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他哪來的勇氣

第62章 他哪來的勇氣

李崢下決心要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不但要造,而且還要造到巔峰之境,造到天下皆知。他哪來的勇氣?究其原因,還是古代的那些形形色色的「造神」點醒了他。

往遠說,漢高祖斬白蛇起義。曾藉助一個神秘的老太婆之口稱自己為赤帝之子。往近了說,太宗李世民出生時「有二龍戲於館門之外,三日而去」之說。

再往眼下說,皇帝李隆基說自己夢見了老子,說他的遺像在京城西南一百多里的地方,於是派人去找,果然在一座山裡找到遺像,迎進興慶宮。

參軍田同秀也上奏,說老子給他託夢,說他曾在尹喜的故宅藏了一個靈符,皇帝派人去求,派去的人果然找到了靈符,拿著靈符回到京城,文武百官都說靈符代表吉祥,紛紛上表請求改定尊號,於是李隆基下詔改元,稱開元三十年為天寶元年,自定了尊號,為開元天寶聖神文武皇帝,並建了玄元皇帝新廟,親自祭拜。

歷代的皇帝之所以這般神話自己,其根本原因還是為了維護「法統」,讓順民們相信「君權神授」是硬道理,給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披上「天意」和「神授」的合法外衣。

如此,在一撥一撥的宣傳攻勢下,這些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異象也就成了「真相」。更重要的是這些「神話」在古代社會的思想體系下真的會有生根發芽的土壤。

李崢明白,並不是所有古代人皆相信這種「神話」,畢竟自古至今這些神話只有傳說,而從未有人真真正正見過,且還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論調一直在不斷衝擊著古代帝王的「造神」。

但不管你怎樣質疑,在「造神」攻勢的狂轟亂炸下,還是有大量的人相信這些「異象」是存在的,心有質疑的思想家們為了養家糊口,為了當好順民,也只有忍氣吞聲了。

所以,他們能造神,我李崢為何不能造呢?以巫郎行巫術為掩蓋,也找一個奇特的地點,變出許許多多的「天寶」來供人們使用,頂多是再找個「乾坤大挪移」的合法解釋,使自己變寶的行為合理化罷了。

那麼新問題就出來了,令人尷尬的是,李崢的行為與其說是「造神」,倒不如說他真的是「神」,神在兩點,其一,他本不是肉體凡胎,他的靈魂是穿越而來的未來世界的人。

這件事若真放在古代,其神化程度要遠遠比那些帝王編造的故事更能忽悠人;其二,他有「百寶箱」項墜,這本身就是現實版的神物。而這個神物里確實能夠真真切切的取出「寶物」來。

你道是尷尬不尷尬,就好比你身邊真出現了外星人,他送給你一件外星球的金手指,讓你在現實世界成為了超凡的「異人」,你為了不引起別人質疑,反倒不能直言其說,還必須找到某種借口來為真實打掩護。細思起來有些好笑。

所以說「真實」未必拿出來就能使人相信,「虛假」拿出來也未必人們不信,關鍵在於你說的話是否符合當下人們的認知體系。

你跑到唐朝,說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說未來會有金屬造的飛機能翱翔在藍天。那你被罵成「蛇精病」才是正理。一切的一切,就當是「假作真時真亦假」吧!

李崢這個真「神人」不得不按著老套路,又在夜色的掩護下,鬼鬼祟祟的去做私事了。這次他不是鑽小樹林,而是騎著高頭大馬來到紫林山腳下的一個山洞裡。

山洞是自然形成的溶洞,空間十分寬廣,洞內有琳琅滿目的鐘乳石,大的有十幾丈,小的如嫩竹筍,千姿百態。

說來也巧,這個洞早被稱為「聚寶洞」。相傳在上古時,蚩尤曾和紫林山的山神有過一次對話,蚩尤問山神可不可以讓我的子孫安安樂樂的生活在這裡。

山神言說你的子孫歷經苦難,值得同情,可以讓他們遷徙到紫林山中居住。我可以專為他們開山鑿洞,變出一個聚寶盆來,有朝一日,你可以將寶物儲藏在洞中,供後人們享用。

蚩尤便道,既然如此,你來開洞,我來聚寶,何不將這個洞命名為「聚寶洞」呢?山神便答應了。

直到現在,李崢並不知道流傳在部落間的這個故事。他只是為了尋找一個大的倉庫來儲存東西,在紫林山周圍到處考察,唯有這個天造地設的山洞最符合條件。

李崢來到山洞,把馬兒拴縛在洞口,打開強光手電筒照亮,小心翼翼步入洞中,洞中寬廣,手電筒的光亮是不足以照亮的,他便拿出軍用夜視儀,鏡像里的景物便清晰可見了。

他取出項墜,對著「百寶箱」說道:「親愛的『百寶箱』,上次我兩說好的,你會毫不吝嗇地給我那些東西,我是為了造福百姓!」

言罷按下百寶箱的按鈕,光幕聚攏成手機屏幕大小,四個文件包出現,他先點開「生產物資」包,「九宮格」呈現在眼前,令人熱血沸騰的是裡面閃爍著琳琅滿目的物品,閃光代表著百寶箱允許使用。

李崢挨個細看,挑選著他需要的東西。原來百寶箱並不只有張鵬那個時代的現代化工具,還有唐朝之後,古代時期的相對先進於唐朝的工具。

他首先選中的是明朝時期的「代耕架」。

要知道,農業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謂「母親產業」,然而勞動工具是社會發展的尺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古以來,農具在農業生產中便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原始農業時期,農耕生產粗放,農具材料主要以石、骨、蚌、木為主,一直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冶鐵業的興起,農具史上也迎來了重大變革的時期,鐵質農具逐步替代了木、石材料農具,使農業生產有了質的飛躍。

一直到唐朝,才有一種叫「曲轅犁」的農具出現,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其實早在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高。

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利於迴旋。直到唐晚期的短曲轅犁的出現,便可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更利於精耕細作。

然而百寶箱給出的「代耕架」可以說是農具史上的又一次進步。這種農具完善於明朝時期,是一種先進的人力牽引的耕地機械,以適應在畜力不足的情況下山丘、水田、平地的耕作。

代耕架是由分別設立在田地兩頭的一個「人字形」木架,每架各裝有一個轆轤,在轆轤中段纏以繩索,索中間結一小鐵環,環與犁上曳鉤,自如連脫。

轆轤兩頭安上十字交叉的橛木,犁自行動。使用時三人合作,兩頭各一人交遞相挽,中間一人扶犁,「一人一手之力,足抵兩牛」,被後人譽為中國古代「耕具之最善者」。

然而農業技術到了明朝後期,再至清朝以後卻再沒有質的飛躍,基本上是停步不前的狀態,再往後就到了現代農業的機械化生產。

別看百寶箱僅僅給出的是明朝時期的代耕犁,放在眼下的唐朝不啻為寶。

這種農具的出現無疑將極大的改變唐朝時期的農業技術,從而還會促進、帶動相關行業技術的發展,使後世才會出現的一些「科技產品」提前幾步問世。

智能型的百寶箱僅僅才給出明朝時期的農具是有考慮的。首先確保足夠使用,還能極大促進相對落後的農業生產,對歷史的進程已經是不可小覷的「刺激」了。

其次,要確保給出的東西不可太逆天。假設,如果把張鵬穿越前那個時代的現代機械化農具,比如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過早的賜給唐朝,那簡直是要翻天的。因生產力的極其先進與這個封建王朝的上層建築格格不入,從而會直接推翻唐朝的統治。

如此考慮,那是要推動盛唐,還是要毀滅盛唐呢?這個道理李崢是明白的,於是他興高采烈地反覆點擊「九宮格」,取出了足有一百來個代耕犁。

百寶箱光束閃爍,直接將他點擊的物品變了出來,停放在聚寶洞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掌盛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掌盛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62章 他哪來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