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風起

1,秋風起

很多很多年前的中原大地,被一個叫炎黃的國家統治著,後來群雄割據,連年戰爭,你打我我打你。打的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勢力比較大的幾個分別是位於中部的大梁,東南的大唐,西南的大蜀,東北的大漢和西北的大武,再加上其餘幾個小國,大大小小先後出現了十幾個國家,這段歷史被稱為戰國時代。這種狀況持續了大約百年,終被大武統一。

位於西北的大武,其祖先是負責給炎黃皇室養馬駕車的馬夫,因為養馬養的好,而且駕車技藝高超,被皇室賜姓武,賞封地,遂脫離賤籍,乃有武氏家族,武氏感恩,更加用心培養馬匹,家族傳承駕車技藝,且積極響應國家需要,參軍戌邊,參役納稅,聲譽一時無兩。

後來,又有一個參軍的武氏子弟,叫武安,因打仗機靈,頗有戰功,被皇帝賞識,問曰,「今中原繁盛,百姓富足,北方多有蠻族,皆不事生產,騎馬縱橫,來去如風,年年秋冬犯邊,劫掠牛羊牲畜糧食不計其數,殺我炎黃子民屍橫遍野,東北有長城,朕又遣大王子軒轅漢鎮守,可保安定。唯西北無險關雄城可據,不知武卿可否為朕解憂?」

武安答:「世無武氏,承陛下錯愛,賜姓賞地,方有姓名,我武氏上下,若有機會為大王盡忠,敢不以死報恩?請陛下將我武氏封地遷往最西北,從此武氏上下所在,不論老幼,但有一息,皆為我炎黃邊陲前線!」

皇帝大喜,當即封武安為武公,封地西北,曰「我炎黃邊境往北往西,皆為武氏封地,你武氏搶多少土地,就有多少封地」

武安回到封地,告知武氏族人,群族興奮,皆收拾家什,從中原遷往西北,從此紮根,與當地人雜居,聯合當地家族,發展勢力,前十年,與北蠻戰,多有大勝,動輒斬首數千,俘獲牛羊馬匹不計其數,又十年,向北開疆三千里,蠻族無不望而歸降,自此,西北無戰事。皇帝喜,封武安為武侯,世襲罔替,制炎黃西北事。

直到炎黃朝廷崩潰,諸侯相繼割據爭霸,武氏在西北已經繁衍生息近百年。武安侯之後,武氏又歷武昌,武宏,武隆三位家主,皆為明主。

其武宏在位時,天下大亂,中原破碎,在一場堂前議事中,有幕僚謀士進言,中原已亂,群雄並起,武氏也應當順時而起,與諸侯並爭天下。

宏曰:「我西北武氏,歷來被中原所輕,皆言我為蠻夷化外,然炎黃待我有恩,賜我姓名,使我武氏立足於天地間。我武氏種群之責,乃守衛西北,護我炎黃中原之安危,豈可趁火打劫,將兵禍內引?此事不必再提」說着轉過身去,看着牆上的巨副地圖,不再言語。

堂下眾人聞言,皆不再說此事,抱拳散去。唯有一人身材修長,面白如玉,約有個三十來歲,笑容溫和,待眾人皆去后,沒有挪動腳步。他看着案后第三代武氏家主,西北五十八城,八百萬西北人之主,二十萬西北大軍統帥,武宏侯的背影,沒有說話,而武宏也彷彿知道背後有人離去,眼睛沒有離開地圖,這裏阿本來掛着的是炎黃王朝與北蠻南荒三國的勢力分佈圖,後來南荒被炎黃大將王蒙攻滅,地圖換上了炎黃和北蠻形式圖,隨着武氏定西北,地圖又換了一次,炎黃勢力一次比一次大,然而這一次新的地圖上,炎黃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十幾個勢力,當然,不論地圖如何變幻,只有代表着西北武氏的勢力範圍從沒動搖過,中原各勢力打來打去,好像默契一般,都沒人去招惹西北武氏地盤。在他們看來,武氏不過是驟然而起的暴發戶,跟他們動輒傳承幾百上千年,十幾二十代人無法相提並論,實在不值得他們動心思。而武氏也只是象徵性的往勢力東南方向的幾座城池調遣了些許部隊,也讓當時東北的漢王,南邊的梁,衛等國很是吃驚了一把,畢竟西北邊軍戰力還是很讓人心驚膽戰的。

想到這裏,武宏侯輕輕笑了一下,對身後人說道「王先生有事教我?」

王曉,世人不知其來歷,五年前的一天,武宏侯率部巡視邊塞五城時,於途中遇此人,見其氣度不凡,邀請同行,兩人相談甚歡,從此武宏出入皆相伴左右,時宏35歲,曉25歲,兩人相差十歲。

此時聽武宏問起,拱手而笑,「不敢言教,只是回想五年前與主公初識時,主公明明只有三十五歲,可看起來竟然像是四十五,現在主公年已不惑,看起來竟然無甚變化,所謂歲月催人老,在主公這裏,不過爾爾。」

武宏聽了,哈哈大笑,指著王曉,哭笑不得

王曉說到這裏,頓了一下,直起腰身,笑容依舊恬淡:「仔細想來,竟找不到緣由,或是武氏祖先保佑,或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安排」

武宏收斂笑意,直視王曉,見王曉依舊笑意從容,面不改色,武宏彎下腰,然後用手撫摸了一下案上長刀,語調轉冷:「哦?不知這天意是如何安排的?煩勞先生為我解惑」

整個武堂突然暗了一下,可能是烏雲遮住了陽光?王曉沒有拱手行禮,直視武宏,:「今天下大亂,中原群雄割據,使我山河破碎,泱泱炎黃,民不聊生,我西北武氏,當雄起勃發,重整山河,解民倒懸,再造一統,只是不知西北武氏有無此雄心壯志?」

武宏笑而不語,不置可否

王曉見狀,突然沉默下來,復又鄭重拱手,比之先前,更見真誠:「主公沒有立刻回應,王曉心中更見欽佩,說明主公不是魯莽心急之人,意志堅定,此成大事者必不可少之品質,王曉此生,必當肝腦塗地」

武宏走出大案,走到王曉身邊,兩人一起面對大案後面的巨幅地圖,武宏身材雄壯,常年的軍旅生涯,面色黝黑,臉型堅毅,而王曉身材消瘦,相比之下,顯得弱不禁風,站在一起,真是反差明顯。武宏言語平靜:「五年前,遇見先生時,先生曾說西北風沙大,不知道養不養得活自己,我告訴先生,西北有風沙,又不獨有風沙,大漠蒼涼,邊塞天低,世間頂天立地的好男兒心之所向之地。今天看來,先生確實比之五年前更加強健了。」

王曉笑了一下,沒有回答,武宏也不在意,接着說:「先生當時告訴我,武氏居西北,到我這裏已經第三代,因為長年與北蠻作戰,所以兵強馬壯,因為炎黃朝廷連年兵餉錢糧供應不斷,所以無後顧之憂。先生問我若北蠻不在,供應斷絕,我武氏當如何?」

聽到這裏,王曉閉上眼睛,彷彿在回想當年的言談無忌。

武宏接着說道:「當時聽到先生的話,我心中實在悚然,但還是要裝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當時父親離世,我作為家中長子,接任爵位剛一年,縱然心中沒底,也不能表現出來,不過先生當時應該看出來了,那一副你說你的,我就是不信的表情,現在還歷歷在目。」

王曉靜靜地聽着,也不插話,不知道心裏在想什麼

武宏接着說,:「後來,聽了先生的話,建糧倉,改軍制,獎耕種,裁撤不需要的貴族官吏,為此,我不惜滅了劉,張,黃三個西北名門望族,駐紮城外的兩個守衛營嘩變,我念在多年出生入死的袍澤情義,一時心軟不忍下手,關鍵時刻,先生竟然直接越過我,讓隆兒帶着自己的三百私軍護衛去平叛,你平叛就平叛,還要繞着全城跑一遍,結果隆兒的叔叔舅舅,堂兄堂弟,呼啦啦一群人都出來了,各自帶着家族護衛私軍,與隆兒一起跑到人家軍營前跟人對持,這一下好了,被裹挾著跟着嘩變的士兵,直接就臨陣倒戈,當時隆兒他母親,提着她那把長刀就跑到議事廳,說要先砍死我,再砍死你,說實在的,我當時也怕極了,倒不是擔心隆兒安全,只是擔心他母親跟我鬧彆扭,你知道,他母親可凶著呢。」

說起這位侯爺夫人,為尊者諱,自然不敢言語。只聽武宏接着說道:「這些事也就在我西北,若是放在中原,可是大罪,先生可知?」

王曉還是依舊不說話,面色從容,彷彿說的不是他,彷彿身邊站着的不是西北第一人,不是繼承武侯之後,多次率軍北擊,打得北蠻不敢南下的武宏侯。

面對如此目中無人的屬下,武宏侯也不生氣,直接說道:「先生,不知對當下形勢,如何判斷,我西北,如何自處」

說到這裏,王曉也一改雲淡風輕的模樣,肅言道:「穩固自己,積累實力,我料中原亂象必定最終會形成多強爭霸的局面。第一,東北的漢王必定不甘,將會從東北而下,現在不過是因為侯爺英勇,北蠻被我們西北打的不敢窺視,所以全部集中在東北,漢王傳到現在,也已歷三代,因為有長城,故而兵甲懈怠,但畢竟乃炎黃正統,所以民心所向,就算漢王不思進取,願意偏安一隅,手下謀臣武將也會把他推出去。其次,中部的梁州,自古以來便以中原核心自居,天下學子,文豪鴻儒十之七八出自此地,又有財閥貴族支持,所以必成一強。最後,東南唐州,河流密佈,水道縱橫,不利於大軍推進。西南巴蜀,佔盡地利,山道難行。此兩處自保無虞,當成兩強。加上我西北武氏,自武安公起,便是以戰立族,經昌侯,至主公,無時無刻不在戰與備戰,今天下大亂,更是我武氏坐北向南,鯨吞天下的大好時機,漢王梁王佔據人和,唐州巴蜀佔據地利,獨我西北佔據天時。」

說罷,王曉手覆地圖,從上往下,重重一劃

武宏聽罷,神色不甚激動,內心卻翻江倒海,身為一家之主,二十萬西北邊軍統率,怎能不心神嚮往?但武宏心裏知道,這些說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西北根基太弱,縱有兵甲之利又如何?他年輕時遊歷中原,見多了雄城巨鎮,西北鐵騎可以跟北蠻在廣闊的草原沙漠對攻,並戰而勝之,但是面對中原大量的城池,密集如網的河流,根本無法發揮全部實力。也許這就是王曉一開始說的上天安排,註定他西北武氏只能是西北武氏?想到這裏,武宏興趣寥寥,神色黯淡。

這邊王曉看到武宏神色,略一思索,說道,:「主公莫不是在想我西北根基太薄,無法參與這場與天下英雄同場競技的千年未有之盛會?」

武宏神色一變,「難道先生可以幫我?」

王曉輕輕一笑,「不能」

「那先生在說些什麼?」

見武宏神色不悅,王曉斂了一下笑容,「爭霸天下,何其難也,絕非一代人,一代事,滴水穿石,何其難也,也非一滴水,一日月。」

武宏聞言,頓時陰霾盡去,大笑「原來先生今天不是來勸我南下,而是來勸我好好南下,好,聽先生的。」說罷,拉着王曉的手,走出門去「走,去看看隆兒」

這一年,謀士王曉,30歲,武宏侯40歲,同年,東北漢王遣使入西北,次年,梁王攻滅齊地,隨後進攻魯衛兩國。南唐進攻越國,滅越。西南巴蜀兩國大打出手。後世將這一年稱為戰國元年。而這個議事廳,叫秋風廳,據說武安公當年率武氏至此,圈地建房,這是第一間房,始建時只是單獨的一個房子,擺了一張桌子,武安公曾言「此廳不設席位,族中大小事全在此商議,我武氏頂天立地,所有人言事皆站立!」後來,這個房子周圍出現了一圈圍牆,形成了一個以這個房子為中心的小院子,接着周圍又出現了一間接一間的房子,一棟接一棟的高樓,前後左右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院子,再加上最外圍的高牆,它們共同形成了一個響徹天下的名字,武侯府。而這間秋風廳則出了一位接一位響徹北蠻的大將,每年北蠻趁著秋季南下搶掠時,這裏就會聚集武氏門下的將領謀士,商議著對北蠻出兵的戰事。而這一場被後世稱為秋風勸的只有兩個人的議事,卻不是出兵,而是收斂。

秋風起,武氏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空心盛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空心盛世
上一章下一章

1,秋風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