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戰略位置及駐軍情況

張家口戰略位置及駐軍情況

張家口的軍事戰略地位

張家口跨東經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緯39度30分至42度10分,地處京、晉、蒙交界處,東臨首都北京、西連煤都大同、北靠內蒙古草原、南接華北腹地,面向沿海,背靠內陸,是溝通中原與北疆、連接中西部資源產區與東部經濟帶的重要紐帶。由於張家口地處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歷史上便是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匯處。從蒙古高原南下到中原地區,這裡也是最近、最便捷的路線。因此,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決定了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

張家口地區的主力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五集團軍(一部),軍部設在橋東區。屬於乙類集團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屬於野戰部隊。193師是摩托化步兵師,也是該集團軍的主力,前身是赫赫有名的紅一師。現駐在宣化區。194師也是摩托化步兵師,戰鬥力和裝備稍遜,現駐懷安縣。空軍第7師的一個主力團也在張家口,這個師隸屬於北京軍區,是最先裝備SU-27的部隊之一,滿負荷訓練,戰鬥力相當強。

張家口北面是一馬平川的壩上、內蒙草原,所以三面環山的張家口就成為阻擋北方之敵入侵的軍事要塞,各朝代均在此囤重兵把守。攤開地圖不難發現,張家口是天然屏障,也是北京西北方向最後一道防線。

當年前蘇聯若侵華欲進攻北京,內蒙草原是利於敵機械化部隊展開和快速推進的,只有在冀北山地,才能有效阻滯敵人。張家口特別是張北咽喉要道野狐嶺、狼窩溝一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古往今來這裡發生過數次大戰:最為著名的是1211年秋,成吉思汗率10萬精兵與駐紮在這裡的40萬金兵殊死大戰,結果金兵全軍潰敗。1945年8月,由外蒙進來的蘇蒙聯軍與日軍第二混成旅激戰於此,並一舉擊潰日軍。

張家口的軍事要塞意義在1969年到70年代初更顯得重要。當時中蘇大戰一觸即發,文革鬧得更亂,出於內憂外患考慮,為確保北京安全,毛澤東、林彪從東北、華東把原四野、三野的王牌部隊——38軍(現為第三十八集團軍)、27軍(現為第二十七集團軍)調到北京軍區。38軍為預備機動力量,駐紮在南大門——保定。27軍則配屬在冀北張家口一帶,協同65軍共同把守北大門。有兩個軍的重兵把守北大門,看得出張家口這個要塞必須死防!

當時我軍布防態勢是以張家口為重心,其西邊大同、集寧一線是69軍、63軍;其東鄰承德、唐山、天津一帶有24軍、66軍布防。在各野戰軍的前方乃至中蒙邊界的廣大區域,有內蒙古軍區的幾個獨立師、守備師、邊防團、騎兵團,特別是現役軍人配備到連有十萬之眾的內蒙兵團六個師,還有廣大民兵和武裝知青們。他們將擔負以血肉之軀組成抵抗敵軍的「第一道防線」的重任。將奮力抵抗敵入侵第一波強攻,儘力阻滯和消耗敵軍,為後面的主力野戰軍贏得時空。

上世紀70年代,張家口沿線的許多山體都已被挖空:裡面是兵站、軍火彈藥、坦克、大炮甚至飛機庫。現在張家口有限開放的人防工程就是當年挖的一條跟長城同一走向長達10餘公里的山洞。真正地把「深挖洞」落實到位了。由此看出,憑著地形構築牢固工事重兵死守,我方當年是下了決心的。

65軍(現為第六十五集團軍)自抗美援朝歸來一直駐紮在張家口,該集團軍由於長駐要塞,有地利人和優勢,近年幾次裁軍均被優先保留下來。而63集團軍雖歷史戰功和近年大演習表現突出卻被裁掉,跟駐太原有很大關係。這從另個側面也可以看出張家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以下內容援引自網路,其正確性僅供參考。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軍的前身是華北軍區第8縱隊。該縱隊是由解放戰爭時期冀察軍區郭天民縱隊和劉道生縱隊各一部分武裝力量發展而來的。

1945年10月,由冀察軍區第1、第12、第13軍分區部隊各一部組成冀察軍區劉道生縱隊,轄第8、第10旅;由冀察軍區第1、第12、第13、第19軍分區組成冀察軍區郭天民縱隊,轄第6、第7、第9旅和騎兵旅。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即出自冀察軍區第1軍分區。1946年7月,由冀察軍區郭天民縱隊與劉道生縱隊一部合編組成晉察冀野戰軍第2縱隊,郭天民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轄第4、第5旅。1947年2月,冀中軍區獨立第8旅改為該縱隊第6旅。

1948年5月,晉察冀野戰軍第2縱隊改為華北軍區第2縱隊。7月,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華北軍區奉命將野戰軍編為3個兵團,同時決定將第4旅調離第2縱隊。9月,第4旅及獨立第1、第2旅在河北省易縣地區組成第8縱隊,邱蔚任司令員,王道邦任政治委員,原第2縱隊第4旅改稱第22旅;原獨立第1旅改稱第23旅;獨立第2旅改稱第24旅。第8縱隊組建后,隸屬華北軍區第2兵團建制。從11月至次年1月,在平津戰役期間,參加新保安作戰,在友軍的配合下,全殲國民黨軍第35軍、並參加了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

1949年2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華北軍區部隊實行統一整編,華北軍區第2兵團改稱第19兵團。第8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軍,隸屬第19兵團建制。邱蔚任軍長,王道邦任政治委員,蕭應棠任副軍長兼參謀長,王克斌任副軍長,蔡順禮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所轄第22旅改稱第193師,許誠任師長,龍道權任師政治委員;第23旅改稱第194師,趙文進任師長,袁耐冬任政治委員;第24旅改稱第195師,阮平任師長,史進前任政治委員。同時,為適應新的戰爭形勢發展,第65軍奉命於河北昌平縣(今屬北京市)組建1個補訓師,以接受和改造大批解放戰士。

1月至2月,在河北昌平地區參加整訓。3月,在河北涿縣地區,根據平津前線司令部發布的改編國民黨軍的命令和「整編方案」,對國民黨軍第16軍進行了改編。將其第94師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第31師(3個團),歸屬第65軍指揮。3月至4月,參加了太原戰役。太原戰役結束后,隨第19兵團調歸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建制,執行解放大西北的作戰任務。5月,在山西介休地區,將獨立第31師分別編入第65軍軍直和各師建制。7月至9月,參加扶眉、陝中、蘭州、寧夏等戰役。10月至1950年10月,留駐寧夏,軍機關兼寧夏省軍區機關,協助地方政府加強政權建設。11月,由寧夏轉到山東藤縣、臨城地區進了整訓,準備擔負新任務。

1951年2月第65軍免兼寧夏軍區。2月25日,第65軍赴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10月從朝鮮回國。在戰爭年代,湧現出呂順保、馬萬新、周以森、鄭定富、梅懷清、劉寶英及「登城先鋒連」、「軍政全勝連」、「鋼鐵連」等一批模範人物和先進集體。

現狀: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六十五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六十五集團軍是1985年由陸軍第65軍改編而成的,由193、194二個步兵師組成,並編入炮兵第14師、坦克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備第3、第4師。1990年,為加強首都地區的安全保衛力量,以守備第4師為基礎(以及守備第3師一個團)組建武警北京市第2總隊(1999年再與北京市第1總隊合編為新的武警北京市總隊)。1992年,守備第3師撤銷。第28集團軍被撤銷后,所屬坦克第7師改編為裝甲第7旅后改歸第65集團軍建制。第65集團軍的軍部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代號為51056部隊,隸屬北京軍區,現任軍長鄭勤,政治委員高東璐。

曾在1985—1992年任第二炮兵司令員的李旭閣出自該軍194師。

1951年2月第65軍入朝作戰,在陣地戰階段擔任守衛開城的重要任務,表現較好,著名作家巴金在該軍第194師體驗生活,創作了小說《團圓》,后被改編為家喻戶曉的電影《英雄兒女》。

1953年9月第65軍回國,駐防河北張家口。1958年,第195師改編為特種工程指揮部建築53師,進軍羅布泊。擔負艱苦的核試驗和導彈靶場建設任務。在六十年代末的中蘇對抗時期,65軍被賦予阻擊由中蒙邊境可能入侵的蘇軍地面部隊,裝備了大量的反坦克炮。1981年9月,該軍參加了華北軍事大演習。1985年改編為陸軍第65集團軍,撤銷步兵第195師,編入炮兵第14師、坦克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備第3、第4師和原第69軍步兵第207師。1998年後,步兵第207師改編為摩步旅。

據外電報道:「第65集團軍採用了一種師旅混編的建制,目的是建成中國式的「中型戰鬥部隊」。為此,兵器工業部門將向陸軍集團軍提供更多的92式輪式裝甲車。92式輪式裝甲車是陸軍建立輕型機械化旅的關鍵性裝備。」

據最新消息:在2003年裁軍二十萬中,第24集團軍撤消后,原24集團軍下轄的裝甲第1師、摩步第196旅、摩步70旅轉隸65集團軍,原65軍194旅、207旅,裝甲旅撤消。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24集團軍是1985年由第24軍改編的,下轄70,72師兩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備第4旅。1992年,守備第4旅撤銷,原屬天津警備區的坦克第1師(該師是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前身是1945年12月組建的東北坦克大隊,1949年5月正式成立坦克第1師,參加過錦州戰役、天津戰役、開國大典、抗美援朝,1985年由原第66軍改歸天津警備區)調入該集團軍。1998年,步兵第72師與唐山預備役師合併,組成河北省預備役高炮師。坦克第1師改為裝甲師。同時,1955年起即擔任迎外表演任務的天津警備區摩步第196旅也轉歸第24集團軍。

原成都軍區政治委員萬海峰是24軍的老兵,曾於1968-1972年任該軍軍長。現任武警司令員吳雙戰也擔任過24軍副軍長。

第24軍部署在京郊和唐山一線,拱衛北京。1968年第70師改為北京衛戍區警衛第3師。1969年12月全軍重排番號,第74師改稱第70師,並重建第71師(後撤銷)。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該軍是首批進入震區的部隊。

在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上,由第24集團軍組成了89式122mm自行榴彈炮方隊(第8方隊)、89式120mm自行滑膛炮方隊(第9方隊)、83式152mm自行加榴炮方隊(第10方隊),向世人展示了「戰爭之神」的風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牙-長空飛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龍牙-長空飛龍
上一章下一章

張家口戰略位置及駐軍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