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 朝軍良莠不齊

第50章 ◆ 朝軍良莠不齊

明軍大舉東征援朝,使已處亡國境地的朝鮮得以重見曙光。朝鮮國王李昖遂分遣宣傳官星夜詔令朝鮮各道軍民配明軍作戰,嚴懲奸佞,收復失地。

朝鮮官府遂開始鋤奸行動,俘斬金順良等效忠日軍的朝鮮諜探四十餘人。(「奸民金順良者,為爲賊耳目。散出各陣者凡四十餘人,至於我國山川形勢,道路迂直,使賊無不知之。官軍按名急通諸陣捕之,獲賊諜金順良斬之」。)

但是。貧弱的朝鮮軍隊雖然懲奸有餘,卻仍然無法對日軍構成實質威脅。

1592年(萬曆二十年)12月24日,三萬明軍進至義州。此時,在朝王李昖的督促下,朝鮮官軍李鎰、金應瑞等部以及惟政的僧兵開始集結在平壤城下準備配合明軍作戰。

集結的朝鮮軍隊編製如下:

平安道順安縣駐箚本道節度使李鎰兵四千四百,內射手千二百八十;龍崗縣駐箚右防禦使金應瑞兵七千,內射手七百七十;黃州駐箚本道判官鄭曄兵一千二百,內射手百七十;八道副摠攝義兵將弘濟尊者泗溟禪師惟政僧兵四千二百,內射手二百六十。

以上朝鮮官軍義軍共約一萬六千兵馬。

但是,經檢點朝鮮官軍義軍中能戰者不過三千餘人。(柳成龍馳啓曰:「李提督傳令我軍,全數聚於平壤城之外,而其中可用軍不過三千;近年以來,政多民病,怨極曷喪,國平日不養兵,有急則驅庶民而戦,何能御敵」。李朝《宣祖實錄》)

如此良莠不齊的朝鮮軍隊在即將到來的大規模會戰中,戰力堪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壬辰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壬辰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50章 ◆ 朝軍良莠不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