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繼續變寶

第63章 繼續變寶

李崢看了看依次擺放在山洞裡的代耕犁,將之又規整了一番,便拿著百寶箱繼續往下翻頁。

他選中的第二件農具是明朝時期的「齒輪水車」。

水車是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灌溉工具。最早的水車大約東漢時出現,又叫「龍骨車」。作為中國農耕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水車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東漢末年的「翻車」。這一階段的水車必須以人力踩踏來實現汲水。

第二階段就到了唐宋時期。水車的發展,在輪軸應用方面有很大的進步,能利用水力為動力,作出了「筒車」,配合水池和連筒可以使低水高送,不僅功效更大,同時節約了人力。

第三階段就到了元明時期。由於輪軸的發展更進了一步,一架水車有一組至三組齒輪,從而發明出「水轉翻車」、「牛轉翻車」,這些齒輪翻車可以依風土地勢交互為用。

至此,利用水力和獸力以為驅動,使人力終於從翻車腳踏板上解放。

同時,也因轉軸、豎輪、卧輪的發展,使原先只用水力驅動的筒車,即使在水量較不豐沛的地方,也能利用獸力而有所貢獻。

另外,則有「高轉筒車」的出現,地勢較陡峻而無法別開水塘的地方,也能低水高送。而元明之後,中國水車的發展便再沒有多少成就了。

李崢接連點擊這張圖片,光幕陣陣閃爍,一架一架最為先進的明朝水車直接從百寶箱里彈出,依次排放在山洞裡。

「天乖乖!」李崢看著一架架高大的水車,不由感慨,「這麼大,絕非人力能移動……,嗯!讓他們自己研究如何將水車拆卸成部件,運到該用它的地方后再組裝去。」

李崢接著往下翻頁,眼睛陡然一亮,他發現了一個可能會改變整個世界的物件——安裝了橡膠圈的馬車輪子。要知道橡膠樹最早產生於南美大陸,直到19世紀末,在西方世界橡膠製品才開始運用於車輪技術上。

李崢驚嘆道:「這個寶貝東西一旦亮相於世,那可是要引發科技革命的……。不行,我先把它保留一下,以後再拿出來吧!」由此他又想到了橡膠樹的樹種問題。

在他的印象里從南美引進的橡膠樹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是可以種植的,如果百寶箱里有樹種簡直太完美了!他連續翻頁,終於找到了巴西橡膠樹種。

可是李崢猶豫了:「我現在被楊國忠的蝦兵蟹將四處追捕,自身難保,現在還不能騰出手搞我的『特區』建設,我一定要強大起來,讓敵人害怕,等我能真正立足大唐的時候便來一心一意推廣這些東西,富強國家。嗯!就這麼定了!」

李崢還是放棄了取出「橡膠樹種」。

「還是不要一口吃成胖子,循序漸進才是正理。」李崢暫停了對農具的搜尋,轉而開始在「生產物資」包里翻看起「農作物」來。

他最為關心的還是那些高產耐旱的農作物。無論李崢的「前世今生」都明白一個道理,雖說眼下在大唐盛世,正處在開元盛世之後的天寶年間,可是所謂的「盛世」並不能遍及全國,惠及所有的老百姓,貧苦人口依然大量的存在,尤其是在安史之亂快要爆發之前的幾年,大唐可謂是「金玉其表,敗絮其中」。

在此情況下,如果能迅速將這些在未來才能出現在中國的高產農作物推廣開來,那可會挽救多少沒糧食吃的貧苦百姓的性命。

李崢帶著這樣的心思,在光幕上逐一翻看。「九宮格」里霍然閃爍著玉米的圖片。

玉米,又名番麥,原產於南美洲,人們曾認為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玉米才在世界上傳播開來。其實,中國引種玉米的時間要早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間。不過那也要到了明朝時期。

玉米在傳入之初,尚未列入穀物,而被視為「果屬,以食小兒」。

一直到了清朝時期,玉米才開始在中國大規模推廣。這種高產作物確實滿足了日益增長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擴大了土地播種面積,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

「那麼由於我這個神奇的穿越者李崢的出現,又由於我的百寶箱,玉米這種高產農作物將會提前到唐朝時期問世於我國了,就是它了!」

「嗒嗒嗒嗒……」李崢連續觸動光幕,光束閃爍,無數的玉米棒從百寶箱里躍出,堆成了小山。

再往下看,李崢當然選中了「紅薯」。

紅薯又稱「番薯」,原產於墨西哥、哥倫比亞等熱帶美洲地區,也是在明朝萬曆年間被引入中國的。這裡還不得不提到一個名留青史的人——陳振龍。

當時正值明代萬曆年間,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到現為菲律賓的呂宋島經商,發現了紅薯不僅產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種回國。但當地有嚴厲的禁止帶出法令。

於是陳振龍便和兒子陳經綸向當地百姓學習栽種方法,終於巧妙地將「薯芽」絞於纜繩之內秘密帶回國內。

有詩譽「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回國時,正逢當地冬麥歉收,春天大旱。於是夏日播種,秋獲豐收,而後紅薯這一珍貴品種,則以星火燎原之勢,迅速在全國廣泛種植。

紅薯的生命力極強,不管是山崗還是沙石土,紅薯對土地的鐘情程度達到了不分貧富的境界。這種完全可以充當糧食的高產作物一旦提前問世,意義非同凡響。

當然引進紅薯的故事李崢是沒有研究過的,他只是一門心思的想把這種高產「救貧」作物在唐朝推廣開來,惠及百姓。至於他這個「怪胎」的出現,在歷史上會不會埋沒了陳振龍的功勞,那只有對不住您了!

還有一種農作物李崢是絕不會放過的,那就是馬鈴薯,也叫土豆,也叫洋芋。

土豆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后先是被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大約在明朝末年傳入中國。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的高寒地區生長。

選定之後,李崢繼續往下翻頁,最後選定了一種高產作物——南瓜。

南瓜也稱番瓜,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大約明朝嘉靖時期傳入中國。

其果實可作肴饌,亦可代糧食。南瓜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南北各地均可種植,單產很高,產量頗豐。一經引進,便快速成為重要的菜糧兼用的高產作物。

在我國的農業史上,馬鈴薯、玉米、番薯、南瓜等從美洲傳入的高產作物立即成為了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

現在由於李崢帶著百寶箱的到來,使這些在唐朝時期根本沒有的農作物提前問世,他堅信這將會使「盛唐」的「盛」真正惠及到貧苦百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掌盛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掌盛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63章 繼續變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