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舉薦

第31章 舉薦

一頓並不算豐盛的午膳吃過,朱由檢打發走了千恩萬謝的戚家叔侄,再次回到東暖閣,小睡了半個時辰便即起身,再次處理起似乎永遠都辦不完的大小國事。

雖然大明有內閣這個皇帝秘書幫忙,但是秘書終歸是秘書,雖然在如今內閣地位已經穩壓六部九卿,卻也繞不過皇帝最終的批紅權。

雖然這個批紅權也可以有司禮監代勞,但是架不住朱由檢虛榮心大起,這種一言決人生死榮辱的感覺,讓他雖然辛勞不堪,卻又只覺甘之如貽。

一道道奏摺,都有內閣票擬給出的處理意見,大部分意見朱由檢都覺得沒有毛病,想的也比他這個兩世為人的傢伙周全穩妥,基本上都是直接批紅。

半晌后,終於有一道奏章讓他肝火大冒。

作為一個不合格的穿越者,朱由檢對於文言文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這個時代童生的水平,簡單一些的倒無所謂,複雜一些的就得連猜帶蒙了。

這道奏章洋洋洒洒近三千字,一連寫了十數頁之多。

從開頭讀起,朱由檢就是一臉看不懂的懵逼狀態,邊讀邊猜的看到結尾,卻終於發現這只是陝西一個地方知府遞上來的問安奏章而已,根本一點實用價值也無。

這種花團錦簇卻毫無實質內容的東西,原本不該被浪費這麼長時間去讀,但是沒有經驗的朱由檢,根本不知道看奏章應該先從票擬處看,並且這篇奏章確實寫的花團錦簇,成功的讓朱由檢報著學習的態度仔細研究。

朱由檢成功的再次學習了空話、套話、官宣話,認識到被戲耍了的朱由檢,頓時一種被羞辱的感覺直衝腦門,如同被人當面打了十幾巴掌一般,臉上火辣辣的痛。

「來人,給朕傳許顯純來!」

朱由檢很憤怒,後果很嚴重,二話不說便即準備關門放狗。

不多時,一頭霧水的許顯純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一看到朱由檢臉上欲擇人而噬的模樣,更是惶恐難安,噗通跪倒於地,大氣也不敢喘上一口。

「立即派人去陝西延安府,將知府龐紹輝這廝給朕抓來!」

朱由檢已經出離的憤怒了,恨不得將這廝立即抓到面前,將這道奏章塞入其口中令其吞下。

「遵旨!」

許顯純根本不敢問原因,聞言立即鬆了口氣,大聲的應命道。

只要皇帝這火不是朝他發的,那天蹋下來也沒問題,更別說抓一個小小的知府,還需要理由么?需要原因么?

別說這傢伙不知何事惹惱皇帝,哪怕這傢伙完全清清白白,在這大明官場如白蓮花一般另類,錦衣衛也能找出一萬個不重樣的證據,讓其生死兩難。

「慢著!呼……」正當許顯純領旨準備退出時,朱由檢卻是叫住了他,深深呼出一口氣,整個人也冷靜了許多,「朕記得延安府也是陝西受災的數府之一,你去好好查查,這廝有沒有問題,若是沒有,就放過他這一次。唔,既然要去一躺陝西,你便多在陝西停留些時日,順便看看賑災事宜是如何進行的,任何人敢打這些錢糧的主意,全部逮拿入京!」

「遵旨!」

許顯純應了一聲,眼見朱由檢氣消了許多,便大著膽子,行禮道,「陛下,臣收到消息,錢謙益,周延儒,來宗道,韓爌等一眾東林黨魁首已經返京,近兩日一直在聚會商議,而重曄、徐尚勛、汪應元等一干門徒,更是往來奔走,似乎有重新來一場宮諫的企圖!」

「嗯?!情況如何,參與者有何人,他們聚攏多少人?」

聽到錢謙益這個名字,朱由檢之前的怒氣頓時一掃而空,他的眼睛一下子眯了起來,閃爍著危險的寒光。

這個水太涼的玩意,自己還沒來的及收拾他,他竟然突然出現在京城,不用說,肯定是聽說自己登基,覺得東林黨機會來了,這才巴巴的從江南老家趕來,想要再次起複。

可惜他等來的不是東林黨大獲全勝,恭候他起複後主持大局,而是比天啟年更加酷寒的政治環境。

這種心理落差之下,自然不會讓這老東西滿意,肯定是要搞點事情出來的。

「回陛下,只是昨日一天,他們便即聯絡了十數家朝廷官員,更是在前來京師的準備秋闈的士子中大肆串聯,按照這個態勢,若是一旦行動,人數怕不下數百人,甚至可能會有千人以上!「

許顯純思索了一下,便即報上來一個大概數字,這麼大的陣仗,他不免有些心裏發虛,唯恐皇帝會退縮。

不過朱由檢顯然是一個不怕事大的主,他只是眉頭一皺,便即平靜下來,根本毫不在乎的問道:「之前的宮諫案審的如何了?」

「回陛下,主犯已經被揪出,眾人皆供認是禮部左侍郎李標,禮科吳宏業,國子監司業鄭三浚等人教唆學子,宮諫逼迫朝廷壓下賑災案,一干人證畫押齊全,鐵證如山!」

對於這一天的辛苦,許顯純顯然成竹在胸,十分乾脆的回答道。

朱由檢呵呵一笑,略微思索了一番,便即展顏說道:「那便無妨了,彼等串聯,無需多管,等他們行事,朕就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悔之晚矣!你事情辦的不錯,陝西之行暫且按下,等此事了了,便替朕掌管錦衣衛吧!」

「臣謝陛下隆恩!」

這個意外驚喜委實出乎許顯純意料,頓時大喜行禮謝恩。

多年的打熬終於出頭,怎麼能不令許顯純喜出望外。

許顯純興奮的離開后,朱由檢臉色卻是再一次陷入陰霾之路。

因為他手中這封奏章,委實令他難以處置。

奏章是從遼東發來的,手書之人是一個朱由檢也得三思的人物,孫承宗。

在這份奏章中,孫承宗提出了一個宏大的計劃,那便是千里堡壘策略。

孫承宗認為遼東明軍戰力不如后金,野戰爭鋒屢戰屢敗,完全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不如發揮明軍善於守城的優勢,通過連綿的堡壘不斷向前推進,引誘后金八旗強擊這些堅固的堡壘,消耗他們的人力物力,積小勝為大勝,最後徹底擊敗建奴。

這是有先例的,當年北宋擊敗西夏就是用了這招,通過橫山堡壘不斷向前吞食,西夏人被折騰的苦不堪言。

不過來自後世知道這段歷史的朱由檢卻明白,這種堡壘政策只能是孫承宗美好幻想罷了,對建奴的影響微乎其微。

反而因為無盡的人力物力投入遼東,最終拖垮了大明的國力。

不僅如此,更是讓建奴因為圍點打援,而讓大明失血速度急劇攀升,最終在兩面夾擊之下轟然倒地。

不過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問題是,孫承宗果然如歷史上一般,再次向他舉薦了一個他寄以厚望的人物——袁崇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最後一個暴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明最後一個暴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章 舉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