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和碑

樹和碑

湯陰作為縣的名字,被叫了2300年左右,可以追溯到西漢初年。由漢再往上行,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情多數已被歷史的灰塵掩蓋住了,但有些仍然模糊可見。戰國時期,這裡是《詩經》邶風吹拂的地方。在周代,是文王受難地。在商代,是國家監獄所在地。在夏代,縹緲的只剩下了一段關於龍的傳說。

老地方要有老字號。老字號如同一部好小說里的好細節,能讓老地方生動而且持久。湯陰久負盛名的老字號有兩個,一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羑里城,一是岳忠武王廟。今天的羑里城早已沒有了商代國家監獄的血腥氣,樹木茂盛,光長影短。武穆將軍岳飛身前威武,身後也威武,廟內廊亭疏闊,碑碣林立,現有存碑342塊。樹往上生長,長的是無量的功德,碑碣朝下栽,栽種的是教訓和紀念。2009年8月,拜謁過兩處老字號后,我寫了一句順口溜:「文王堂前樹,武穆院里碑。一方一世界,各自生光輝。」

我們從周文王身上繼承了什麼

細算一下,我們從周文王身上真是繼承了不少大的遺產。

《易經》是一例,「以禮入教」是另一例。中國人沒有土產的宗教,但不能總是敬鬼神而遠之。這麼廣袤的土地,這麼多的人口,怎麼樣才能更好地治理?以禮入教,以德治國,以人心的和諧維持**的存在是周文王的大膽發明。還有作為國家機器框架的「周禮六官」。自周之後,後續朝代**部門的職能分類,包括今天現行的國家機構的職能設置,鼻祖都在周朝。

周文王是黃帝的直系血脈。據《史記·周本紀》的說法,后稷是黃帝之後,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鞠生公劉,而後慶節、皇朴、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直至古公亶父生季歷,季歷生姬昌,姬昌就是周文王。「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史記·五帝本紀》),坊間傳說周文王兒子總數過百,但有記載的只是十七位,其中長子,次子,四子名氣最大。長子是伯邑考,就是文王身陷國家監獄羑里城時,被商紂王做成肉湯的那位,文王無奈中喝下肉湯旋即吐出。至今在羑里城還有「吐兒冢」,吐兒與兔兒諧音,做兔肉的生意人不要去湯陰,天下只有那一片地方敬重兔子為神物。次子姬發,即周武王。四子周公旦是周禮的總設計師,「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有政體」(《三字經》)。周公的封地在魯國,西周的典章禮制在魯國實施的最得體。孔子早年曾以「相禮」為職業,一直到晚年,他的核心思想仍是「克己復禮」。

周文王實行的是老人政治,且獲得了極大成功。文王大概生於公元前1147年,出生地是岐下(今陝西省岐山縣)。繼西伯位時已經45歲,82歲那年被商紂王拘禁羑里,「拘而演周易」,演周易是高密度的強腦力工作。「閑坐小窗讀《易經》,不知春去已多時。」八卦指乾坤巽震坎離艮兌,即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古人用此八種自然狀態結構世界,這是中國人最早的宇宙觀,是中國的大智慧。周文王用七年的時間對先天八卦(伏羲八卦)進行重新定位和繼承思考,由八卦演繹為六十四卦。孔子給《周易》的評價是「潔靜精微,易之教也」,「潔靜」是頭腦冷靜,「精微」是思維縝密。一個人到了82歲高齡,仍保持著如此旺盛而嚴謹的思辨力,不得不承認是得天獨厚,得了在天之靈。90歲文王邁步出牢監,93歲訪得曠世賢相姜太公,姜太公那一年也已經82歲,兩位白髮老人大袖飄飄走天下,用今天那句俗不可耐的俗話說,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文王97歲山崩,一生恪守西伯位,稱霸不稱王,「順商而治」是他的道德底線,「武王伐紂」是他身後的事。文王是武王姬發頒發給他的謚號,生前他並不以這樣的稱號自居。

文王出獄使用的手段也是留給後世的「精神遺產」。商紂王因為西伯姬昌深得民心,擔心眾望所歸才拘而禁之的,就如同蔣介石拘禁張學良,也是準備一生「不放虎」的。但文王遠比張學良高明,用美女、珍寶、從事學術工作(演易)三大法寶,換得了自由身。韜光養晦這個詞,被周文王用至極致。

清人黃履平有《文王贊》詩,讀著讓人心曠神不怡:「獨立不懼,開物成務。王臣蹇蹇,匪躬之故。用說桎梏,利用行師。先否后喜,文王以之。柔順利貞,用晦而明。作易憂患。因二濟行,聖人之情。與天地准,大德曰生。」

三百六十行的由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是職業,是工種。舊說法有肉肆行、醬料行、魚行、鐵器行、茶行、藥行、紙行、衣行、宮粉行等等。三百六十行這個具體數字,出處在《周禮六官》。

六官是周代**機構的六種設置,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唐朝的機構設置為「三省六部」,三省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由尚書省統治。

天官冢宰「掌邦治,均邦國」,是治官,下轄63官。

地官司徒「掌邦教,撫邦國」,是教官,下轄78官。

春官宗伯「掌邦禮,和邦國」,是禮官,下轄70官。

夏官司馬「掌邦政,平邦國」,是政官,下轄69官。

秋官司寇「掌邦禁」,是刑官,下轄66官。

冬官司空是事官,但司空原文在漢代漫失,后以《考工記》補入,下轄30官。

六官合數為376,因司空一文無實考,天下的職業泛稱三百六十行。

《易》的通變與不變

《易》是一部講通變與不變的書。

世上的事和物,沒有一樣是不變的,每一種都在變,每一時刻都在變。我們走在路上,每走一步,吹在身上的風是不一樣的。我們游在河裡,每向前劃一下,流經身體的水是不一樣的。便是我們不在其中,風和水仍然在那裡變化,籠罩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易》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每一時都在推陳,每一刻都在出新。這就是通變。

知道了變,是尊重自然。僅僅尊重自然是不夠的,找出變化規律才叫認識自然。水往低處流是規律,天地間的晝夜交替是規律,一棵樹在一年裡春華秋實,葉生葉落是規律。由物的規律再比照出人與事的規律,做到這一點,就叫提高了認識。周文王了不起的成就,就在於用八種自然狀態之間的糾葛去比照著尋找天、地、物之間的變化規律。

周文王另一個突出貢獻,是告訴人們,事物都在變化這一原則是不變的。萬變不離其宗,造物主是不變的。一切的變是在這個不變的基礎上運行的。

孔子對《易》的頌揚是「潔靜精微」。對《易》的擔心是「其失也,賊」。我理解有兩層含義,一是研究《易》要走正路,心機要純正,要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有益於人、有益於社會的領域。二是研究《易》要走大路,走寬敞路,要領略《易》的大義。僅用《易》來求籤問卜,預測人生,不是恢揚《易》的光輝。

德藝雙馨的岳飛

周文王出生時,有一隻赤鳥落在房頂上,爺爺古公亶父看見了大喜,認為是有「聖瑞」。岳飛出生的時候,有一隻大鳥從屋頂上飛鳴而過,父親給他取名岳飛。這是皇家和普通人家在世界觀上的區別。

岳飛一生戰功赫赫,盡忠報國,有德有藝。身前是一代名將,身後是忠孝精神的領袖,雖沒有善終,卻廣得善後。一首《滿江紅》讓後世的百姓振奮,一句「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當太平」,讓後世的臣子汗顏。清人何金壽「乃文乃武」四個大字,至今高懸岳飛廟的門楣。

岳飛廟建自明代,明清兩朝多次修繕,清朝似乎更重視一些,乾隆皇帝祭掃一次,存《經武穆祠》詩一首,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分別題寫「百戰神威」「忠靈未泯」匾額。1932年,時任湯陰縣長的段國棟倡議重修,「圯者植,缺者完,朽者堅,黝者丹堊。孝娥殿舊毀於火,重建如故」。自岳飛廟建立,人為的大規模破壞只有1966年開始的「*****」。「『造反派』在『破四舊』的口號下,對岳飛廟各項設施進行了嚴重破壞。岳飛及其他塑像被拉倒;施全銅像被送到工廠熔化;秦檜等5具鐵跪像也被送去熔煉;所有匾額、楹聯被摘掉;古建築上的琉璃構件被毀;碑碣大部分被推翻,有的被砸毀。某『造反司令部』駐進岳飛廟。1969年,縣文化館、展覽館遷入岳飛廟。為減少岳飛廟的文物損失,工作人員把零散的碑刻埋藏在地下,將正殿前數通高大的碑刻和乾隆御碑用磚砌成牆,抹光牆面,寫上毛**詩詞和『革命標語』。正殿、寢殿分別辦成『雷鋒事迹展覽』和『農業展覽』。孝峨祠改為『圖書館』,三代祠、岳雲祠、四子祠、岳珂祠、張憲祠改作辦公室或者職工住室,正殿院兩廂房辦成『階級教育展覽室』,仿照四川劉文彩收租院的形式泥塑人物104個。岳飛廟至此變得面目全非。」(《岳飛廟志》)

1979年開始翻新重建,又因為滲入了旅遊參觀門票受益諸因素,規模與建制包括承建的動機,沒有超過明清兩朝。歷史是醒世的,但以實用的態度對待歷史,醒世的功能就被打了折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先前的風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先前的風氣
上一章下一章

樹和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