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日本

第4章 日本

中華東漢王朝,建武中元二(公元57)年,日本倭奴王遣使進貢,獻倭奴一百六十人,貢漢役使,漢光武帝劉秀賜其「漢倭奴國王」金印(公元1784年2月23日,金印於日本福岡縣誌賀島出土),這意味東瀛之地為大漢屬國。《漢書-地理志》中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

公元238年,日本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遣使攤米生朝貢中華,三國-魏明帝曹叡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據《宋書-倭國傳》記載,在公元5世紀,日本曾有五個王朝(履中天皇、反正天皇、允恭天皇、安康天皇、雄略天皇)向中國朝貢,請求封號。宋帝封倭王「安東將軍,卻未授百濟都督一職。

大唐龍朔三(公元663)年,唐軍在「白江口之戰」中殲滅四萬日軍,戰敗的日本天智天皇臣服於大唐,武則天賜其國名「日本」。

嗣後,大陸朝代更迭,蒙元征伐日本,中日封貢體系斷絕。直至大明建文三(公元1401)年,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源道義),遣使奉明正朔,稱臣納貢。協助明朝捉拿倭寇海盜頭目數十,交由大明處置,建立明日貿易關係。

史記:「時對馬、台岐諸島賊掠濱海居民,因諭其王捕之。王發兵盡殲其眾,縶其魁數十人,以三年十一月獻於朝,且修貢。帝益嘉之,遣鴻臚寺少卿潘賜偕中官王進賜其王九章冕服及錢鈔、錦綺加等,而還其所獻之人,令其國自治之。使者至寧波,盡置其人於甑,烝殺之」。(《明史》列傳第二百一十日本)

日本准三后源道義上書上明皇帝陛下:「日本國開辟以來,無不通聘問於上邦,道義幸秉國鈞,海內無虞。特遵往古之規法,而使肥富相副祖阿通好,獻方物:赤金千兩、馬十匹、薄樣千帖、屏風三雙、扇百本、硯筥一合、同文台一個、劍十腰、鎧一領、銅丸一領、刀一柄。搜尋海島漂寄者幾許人,還之焉。道義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應永八年五月十三日」。(日《善鄰國寶記》卷中)。

隨後,大明永樂四年(1406)正月,明朝永樂皇帝派右儉都御史俞士吉褒嘉日本捕盜、修貢之績,封日本國山富士山為「安壽鎮國之山」,並把御賜碑文、銘詩,刻於石碑,立於山上。(「帝遣御史俞士吉齎璽書褒嘉,賜賚優渥。封其國之山為壽安鎮國之山,御制碑文,立其上」。《明史》列傳第二百一十日本)

根據《明書·戎馬志》所記載,鄭和在下西洋之前,曾率艦隊齎諭東海,日本歸附大明帝國。(「永樂二年,帝命鄭和等齎諭諸海國,日本首先歸附,源道義乃執其渠魁,以獻復金,十年一貢」。

此後,室町幕府第六代將軍足利義教,在1432年(即永享四年)遣正使龍室道淵入貢大明。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也分別在1475與1483年遣使竺芳妙茂等入貢。但其後,足利家族的幕府統治日趨沒落,其治下的「守護大名」之間開始頻繁爆發紛爭,國內陷入不可遏止的戰亂。

日本進入了封建割據的「戰國時代」,加之海盜猖獗侵擾中土,明日官方貿易中斷。當時,日本國內的各守護大名(日本封建社會守護職地的武裝集團首領)之間展開了長達百年的相互攻伐。

一些在地方上擁有實權的幕府中、下級武士及各處地方豪強,開始乘機大肆擴充力量,形成獨立於幕府體制之外的封建蕃主,即日本戰國大名。這些戰國大名紛紛採取強兵的政策,勵精圖治、同時積極發展經濟,漸漸發展成為雄聚一方的軍事藩鎮。

十六世紀中葉,尾張國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家督織田信長(后官至正二位的右近衛大將,日本官職正二位相當於明朝的正二品)開始崛起,經多年征戰,織田信長統一了大半個日本。

但是,在1582年,織田信長在京都本能寺卻被部下近畿管領(從五位上)明智光秀所刺殺。信長的部將羽柴筑前守(從五位下)豐臣秀吉繼承他的統一政策,最終在公元1586年,秀吉基本徵服了日本全國。獲任「關白」(宰相)之職,從而建立了豐臣政權(1586~1598年)。

豐臣秀吉,1537年3月26日生於日本尾張國愛知郡中村一赤貧之家,豐臣秀吉本名木下藤吉郎,中年時改姓羽柴,后受當時的正親町天皇賜姓豐臣。豐臣秀吉早年投效於織田家為奴,后憑藉過人的能力逐漸成為織田麾下重臣。

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身亡后,秀吉借剿滅明智光秀為信長報仇之際,剷除異己,廣聚賢才,其勢力範圍大增,隨後接連掃平各路諸侯,並迫使雄踞關東的梟雄德川家康臣服。(有關豐臣崛起歷程,參見日本戰國史)

豐臣秀吉出身低賤,家臣多為後進之輩,在統一過程中征服的多是過去同在信長麾下稱臣同僚大名,而且執掌國權時間過短,因而並沒有取得將軍頭銜創建自己的幕府,只能以「關白」之名君臨各大名之上。

但據日方史料《多聞院日記》天正十二(1584)年十月十六日條目記載,正親町天皇曾推任豐臣秀吉出任近衛大將兼任征夷大將軍。但時值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昭的並未解職,豐臣秀吉不想因此落人口實,從而推辭了這一任命。

在統一日本后,豐臣秀吉為平息國內武士對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滿,同時也意欲藉助對外戰爭來削弱國內諸大名實力,維持自身並不穩固的統治,開始對外謀求對外擴張,侵略目標直指朝鮮半島。

此時,經過百年戰國攻伐的日本軍隊經過千錘百鍊之後,已成為當時世界上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讓日本人自豪的不僅是其久經考驗的戰陣和百戰強兵,還有更犀利的武器,倭刀和鐵炮。

傳自大唐,由唐刀(橫刀)改良而成的倭刀因鋒利聞名於世,而1543年傳自葡萄牙的火繩槍(Matchlock)更使日軍戰力倍增,日本仿製后將其稱之為鐵炮。這二種武器在壬辰之役爆發前作為制式裝備,已普遍裝備於日本軍隊當中。

日軍裝備的鐵炮發射2.5~13匁(銭)的鉛彈,射程約二至三町左右(町為日本計量單位,一町約一百零九米)。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被稱做「大筒」的輕型火炮,日本大筒能發射50~200匁的鉛鐵實心彈或霰彈,其射程約四至六町。雖然鐵炮存在有填裝繁瑣且射擊間隔較長等缺陷,但很快被「三段擊」與「釣瓶擊」等排銃(火繩槍)輪射戰法所彌補。

有關日式火繩槍犀利的攻防性能,諸葛元聲在其所著的《兩朝平攘錄》中對此有着較為詳實的描述:「倭銃皆精鉄實銅所鑄,以利錐研成,孔極光潤,後有照門,前有照星,實葯加丸,隨發隨至,人不及避」。此外,日軍在作戰中除使用大筒與鐵炮等火器外,還裝備一種名為「焙烙玉」的手拋爆炸式火器;其冷兵器多為倭刀、長槍、雉刀、弓箭等。

自1575年日本「長筱合戰」之役,織田軍以鐵炮擊敗甲斐武田軍「赤備」騎兵之後,日軍開始大規模裝配鐵炮。鐵炮的大量普及已逐漸取代原先弓箭的地位,由此奠定了鐵炮成為日軍遠距離攻擊的主要兵器;久歷戰陣的日軍對鐵炮的技法與戰法已運用至得心應手,開始以使用鐵炮的足輕(步兵)做為其精銳部隊運用於戰場。其火器佔有量在一備(屬於日軍戰國時期戰術作戰單位,類似營級編製,一備約628~644人)中約佔一二成左右。

鉄炮的裝備雖然在當時的日本軍隊中開始逐漸開始增多,但日軍對傳統的弓箭也並未完全摒棄,日式弓箭雖然存在射程不及中朝弓弩缺點,但其巨弓重矢的威力依然可以在戰陣交鋒中給對手造成足夠的傷害,因而仍作為重要的輔助攻擊方式在戰鬥中使用。史記:「倭竹弓長八尺,以足踏其弰,立而發矢。矢以海蘆為干,以鐵為鏃。鏃闊二寸,為燕尾,重二三兩。近身乃發,無不中者,中則人立倒」。(諸葛元聲《兩朝平攘錄》)

日軍的主戰冷兵器為倭刀,此種兵器的原型是中國唐代的橫刀,時值盛唐時期,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與吉備真備及其扈從、鍛生、鑄生等人將在大唐所收集的兵法、刀劍鑄造、測量器具、樂器等工藝等帶回國內。其後,日本鑄劍師在唐刀基礎上研製出日式倭刀,倭刀刀身細窄,但由於採用玉鋼為原料,鍛造及淬火工藝精良,因此強度很高,刀刃鋒利。

除倭刀之外,日軍還使用長槍(鑓)與薙刀。長槍可分為菊池槍、片鎌槍、十文字槍等,槍的長度約在三四米左右。薙刀可分為三大類,即薙刀、眉尖刀與長卷。最常見的薙刀與眉尖刀一般柄長六七尺,刃長約一尺九寸,具一定弧度。而長卷又稱之陣馬刀,通常利用鋒利的刀刃以橫掃為主要攻擊手法,在日本戰國時代的豐臣家和上杉家都編製有專門的長卷隊。

侵朝日軍各軍種大致如下,足輕是日軍的作戰主力,分為長柄足輕、弓箭足輕與鉄砲足輕;武器配備為長柄刀槍、弓箭、鉄炮等冷熱兵器。

日軍中的特殊軍種是忍兵(忍者),這些通過特殊訓練的武者,裝備刀劍與部分火器,專用於偵察、暗殺、奇襲及散佈謠言製造動亂。

日軍武士分為徒步武士與騎馬武士;徒步武士由中下級武士組成,裝備武士刀與片鎌槍以及部分火器。

另外,在這些中下級武士中,一些步戰的武士還有使用一種長度超過四尺的野太刀,這些號稱「人斬」的殺手,在交戰中,以破壞敵人陣型方式,發起豬突猛進(ちょとつもうしん),可給敵方造成相當大的混亂,為己方創造戰機。

史記:「其人率橫行疾斗,飄忽如風;常以單刀陷陣,五兵莫御。其用刀也,以度形,短以趨越,蹲以為步,退以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萬人辟易,真島中之絕技也「。(明-屈大均《廣東新語》語器)

但這些人斬殺手在陣戦中,極易遭受遠射兵器的打擊。在火槍、火炮、弓弩面前則毫無抵禦能力。

日本騎兵部隊由擅長騎術的武者組成,配備騎槍與武士刀。而馬廻眾與母衣眾,則是日本各大名藩主的近侍家臣所組成的直屬騎兵衛隊,他們能熟練使用火繩槍且刀法出眾,是軍中之精華。此外,日軍中還編有部分僧兵,這些法師武者手持刀槍、銃箭,口呼佛號踏上戰場,至死方休。

日軍鎧甲為,足輕著胴具(胸甲)、草折(戰裙)、陣笠;武士則身着全套胴具(鐵質、皮質)、佩銅鐵或皮質頭盔及肩護甲。史記「倭人披紅黑鐵甲,鐵頭,口角鬣縱橫,至如戴廣大金冠、金羽、金插、羽衣、羽箒、螺角等,奇形異狀窮極奢侈。如鬼如獸,莫不神驚」!(朝鮮《李忠武公全集》)

日本水軍的大型戰船是安宅船;載重量在九百至一千七百石之間;自船頭到船尾都設有楯板防護,上面設有弓和鐵炮射擊的狹間(銃眼),楯板也可放倒作為接舷戰的跳板;船上火器為百匁大筒、五十匁大筒、三十匁中筒約四至六門,以及三十多具鉄炮。此外還配有焙烙玉、弓箭與刀槍等各式武器;載員一百三十餘人。除安宅船外,日本水軍還裝備關船、小早船、荷船與廻船等各式軍船。

關船的載重量在六七百石左右,也裝有防護楯板,配置大筒或中筒一至二門,輔以約二十具鐵砲及弓箭刀槍等武器。關船的攻擊力雖然弱於安宅船,但其船體修長,具有較好的機動性,因而成為日本水軍的中堅力量。小早則船配備八具鐵炮,多用於偵察或接舷戰的攻擊;而荷船與廻船屬於運輸船。部分經過改良的日本軍船其主桅以及尾舵採用了可升降的設計,增強了操縱的靈活性。

十六世紀日本造船方式不像中國或歐洲船隻那樣以龍骨作為船體支架。而是採用大量鉚釘銜接木板,以斜撐建造工藝構成船體構架,日本人這種以外板承接船身硬殼結構壓力的造船方式便於快速建造各類船隻。

但此類結構的船隻存在有水密性差、衝撞和觸礁時極易發生滲漏的缺點。這使得日本兵船無法採用衝撞的攻擊戰術,這在當時是個教大的缺陷。

十六世紀的海戰方式已經開始以艦炮互擊戰術為主要的攻擊手段。但日式艦船因船體結構問題無法承載大中型火炮,所以只能採用日本戰國時期以兵船搭載武士足輕,在鐵炮與焙烙玉的支援下,進行跳幫攻擊的海戰方式。

因此,當時日本水軍艦船的防護能力與中遠距離的炮戰能力不僅無法匹敵大明水師,也落後於朝鮮水軍。

豐臣秀吉雖然對海戰缺乏足夠認識,但為增強水軍實力,還是在戰前試圖通過耶穌會日本區副管區長卡斯帕爾-柯厄略(CasparCoelho)向葡萄牙購買兩艘「卡瑞克」型(Carravell)西式戦艦。而葡萄牙人在得知豐臣秀吉購買戦艦的真正目是與大明作戰後,便拒絕了他的要求。

16世紀的日本,在當時的日本戰國霸主織田信長的支持下,歐洲耶穌會傳教士開始在日本傳教,到「壬辰戰爭」爆發時,信徒達三十多萬,很多日本大名及其妻兒、家臣都是教會信徒。

如小西行長的教名為奧古斯都,細川中興妻子(明智玉子)的教名為格雷西雅(意為神的恩寵),而在日本的歐洲傳教士塞斯-佩德斯與路易斯-弗洛伊斯等人將以西方人的視角來記述這場戰爭。

為了攻打朝鮮,豐臣秀吉早在1591年(明神宗萬曆十九年、日本后陽成天皇天正十九年、朝鮮宣祖二十四年)即開始進行戰爭準備,當年正月時就已經對日本各大名下達了水、陸軍部隊兵員的徵召動員令,並規定了各大名按領地錢糧比例出兵與建造軍船的數量。

當時日本境內四國九州畿內駿河近江等地區七道石高合計二千二百五十三萬石。陸軍方面,每萬石平均出兵約二百五十人。海軍方面,每十萬石需要建造大船二至三艘,中船五至七艘,沿海領地各大名每百戶出水手十名。

次年(1592年)三月,豐臣秀吉在各大名原有的常備軍力的基礎上,又在全國徵發動員了五十六萬三千人,(包括作戦部隊三十一萬六千四百餘人,後勤勞役與輜重人員二十四萬七千人)。而當時面積大約二十七萬平方公里的日本全國的總人口爲一千零五十萬,可謂是舉傾國之力發動戦爭。

豐臣秀吉命養子備前宰相宇喜多秀家為總大將,近臣治部少輔石田三成、右衛門尉增田長盛、刑部少輔大谷吉繼為軍奉行,勘解由次官黑田孝高為軍監(參謀),小西行長為先鋒,組成征韓軍組織機構。

以日本中部、西部等地的各藩鎮大名所統轄的約二十餘萬人,構成征韓軍主力部隊。編成二個軍團,九個番隊渡海攻伐朝鮮。並以大隅守九鬼嘉隆為水軍大將,率領萬余水兵,為其上述各番隊提供海上支援。

此外,豐臣秀吉將直轄的旗本部隊二萬七千人與武藏大納言(正三位)德川家康,加賀宰相(正四位)前田利家,越后參議(正四位)上杉景勝,陸奧守(從四位)伊達正宗,越前守(從四位)織田信雄,會津少將(從四位)蒲生氏郷,北庄侍從(正五位)堀親良等部七萬四千兵馬做為後備軍,駐屯名護屋、對馬、博多等地。

豐臣秀吉計劃是,如果侵朝第一梯隊日軍能夠順利攻取朝鮮八道,則將德川家康等部作為第二梯隊投放到明朝境內作戰。一旦侵朝失敗,大明像三百年前的元朝一樣派大軍渡海征伐日本,就將第二梯隊作為守土之軍應戰。

「名護屋城滯陣」編製:

前備衆:左近將監富田知信六百五十人,飛驒守金森長近八百人,幡谷大膳大夫百七十人,武藏守戸田勝成三百人,佐渡守奧山盛昭三百五十人,備中守池田長吉四百人,小出吉政四百人,稲葉重通四百七十人,津田信成五百人,上田重安二百人,山崎家盛八百人,市橋長勝二百人,赤松則房二百人,羽柴下総守滝川雄利三百人;合計,五千七百四十人。

後衛衆:大藏太輔長束正家五百人,三吉侍從織田信秀三百人,織部正古田重然百三十人,右京近山崎定勝二百五十人,左京助木下秀規百五十人,右馬助福原長堯五百人,蒔田広定二百人,中江直澄百七十人,生駒修理亮百三十人,生駒主殿頭百人,豐后守寺沢広高百六十人,溝口大炊介百人,豐后守矢部定政百人,丹后守竹中重門二百人,內膳正氏家行継二百五十人,大塩與一郎百二十人,池田彌右衛門五十人,河尻秀長二百人,松岡右京進百人,有馬豊氏二百人,寺西正勝四百人,長谷川守知二百七十人,川勝秀氏七十人,氏家行広百五十人,寺西直次二百人,服部正栄百人,間島氏勝二百人;合計,五千三百人。

弓鐵砲衆:下總守大島雲八二百人,肥后守野村直隆二百五十人,伊賀守橋本道一百五十人,木下右衛門尉二百五十人,船越景直一百七十五人,伊藤長弘二百五十人,宮木藤左衛門尉一百三十人,生熊長勝二百五十人,鈴木孫三郎百人;合計,一千七百七十五人。

馬廻衆:大膳大夫木下吉隆、室町殿足利昌山等一萬四千九百人。

以上豐臣秀吉旗本部隊:二萬七千六百九十五人。

預備軍「在陣衆」:武藏大納言德川家康一萬五千人,羽柴參議豊臣秀保一萬人,加賀宰相前田利家八千人,越后參議上杉景勝五千人,左近衛中將織田信包三千人,少將結城秀康一千五百人,越前守織田信雄一千五百人,陸奧守伊達政宗一千五百人,會津少將蒲生氏郷三千人,常陸侍從佐竹義宣三千人,出羽侍従最上義光五百人,龍野侍從木下勝俊一千五百人,金山侍従森忠政二千人,八幡侍従京極高次八百人,紀伊守青木一矩一千人,北庄侍從堀秀治六千人,河內侍從毛利秀頼一千人,周防守村上頼勝二千人,伯耆守溝口秀勝一千三百人,宮內少輔木下利房五百人,下野守水野忠重一千人,玄蕃允石川康長五百人,志摩守足利國朝三百人,大膳大夫南部信直二百人,右衛門督木下延俊二百五十人,美濃守北條氏盛二百人,安防守真田昌幸七百人,仙石秀久一千人,宇都宮國綱五百人,丹羽長重八百人,里見義康百五十人,伊藤盛景一千人,秋田実季二百五十人,日根野高吉三百人,那須資晴二百五十人,津軽為信百五十人,本多康重百人;合計,七萬三千六百二十人。

名護屋城滯陣:豐臣秀吉旗本部隊與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勝等部「在陣衆」總兵力:十萬一千三百一十五人。

「征韓軍」編製

第一軍:「朝鮮國先駈勢」

第一番隊:攝津守(從五位下)小西行長(第一番隊大將)領兵七千;羽柴對馬侍從(從五位下、先導役)宗義智領兵五千;肥前守(從五位下)松浦鎮信領兵三千;丹后守(正六位下)大村喜前領兵一千;修理大夫(從四位下)有馬晴信領兵二千;大和守(從五位上)五島純玄領兵七百;共一萬八千七百人。

第二番隊:主計頭(從五位上)加藤清正(第二番隊大將)領兵一萬;波多三河守(從五位下)鍋島直茂領兵一萬二千;左衛門佐(從五位上)相良賴房領兵八百;共二萬二千八百。

第三番隊:甲斐守(從五位下)黑田長政(第三番隊大將)領兵五千;羽柴豐后侍從(從五位下)大友義統領兵六千;共一萬一千人。

第四番隊:壹岐守(從六位下)毛利吉成(第四番隊大將)領兵二千;羽柴薩摩侍從(從五位下)島津義弘領兵一萬;向日守(正六位下)島津豐久領兵一千;右近大夫(從六位上)高橋元種領兵二千;長門守(正六位下)秋月種長領兵一千;民部大輔(正五位下)伊東佑兵領兵一千;共一萬七千人。

第五番隊:左衛門大夫(從四位下)福島正則(第五番隊大將)領兵四千八百,阿波守(從五位下)蜂須賀家政領兵七千二百,民部少輔(從五位下)戶田勝隆領兵三千九百五十,羽柴土佐侍從(從五位下)長宗我部元親領兵三千,雅樂頭(從五位下)生駒親正領兵五千五百;共二萬五千四百五十人。

第六番隊:羽柴筑前侍從(從五位下)小早川隆景(第六番隊大將)領兵一萬;羽柴柳川侍從(從五位下)立花宗茂領兵二千五百;主膳正(正六位上)高橋統增領兵八百五十;羽柴久留米侍從(從五位下)小早川秀包領兵一千五百;上野介(正六位下)筑紫廣門領兵九百;安藝宰相(正四位上)毛利輝元出兵二萬三千(原本毛利輝元為番隊大將,因其患疾無法出征,由其子毛利秀元與毛利元康代為出陣,番隊大將由毛利嫡の親小早川隆景出任);羽柴新莊侍從(從五位下)吉川廣家領兵七千;共四萬五千七百人。

第一軍兵力總計:十四萬六千六百五十人;大小船隻約五百二十艘。

第二軍「朝鮮國都表出勢衆」

第七番隊:備前宰相左近衛中將(正四位上)宇喜多秀家(征韓軍總大將)領兵一萬;治部少輔(從五位下)石田三成(總奉行)領兵二千;遠江守(從五位下)加藤光泰領兵一千;刑部少輔(從五位下)大谷吉繼領兵一千二百;右衛門尉(從六位下)增田長盛領兵一千;但馬守(從五位下)前野長康領兵二千五百;共一萬七千二百人。

第八番隊:左京大夫(從四位上)淺野幸長(第八番隊大將、秀吉の族親)領兵三千;兵部少輔(從五位下)宮部長熙領兵二千;左衛門督(從六位下)南條元清領兵一千五百;羽柴郡上侍從(從五位下)稻葉貞通領兵一千四百;備中守(從五位下)木下重堅領兵八百五十;右衛門大夫(正六位下)中川秀政領兵三千;壹岐守(從五位下)垣屋恆總領兵四百;左近衛將監明石則実(從四位下)領兵八百;豊后守(從五位下)別所吉治領兵五百;伊勢守(從五位下)服部春安領兵八百;羽柴豊后侍從(從五位下)竹中重利領兵三百;左兵衛督(正六位下)斎村廣英領兵八百;豐后守(從五位下)石川康勝領兵三百五十;右近衛將監(從四位下)一柳右近領兵四百;出羽守(正六位下)谷出友谷領兵四百五十。共一萬五千五百五十人。

第九番隊:岐阜宰相(從四位上)豐臣秀勝(第九番隊大將、秀吉の族親)領兵八千,左近衛少將(正五位下)細川忠興領兵三千五百,常陸介(正五位下)木村重茲領兵三千五百,羽柴東鄉侍從(從五位下)長谷川秀一領兵五千,下野守岡本重政領兵五百,主膳正片桐貞隆領兵二百,東市正(從五位下)片桐且元領兵二百,縫殿介(從五位下)小野木重勝領兵八百,高田豊後守領兵三百,古田兵部少輔領兵二百,藤掛三河守領兵二百,武蔵守(從五位上)龜井茲矩領兵一千,主馬首(從五位下)早川長政領兵二百五十,大膳亮(從五位下)森重政領兵三百,飛騨守(從六位下)太田一吉領兵百二十,兵部大輔(從五位下)牧村利貞領兵七百,右馬助(從五位下)新莊直頼領兵三百,糟屋助右衛門武則領兵二百。共二萬五千四百七十人。

第二軍兵力總計:五萬八千二百二十人;大小船隻約三百四十艘。

水軍船手衆:大隅守(正六位下)九鬼嘉隆(船大將)領兵一千五百;中務少輔(從五位下)脅坂安治領兵一千五百;佐渡守(正六位下)藤堂高虎領兵二千;左馬介(從六位上)加藤嘉明領兵七百五十;出雲守(從五位下)來島通總領兵七百;右衛門尉(從六位下)菅達長領兵二百五十;安防守(正六位下)堀內氏善領兵八百五十;主殿頭(從五位下)杉若氏宗領兵六百五十;修理大夫(從五位下)桑山一晴領兵一千;共九千二百人;各類戰船約二百六十艘。

征韓軍:總兵力二十一萬四千零七十人。「並非訛傳的十五萬八千人」

據《秀吉公名護屋禦陣之圖相添覺書》記載,集結在名護屋的日軍共三十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五人。

但各番隊人數出入較大,相關資料中加藤清正軍為一萬,但實際人數達一萬二千之眾。(加藤隊總計一萬二千六百零四人,內直臣武士七百二十八,鉄砲足輕八百二十,弓足輕二百五十六,忍兵三十,其の他陪臣、長柄足輕、下僕浪人衆九千七百七十。)

為確保侵朝戰爭順利進行,日本天正十九(1591)年三月,豐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和寺澤廣高等九州大名在肥前國松浦半島建造名護屋城,作為侵朝大本營。凡徵集之兵役軍需,均以名護屋為兵站基地,派發朝鮮。(「秀吉命九州大名,乃大築於名護屋,以為行營」。)

一時間,日本國內東起常陸,經南海至四國、九州,北起秋田、坂田至中國的各大名領地之兵員,船手,夫役,糧秣開始浩浩蕩蕩向名護屋轉進。黑川、波岩、鳥取等十餘座金銀礦也加大了開採量,以購置日本國內缺少的烏鉛、火藥等軍需物資,來滿足戰爭的需要。

對於日本入侵朝鮮,日本國內一部分大名對戰爭前途抱着極大的興趣,他們的領地在國內戰爭中被步步蠶食,因此希望通過對外戰爭獲得彌補。

但是,希求穩定治國的一些實力派大名,如織田信長の婿,會津若松領主蒲生賦秀(封邑92萬石)等人,就對豐臣入侵朝鮮之舉持反對意見,他們大多竭力避戰,認為此舉不但會招致糜餉人虧,而且戰事一旦開啟,日本將陷入兵疲糧盡的泥潭,甚至有可能招致大明的入侵而滅國。

而佔據關東八國領地的德川家康(封邑256萬石),可聚兵六萬,卻只出兵一萬五千,德川的這種消極態度導致豐臣大為不悅。

懾於豐臣的手段,狡詐的德川家康向豐臣提出「陸海並進、以強凌弱、速戰速決」的侵朝策略,豐臣欣然接受。並令家康負責提供軍備補給。豐臣的策略是,以島津,毛利等西國藩主大名出兵,德川等東國藩主大名出糧餉的方法,來實現他海外擴張、消弱潛其在對手,鞏固自身統治的目的。

對持反戰態度的氏族朝臣,豐臣秀吉採用了狠辣的高壓手段,以至於四十歲便英年早逝的蒲生賦秀,被「秀吉毒殺の說」流傳至今。

而年逾七旬的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更因與蒲生賦秀等人站在反戰的立場而遭橫禍,於天正十九(1591)年4月21日被勒令剖腹自裁。至此,跨海侵朝,攻掠明地,已經成為豐臣秀吉的既定國策,並開始付諸實施。

侍身邊的佑筆(秘書)大村由己,袒露其先征服朝鮮,進而攻略明朝的意願。

史記:「古來漢土之侵我者屢,我大舉而征外國,神后以來,寥寥無聞焉。吾位極人臣,何不足之有,大丈夫豈鬱郁終命於偏土乎?既令秀次掌政,衛戍京都,國事無所憂,吾將入明代而為帝矣。去歲達此意朝鮮,然至今不答,不可不罪也。吾思先發師征朝鮮,朝鮮服從,驅為先鋒,如不服蕩平其國,而後直入明,豈其難乎?「(日-川口長孺《征韓偉略》)

戰前,豐臣秀吉對即將出征的各藩主大名的部隊宣佈嚴酷軍令。「列國之兵至朝鮮岸,則需破釜焚舟,凡築城及征戰之士不許少停。臨陣不許一芥拾取,不許一人回頭,遇山則山,遇水則水,遇陷阱則陷阱,不許開口停足,進戰死者留其後,退走者不論王侯將相斬首示眾,盡赤其族」。(朝-申炅《再造藩邦志》)

日軍博多港集結后,躊躇滿志的豐臣秀吉以小西行長第一番隊為先鋒,準備於1592年四月,在釜山登陸入侵朝鮮,而加藤正清第二番隊與黑田長政第三番隊等也隨後跟進,兵分數路向朝鮮各道攻略。

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文祿之役),豐臣秀吉的企圖是,以水陸軍主力二十餘萬在七十七名大名級武將統轄下全面投入戰場,妄圖以速戰方式一鼓作氣吞併朝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壬辰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壬辰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4章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