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要做就做大

第三章 要做就做大

何晉在發愁,該怎麼弄錢。只要能弄多點,將來舉兵的時候,在這小團體內應該多少會有點份量。

沒辦法,他沒有武力,智力方面也沒信心,穿越前,他不是什麼軍事天才,也不是什麼特種兵,頂多就是軍訓的時候被操練過。

對於劉備即將展開的一連串黃巾討伐戰,他不擔心。記得演義中,劉備初期很順利的。

只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得設法提升自己在小團體內的發言權。不然,將來只會被邊緣化。要是劉備打敗仗又要逃走,他只希望,劉備別忘了帶他跑路。

「怎麼辦呢?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弄點錢,也有助於他改善如今狀況。說實話,他實在有點受不了漢人的食物。

每天都是兩餐,粟米粥配上一些鹹菜,餐桌上看不到一點油星,菜是煮的,肉也少見。

說實話,他不是不知感恩的人。劉備救了他,他還嫌吃不飽,說出來會被人罵狼心狗肺吧。

可是他真的餓得很難受。沒有油的菜,吃起來難吃,也不飽。劉家的情況,肉也罕見。他每天都只吃個半飽,那點份量,跟他吃點心差不多。

以前吃稀飯,他不吃個三、四碗,都不會感覺飽。現在,裝個兩碗,一鍋粥就見底了。故而,努力賺錢,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狀態,也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他到底該怎麼做?他被搶光光,想搞發明根本沒錢。

看過一些穿越小說,他知道很多東西在古代,都可以輕易賺到大錢。不排除那些作者有yy的嫌疑,但是呢,可信度多少有一些。

比方說蒸餾酒,香皂等等。幽州靠近邊疆,蒸餾酒做出來,那些游牧民族一定很喜歡。到時候用酒跟他們換馬匹毛皮等物,再販入內地,一定可以賺大錢。

只是,唉…

沒錢啊。

何晉看向一旁樹底下,趁着落日最後一點光輝,拚命編織草鞋得劉備。

跟劉備借錢就別想了,劉備也是窮到快要被鬼抓去。劉備他家本來就窮,他老子沒當什麼大官,死得又早,沒能給他留點遺產什麼。劉備為了求學和遊學,借了不少外債,根本沒錢可借他。

所謂遊學,就是這年頭士子得去其他地方,見識一下。有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意思。

除此之外,也是設法交朋友,擴大交友圈。多認識一些人,將來多條路子。為了這個,劉家現在是一毛錢都沒剩。

那他到底該怎麼辦?

有哪種發明,不用本錢,來錢快,還不怕人家抄襲模仿?

在線等,急!

突然間,看着劉備十指翻飛的編織草鞋,何晉有了一個主意。

劉備賣草鞋的經歷,在很多人來看,都是黑歷史。他的對頭黑,後人也黑。覺得這沒半點英雄氣概。哪怕殺豬都比編草鞋光榮些。

可是在何晉看來,這是劉備的光輝。一本三國演義,根本就是最早屌絲逆襲典範。

難道不是嗎?一個路邊賣草鞋得,迎娶白富美(糜氏和孫尚香。),當上ceo(蜀漢帝國。),最後走上人生巔峰。

在現代,就是妥妥的屌絲逆襲小說,劉備是裏面的主角。以結果來看,劉備就是不屈不撓的典型,稱一聲英雄也沒錯。

賣草鞋什麼,何晉只覺得這樣更有魅力,更親切,更鼓勵人心。在現代,根本就是雞湯的代表吧。

劉備可以出個語錄什麼,鼓勵大家說,我賣草鞋都可以賣出一片天,迎娶白富美什麼,你們也可以。

對於那些黑子什麼,他們就是羨慕、忌妒、恨,自己辦不到,就抹黑別人。畢竟,劉備不管怎麼說,在漢末諸多梟雄、霸主當中,都是走到最後的那三人之一。

只是,看着劉備編草鞋。何晉突然想到,這草鞋其實也是很有前途的。改個方式的話。也許真的可以賣出一片天。

當下,何晉就與劉備攀談起來。

「玄德兄,不知這草鞋,本錢幾何?你一日可以織多少雙?一雙可以賣多少錢?」

何晉坐到劉備旁邊,開始問起一些草鞋相關的問題。劉備頭也不抬的,一邊做一邊回答。

「本錢?這草鞋不用本錢,每日所需用料,備親自去采。至於這草鞋。」玄德舉起手裏織到一半的鞋子,「熟能生巧,備不才,兩個時辰可以織三雙。」

「玄德兄,既然本錢如此低廉,為何這草鞋一雙要價十五文呢?」對於這個問題,劉備也不知所以然,當初他看到市場上,都是賣十五文錢一雙,也就跟着賣了。

不過劉備也有他的解釋:「大概是與人用工一日便是十五文。這草鞋若是一日能賣出一雙,一日工錢便有着落了。」

這樣嘛,何晉點點頭,原來如此。

漢代一個普通工人,受雇於人,一日所得大概是十五文。這草鞋的價格,差不多就是這樣訂的。所以一天能賣出一雙,今日便算生活無虞了。

當然了,人工價格會依地點和工種不同有所浮動。不過在幽州,就是這價格了。想到這裏,何晉剛剛內心那個模糊得想法,更加明確了。

「兄長,你看這般如何,我們如此這般。」何晉又想了下,當劉備把手上的草鞋編織完后,對劉備提出了一個建議。

「兄長,你這般製作,太缺乏效率了,自采,自織,又自銷。每日花費在各種事情上,浪費時間。不若,一日十五文錢雇傭一人,讓其每日不間斷採集蒲草。兄長編織,我銷售,我定然每日將草鞋賣完,你看如何。」

這幾天,他是在發獃、想事情沒錯,不過不代表他就是混吃等死了。

他觀察到劉備的作息,大體上每天會去採集製作草鞋的原料,採集回來后處理一番。

之後會帶着曬乾的浦草,去市場。一邊編織,一邊販售。大體上是這樣沒錯。

所以,他一天很多時間都浪費掉了。

兩個時辰編織三雙。可是實際上,他要是努力一天可以做到十雙。工作十二小時,六個時辰,九雙。拼一點,十雙都可以。

可是呢,他很多時間都浪費掉了。比方說,去採集原料,光路上就要花上不少時間。採集回來,去市場,又是不少時間。在何晉眼中,這都是缺乏效率的表現。

當下,何晉想到了流水線。這東西是工業革命后的產物,把工人像螺絲釘,各安其位。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崗位,每天做固定的事情。專心做一件事。

配合上機器,可以讓產能發揮極大的效果。

在工業革命前,通常做什麼,就像劉備這樣,一個人負責到底。工業革命,追求效率,則是把所有工作都要細分,每個人專註一項。

思考下,何晉提出流水線的方式,專門讓一人甚至兩人負責採集原料。然後劉備專門編織就好。他負責銷售。

何晉掐着手指給劉備算帳:「一雙十五文,如果雇傭一人專門采草,兄長編織,我銷售。兄長專門編織,那怕一日只製作六雙。去掉那雇傭的錢,至少還可以賺到六十文。」

劉備掐指一算,有道理啊。六雙,如果能全部賣掉,九十文。扣除請人的十五文。他和何晉都可以分到三十多文。這成績和他以前一天賣出兩雙草鞋都差不多了。

劉備很厚道,他沒把何晉算做那雇傭的人,可以和他平分。不過即便如此,他一日也可以穩定分到三十多文。

「此法似乎可行。」劉備想了下,眼睛一亮,這方法他怎麼沒想到呢。不過何晉還沒說完呢,繼續淡然的說道,「玄德兄,晉還沒說完呢。試想,若是能多請幾個人,如法炮製,將草鞋每雙成本壓到最低,假設一雙十文的低價,能不能一統涿郡市場。」

何晉的話,真的讓劉備聽傻了,他從沒想過,原來草鞋也可以這樣生產!

在目前這個年代,大部分的生產方式,幾乎都是家庭作坊式的。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完全顛覆了人們的想像。

在漢代,不是沒有那種集中了很多人力進行生產的方式。不過僅限於一些少數的行業。僅限於一些擁有大量資本的商人,在某些行業,例如紡織、鹽鐵、做醬、家具行業。這點在史記中都是有記載的。

可是卻沒有人想到草鞋這樣低賤的行業,也可以進行這樣的生產。並且,也完全沒人想過,可以進行流水線的方式生產。把工序分拆,透過大量生產,壓低成本,進而達到一統市場。

若是能夠一統涿郡草鞋市場,那每日收入都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最賺錢行業是什麼行業?不是什麼科技業,不是賣奢侈品,最賺錢得行業,就是壟斷業,只要壟斷某一行,什麼都能發大財。

尤其像是日用品,每天人們離不開的東西,細水長流,累積下來竟是一筆足以傾城的財富。兩桶油不就是這樣,擠進五百強的。

固然草鞋在漢代,被視為只有低等人才穿的廉價物,有點錢得人都會穿更好的布靴、絲履,或者是皮靴。

可是草鞋真正穿的人可不少,哪怕是一些家境富裕的人,也會穿草鞋。遠行或是工作,捨不得把好鞋拿來穿,就穿草鞋。蘇東坡,都還留有竹仗芒鞋勝輕馬的詞,芒鞋就是草鞋的一種,可見得草鞋的好用。

「大哥,我大漢朝可是有五千六百萬人。若是每人一年穿一雙,不求多,只要有十分之一的草鞋是我們生產,五百六十萬雙,每雙賺一文。那每年就是五千六百千錢。」

何晉偷換了概念,把劉備忽攸地一愣一愣,聽的劉備目眩神馳,激的他心癢難耐。專業的採集、晾曬、銷售,完全有可能把草鞋這種微末人等所穿的賤物,做成一番大事業。

當下劉備決定,干!不做他一定會後悔。

忽攸成功劉備,何晉也鬆口氣。同時暗中祈禱,這方法千萬要成功。

只要能成功,將來他在這小團體內,應該會多點話語權。並且,能改變他目前的處境。至於,能賺多少錢,他倒不在乎,能拖到正式起兵就夠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桃園結義三加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桃園結義三加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要做就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