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知者不言

第86章 知者不言

抬棺護駕的守衛三班輪倒,僧侶道眾念念無休此起彼伏,在第五日的時候葉子陽後知後覺般放飛一隻信鴿,在玉蟾探究的眼神里彷如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信鴿從龍眠山脈飛出,躍過冗長的軍伍頭頂,筆直向南而去。在現今緊張嚴肅的局勢下,若有眼尖的斥候將它當作通敵打箭射落或被好事者捉來充饑殿胃,那隻能算作自己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途徑初光城發現城中有專門豢養唐門信鴿的鋪子,雖沒有見到鋪面的主人洛涼王爺,但葉子陽還是憑藉兩人的裙帶關係順走一隻據說日行千里精力充沛的健壯信鴿。

至於鴿子究竟會飛到哪裏去,說不準。

稚子都能算過來的數學題,黑壓壓的僕從列隊排在帝陵的入口前,正午的烈陽被陰雲遮蔽,他們跟隨龍棺進入漆黑幽深的地宮,然後不消六個時辰就一併殞命,而那時鴿子不知有沒有飛到河州地界。

所以玉蟾甚至沒有詢問的慾望,反倒對山脈中起伏的古城牆產生好奇,畢竟對於天下絕數人而言,進入龍眠山脈的經歷有且只有一次:「你看。」

像葉子陽和玉蟾二人抬頭張望的人不多,但在普遍哭哭啼啼或小聲抽泣的氛圍里,統御者會給予一些死前的仁慈,大方的表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他們看的是鐵面衛。帝陵的入口如同一座古老遺跡,四道石柱長約三丈將大門切割成不等的三道,龍棺自正門入,其餘人都走側門,門前有九十九級下沉台階,再往外圍則是嵌入山體的宮牆,將整座山脈包裹圈起,駐守數不盡的鐵面侍衛,他們按照數字編號投放,無名無姓,區別身份的標識以鏤刻數字的巨型鐵鎚代替,同時作為制式統一的武器人手一個,平時行動滯澀,安靜無息,舞錘時卻行風攜雷,凜凜赫赫。

持帝王之璽通過第一道禁制,御冕,卜辭,祭禮等等舊時代禮制要在第一道與第九道禁制之間盡數完成,目的是為了告訴陵墓本身,他們是受帝王庇佑的隨行者,奉召前來,平息亡靈怨怒。

除去今年才加上的花里胡哨的禮制,穿越屏障本身只需要玉璽和龍棺,而依靠皇帝死去之後殘留的氣象籠罩遮蔽,才能讓他們這群相當於供品的隊伍進入朝聖。或許這也是禮部需要嚴格控制人數的原因,就像原本護送的軍隊如今被全部攔在了山外,他們天生和帝陵氣場犯沖,按神神叨叨的卜辭所言,則是殺伐氣太重,不吉利。

葉子陽不信這些。

術法至詭,道法至玄,他不否認彼者存在有無,但確實一直試圖在異人橫行的大荒尋找客觀運行的法則和規律。

因此在浮想聯翩假死的朔帝該如何煎熬過六個時辰,緩緩掀開沉重的棺蓋,獨自一人孤單寂寞的面對冷酷無垠的地下建築群的時候,葉子陽終於被玉蟾再三的不安打斷。

他從罩的嚴嚴實實的黑袍底下掏出兩副面具,吻部拓寬加長如同鳥嘴,又給她三粒圓潤漆黑的藥丸。在某些層面,被稱為盜墓賊的專業人士的理論知識可以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在對方似懂非懂的眼神中,葉子陽解釋道:「除此以外,龜息也好,服藥也罷,需將活物的體表特徵比如行為,呼吸,都要降至最低,與死人無異。」

「就像那些鐵面衛一樣?」

葉子陽頷首,但即便如此,誰人能保證他們一定能夠安然無恙的逃出去,作為理論的首批踐行者,他突然覺得有些衝動,有些虧了。

踏下最後一級台階的時候,他被緊張到手足無措的人群推了一把,沒有看清門前雕刻的凶神惡煞的咒言,便踉蹌著撞入無盡無邊的黑暗之中。

……

飄搖的鴿子中途丟了道,在鳥獸群集的鷺橋灣停泊,打算先找個眉清目秀的愛侶築巢過冬,再不情不願的回到戰火朝天,百家歇業的洛涼。值得運氣的是,那封窄窄的短訊浸了髒水暈成一團糊字,讓分不清來歷歸屬的信鴿順利逃過一劫。

自朔帝駕崩昭告天下之後,唐綿綿就失去了師兄的音訊。

在左海三壁猶豫不過三日,不顧千錄閣書生的喋喋不休語重心長的勸阻,唐綿綿風風火火的踏上歸程。腐儒們喜靜不喜動,喜寧不喜斗,但他們有句話說得對,此時的帝師是個有去無回的火坑,跳下去是和琅琊郡王一起陪葬,莫說他們不建議,唐門也不會眼睜睜看着唯一的大小姐跑去送死。

唐綿綿懸崖勒馬,一鞭子趕往河州梧桐丘。

這樣的決定很沒有道理,但烈火般的姑娘揚鞭闖入楚軍的防線內的時候,還是眼明心亮的金瞳和尚急急忙忙拴住弓箭手,沒把這個穿着一身銀杏黃卻像尾巴着火的姑娘當場射落。

若不是今日他好巧不巧就在前營巡防,那唐綿綿就涼透了。和尚上下打量對方風中凌亂日夜兼程的苦寒客模樣,臨了改口道:「你方才是想衝進來?」

唐綿綿瀟灑下馬,三兩下將頭髮重新綁齊:「當然不是,我帶着千錄閣的信物來的,他們說看到這個楚軍會放行。」

和尚瞅着她手中灰不溜秋的簡書片刻,沒有認出來。

也許程驍認得,但他總覺得這卷書簡不能讓一個快馬加鞭的姑娘安然衝進哨塔的警戒範圍,最多在她死後慷慨立碑厚葬。

「罷了,卸兵甲,信物給我。」

冷風呼啦啦的過耳,唐綿綿一路思多想多,此時熱血下頭回過味來,倒有些后怕。她乖乖的把隨身的匕首和書卷奉上,連帶包袱也敞開讓兵卒一一檢查,手上不停,事情也不停:「你聽我說,我有重要的事情求見楚王,與帝陵有關,與朔帝也有關,只是三言兩語難以講明,我只知關係重大,任之不管定會釀成大禍,但我不過人微言輕江湖一草芥,竟然一點辦法都沒有。」

「刻不容緩?」

「十萬火急!」

和尚問:「什麼事?」

唐綿綿欲張口,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一路上我思慮良多,但還沒有縷出一條清晰的脈絡,你再容我想想……」

「楚王不在梧桐丘。如果不能給予一個足夠信服的理由,我便不能讓你見他。」

長久未見的好友沒有預料中的一團和氣,唐綿綿這才覺得懊惱,可看着對方鄭重其事的燦燦金瞳,她怎麼也說不出尋常敘舊的話來。

「抱歉。」

和尚一愣:「什麼?」

「那日在左海三壁,我買了酒卻一直不曾等到你,後來天火燎澤,千錄閣遣人護送葉師兄安全,我也一路跟着,事出突然,顧不上知會你們就匆忙轉移離開了。」

這並非萬分抱歉的大事,但唐綿綿的表情滿是遺憾和悲戚。

錯過了那一面,就彷彿錯過了很多年,再聽到和尚的消息已是江湖和百姓口中妖異流光的策士,楚王的近侍門客,好的壞的,真的假的,不論怎樣他們的確立場變了,身份變了,連帶着身後背負的理想和責任也變得複雜難以言說。情感從來都非說的唱的那般可以天長地久的保鮮,所謂物是人非和無可奈何大抵就是如此。

和尚沉默了許久,很多事情存在遺憾,卻不分對錯,時間和歲月將人打磨成陌生的模樣,但給足了他們接受的餘地。

所以,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們距離相遇的地點已經走得很遠很遠了。

「謠言雖有誇大的部分,但關於楚王信臣的一部分總算有據可循,你揀最要緊的來說,講明二三四條非王不可的道理,我便帶你去見他。」

唐綿綿牢牢抓住他的手臂,修剪平齊的指甲幾乎掐進腕上皮革:「朔帝妄想起死回生,釀造靈災為禍,他想要天下人都與之同歸於盡,待他下葬帝陵之後,時間便所剩無幾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颯颯兮有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風颯颯兮有傘
上一章下一章

第86章 知者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