁止兩邊百姓往來,也不許敵國使者進入。這樣能防止軍情泄露,不讓敵人知道我們的情況,而我們則在宗廟裡秘密、認真地謀划軍國大事。

4.「敵人開闔,必亟入之。」

敵人一旦露出破綻,當急速乘隙而入。不過要注意,有時失敗也在這裡:敵人露出那「破綻」,可能正是誘我們亟入的假象。

5.「先其所愛,微與之期。」

「先其所愛」好理解,就是先佔領敵人最心疼的戰略要地,但「微與之期」這四個字怎麼解,就有好幾種看法了。

杜牧解釋「微」是潛,是不讓人知道,比如微服私訪,就是潛行的意思;「期」是期待的地方、期待的目標。所以「微與之期」,是秘密潛往我們期待的目標。

陳皞、梅堯臣、王皙、張預四人的解釋一樣。他們說,「微」是把消息微微泄露給敵人。因為我們先佔了要地,如果敵人不知道,就不會來。所以要把消息微微泄露給他,讓他來,我們才能打他。

但這四位加上曹操、杜牧,六個人的解釋都有令人不滿意的地方。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郭化若將軍的註解就很簡單:「微與之期」,就是不要和敵人約期會戰。

「微與」,就是「不應該這樣」的意思。戰爭不是決鬥,不要跟敵人約好時間地點按時打,而要隨時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這樣解釋才符合上下文的意思。

6.「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墨」是規矩,所以有個詞叫墨守成規。但「踐」是什麼意思,是要守規矩,還是不守規矩?

按理應該是守規矩,實踐、踐行,都是照著規矩做的意思。可是古文「踐」同「剪」,是滅除的意思,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不守規矩。

杜牧、曹操說是守規矩,賈林說是不守規矩。郭化若將軍註:「實施作戰計劃時,要靈活地隨著敵情變化做相應修改,來決定軍事行動。」所以,郭將軍認為「踐墨」是不守規矩。

7.「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意思很簡單:開始時像處女一樣沉靜柔弱,一旦敵人露出破綻,則動如脫兔,讓敵人來不及抵抗。

名家註解

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

曹操註:「詳,愚也。或曰:彼欲進,設伏而退;彼欲去,開而擊之。」

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曹操註:「並兵向敵,雖千里而能擒其將也,是謂成事巧者也。」

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

曹操註:「謀定,則閉關以絕其符信,勿通其使。」

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

張預註:「兵者大事,不可輕議,當惕厲於廟堂之上,密治其事,貴謀不外泄也。」

先其所愛

杜牧註:「凡是敵人所愛惜依恃之所為軍者,則先奪之也。」

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賈林註:「踐,除也;墨,繩墨也。隨敵計以決戰事,惟勝是利,不可守以繩墨而為焉。」

《九地篇》全文

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諸侯自戰其地,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諸侯之地三屬,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行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圮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所謂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並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儘力。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者,諸、劌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四達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其守;衢地,吾將固其結;重地,吾將繼其食;圮地,吾將進其塗;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圍則御,不得已則斗,過則從。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四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四冊)
上一章下一章

01 九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