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堂課 哥特小說:如何營造神秘的氛圍

第14堂課 哥特小說:如何營造神秘的氛圍

第14堂課哥特小說:如何營造神秘的氛圍

哥特小說起源於18世紀後期的英國。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類小說是中世紀騎士小說風格的延續,它代表了歐洲貴族文化的一種懷舊意識。一般認為哥特小說的濫觴是霍勒斯·沃波爾所寫的《奧托蘭多城堡》。這部作品創立了早期古典哥特小說的模式。作品問世不久,便引起了許多作家仿效,並從英國擴展到整個歐美,成為當時最流行的體裁。

隨着時代的發展,後來哥特小說逐漸演化,在堅持保留古堡場景等傳統手段基礎上,拋棄了過度的神秘成分和極度的恐怖氣氛,反而融入了一些諸如病態的邪惡、擬人化的神秘形象等元素。譬如馬修·劉易斯的《僧人》、瑪麗·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弗的奧秘》等作品。而英國作家斯托克的《德古拉》,更是把吸血鬼帶入了文學殿堂,奠定了後世吸血鬼題材作品的基礎。

哥特小說發展至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小說類型了,而是成了泛恐怖小說的一個代名詞,更是許多其他類型小說作品中常見的融合元素。同時,哥特小說對推理小說和科幻小說也有着很大的影響。例如:阿瑟·梅琴、斯蒂芬·金、沃爾特·司各特、愛倫·坡、查爾斯·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羅伯特·史蒂文森、奧斯卡·王爾德等作者,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強烈的哥特小說的元素。

哥特小說以其神秘恐怖的氣氛、被壓抑的原始激情、大膽神奇的想像和迷人的異國風光深深地吸引著讀者。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英國文壇,都以談哥特小說為賞心樂事,就像中國文人學士聚集一堂品評《紅樓夢》一樣。

首先,神秘恐怖的超自然元素是傳統哥特小說的最主要的特徵之一。這其中包含恐怖、神秘、超自然、厄運、死亡、頹廢、住着幽靈的鬧鬼房屋、癲狂、家族詛咒、吸血鬼、狼人等元素;故事常常發生在遙遠的年代和荒僻的地方;人物被囚禁在狹窄的空間和鬼魂出沒的建築內;懸疑和愛情交織在一起。慣常的懸疑手段,有神秘的繼承權、隱秘的身世、丟失的遺囑、家族的秘密、祖傳的詛咒等等。到最後,懸疑解開,歹徒暴露,男女主人公的愛情障礙掃除。不過,這種愛情有別於言情小說里的愛情。哥特小說通常描寫神秘冒險故事,其中的愛情障礙往往來自歹徒;而言情小說描寫家庭平凡瑣事,其愛情障礙往往來自男女主人公本身。

其次,故事背景大都發生在城堡、教堂等帶有神秘色彩的建築中。在這個環境內加上超自然色彩、復仇和謀殺,以及對深陷其中之人的解救等,這在後來,幾乎成為哥特小說的寫作程式。

譬如哥特小說的開山立派之作《奧托蘭多城堡》,不僅完整體現了傳統哥特小說的特點,還完美融合了浪漫主義文學元素。城堡的主人曼弗雷德親王在為兒子準備一場婚禮,但在婚禮前夕,一個巨大的頭盔從天而降把王子壓得血肉模糊。於是他決定代兒子迎娶新娘伊莎貝拉。伊莎貝拉在農民的幫助下逃出城堡,並展開一段關於繼承權和家族血脈的搏鬥。最後,一個叫西奧多的人物成為主角。這位神父的兒子將伊莎貝拉從曼弗雷德的控制中解救出來,並成為奧托蘭多城堡最後的主人。

最後是超自然形象的擬人化。在中世紀的歐洲,人們普遍生活在一個黑暗、愚昧,疾病橫行的世界,因此類似鬼魂、亡靈、吸血鬼等元素也是哥德式小說的一個顯著特點。在中世紀至18、19世紀期間,相關的傳說就已經存在,但其形象都極為僵硬。而上文提及的作品《德古拉》則將吸血鬼形象進行了擬人化,並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形象:眉毛粗重,幾乎在眉心相接;濃密的頭髮天然曲卷,嘴唇上鬍鬚濃密;嘴角線條分明,給人以冷酷感;牙齒潔白而尖利,唇色鮮紅而有光澤;夜晚化身為吸血鬼,貼著牆壁爬行,尋找食物……

而在現代作品中,如安妮·賴斯的《夜訪吸血鬼》和斯蒂芬妮·梅爾的《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不僅更像人,而且還竭力與正常人類和諧共處。雖然這兩部作品,更接近打着吸血鬼符號的通俗小說,但《德古拉》為吸血鬼這一恐怖元素奠定的特徵基本沒有變過。不過,吸血鬼形象變得越來越像正常人,如果他們在意想不到的時刻露出真面孔,可能會帶給讀者更強烈的驚悚感。

在了解完哥特小說的特點之後,倘若要寫好哥特小說,這其中的要素又有哪些呢?

第一,古老的家族城堡、人丁稀少的莊園、獨自一人的旅行者,這些都是哥特小說常見的佈景。而故事情節通常設置在城堡、修道院等一些帶有宗教和神秘色彩的建築中,並承認這座建築有自己的秘密。場景在哥特小說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它不僅喚起了恐怖和恐懼的氣氛,而且還描繪了世界惡的一面。

此外,腐朽的、破敗的風景意味着曾經有過一段繁榮的時光,而城堡、修道院等建築,都是珍貴和供人欣賞的東西。現在,所有這些都褪去繁榮化為腐爛之殼。因此,如果沒有發起事件的破舊背景,哥特小說將不復存在。

第二,作品中需要有的幾個人物,除了必須要有的邪惡形象角色,還需有一個或幾個神秘的倖存者。他們或努力存活,或是為以後的犧牲、獻祭、轉變來做鋪墊,例如《暮光之城》中的Bella,《吸血鬼日記》中的Elena等人物。

當然,你還可以添加具有超自然能力的角色。在哥特小說中,這類角色往往以吸血鬼和狼人最為多見,此外還有女巫。不過,最終的決定還是要根據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地點來做出衡量。

第三,整本小說都需要渲染恐怖的氛圍。要麼以主角的經歷,要麼以邪惡角色的暴行,要麼以某種未知的情況為基準,塑造緊張的節奏和恐懼絕望的氣氛。這種氛圍的渲染需要內外兼有,而不是單單描述外部的恐怖氛圍,內部也需要增加神秘恐怖感,這就達到了心理的雙重疊加。譬如在一個方圓百里都不見人煙的地方,矗立着一座破敗的古堡或者教堂,建築周圍寸草不生,而你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突然見到這棟建築里燃起了光亮。當你進入這棟建築時,可能這個場合或是這個建築,恰恰代表了它的心理、思想、恐懼,甚至於能和它產生相應的共鳴或變化。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哥特小說的故事,往往發生在夜間,發生在荒野、森林或其他荒無人煙的地方。

然而,哥特小說因其恐怖、神秘的特徵,外加東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國內幾乎少有人涉足,同時國內主流觀點也認為,哥特小說只能是歷史上的封閉性小說,不具有普遍意義的開放系統。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只能在國內的一些作品中,看到哥特風格的影子,而不能從嚴格意義上說這是一部「哥特小說」。但這也不妨礙這種風格元素在各類型作品中的運用,大家盡可在茫茫書海中尋找它們的印記。

本節課的腦洞題:

試着寫一段哥特小說式的環境描寫作為故事開篇,嘗試將讀者帶入其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故事寫作:小說寫作實用指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故事寫作:小說寫作實用指南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堂課 哥特小說:如何營造神秘的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