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風是怎麼一回事

採風是怎麼一回事

採風的正義,是民意調查。

早先的君王,與後世的情景差不多,從身邊人嘴裡聽到的,基本上全是好聽的,動聽的,耐聽的,真話與實情基本上聽不到。為防止被與世隔絕,就開通了這條洞察民間冷暖的文路。採風主要是采詩,採集老百姓創作的反映日常甘苦的詩。早先的詩,與後來的詩也有點區別,後來人寫詩,多顯示文學上的才能,是文學創作,為做詩人而寫,為出版詩集而寫。早先的詩主要是抒寫人活著各種各樣的難受,各種各樣的不容易。是即興的,是有感而發的,是有的放矢的。有點類似今天的手機簡訊,國家出台了新政策,或者社會上有了突發事件,百姓里的智者就及時地做出導讀或點評。

典籍里是這樣記述「采詩」以及詩的定義的:

從十月盡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秋公羊傳註疏》)

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漢書·藝文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漢書·食貨志》)

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漢書·藝文志》)

《詩》以正言,義之用也。(《漢書·藝文志》)

「官衣食之」,穿著官服,領著官員傣祿,用今天的話講,叫比照公務員。采詩機構,相當於文聯這樣的部門。「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采詩官搖著木鐸沿路采詩。木鐸,是早先的響器,大鈴,銅製木舌。古代有重要政令出台,或重大節點日子才使用木鐸,「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比如春分這個節令,春分早先的稱呼叫日夜分。「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咸動,啟戶始出。先雷三日,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這是禮記里的話,意思是,進入春分,雷聲發作,間或閃電,冬眠蟲類覺醒,破土而出。春分前三天,要搖著木鐸警示百姓,「雷聲即將發作,言行舉止有不守禮儀規則的(天將懲戒),生下的孩子會有缺陷,還會有別的凶象」。日夜分,是天循法則,人也要守社會的法則。以這個層面為出發點,就容易理解《論語》里的這句話了:「天下之失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以前詩官采詩,側重「怨刺之詩」,如果國家沒有發生重大功德事情,沒來由地對**或領導歌功頌德,被視為詩里的下作,不被採信。當年的君王真夠了不起的,他們進行民意調查,不是往各地派出工作組,工作組收集上來的意見大概不夠鮮活,百姓因為有所顧慮也不一定敢說實話,在信息交通手段那麼差的時代,有采詩這樣的政策,應視為大的政治智慧。

采詩制度真正的實施,其實也是很有限的。在隋朝已經有人發出了感慨:「諸侯不貢詩,天子不採風,樂官不達雅,國史不明變,嗚呼,斯則久矣。」清朝的畫家俞蛟也有調侃的句子:「採風問俗,紀載宜詳;品翠題紅,篇章爭麗。」今天也倡行採風,說「採風問俗,紀載宜詳」有些奢望,但願「品翠題紅,篇章爭麗」少一些,儘可能地說幾句真話和實話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先前的風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先前的風氣
上一章下一章

採風是怎麼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