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新政

第379章 新政

「陛下三思啊,如此行事,恐為天下所累啊」

張懋向朱見深勸道。

「南國國內也有貴戚豪強,為何南國可以,我大明不行,如今大明已到生死存在之時,他們不是滿嘴忠君愛國,滿嘴報效社稷嗎,朕給他們機會,難道有何不妥乎」

朱見深見張懋在勸,心情極差。

漢海王國能夠收取商稅,礦稅,而這不一樣動了他們豪強貴族的利益嗎。

漢海王國都可以推行。

我大明也可以。

反正如今的朱見深已經下定決心,不惜代價,要強大大明。

誰要是敢攔,朱見深不介意動用極刑。

有錦衣衛,東廠在。

看朝中有誰不瞞。

加上新成立的西廠。

看天下有誰敢不瞞。

「陛下息怒,此事雖好,然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急則生變,南國之所以如此,乃南國立國之初,便是如此行事,而南國在南洋一地又以其國主之志而行事,與我大明萬萬不同也,如今我大明當務之急,乃造出鋼鐵車和鋼鐵船,並列裝燧發火銃和燧發火炮,以此強大自身,好於南國周旋,否則若將世人逼得太急,使天下豪強並起,則我大明危矣」

張懋見朱見深勸不動,立刻跪下大聲急呼。

張懋心中也知朱見深所說乃富國強兵之道,但是這天下可不是朱見深他一人天下啊。

在張懋看來,要是按照朱見深所言行事,必須得循序漸進,徐徐圖之。

否則要是操之過急。

必然事得其反。

如今大明內部並不穩定。

特別是京師告急,南方失守,另外還有山海關,喜峰口都已被漢海王國佔據。

可以說如今大明已是風雨飄搖。

更別說那兩艏鐵甲艦駛入北運河。

沿途百姓見之紛紛驚為天物。

還有人焚香禱告,頂禮膜拜。

這造成的影響可絕對不低啊。

別忘了,直隸可是大明京師所在。

真正的大明核心區。

連直隸都震動了,大明其他地方豈能免俗。

如今的大明上下可都看着呢。

特別是那些士紳,豪強,還有從南方逃難過來的百姓。

都瞪大眼睛看着大明究竟打算如何。

所以在張懋看來,這時候當以安撫天下為主。

以穩定為主。

其他的都可以延後。

不然操之過急,必然事得其反。

「朕當然知道這些更加重要,可是如今我大明國庫僅有不到四百萬兩白銀,就算加上朕的內帑,也就是七八百萬兩,如今江南失守,每年我大明損失稅賦就達千萬兩白銀以上,如今京師不穩,長城已失,漢軍隨時有可能再臨近京師,我大明隨時皆有再臨危機之時,要是再有下次,那我大明如今又拿什麼來拯救」

朱見深瞪大雙眼,死死瞪着張懋看着,眼睛內已佈滿了血絲。

張懋見此,已被嚇得鎮住。

陛下看來是下定決心了啊。

是啊,如今我大明窮啊。

不想辦法開源節流。

又拿什麼去富國強兵。

而不富國強兵,讓大明強大起來。

又拿什麼去與漢海王國爭鬥。

如果再有下次。

那就不是亡國危機了。

很可能就直接亡國了。

這讓朱見深怎麼能接受。

「既如此,不如讓內閣諸臣及眾勛臣一起商議如何,陛下切莫置氣,還當以龍體為重啊」

張懋看着自己勸不住,就想拿朝臣一起來。

雖然張懋是支持朱見深如此改革的。

但是張懋並不贊同現在改革。

起碼得等北方穩定后,再說吧。

見張懋搬出朝臣,朱見深臉色一黑。

「不瞞英國公,此事朕早已與朝臣商議過了,但是他們如英國公一樣,一片反對之聲,哪怕是商卿,也反對朕推行新法,眾臣也如英國公一般,勸朕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先以北地穩定為上,可是如今不下定決心,痛定思痛,我們又拿什麼來拯救大明乎,沒有了江南的貢賦,賦稅,我大明如今一年也就是七八百萬兩白銀收入,連養那些皇親,國戚都不夠,給卿等發放俸祿都不夠,又談何改革時弊,再興大明,又談和超越南國,復我祖宗江山社稷,朕可聽說了,南國如今正在大興土木,在江南建設,若是如今我大明不奮起直追,數年,甚至十數年後,我大明與南國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到那時,我大明還能保乎」

朱見深淡淡的說着,眼神越來越堅定,尖銳。

張懋見此,心中長嘆一聲。

陛下這是打算力排眾議啊。

「陛下明鑒,若陛下下定決心,臣願意與陛下風雨同舟,只是陛下還當以國事為重,以百姓安定為重,臣建議,陛下先處理各地藩王,皇親之事,同時安撫百姓,安置北逃百姓,分與土地錢糧,讓百姓得以安定,之後再收取商稅,礦稅,如此逐步推進,想必各地亦能接受也」

張懋見朱見深已經下了決心。

張懋也不好再勸。

既如此,那就想辦法把可能的動蕩降到最低。

先對那些藩王,皇親開刀,這些人在地方早已為禍一方,個個都是富得流油,富甲一方那種。

拿他們開刀,世人不僅不會反對,還會全力支持。

何況這些藩王,皇親每年都要消耗大明上千萬兩賦稅來養。

可以說這些人才是大明真正的蛀蟲。

也正是這些人最終拖垮了大明。

斷了他們的供奉,每年只保留基礎的俸祿。

在加上推恩令,三代旁系分離等。

如此就可以把大明最大的一筆支出給省下來。

而且如今大明有一個絕好的理由來對付這些藩王,皇親。

那就是未拱衛大明,使祖宗之地遭難,祖宗之陵不寧。

給他們治一個大不敬,大不孝之罪。

剝奪他們的土地,貢賦,抄沒他們的家產。

以此定罪,誰敢反抗。

而所得土地,正好可以安置那些北逃的百姓和北地的流民。

雖然如今還有百姓陸續北逃。

但是經戶部,吏部勘察。

如今北逃百姓有兩百多萬人,最高也就是三百萬左右。

加上北地差不多也有百多萬流民。

差不多近五百萬人。

都給他們分派土地,這些百姓必然對大明感恩戴德。

在加上朱見深決定改革戶籍制。

取消軍戶和匠戶,統一戶籍。

如此百姓也可得安定。

百姓安定后,再增收礦稅和商稅,統一農稅。

如此還愁百姓不會支持大明,大明錢糧賦稅不會增多乎。

見張懋點頭,朱見深大喜。

有張懋支持,這勛臣這邊就肯定站在自己這邊了。

剩下的朝臣,只要再爭取一番。

自己的新政就徹底落實了。

而且張懋所言先拿藩王和皇親下手。

朱見深也非常同意。

這些人每年吃了大明多少賦稅。

朱見深非常清楚。

以前大明強大,朱見深倒也不想趕盡殺絕。

如今大明已到滅亡邊緣。

這些朱家子孫豈不更應該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大明建設。

誰敢反對,那就是跟祖宗,跟社稷,跟江山過不去。

這些人不保大明,難道要看大明滅亡嗎。

所以拿藩王皇親下手。

朱見深可沒有一點不忍。

「好,有英國公支持,朕心甚慰,明日早朝,朕便會落實新政諸事,還請英國公能與朕休戚與共,再建大明萬世江山」

朱見深說完,張懋領旨,不過張懋心中還是有些疑惑。

此事完全就是大明開天闢地的大事。

真的能順利推行嗎。

見張懋領旨,朱見深心中也鬆了口氣。

「如此,朕還有一事想與英國公商議一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爸爸是穿越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爸爸是穿越者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9章 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