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中央航空學校

第一百零四章 中央航空學校

國民政府中央航空學校建於民國20年。是國民政府在原中央軍校航空班的基礎上,擇址杭州筧橋,擴建為中央航空學校。

筧橋距離杭州市中心10公里,地勢平曠,可隨時支援上海和南京。

又處在滬杭鐵路線上,交通十分方便,又離中外聞名遐邇風景秀麗的杭州西湖不遠,後勤供應充足,在電信不甚發達的情況下,對航校也比較易於掌握控制和聯繫。

這列火車上有兩節車廂坐的都是此次錄取的航校學員,有將近100名學員,他們都是中央航校在上海,北平,南京等大城市招收錄取的優秀學員。

從上海到杭州只有100多公里,火車行駛了三個多小時后,來到了杭州站。此時杭州火車站也已戒嚴,整個車站全部都是好憲兵和軍警嚴密看守。

學員們被嚴令不許下車。隨後從杭州站又上來了100多人,這些也是中央航校的學員,他們是從廣州,重慶,武漢等城市招收錄取的優秀學員。

兩批學員加起來有近200人,這些都是中央航空學校從全國各地幾十萬熱血青年中錄取的優秀青年。

數十萬當中僅僅只錄取了200餘人,可見航校招收學員的嚴格,真正的是萬里挑一啊。

這些學員大部分都是高校學生,很多來自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浙江大學,等著名的國立高等學校。

也有來自同濟大學,聖約翰大學等教會大學的學子。

還有的部分學員也幾乎都是都是這個時代的天之驕子,大家子弟。

大多出自名門世家,高官子弟,豪門貴族。有的是歸國華僑,有的剛考上大學,受過良好的教育。

二十一二歲,正是青春好年紀,他們明明可以有著更美好的未來,但卻毅然選擇了保家衛國。

這種赤子之心在每個學員的臉上和心裡已經烙在骨子裡,血液里。因為他們每個人在報考航校時,就已經放棄了安逸的生活,去面對未來無盡的兇險和挑戰。

同時也是選擇了一條需要隨時和敵人拚命,甚至血灑疆場的不歸之路。

火車在到達杭州站后,這輛列車也成為了航校的專列。

除了航校的學員,其餘人等全部下車,加上新上來的全國其他各地的學員,200多人足足坐滿了四個車廂,加上車頭車尾兩個車廂的警衛連隊伍,沿途還有卡車沿著簡易公路跟隨保衛著這輛專列。

這輛專列上的可是全國幾十萬人當中招收的青年才俊和精英,不能有半點疏忽,所以保衛極其嚴密。

專列在嚴格的看守護送下,從杭州站出發,經過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終於到達了此次行程的重點,筧橋火車站。

筧橋火車站不大,兩邊月台的前面各有兩根方方正正的水泥柱,約一人高,上面早已懸挂著「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員」的招牌。

鐵軌兩旁的月台有100多米長,4米寬,一群穿著空軍制服的軍官們也在站台上迎接這次招收的新學員。

其中一名英氣勃勃的上校軍官正是中央航空學校的校長周至柔。

專列鳴笛后緩緩停下,隨後受到來了以周至柔為首以及美國軍人裘偉德上校為首的顧問團和部分美國教官的熱烈歡飲。

在經過簡短的介紹和短暫的歡迎儀式后,學員們和軍官教官們一行分別坐上了軍用汽車,在裝甲車的護送下,浩浩蕩蕩的朝著航校駛去。

張小虎和周志開兩人和其他學員們乘坐在一輛美式軍用道奇卡車上面。小虎此時心情十分激動,也非常好奇。

此時遠處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眺望過去,一架飛機在空中翱翔,前方有一塊極大的場所,中間有一個塔台。

公路兩邊是一長溜的鐵絲網,鐵絲網外每隔約500米就有一個圓形水泥碉堡。

碉堡有兩米高,堡內直徑3—4米、射擊口只有一個,呈長方形。碉堡前視野開闊,一直到300米外的河邊沒有任何建築。

越臨近航校,地面上的視野越開闊。在航校外圍,有不少高射機槍陣地,槍口都直對著天空,嚴密防範著來侵之敵。

車隊最後在航校門口停下,經過崗哨哨兵和機場特別憲兵的雙重檢查后,軍官們的車隊先行駛進了學校。

而學員們的車隊則是在校外門口停下,學員們下車后,排列成隊,由臨時指定的隊長再次清點人數。

最後在由航校的軍官和憲兵仔細檢查每一個學員的行禮,核對證件,甄別身份。

中央航空學校屬於絕密單位,就連經過了考核考試的學員進入也要進行最後的嚴格檢查。

完成最後的檢查核實工作后,學員們分成四個大隊,排隊進入航校的大門。

當張小虎在隊伍裡面走進學校大門口時,不遠處是一座三層樓的教學樓。

在教學樓的前面,離著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刻著;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當每一個學員看到這塊刻著慷慨激昂的筧橋航校校訓時,個個熱血沸騰,不由自主的齊聲喊道;「至高無上,為國捐軀!」

200多面學員整齊響亮的喊聲震天動地,代表著中國軍人勇於犧牲,抗戰報國的誓死決心。

第一次進入筧橋航校,就被這行校訓震動和震撼了,張小虎在嚴肅緊張的航校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當時的中國空軍比較落後,到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前,當時的中央政府通過多方採購和收編地方軍閥的空軍,拼湊了一支萬國牌空軍。

主要機型來自於美、德、意、英、法、日,開戰後又陸續獲得了蘇援飛機,可謂五花八門,比今天的三哥家的空軍還要混亂複雜。

一共只有200多架各式各樣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飛機。中國因為造不了飛機,飛機的養護成本奇高。零部件損壞后,國內落後的工業生產能力無法製造替代品,只能拆了一架飛機來維護另一架。

於是,真正能夠用來作戰的飛機又大打折扣,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前,全國能用來作戰的飛機不到200架。

除了飛機奇缺以外,飛行員也極其缺乏。由於飛行員的特殊身體素質要求以及高學歷外語等方面的原因,全國能夠達到這個條件的青年才俊極其有限。

空軍,無疑是當時中國軍隊中最精銳的隊伍。

不是因為中國找不出捨身報國的仁人志士,而是在當時的戰爭環境下,我們國家的教育出現了嚴重的斷層,只能讓最精英的一批青年頂上去,用他們的鮮血來盡量彌補與日本的差距。

張小虎和周志開報考的筧橋中央航空學校里,負責訓練的教官絕大多數是操著美式英語的外國人。試問,在當時的中國有多少人能聽懂美國教官的軍事課?

如果不找這些出身名校的熱血青年,中國又能找誰去學習駕駛飛機,去跟日本人爭奪一下制空權,去保護一下被日軍轟炸的中國城市?

而從「九一八」開始以來的中日戰爭,是一場極為不平等的戰爭,日本是一個整體步入工業化的國家。兩國的軍事作戰能力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但戰爭才不會管公不公平,在日本已經有較為完備的空軍訓練體系,實現了空軍教育的本土化,。國家實力的鴻溝,要由青年才俊的鮮血填充,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由於航校的特殊性和嚴格幾乎苛刻的訓練和教學,航校的淘汰率極高,第一期招考入伍生2600人,畢業時只留下46人。

第一期留下的46人,只有20名分配在戰鬥機隊,餘下的分配在轟炸機隊。可以升空參加戰鬥的學員,為數寥寥。這也保證了學員的質量——畢竟,當時飛機極為珍貴。

至張小虎,周志開來以前的中央航校,一共招收培訓了六期學員,總共只畢業了500多名學員。

由此可見,航校的培訓和訓練是多麼的艱苦和艱難。

但是懷揣著夢想而來的張小虎既然來了,就必須要坦然面對這些。進入航校后,小虎開始驚呼瘋狂和極其艱苦的航校訓練和學習的生活。

當時中央航校分為東、西兩個區域——東區為教學區,有教學樓、圖書館、機場、油庫、機修廠、飛機製造廠等建築和設施。

西區為辦公生活區,有運動場、辦公樓、學生宿舍和別墅群等。

最南邊的靠近小河邊出「醒村」別墅群是美國顧問和國民黨高級官佐的住宅,修有幾十幢獨立式小別墅。

整個樓群除5號、6號東南向外,其他均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台基上有防潮孔。

醒村內設有自來水、暖氣和衛生設施等。每棟都裝有電話,房屋四周栽種花草樹木,形成園林。

張小虎被放在航空班二班,周志開在航空班一班。

他們接受的是美國教官的嚴苛訓練與考核。

筧橋航校當時聘任了七八名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退役軍官,擔任高級飛行教官,另有二十餘人擔任機械教官、技術工人、醫師,他們用美國式的飛行訓練模式來培訓年輕的中國飛行員。

學校的硬體設備,都是最好的。就連修剪跑道草坪的工人,都是聘用的美國人。他們使用專業的剪草機,令學員們相當好奇,稱它為「剪草顧問」。

學員們6個人為一組,由專門的美國教官和教員負責教學及訓練。學習的內容包括;飛行學,航行學,空軍戰術,無線電通訊,空中攝影,發動機學,飛機製造學,偵查學等。

還有英語及工廠實習等。

飛行訓練則分為初,中,高三級進行。平均每級飛行約60個小時,高級飛行分為轟炸,驅逐,偵查和專門戰鬥訓練。

其中偵察訓練使用的是450匹馬力的「道格拉斯」,轟炸使用的是「諾斯羅普」轟炸機,驅逐組使用的是「霍克」式驅逐機。這些都是當時比較先進的飛行設備。

飛行學員在飛行訓練中淘汰率很高,幾乎占每期學員的三分之一,被淘汰的學員轉入飛機機關槍槍手、偵察員、攝影員、無線電員或地勤機械科。

政治訓練處抓學員平時的政治教育。培養的航校驅逐機飛行員從不畏懼日寇,激戰空中,血戰到底,以大無畏的氣概壓制日寇的侵略氣焰。

整個學員班的訓練時間三年左右。其中入伍生隊學習一年,正科一年半到兩年。畢業后實習半年以上,定級空軍少尉。

由於戰事緊張,飛行航空班的學員的入伍生學習時間縮短為三個月,其他的時間用于飛行專業方面的訓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戰之獨立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戰之獨立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中央航空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