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農具

第70章:農具

動力鋸取得成功,這將為眼下生產精製箭桿帶來效益,但是它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很顯然,這是一個通用的工具,是原有木工鋸的補充和加強。

劉謹當然也很興奮,他約上劉誠、劉詮,三兄弟一起到東雜院,可是他們來的不巧,為了修正缺陷和不足,正在按照展七雄提出的問題進行修改,整個機器都拆了,現在就是散落的各種零部件,想看演示還要等幾天。不過,能看到拆卸的零部件也許更能了解機器,因此三兄弟依然興緻不減。

展七雄也在,他和工頭兩個陪伴主人左右,有問必答。比如看到有工匠正在擺弄銅鋸盤,說說在調整動平衡。有人解釋就能知其所以然,否則就是看熱鬧了。

劉謹問:「聽說它聲音很大,是嗎?」

展七雄:「回大爺的話。聲音是很大,馬匹都驚了。」

劉謹:「這麼說如果放在村子里就會擾動左鄰右舍啦?」

展七雄:「是這樣的,不過小的覺得也沒什麼,那馬匹是畜生,所以能受驚,人哪能跟畜生一樣啊?人不會受驚!」

展七雄這個回答可是有點沒人性,這不是把人當畜生了?不過這樣判斷展七雄就簡單主觀了,他哪能不懂啊?

表面上展七雄的意思是:村民都是下等人,用不著考慮他們的感受。但是深層次的,他這是變相討好主人。因為他看出來了,主人是不想擾民,那麼有他的反襯才顯出主人的仁慈嘛。這裡的工匠也都是為劉家幹活的,如果這話傳揚開來村民們知道了都會稱讚劉家主人。沒有這個的反襯,村民就理所當然了,哪裡還會感恩呢?

由此可知,展七雄也是聰明人。

劉謹說道:「這個鋸用處大,從早到晚它都會忙碌。如果接近民宅,人們就會不厭其煩的。將心比心,我劉家不能這樣擾民。」

展七雄:「大爺仁慈啊!這是包家寨村民之福!」

這話夠肉麻的。

事後,劉謹令管家劉義尋找一個僻靜之處,單獨建個院子。

這樣做不但避免擾民,也有保守機密的意思,亂世里還是要低調,不要張揚招禍。

此後動力鋸還會增加,但是都延續了這個規矩,就是不要擾民。此是后話。

。。。。。。

又過年了,包家寨的年節氣氛很濃,戰亂年間村民們還能有溫飽就很難得了,這與劉家的到來不無關係,劉家的生產經營活躍,也給村民帶來了機會。同樣的,劉家自己的生活環境也逐步有所改善,去年還是在龍澤寺里過年,今年有了新宅院,雖說銀錢還不算充裕也過得去了。

劉瓔也長了一歲,8歲了,已經可以算作少年。

經過反覆測試改進的動力鋸在過年後的1月20日開始使用,他首次使用是為生產箭桿開解木料。

在靠近碼頭不遠處新建了一個院子,選擇這個位置是便於運輸,還要不擾民。與箭桿有關的生產活動就全部集中在這個院子里形成了一個小工場,這是個木工工場。

參加製造動力鋸的多數是鐵匠,這些人也是從劉家各處工場作坊里找來的,過後他們會各自返回。但是按劉瓔的提議會留下兩個人,一個首飾匠,另一個是工頭,就是叫郎狗窩的。因為劉瓔今後還會琢磨一些新玩意,只要有創新就需要好工匠來製造,這兩個人是經常要用到的。

今天算是這個小工場開業第一天,劉謹兄弟們還沒見過動力鋸開動的情況,今天就都到場了,劉瓔劉珞兄弟也來了,這也給工場增加了隆重的氣氛。

牲畜和鋸床都放在棚子里了可以遮擋風雨,山裡砍伐來的木料堆放在一邊。

今天套上了三頭牛,經過多次測試,這動力足夠了,也不太擁擠。在吆喝聲中牛走起來了,鋸片也就轉動起來了,還是嗡嗡地響,但是比上次好多了。不遠處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在鋸床上。

兩個工匠抬起一根木料小心地向鋸盤推過去,刺耳的噪音又響起來了,木料慢慢的移動。當木料通過了鋸床就被鋸開一片。再次反覆,每通過一次就鋸開一片木板。

觀看的人們不斷發出讚歎之聲,這效率的確人所不及。除了劉家的人們,另一側站著工場里的工匠,他們也在看新鮮。

開好的木板再次開成木條,一條條的木料,這些木條就是加工箭桿的原料了。

展七雄跟工匠們都很熟,今天他很活躍。工匠們不知道這個動力鋸的發明人是誰,只知道指導他們工作的除了劉家大管家就是展七雄了,所以在工匠們的眼中,展七雄也是神一樣的存在。

這會展七雄拿過幾根鋸好的木條遞給劉謹等人觀看,他們看著平直規矩的木條,心裡想的是他們家的瓔兒莫非天人神助?唯一可以合理解釋的就是得了老爺的真傳。

規矩的木條利於下一步的加工,不用說,效率更是極大地提高了,同時也節省木料。

劉珞更是興奮,高興的直拍手,但是不敢亂跑,一直跟著劉瓔,寸步不離。劉瓔今天表現沉穩,他也沒亂跑亂動,他知道這台機械還存才太多的問題,但是在現有的條件下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

劉家的礦場也在恢復中,小高爐已經點火開始出鐵了。劉瓔關注著冶鐵但是他一直沒有去,上一次到礦場看到的還是廢墟,現在他就想過去看看,為此他找父親商量。

劉謹說:「我也想去看看,哪天趕上學堂休沐就走一趟。現在的路都修好了,可以坐馬車去。」

劉家的礦場不大,但是這幾個月來一直是在花錢,累計下來劉家投入也不少了。作為當家人劉謹當然更關心的是什麼時候能賺錢,這是此時劉謹的想法,所以他也是想去看看。

劉瓔問:「聽說已經開始出鐵了,出產什麼鐵器呢?」

劉謹:「還是原先的樣子,鐵鍋、農具等日常之用的物件,什麼好賣就做什麼。我兒還有別的想法嗎?」

民間的礦場出產的也都是這些日用品和農具,還有供鐵匠爐使用的鐵料。

劉瓔說道:「父親,兒子我是有些想法,我在想,世上之事最重摸過民生,無論貧富老幼,均得以溫飽才是根本,所以農耕乃重中之重。眼下農戶的鐵制農具太少,對農耕影響很大。所以兒子想,我們的礦場應該以生產農具為主,賣出的價格比別人低一點,薄利多銷,也是為促進農耕儘力。」

劉謹思索一會說道:「我兒重民生這是正道,你注重農具也對。但是農戶的出產多寡原因太多,鐵制工具只是其一。比如說,中原大地上本來是魚米之鄉,可是近年來的戰亂卻造成農戶流離失所,大片耕地荒蕪。對此我們是無能為力的。」

劉瓔:「父親教訓的是,兒子是偏於理想了。對於天災人禍,對於官府巧取豪奪我們毫無辦法,作為小民管不了國家大事。但是對於改善農具我們卻可以做的,能盡一分力也好。在同樣的環境中,農具是否充裕則會關係到秋後的收成。」

劉謹:「嗯,如此說卻也有道理,我們能儘力也是問心無愧了。若天下之士都有所作為,何愁天下不富足?眼下是亂世,我們出產農具也有好處,那就是不引人注目,只要遠離兵器都是安全的。」

劉謹作為當家人,他會特別注意家族的安全,鐵器已經是引人注意了,那就要盡量的低調。其實就是和平年代里,民間的礦場也同樣不能高調,產品要盡量貼近平民。

劉瓔:「父親過於褒獎了。兒子最近在看夢溪筆談,因為咱家的礦場出產農具,就特別的翻看了有關的文章。我不懂農耕,也不懂農具,但是看到書中之圖畫和解說,覺得與村裡農戶家的農具還是有很多不同。究竟我們農具是不是最好,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兒子覺得應該認真琢磨,讓工匠和農戶一起交流和實驗。想到製作動力鋸的過程,就需要經過反覆實驗才能得到更好。因此我想找一兩個工匠和農戶來做這個事情,父親看是否可行呢?」

劉瓔的確不懂農耕,對農具更不懂,但是他知道,他現在看到的農具與現代的差別很大。為什麼會不同?還不是人們積累經驗改進工具的結果嗎?劉瓔他自己不懂,也就不好指導什麼,但是他知道如果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一定會有結果。在農具上的時代的差異很大,這就說明改進的餘地很大,好工具當然利於生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劉謹肯定了劉瓔的想法,他說:「嗯,這想法不錯,也不難,花費也不多。如果能做出更好的工具當然也不愁賣。」

是啊,好工具當然也能賺錢啦。

他們的交流為礦場定下了基調,也有了方向,那就是以農具為主。

天氣漸暖,冬天過去了,農夫也要準備春耕了。劉家父子就決定去礦場查看一次,然後再決定產品的調整。

未完待續。

——第70章完——

本作者的《明末強國夢》已完本,歡迎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70章:農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