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遭逢世變,迎向西學(2)

貳 遭逢世變,迎向西學(2)

他在戊戌年(1898年)寫的《雜詩》,暗示了之後的人生走向:

「豫章生七年,荏染(荏苒)不成株。

匠石忽驚現,謂與凡材殊。」

在古詩文中,豫章指異常巨大的樹木,需要七年長成,平時光陰荏苒,看不出它有什麼不同,直到砍樹的工匠(伯樂)發現了他,才驚嘆,它和尋常的樹木(庸才)不同!

從他16歲考中秀才開始,如果以七年算,23歲的他應當有作為,但已成家而尚未立業的王國維仍羈縛於生存之艱辛中,在報社打雜時,到處任教寫稿兼職,直到這年,加入上海東文學社,結識羅振玉,才讓他的人生有了新的轉機,而羅振玉,這個和他一生到死都有關聯的人,就是他等待已久的伯樂。

羅振玉發現王國維的事迹,十分像古典傳奇里的一幕,伯樂逢良馬,君王識驍臣。當時,他初遇王國維,緣於無意中看到了王國維題在東文學社同學扇面上的「《詠史》絕句」。他是這樣描述王國維的驚現:

「公來(東文學社)受學時,予尚未知公(那時我還不認識他)。乃於其同捨生扇頭讀公《詠史》絕句,知為偉器(大人才),遂拔之儔類(同輩)之中,為贍其家(資助他),俾力(給力)學無內顧憂。」

羅振玉年稍長,也是秀才,家境殷實,上海東文學社正是他創辦的,得遇他相攜,王國維才能從生涯苦累中掙脫,如魚得水,境遇好了一點。

王國維的詠史詩到底是何面貌,讓一介學生被認為是「偉器」?縱觀當年他所作的那20首不同於前人的詠史詩,最大的特點是貫穿千秋(從伏羲以來至清朝),地越東西(從古之大秦到西域),視野很恢弘,抒發大氣魄,如同英雄指點江山。而這,也表明了王國維思維的特點,不受時間、空間框架的束縛,直指歷史的精魂,正印證李叔同所言,想要搞文學藝術,必須成為「大器識」,有大見識,大胸懷,如其中一首:

「西域縱橫盡百城,張陳(張騫等)遠略遜甘英。

千秋壯觀君知否,(站在)黑海東頭望大秦。」

當一個人的眼裏看到的是「世界(東方西方)」,看到的是「千古(壯觀)」,並且已有識見比較前人得失,他的學識就不會只想遨遊在一個淺淺的清末舊文人的小溝里,而是,放眼古今中外,成就一家之「遠略」!

正是23歲這年,1899年,他在日本教員田崗的文集中,接觸了叔本華、康德等,始知外國之哲學家,並萌發濃厚的興趣,這成為他研究西洋哲學、美學、文學,兼通世界之大學問的引子,從而後來,由一介秀才成了學貫中西的大器識。牛bb小說閱讀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百年記憶:民國才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百年記憶:民國才子
上一章下一章

貳 遭逢世變,迎向西學(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