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海外東經

卷九 海外東經

海外東經

※原文

海外自東南陬至東北陬者。

※譯文

海外從東南角到東北角的國家地區、山丘河川分別如下。

※原文

丘,爰有遺玉、青馬、視肉、楊柳、甘柤、甘華,甘果所生,在東海。兩山夾丘,上有樹木。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堯葬東。

※譯文

丘,這裏有遺玉、青馬、視肉怪獸、楊柳樹、甘柤樹、甘華樹,結出甜美果子的樹所生長的地方,就在東海邊。兩座山夾着丘,上面有樹木。有人認為:丘就是嗟丘。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各種果樹所在的地方,在葬埋帝堯之地的東面。

※原文

大人國在其北,為人大,坐而削船1。一曰:在

※註釋

1削船:削、梢二字同音假借。梢是長竿子,這裏作動詞用。梢船就是用長竿子撐船。

※譯文

大人國在它的北面,那裏的人身材高大,正坐在船上撐船。一種說法認為大人國在丘的北面。

※原文

奢比1之屍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珥兩青蛇。一曰:肝榆之屍在大人北。

※註釋

1奢比:也叫奢龍,傳說中的神。

※譯文

奢比屍神在大人國的北面,長著野獸的身子、人的面孔、大大的耳朵,耳朵上懸掛着兩條青蛇。也有人稱之為肝榆屍神的,在大人國的北面。

※原文

君子國在其北,衣冠1帶劍,食獸,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讓不爭。有薰華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屍北。

※註釋

1衣冠:這裏都作動詞用,即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譯文

君子國在奢比屍神的北面,那裏的人衣冠整齊,而腰間佩戴着劍,吃野獸,使喚的兩隻花斑老虎就在身旁,為人喜歡謙讓而不爭鬥。那裏有一種薰華草,早晨開花傍晚凋謝。有人認為:君子國在肝榆屍神的北面。

※原文

※註釋

1

※譯文

在它的北面,它的各端都有兩個腦袋。有人認為在君子國的北面。

※原文

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

※譯文

朝陽谷,有一個神人叫作天吳,就是所謂的水伯。他住在北面的兩條水流中間。他是野獸形狀,長著八個腦袋並且都是人的臉面,八隻爪子八條尾巴,背部是青中帶黃的顏色。

※原文

青丘國在其北,其人食五穀,衣絲帛。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陽北。

※譯文

青丘國在它的北面,這裏的人吃五穀,穿絲帛。那裏有一種狐狸長著四隻爪子九條尾巴。有人認為青丘國在朝陽谷的北面。

※原文

帝命豎亥1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2,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註釋

1豎亥:傳說中一個走得很快的神人。2算:通「筭」。古代人計數用的籌碼。

※譯文

天帝命令豎亥用腳步測量大地,從最東端走到最西端,是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拿着算籌,左手指著青丘國的北面。有人認為:是大禹命令豎亥測量大地。還一種說法認為:測量出的是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原文

黑齒國在其北,為人黑齒,食稻啖1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豎亥北,為人黑齒,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註釋

1啖(dàn):吃。

※譯文

黑齒國在它的北面,那裏的人牙齒漆黑,吃着稻米飯又吃着蛇,一條紅蛇和一條青蛇圍在他身旁。有人認為:黑齒國在豎亥所在地的北面,那裏的人是黑牙齒,吃着稻米飯驅使著蛇,其中一條蛇是紅色的。

※原文

下有湯谷1,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註釋

1湯谷:據古人解說,這條谷中的水很熱。

※譯文

下面有一座湯谷,湯谷邊上有一棵扶桑樹,是十個太陽洗澡的地方,在黑齒國的北面,正當大水中間,有一棵高大的樹木,九個太陽住在樹的下枝,一個太陽住在樹的上枝。

※原文

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

※譯文

雨師妾國在湯谷的北面。那裏的人全身黑色,兩隻手各握著一條蛇,左邊耳朵上掛有青色蛇,右邊耳朵掛有紅色蛇。有人認為:雨師妾國在十個太陽所在地的北面,那裏的人是黑色身子,人的面孔,兩隻手各握著一隻龜。

※原文

玄股之國在其北。其為人股黑,衣魚1食

※註釋

1衣魚:穿着用魚皮做的衣服。

※譯文

玄股國在它的北面。那裏的人大腿是黑色的,穿着用魚皮做的衣服,吃着用鷗鳥做的食物,使喚的兩隻鳥在身邊。有人認為:玄股國在雨師妾國的北面。

※原文

毛民之國在其北,為人身生毛。一曰:在玄股北。

※譯文

毛民國在它的北面,那裏的人全身長滿了毛。有人認為:毛民國在玄股國的北面。

※原文

勞民國在其北,其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為人面目手足盡黑。

※譯文

勞民國在它的北面,那裏的人全身黑色。有的人稱:勞民國為教民國。有人認為:勞民國在毛民國的北面、那裏的人臉面、眼睛、手腳全是黑的。

※原文

東方句芒1,鳥身人面,乘兩龍。

※註釋

1句芒:神話傳說中的木神。

※譯文

東方的句芒神,是鳥的身子,人的面孔,駕着兩條龍。

※原文

建平元年1四月丙戌,待詔太常屬臣望校治,侍中光祿勛臣龔,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主省。

※註釋

1這段文字不是《山海經》原文,而是整理者對本卷文字做完校勘工作后的署名。建平是西漢哀帝的年號,而建平元年相當於公元前六年。秀即劉秀,原來叫劉歆,後來改名為秀,西漢末年人,是著名的經學家、目錄學家。他曾繼承其父劉向的事業,領導主持整理古籍、編撰目錄的工作,成就很大。

※譯文

建平元年四月丙戌日,待詔太常屬臣丁望校對整理,侍中光祿勛臣王龔、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劉秀領銜主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山海經(國學大書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山海經(國學大書院)
上一章下一章

卷九 海外東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