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良策-2

第55章 良策-2

「火之木?!」

隨着鄭福松揭曉了Hinoki的意思,其餘幾人也恍然大悟,繼而紛紛暗自興奮起來。

這樣說來,這種被稱為「火之木」的檜木如此易燃,豈不剛好可以對劉香的戰船採用火攻戰術!

櫻夫人似乎也是覺得這個辦法或許可行,點頭繼續分析道:

「正是。而且,這種『火之木』不僅扶桑有,據說在澎湖東面的『小琉球』台灣島上,更是生長著不計其數的檜木。我想,也許這伙海盜不得不使用檜木作為建造新船或修補舊船的材料,甚至將其用在了海戰中最易受到攻擊的兩側棧板上,就是因為前些年躲在台灣島上,實在沒有其他更加合適的木材,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吧……」

鄭福松此時只覺信心百倍,之前董酋姑和自己的推測果然沒有錯!無論是之前偶然發現的椰子油,還是如今的檜木,線索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台灣島,剛好可以相互印證。

同時,鄭福松更是瞬間想通了,之前董酋姑尚存有的一個疑問:

為何當初在即將撞沉自己和董酋姑小舟前的千鈞一髮之際,羅老大等一夥海盜突然調轉了船頭、匆忙躲了過去——

原來,正是因為他們當時所乘的正是新造的戰船,而這些新戰船的很多關鍵部位,都是用易燃的檜木製作而成。他們之所以躲避,便是因為當時自己的小船上正燒着火,他們並非突發善心,而是想起這點后,恐懼檜木所造的戰船也會被其引火燒身!

這樣看來,之前曾被自己無奈放棄的火攻之法,其實依然可行!正好可以用來克制使用了易燃檜木的一眾海盜船!

帶着這樣一個無意間由眾人發現的破敵良策,一行人告別了櫻夫人,藉由其相贈的海盜小船,踏上了返回安平港的歸途。

一路上,由於夜色的掩護,以及小船選擇自金門島北側繞行而回,並未發現任何的敵船蹤跡,幾人逐漸安下心來后,便興沖沖地開始深入探討起使用火攻之策來。

甘輝和程大勇兩人此番意見難得地保持了一致,都認為應當使用火攻,打劉香一個出其不意!甚至開始憑空想像,興許荷蘭人的新式戰船也是用台灣島上的檜木所造,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趁勢一把火給他們都燒個乾乾淨淨!

鄭福松對此也是感覺十拿九穩,火攻雖說還要藉助風勢,如同當年赤壁之戰時的「借東風」一般,但九折礁、料羅灣一帶的水流和風向變化規律,藉由自己和葉先生帶回的參考記錄,想必也能由董酋姑推算出來。如此一來,倒也不再是問題。

真乃天助我也!

只是,縱然信心陡增,但鄭福松對於火攻戰術的具體實施,還是隱隱感到似乎仍缺少了某些關鍵的環節。

而當其轉眼看到一旁沉默不語、表情微妙的葉先生時,這種感覺不由更加深了。

只見,葉志濤此刻面容平靜,卻又有些心不在焉一般,久久陷於獨自的沉思之中,始終未曾開口。直到甘輝和程大勇商量得正熱火朝天之際,葉先生忽然在旁提出了一個疑問:

「火攻之法的確是個好主意,不過——」

稍頓之後,葉志濤終於皺着眉頭,講出了自己的擔心:

「你們可曾想過,兩軍對陣之時,我們又該如何點燃敵船呢?」

「嗨!這還不簡單!葉先生肯定也聽過《三國演義》裏面的故事吧?!咱們學裏面的火燒赤壁不就好了!選上十艘小船,在船上裝滿柴草、桐油等易燃之物,瞅准敵軍,趁著風勢、放火燒船便是了!」

甘輝興沖沖地說着,似乎根本不覺得這其中會遇到什麼難題。

而程大勇經此一問,倒是吸了口涼氣,好像也意識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不由得喃喃道:

「嗯……葉先生這麼一說,我們好像的確還缺個前去燒船的黃蓋啊……」

「是啊,我們派出的火船,能順利靠近敵方戰船嗎?」

說到此處,鄭福松也明白了自己剛剛缺失的環節正是在此,因而緊皺眉頭,喃喃地說出了這火攻之計中最為要害、卻也已被忽視之處:

「當時看《三國演義》,也沒多想,周瑜一方又是苦肉計,又是派人獻詐降書等一系列鋪墊……如此大費周折,如今細想,其實都是為了能夠保證黃蓋所率的十艘小船可以順利抵近曹軍戰船!而通常來說,若無此鋪墊,發現貿然而來的敵方船隻,理應先在外圍攔截下來,檢查一番,再經請示之後,方可在嚴密戒備下放入己方陣中。如今雖說荷蘭人暫且相信了我們的議和之意,但是若想派出大量載有引火之物的小船,妄圖一舉沖入敵船陣中,怕是……」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就連甘輝也回想起來,白天去與荷蘭人議和時,尚遠遠未接近料羅灣一帶,就已提前撞到了在外圍巡邏的敵方戰船,而那個朗必即里哥更是在返回料羅灣的途中,派人上葉志濤所帶的一眾小船上仔細檢查了一番,就是以防船上藏有某些危險之物。

照此估計的話,對於鄭家尚存戒心的荷蘭人,以及始終不滿議和的劉香一夥,屆時都不可能對莫名出現的鄭家小船輕易放行。而這,就無疑為引火造成了一道幾乎不可逾越的障礙。

而若強行闖關,或者經檢查后提前暴露了火燒之計,敵軍定會火炮齊射,再加上弓箭火槍等一起呼嘯而至,普通小舟上又幾乎毫無防護,就算能有部分幸運的小船勉強衝到近前,船上的敢死之士怕是也早已死傷殆盡。

況且,一旦失去了駕船之人,這些火船也將成為無頭的蒼蠅,只能藉著風向與水流,繼續向前。但料羅灣上的敵軍卻不似當年赤壁之戰時鐵索連環的曹軍,饒是檜木再易燃,熟悉海戰的荷蘭人與劉香一夥海盜,隨時都可以快速地遠遠躲開火船的衝擊,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戰果。除非船上的舵手各個都是金剛不壞之身,不斷地調整著小船的方向,方有成功撞上的可能。

面面相覷中,氣氛不由得又充滿了失落之情,儘管藉助此行發現了劉香的海盜船都極為怕火的這個重大弱點,但是卻依然沒有個可行的好主意,能夠確保萬無一失地使用火攻。

鄭福松心中再度燃起的這股希望之火,不由得又一次黯淡了下去。

幾人雖有些沮喪,但好在,返回安平港的一路上倒是極為順利,不僅完美躲過了劉香在歸路上設置的埋伏,還趕在天未亮的時候,便平安地回到了鄭府之中。

此時,正在府內與幾位親信頭目連夜商討破敵之策的鄭芝龍,聽聞幾人順利返回,高興地開懷大笑,直呼老天保佑。儘管眼下尚未想出可行的破敵良策,但這份愛子平安歸來的喜悅之情,還是令其大為振奮,對即將迎來的戰事也更加充滿了信心。

而在旁聽聞葉志濤與鄭福松昨天之行的其他幾位鄭家軍重要頭目,也不禁連連誇讚吉人天相,更對臨危受命、深入虎穴的這位鄭家少主報以欽佩溢美之詞。

唯有鄭福松的姑媽——鄭婉卿,像是之前對此一直被蒙在鼓裏,待弄清緣由后,雖然此番有驚無險,但卻一言不發,暗暗瞪了眼同樣向其看過來的葉志濤一眼,似乎頗有埋怨之意。

而受到眾人慶賀的鄭福松,此刻卻既沒有絲毫劫後餘生的慶幸,也沒有大難不死的后怕,看到葉志濤與姑媽二人之間不動聲色的相視目光,心裏只想到了另一個人。

這人,便是可能同樣正在徹夜挂念自己的董酋姑。

想及此處,鄭福松便借口回去休息,起身告辭了繼續商討破敵策略的父親等人,由葉先生全權具體稟報此行的其他發現,自己則在走出商討軍機的密室后,直奔董酋姑的房間快步而去。

待匆匆來到董酋姑的屋門前,鄭福松在不遠外便看到了董酋姑的房間內點着幽幽的燭光,像是已亮了一宿,鄭福松心下不禁涌過一陣暖流。

而一聽到屋外的腳步聲,董酋姑屋內更是立刻響起了驚喜交加的話音,而後自己派來的那個丫鬟便昏沉沉地打開了屋門相迎。鄭福松走進一看,果然,牽掛鄭福松安危的董酋姑斜倚在床前,竟是真的一夜未睡,而在親眼確認其平安返回后,這才踏實地露出了一絲微笑。

無言的相視中,鄭福松看着對方疲憊的樣子,欣慰地一笑后,什麼也沒有說,便輕輕地退了出去。而在了卻了心中的擔憂之後,不久,董酋姑的屋內便默契地熄了燭火,似是屋內之人終於安心地沉沉睡去。

看着燭火熄滅后,忙碌了一天一夜的鄭福松,這才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卧房,感到筋疲力盡。不過,靜下心后,鄭福松卻又開始惦念起了苦思未果的破敵之策。

在屋內來回踱步、左思右想了一番后,卻似乎仍是繞不開返程途中幾人所商討的死局,無奈之下,加上一陣強過一陣的困意不斷襲來,鄭福松只得先換下風塵僕僕的衣袍,打算好好睡上一覺、養精蓄銳后,再起來繼續想辦法。

可當鄭福鬆脫下一身滿是塵土的衣袍,由在旁服侍的侍女準備抱着去洗時,一樣東西忽然輕飄飄地落在了地上,鄭福松此時已準備就寢,卻聽侍女似是發現了那掉落在地的東西,隨即好奇地脫口而出道:

「咦?這張紙是什麼?」

「哦,那個啊——」

已打着哈欠的鄭福松扭頭一看,這才發現,那不正是櫻夫人在金門島上為幾人所畫的圖紙嗎?而正在侍女彎腰將其撿起時,那張紙再次緩緩舒展開來,鄭福松也再度瞥見了圖紙上所畫的、那張三十年前曾令倭國水軍聞風喪膽的龜甲船草圖……

在這一刻,猛然間,彷彿有一道驚天霹靂瞬間閃過鄭福松的腦海——

鄭福松不由得愣住了,而後,竟在侍女驚愕的目光中,一個健步搶過了那張圖紙。

「公子?!你這是——」

侍女被嚇了一跳,還未反應過來。鄭福松已緊盯着那圖紙上的龜甲船屏息沉思了數息之久,隨即一把從侍女懷裏抄起自己那件髒兮兮的衣袍,手忙腳亂地便匆匆披上,而後更是衣冠不整地拿着那張圖就一頭沖了出去,直奔鄭芝龍與葉志濤等一眾頭目秉燭夜談的密室而去!

此時的密室之中,鄭芝龍等人依然是愁容滿面,剛剛因為火攻之計而引發的激烈商討,最後卻與此前甘輝、程大勇等人在返程時的商議結果大同小異,雖然都有火攻之意,但卻無人拿得出一個真正可行的良策來。

苦思無果的眾人,正在陷入困局之際,只聽「哐當」一聲響——

密室的門竟被人從外一把推開,眾人一驚,扭頭去看,才發現貿然闖入之人竟是去而復返的鄭福松!只見其不知為何,竟已累得氣喘吁吁,三步並作兩步地沖了進來。

鄭芝龍見鄭福松此時衣冠不整,即便欣喜於其平安返回,但對於兒子在眾手下面前如此放肆的失禮舉止,也不禁臉色一變,剛要訓斥,卻見鄭福松正兩眼冒光地走上前來,縱使因為一路的狂奔早已是上氣不接下氣,但仍然用激動而堅定的語氣說道:

「有——有破敵之策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荷大海戰-決勝料羅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荷大海戰-決勝料羅灣
上一章下一章

第55章 良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