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不負期望

第280章:不負期望

俘虜了九艘海盜船,這是最有價值的繳獲。這些船都需要維修和必要的改造,大部分海盜船都有大炮的倉位,劉家不需要這種格局的軍艦,這些船都會被改造成貨運商船。為此劉瓔和劉詮視察了造船廠,對於維修船隻不需要他們指示什麼,可劉瓔提出需要一艘客船。

古代不是沒有客船,但是很少見,多數是在繁華大城市裡出賣色相的歌舞畫舫,絕對沒有作為公共交通的客船。所以劉瓔就要給船廠的工匠們講解,細說這樣的船上都需要什麼。

客艙需要劃分等級,有頭等艙、一等艙、二等艙,需要什麼設施,船上還要有吃飯的地方,飯菜也不能是一鍋燉菜了,要像酒樓飯館那樣,還要有客人活動的公共場所。總之要讓客人舒適,排解旅途寂寞。

不要說工匠們聽著新鮮,連劉詮也著迷,恨不得馬上有這樣的客船,親自體驗體驗。

劉瓔是計劃著在沿海開闢一條客運航線,從福州到山東城陽,將來還可以考慮長江等內河航線。公共交通的便利對於文化和經濟都有重大的意義。

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安全,如果海盜橫行,客船還敢開出去嗎?

除了船還有一項有價值的繳獲,那就是大炮。這一夥海盜是原張士誠的水軍,他們的船就是原來的戰船。在軍閥里張士誠是最富有的一個,不缺錢,所以船上火炮特別多,加上正規的軍隊戰鬥力強,所以他們流亡到海上就成了一霸。

在俘虜的九艘船上繳獲了七十六門炮,放在陸地上擺了好幾排。

劉家自己造的大炮性能更好,不需要這種老式大炮。於是劉瓔吩咐劉亞東說:有損毀的炮送到煉鐵廠去做廢鐵,能用的找個空地方存放起來,按口徑統計做賬。說不定官府還需要吶,可以作價賣給他們。

賣給官府三眼銃是為了與蒙古人作戰,收復國土,鞏固邊疆,讓百姓安居樂業。可官府也是劉家的潛在對手,說不定什麼時候會兵戎相見,所以先進的火炮不能賣給他們,如果官府要買,把舊大炮賣給他們。

。。。。。。

在這一戰中三眼銃嶄露頭角,顯示出火器對冷兵器的優勢,在地面戰爭的拼搏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劉瓔就想到了他賣給明軍三眼銃也有半年多了,總數有六百多支了。在明軍中發揮的作用如何呢?雖然有一些消息說明軍北伐順利,收復了北方大片的國土,對蒙古軍作戰處於優勢,但是細節很少知道,他特別關心的三眼銃表現如何就不清楚了。

出面與朝廷做三眼銃生意的是鄭克義,就是在海上俘虜的鄭豐河家的族人。劉瓔用這個人的目的是遮掩劉家與三眼銃的關係,當然也需要鄭克義忠誠可靠。鄭克義本就是生意人,他上過學,懂得賬目,這是做生意的基本條件。

鄭克義有個幫手叫韓七,同樣是俘虜,他們倆原本都是鄭家的人。

為了做三眼銃的生意,朝廷與他們約定,交易的地點定在了福州,由福州府的衙門主持這件事。因此劉家在福州城裡買了一處小宅院,讓韓七在那兒常住,保持與衙門的聯絡。三眼銃的貨物交易放在北竿島,因此鄭克義就常住在北竿島了。

當然了,鄭克義和韓七都是名義上的商人,真正做主的還是劉家的人。實際上在北竿島上的交易負責人是劉亞東。

劉亞東是南北竿島的主管,其地位在劉家相當於大管家一級的。

劉瓔想更仔細了解三眼銃的生意,就把劉亞東找來詢問。

劉瓔問:「劉亞東,到現在為止,一共賣給官府多少三眼銃了?」

「回大少爺的話,三眼銃的第一筆生意是今年五月做成的,只有十支,以後我們的產量逐月增加,後來的幾次都是100支左右,到今天為止總計有六百五十支了。眼下我們又準備好了一百五十支的貨,就等官府的銀票到了就可以交付了。」

「彈藥呢?」

「每次大約五十箱。」

彈藥一箱裝500發子彈,五十箱就是25000發。

現在的交易價格是每支三眼銃三十兩銀,彈藥每箱三十五兩銀。每一次交易量都在四千兩左右,算下來總數接近兩萬兩白銀了。

劉瓔心裡盤算著:如果明軍用三眼銃裝備三個營,每營最少也要三百支三眼銃,估計最低需要量是一千支。到現在為止交付了六百多支,算是一半了。按現在的產量,再有三五個月,明軍就可以達到最初級的戰鬥力了。

當然這是按最低標準計算的,武器裝備哪有滿足的時候呢?裝備好了還會希望更好,決定的因素還是銀錢。對於朝廷來說,如果經濟運行正常,一年拿出幾十萬兩銀子買先進裝備應該是正常的,不會感覺吃力。

那麼現在的朝廷有多大的財政能力呢?

國家的財政收入就是民眾的納稅,因此就要看朝廷有效統治下的人口數量。人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勞動力的數量應該小於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還要看年景的好壞等等。人口計算加上年景就可以估算出朝廷的財政收入。

現在的明朝朝廷統治範圍不過是江南的部分地區,並且是經過了多年的戰亂,田園荒蕪,人口劇減。

我們在這裡就不列舉更詳細的數據了,按劉瓔的估算,朱元璋的財政能力充其量也就是一百萬兩的水平。所以劉瓔心裡有數,讓朝廷拿出十萬八萬兩銀子來買劉家的軍事裝備已經是極限了,不可能再多。

劉瓔也知道這些山大王出身的皇帝貴族不會講什麼信義,所以都是一手銀子一手貨,欠債的事免談。

劉瓔明白,與朝廷的軍火交易暫時就是這個水平了,不能要求過高,除非白送。

劉瓔又問:「從官府那邊能知道三眼銃在明軍中用的怎麼樣?可有什麼效用?」

劉亞東:「不瞞大少爺說,對此小的真不知道,小的只是記賬目,別的我也沒問過。大少爺,要不我把鄭克義找來?他與官府的人熟,平時經常請客吃飯的來往挺多,所以他會知道的多一些。」

劉瓔問:「鄭克義?他在這嗎?」

「在的,常住福州的是韓七,鄭克義常年在島上,現在就可以把他找來。」

「好,那就把他找來。」

人的習性不同,這個劉亞東看來是不願意管閑事的,所以明軍北伐什麼的雜事他不關心,一問三不知。就不知道鄭克義如何,如果也是劉亞東的樣子就讓劉瓔失望了,他很想知道三眼銃的效果。

果然,不多時鄭克義被找來了。劉瓔對鄭克義不熟,可鄭克義還是認識大少爺的,所以一進門就跪地扣頭問安。在他的眼裡大少爺高高在上的,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為了緩和氣氛,不要讓鄭克義太拘束,劉瓔笑著說:「罷了,免禮起來吧。你也不是我劉家的家奴,不必行此大禮。好了,坐下說話吧。」

鄭克義戰戰兢兢地站起來,尋找一個方凳,搬過來做到下手,說是坐著其實只半個屁股挨著凳子的一角,樣子很難受。與其這樣坐著真就不如站著舒服。

劉瓔開口問道:「找你來是我想知道三眼銃在明軍中怎麼樣?作戰可還有用?還有朝廷的北伐打得怎麼樣了?你知道的儘管說,道聽途說也沒關係,就當是私下裡聊天,說錯了也沒人怪罪你。」

聽大少爺如此說,鄭克義的一顆心放下了,他心裡害怕的是自己的把柄被抓住了。在這半年中,除了可以公開的好處,私下裡他也沒少貪墨。人都是有私心的,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多數人都會貪財。

劉瓔不是不知道,但是他的原則是不要瀆職,不要做有害於劉家的事都是可以容忍的。如果敢於作惡,比如誣告,打擊同僚,甚至危及東家等等的,就絕對不能容忍了。

鄭克義精神上放鬆下來也就不那麼緊張了,他略加思索后說道:「朝廷派出大將徐達和常遇春北伐,到現在差不多有一年了,收復了華北平原,並且打下了元大都。」

「你說什麼?打下了元大都?」這是劉亞東在問,在他看來這個消息很驚人,所以出聲發問,可是這有點不顧禮儀了。在大少爺面前哪有他說話的份。所以說完了趕緊向大少爺行禮,說:「小的失禮了,請大少爺責罰!」

元大都是元朝的都城,就是皇帝住的地方,是朝廷所在。按古人的觀念,都城陷落就是亡國。這是大事件,所以劉亞東才會吃驚。

元大都就是現在的北京,它的地址在現代北京城的西北角,面積很小,比北京城小的太多,明朝修建的北京城與它在地點上不是完全重合。

劉瓔微笑著說:「沒那麼嚴重,咱們這不是閑聊嗎?不要講那麼多的禮數。」

不過劉亞東還沒完,他轉過去對鄭克義說:「大少爺要知道的是三眼銃好不好用?在明軍中有沒有戰功?你別跑題亂說。」

鄭克義也連忙站起來口稱:「是!是!」

這情景讓劉瓔哭笑不得,古代里就是這樣,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隔閡差異很大。就拿眼下來說,劉亞東是劉家的家奴,對主子絕對恭敬,鄭克義是外人,劉亞東這舉動就是護主心切,過頭了。

劉瓔不得不再說話制止:「劉亞東你不要再打岔了。鄭克義,你說的很好,很重要,就這樣說,繼續。」

其實對於元大都的情況劉瓔也同樣吃驚,這的確是個大事件。他知道歷史上朱元璋是把蒙古人趕跑了。後來北京還做了國都,可是具體什麼時候收復的並不知道。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0章:不負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