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0章 收復烏魯木齊

第0770章 收復烏魯木齊

清將薩凌阿,在阻擊陣前擊斃了阿托愛的前軍指揮官綳塞奇。

阿托愛當機立斷,率部退走。

清軍倒追,直至卡子溝,奪得阿托愛坐騎,人則不知摔到哪裏去了。

清軍突破南關后,炮隊摧毀城下堡壘工事10餘座。

古牧地輯懷,成了清軍鐵圍中的孤城,但是森嚴壁壘,難以強攻。

此時,劉軍圍堵城東南,金部圍堵城西北,沒有圍堵南門,只派兵監視,其義自見。

兩軍都隨景賦形,晝夜築壘建炮台,高出城牆一丈余,牆四五丈高。

白老虎部也在城上加高炮座,雙方比賽開了。

8月15日,同六廿六,城東北劉軍,譚拔萃部率先開炮——

千總庄偉,用榴彈炮轟塌東北城垛、塔樓,土木紛飛。

兩天後17日,清軍總攻。

東南,知府羅長右、副將楊金彪,

正東譚和義,東北譚拔萃,

西北、正西、西南三面,是金順、錫倫旗兵。

劉金兩部,步騎炮協同,七面開攻古牧城,當面城牆已大部炸缺,步卒爬城。

白軍對堵,死戰不退。

激戰2小時后,董福祥部前軍——馬安良河州回兵,首先登上城東南缺口,橫向拓展。

東北譚拔萃、劉長發等,背土填城壕,在白軍夾擊馬安良時也迅速上了缺口。

白軍迴旋不及,敗退入城,展開巷戰。

城外,余虎恩鎮山岡,劉錦堂在上面督陣,張春發守平原,準備出截白軍。

城內雙方巷戰,槍林彈雨,血雨腥風,至夜半方休,守軍傷亡慘重。

清軍本來就圍三缺一,預留了南門,白軍至此再戰無益,只得棄城,南走紅廟子。

8月17日,清軍佔領了古牧全城,共計殲敵6000人,生俘215人,其中——

阿托愛部550餘名,含500人長綳塞奇、100人長玉只巴什,白老虎部將王治、金中萬、馬十娃等。

繳獲戰馬200多匹,大量刀矛、槍炮,硫黃、膏油、旗幟等。

清軍傷亡不小,僅劉錦堂部受傷455名,亡158名,金順部不詳,應與劉部差不多。

及今,米泉尚存古牧地戰役死者「萬骨塔」。

須提的是,戰前左總有指示,要寬大地方民眾和安集延俘虜。

「安集延虐使其眾,官軍撫之以化,安集延貪取於民,官軍矯之以寬大。」

所以,對阿古柏軍的俘虜,都發錢放還,看來左總在一鴉結束近30年後,學到了英軍的放俘法,在爭取民心、籌措軍糧、瓦解敵軍方面起了作用。

但這並不包含金順部,左軍與金軍是協作關係,互不隸屬指令。

寬大放俘,也不是針對白老虎、馬人得、妥明等回軍殘部的做法。

白老虎本人,古牧地戰役期間並沒有進城,小路黃田失守時就已敗走紅廟子。

清軍收復古牧城,及時查獲了烏魯木齊阿奇木馬人得的《答王治書》,上寫有——

「烏城精壯,已悉數遣來,三城防守,乏人,南疆兵,不速至。」

烏城、烏魯木齊,三城、謂烏魯木齊滿城、迪化漢城及妥明清真王城,南疆、指阿古柏。

得知烏城空虛,劉錦堂、金順又立即整兵備馬,親率精銳,奔向烏魯木齊空城。

劉錦堂只留下2營兵力,守古牧地,主力迅速挺進烏魯木齊。

時間是,8月18日黎明。

守衛烏魯木齊的阿奇木馬人得,以及敗退紅廟子的白老虎,均未料到劉軍行動如此迅速。

精銳戰敗,古牧城失守,兩人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心再戰了。

及聞清軍炮聲,即放棄烏城內外防線,向達坂方向逃跑。

8月18日當天,劉軍主力就迅速收復了烏魯木齊滿城、迪化漢城及妥王回城。

盤踞在昌吉、呼圖壁與瑪納斯北城之回軍殘部,均如驚弓之鳥,未等清軍進攻即紛紛棄城而逃。

在戰後短短5天內,8.18~8.22,清軍連克烏魯木齊、昌吉、瑪納斯北城、呼圖壁諸城,消滅、追殲逃敵約550人。

之所以有此奇效,除清軍行動疾速外,還有當地漢團的配合。

其中,瑪納斯之戰與戰報不同,需要詳細一下——

瑪納斯城,並無普遍所云的南城北城之分,而是妥明回軍余部在北牆之後一段距離,又添加了一道炮牆,形同某些大都市的內城,但不是回字形,而是曰字形。

上半截,被說成北城,

下半截,被指為南城。

瑪納斯北城,戰前就被伊犁將軍榮全,以及孔才、徐學功漢團,圍困了近半年。

8月18日,金順部到來時,群情振奮,即刻發起總攻——

炮隊集中轟擊,摧毀了北城牆,兵勇爬城,成功登頂,然後入城巷戰。

但是,沒想到中間還有道炮牆,入城清軍遭到回軍槍炮齊擊,死傷慘重,達200多人。

關鍵是,配屬的湘軍總兵馮桂增,受傷被俘,最後還被殺了。

城內回軍其實近2萬人,就加炮牆一招就無須多說了,絕對內行。

反倒是,軍事幫辦金順臉上無光,大好形勢下吃了個大敗仗。

本來,他只屈居左總一人之下,左總本人坐鎮肅州,並未入疆,他就是軍前老大了,但早2年多入疆卻沒搞定西域,這就不夠權威了。

劉金兩部互不隸屬,合作打的古牧地,戰前劉錦堂特別拜訪過金順,每步行動都及時通氣,所以首戰告捷后金順是很服劉錦堂的,可以聽他的命令。

但進軍烏魯木齊后,金順立功心切,便獨立作戰了。

沒想到,頭一把就砸在瑪納斯城中,還死了劉錦堂的總兵。

金順正是所謂的豐鎬之家,吉林人,寫戰報時奏成:瑪納斯北城大捷,而南城大敗則是因為,馮總兵桂增,不聽自己的指揮,擅自搶攻了。

大媽一怒之下,宣佈馮總兵不是烈士,不予撫恤,只表彰了金順。

左總當然給馮桂增說情,又不能得罪金順,所以藝術加工說,馮桂增作戰勇猛,寧死不屈,不能這樣白死,否則前線將士會傷心,如何如何。

終於,大媽還是給了左總面子,厚撫了馮桂增家屬,沒有讓烈士流血之後又流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誰動了他的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誰動了他的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0770章 收復烏魯木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