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終外:曾見樹下楓成雨

68 終外:曾見樹下楓成雨

UC手機站:

頭頂上的蒼穹泛著灰藍,海平線一望無際,浪輕輕拍著船舷,船身微側,留下一條閃白的水帶,泛動波光萬千。

這艘龍葉船綉闥雕甍,別具一格,許因如此,才會讓海賊盯梢上意欲劫之。

他只不過是在泛舟出海時偶然遇到,順道出手相助,如此,船隻的主人感激涕零,定要留他在船上盛情款待方表答謝之意。

浪濤滾滾,帶着船身此起彼伏,他依著欄桿,望着湛藍色的海面,想到自己曾經極為怕水,不到萬不得已時絕不肯坐船,還是當年被她哄騙讓了船,嚇得他驚惶未定之際,為他放了世上最美的煙火。

他驚覺已有八年未能見到她了。

他從未想過當一個君王,那身世之謎與千鈞之重的囑託,他始終小心翼翼的藏起來,只願她能無憂無慮相伴左右,只是到底還是隱瞞不了她。

八年前她離開后,從此,他的臉上便失了笑容。

那本是他生平所下的最痛悔莫及的決定。

那些支開暗衛的小把戲,還有她極力隱藏的難過,他又豈會沒能瞧出端倪。

他太過了解她的固執與任性,為了留住她,他甚至想過命人禁錮住她。

可她卻說,她不願意。

她不願意為了陪在他身邊委曲求全,過着偷偷摸摸暗無天日的日子。

他在登基之後快馬加鞭趕到城外,在看到她的背影時,多麼想要上前相擁,同她並肩而去。

他瘋了一般追上前去,卻看到她微微抬頭看着天空的楓,慢慢閉上了眼。

宮中仍有無數勾心鬥角等着他,他委實不忍再一次拉她捲入那些她最厭倦的風波中。

剎那間,他想,也許放手,讓她自由自在的翱翔,才是對她最好的選擇。

哪怕從此他一生孤寂,成為史上最孤寂的帝王。

他沒有立后立妃,這其中艱辛旁人莫能知曉。他立先皇之子蕭奕煊為太子,彼時時局動蕩不堪,太子年幼,為其穩固,他致力整頓吏治,將朝野頹靡之風整頓一新,而後撫治四海,終得民心,當滿朝文武皆忠心臣服於他時,再也未有人敢提半句立后一事。

那時距她離去已過了五年。

這之間,他派人尋了她很多次,始終杳無音訊。明鑒司主事陶淵說,她沒有動用任何明鑒司的勢力,天大地大,根本尋不到她的蹤跡。

他始終記得她說過,待他朝大權在握,四海昇平時她會回來。

他常常會回到他們的公主府,獨自躺在那片賞星的草坪上;他也會在她喜愛的酒樓茶居徘徊,無數次看到與她背影相似的女子,卻在她們回頭時一次次嘗盡失落。

直待那一夜,在與大梁一役的慶功宴后,他邀大將軍陸陵君信步閑走。陸陵君告訴他,說看到了她。

他一時竟語無倫次,直問是在何處所見,何不將她帶回來。

陸陵君沉默許久,說道:「臣是在遼北的草原傷見到她的,她……還是那麼有本事,帶着整整一大隊商團去賣絲綢買馬匹。」頓了頓,「只是,她已有了夫婿和孩子,他們……看上去很好,臣……便也不敢攪擾她。」

見眼中的亮光湮滅了,見他不願相信,陸陵君說:「當年臣甚至埋怨怪過皇上放她離走,時至今日,臣只盼皇上能夠放下執念,莫要陷得更再深了。」

那夜是他登基以來頭一次喝得酩酊大醉,寢宮空曠冰冷,月寒沁入心脾。

他搖搖晃晃的到了宮牆的最高處,京城的繁華璀璨近收眼底,除了自己的衣裳獵獵作響,其他的喧鬧聲都離他太遠太遠了。

他下意識回過頭去,身後是皚皚白雪,廣闊無垠,空無一人。

那一刻,連他自己也不明白,明明希冀她能幸福,唯恐她會孤獨,何以此刻,他卻心如刀割,甚至升起一股憤怒之意揮之不去。

自那起,他再也未有派人去尋過她。

他也想過嘗試以情忘情,然而,饒是那些朝臣進獻的美人多麼傾國傾城,在他看來都不及她萬一。閉上眼,唯能記起他對她的那句承諾:此生只有她一個妻子。

他終究是忘不了她的。

海浪輕拍,濕漉漉的風拂在臉上,將他從回憶里拉回了現實。

一道曙光點亮了東方的瑰色,再往前,就是淮水以南的都江鎮了。

船的主人董荀已年逾半百,見他獨自望海,邀他入艙飲茶閑聊。見他抬袖時手腕有道長長的傷疤,董荀說:「此傷,似乎是□□所傷。」

他道:「這是三年前與大梁一戰中所受的傷。」

董荀訝異:「不想兄台竟是從軍之人。」

他淡淡一笑。

三年來,他御駕親征過兩次。雖遭到了滿朝文武的極力反對。

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此舉是為了徹底驅逐外敵,還是為了讓自己置身於戰場,拋卻一切無妄相思。

兩戰皆是大獲全勝,大慶軍師不僅將梁國徹底驅逐邊境,更開拓了全新的版圖。

只是第二次他受了太重的傷,敵軍在劍上淬了毒,幾欲要被奪取性命。

他也不知自己昏厥了有多久,等他醒來的時候他發覺他已身處寢宮之中,卧榻邊上年輕的太子握着他的手睡著了。太子見他睜開來欣喜若狂,告訴他他已昏迷了近兩個月多,太醫們說若他熬不過今夜只怕便再也醒不來了。他正要張口說話,太子又道:「您不在的期間,朝中一切妥善安穩,煊兒沒有令皇伯父失望,好容易熬過此劫,您莫要再勞壞了身子。」

太子的眼底閃著與年齡並不相符的成熟與從容,他靜靜看着太子,見太子欲要傳召太醫進來,他拉住了太子,輕聲道:「不,告訴太醫,朕沒能熬過。」

太子不可置信的望着他,他虛弱一笑:「煊兒能做的很好,本當多陪陪你的,只是皇伯父……是真的累了。」

他的葬禮甚是浩大隆重。他自己自然未能親眼所見。選擇死遁離開,是他此生最放縱自己的一次決定,放縱過後,他甚至不知該何去何從。

他漫無目的一路南下,有意到了他曾經住過的廣陵小鎮,只是物是人非,桃花依舊。

直到漂泊至此,這茫茫大海,時光漫漫,彷彿凡塵俗物也隨之曠遠。

「宋公子?」聽到董荀輕聲叫他的名字,他才恍然回過神來。宋郎生,已有八年未用過這個名字了。

他不願過多提及過往,董荀亦不再多問,此時船抵達海港,董荀見天色已黑,下起了微微小雨,便盛情邀他到自己的莊園去暫住。

馬車緩緩而駛,莊園外牆環護,綠柳周垂,宋郎生出口道:「不想董先生的家宅竟如此雅緻。」董荀謙道:「都江這一代的產業乃是老夫的女主人所有,老夫僅不過是代為看管。」

他心中微微訝異,這董荀在江南可謂富甲一方,從不知他背後另有主人家,竟還是名女子。

細雨綿綿,行人紛紛,小鎮雖與京城的喧鬧繁華不能相論,卻是古樸祥和,安寧舒心。

馬車至莊園門前,董荀在前引路,他撐開傘徐徐步入,綠樹掩映之中,奇花爛漫,一帶清流,自石隙瀉於佳木叢中。

眼前一派清麗之景,令人倍生熟悉之感,情不自禁再進數步,但見流泉撥動清韻,白玉為欄,環繞池沼,魚躍而起。

腦海中乍然迴響起她昔年在廣陵的閑笑之言:「阿生,待有一天我們有了很多很多錢,定要換大大的宅子住……」

他忍不住白眼,「就我們兩個人,住那麼大做什麼。」

她嚮往道:「在院子裏種花啊,尤其是棠花……從前公主府種不了那麼多,柳伯說花太多了招蜂引蝶……可我偏喜歡住在花園裏……喔,但是還是想要府里的大湖,裏頭養好多好多魚,這樣我們就可以隨時想吃魚的時候釣上來就好了……」

「你親手養的魚只怕你捨不得吃吧?」

「……這樣一說好像也是……」

他忍不住問:「還想要什麼?」

「啊?你有在聽啊,唔,還要種楓樹,到了秋天我們就帶着我們的孩子在樹下盪鞦韆,和孩子說我們的故事啊……」

他霍地回首望去,這花園中竟種滿了海棠花,株株朵朵,皆是她最愛。

董荀見他停下,問道:「公子?」

他呆怔了許久,顫聲問道:「院中可種有楓樹?」

董荀稍稍訝異:「栽在前院,公子如何知?我家女主人極愛楓樹,當年可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

話未說完,他便搶身奔往前院而去,繞過廊角時,但見蒙蒙微雨中,楓紅的樹影蕩漾在湖面上。

一縷淡淡的風帶起一片楓葉,旋轉在空中,他伸手接住,憶起年少時的她笑着,雙眸閃爍如星:「你,聽過關於楓葉的傳說嗎?傳說呢,在楓落下之前能接住的人會得到幸福,若能與心愛之人共睹千百楓葉似雪飛舞飄落,兩人就永遠都不會分開。」

他一步步走往前去,樹邊的鞦韆被風吹得輕輕搖擺,彷彿一切令人魂牽夢繞的過往如浮光掠影,一花一葉,一楨一楨,清淺彌散。

待近到鞦韆旁,但見支撐的木樁上刻着: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他顫着手撫上那熟悉的字跡,眼中的淚越積越多,至此,再也按捺不住的決堤而落。

是她,他知道是她。

此時董荀已趕了上來,見他如此黯然傷懷,卻是大為所惑,「公子……可是有哪兒不適?」

他背着身將臉上的淚摁干,道:「這院子與在下昔日故人的宅邸頗為相似,在下一時觸景傷情,倒是令董先生見笑了……」

董荀失笑道:「哪裏哪裏……」

他問道:「不知這莊園的主人可在府上?在下前來,自當親自拜訪才是。」

董荀搖了搖頭道:「數月前夫人忽攜小姐外出,期間一直未曾回來過,老夫亦是在收到夫人的信後方才前來代為看理,公子大可不必拘禮於此。」

聽到「小姐」二字,想起陸陵君說過她已有夫婿與女兒,他心中一黯,「既如此……」他原想告辭,可心中卻仍有千萬個不舍不願,他至少想要看一看她的夫婿生的是何模樣,待她可好,何以她已然成婚,還要在鞦韆寫上那首屬於他們的詩。

他猶豫再三,終問道:「不知……這家老爺可在府中,在下……」

董荀微微一笑道:「我家夫人素來瀟灑獨身一人,府上並無什麼老爺,這鎮上的人皆是知曉的。」

他渾身震了一震,「獨身一人?怎,怎麼會?四年前,還有人在草原看到過她與她的夫婿……」說到這裏,他忽然噤聲,董荀道:「公子是夫人的舊識吧?」

見他一時無言,董荀又笑了笑,「公子自入庄后卻是諸般異態,老夫要連這都瞧不出門道,倒是白活了這麼大把歲數了。四年前……夫人確實帶了小姐去了草原,若老夫所料不錯,那『夫婿』多抵老夫那小女貪玩所扮的……不過,小姐,倒確是夫人的親身骨肉……」

輪番消息令他不知所措,他心中重燃希望,卻又生怕僅是妄想,唯恐最後的這一點念頭也成泡影,他怔怔望着那楓樹,終於問道:「她……她的女兒,如今多大了?」

董荀道:「老夫初識夫人乃是在丁酉年孟春,彼時夫人已身懷六甲,沒過四個月小姐便出世了。算到今日,小姐已然七歲了。」

丁酉年,丁酉年孟春。

他重重閉上了眼,眼淚依舊奪眶而出。

他怎麼就沒有想到,那是他的女兒。

她怎麼就捨得懷着骨肉離開,她,她獨自一人究竟是怎麼熬過來的。

董荀邀他入屋飲茶,並徐徐道來了她的這些年。

原來她當年漂泊至廣陵他們曾經的家,變賣所有的積蓄,而後漂泊至此,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臨近酒樓倒閉破產的掌柜董荀。

她買下了那間酒樓,挽回了酒樓的頹勢,並讓董荀繼續留在酒樓內經營,此後,董荀便未離其左右。

哪怕後來他有了自己的商團富甲一方,而在她跟前,他仍會視她若自己最為敬重之人。

董荀說,從未見過比夫人更堅強的女子。

仍記得在孩子出世前的那夜,她忽然腹痛如絞,更來不及叫來鎮上的穩婆,哪怕如此,她亦能在所有人都慌手慌腳時讓大家鎮定下來,咬着牙誕下健康的嬰孩。

宋郎生不敢想像那樣的場景,她明明那樣怕疼,可他卻在她最疼的時候不在她身邊。

董荀說,他不知夫人的過去,雖然她常常會笑,然而眼底卻遮不住幾分落寞之意。

因經商之故,她多年走南闖北,去過不少地方,見過不少名士。其中不乏傾心愛慕者,她卻從不為之動心。

偶然問起,她只道:我已嫁了,豈可再嫁?

她說她已嫁了,只是董荀卻從未見過她的夫婿。

心臟的鈍痛已令他不能再聽下去。

他問:「你可知她去往何處?」

董荀輕輕搖了搖頭:「當時先皇逝新皇登基,老夫只知夫人一路朝北趕,走得甚急,卻不知緣由……」

手指緊緊握著掌心生疼,雨何不知時停了下來,只聽得到檐前滴水的聲音,落在滴水濺成水花。

她去尋他了,在聽到他的噩耗后,夜以繼日的趕往京城,再也顧不得其他。

多年以後,即使她已變成他人口中沉穩睿智的女主人,卻一如當年,遇到他的事便不能冷靜自持。此際,他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即到她的身邊,他害怕她再為他落淚。

董荀見他迫不及待地欲要離開,出聲叫住了他:「宋公子,海上已起了東南風,今夜只怕是不能開船了。」他頓住腳步,只聽董荀意味深長道:「不論有何緊要之事,都應好好護自己周全,方能守護想要守護之人。」

他想,也許董荀已然猜出了什麼。只是並未道破。

翌日清晨,他早早到了渡口等待北上的第一隻渡船。

海天一片灰藍,只能見到海面上船頭的燈,踏着黎明的光緩緩駛來。

他徐徐而立,迎著海風,看着白晝初顯光華。

待船停靠至岸,船夫放下長板讓船上客人先下,渡口人來人往,絡繹不息,他正欲登船,身體卻在那光影交錯的瞬間僵硬如石。

石欄邊,那個他朝思暮想之人正牽着一個漂亮的稚童徐徐而來。

他屏住呼吸,甚至不舍發出半句聲音,唯恐驚擾了眼前這一場如夢似幻。

小女孩為了逗母親開心,讓娘親俯下身來,伸手撫了撫她的額發。岸邊人流如織,她沒有瞧見他,抱起女兒從他身側擦身而過。

他的心越跳越快,卻不敢邁開腳步上前相認。

旭日東升,有海鷗低掠而過,小女孩把腦袋耷在母親的肩上,發現他正怔然看向這兒。

她皺了皺小小的眉頭,伸出手指指着他,軟糯地說:「娘親,有個長得很好看的叔叔在瞧着你哭呢。」

她回過身來,朝霞透過雲層映照在那一抹藍色的翠煙衫上,容顏緋紅秀雅。

眾里尋她千度,八年八個月零十三日,默數在心,終相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手遮天,一手捶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一手遮天,一手捶地
上一章下一章

68 終外:曾見樹下楓成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