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人才

第六十二章:人才

女人似乎都是極其敏感的生物,尤其是後宮中爾虞我詐的女人這個時候都遠遠的躲開了,只有鄭婉還靜靜的待在朱慈煊的身邊,有些玩味的看著朱慈煊......

朱慈煊的臉色陰鬱的可怕,手中緊緊的攥著一份信柬,臉上的神色越來越陰沉,朱慈煊良久之後將信箋捏成了紙團,隨手一拋扔進了灑滿花瓣的水池中......

什麼朝廷定製?什麼禮義規矩?什麼上國氣度?都已經到了現在這種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了,還要局限於各種因循守舊的條條框框之中?那豈不是自尋死路?再說,本來就是要打破這些不合理的繁文縟節,爭取建立起高效的管理機構。

出身,功名,可以作為參考,但不是決定姓的條件;官名,職權,按照實際需要來設定劃分。象安南都統總督府,就是朱慈煊親自下令設立的,以安南為例子,以後還會有暹羅總督府、呂宋總督府、甚至是爪哇、馬六甲總督府,這個機構的設立就是專門為分化瓦解明軍所佔領的地盤的。

朱慈煊對於自己這一班子的官職看的很實際,只要你有文化,肯實心任事,對政策能夠領悟理解,那就不必需要什麼秀才、舉人的功名。對此,朱慈煊是很看得開,可稱得上是不拘一格。但有些人,特別是大明的文官,對此卻很有議論非語。幸好朱慈煊東討安南時並沒有帶很多的絆腳石,可現在這位批評他的卻不是一般人,在官職上,是個重量級的。在歷史上,也是一位名人。

郭之奇,明末抗清官員,潮州七賢之一。奉拜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兼禮、兵二部尚書。永曆十三年,清軍入滇,郭之奇走安南。自此轉徙靡定,或藏匿山谷,或荒山結廬,雨宿風餐,幾歷糧食不繼、風濤瘴氛與虎狼之險。本來郭之奇會在永曆十五年被安南韋永福誘捕,獻給清廷而被殺,可是這一切都隨著朱慈煊率兵攻略安南之後改變了,郭之奇作為朝廷大員在得知太子在安南局勢一片大好之後便主動來到了升龍府,結束了自己艱辛的流浪生涯。

忠貞不渝,堅不降清,慷慨就義,面無改色。這樣一位臣子,你就是用再多的辭藻去形容他去修飾他都是可以的!但是這樣的一位大臣,朱慈煊既沒有能讓大佬臣服於他的王霸之氣,也沒有做出獲得這位大佬認可的事情,簡而言之這位大佬是來指手劃腳的,是來給自己添堵的!

朱慈煊生了一陣子悶氣,頗有些無奈的甩了甩自己的渾濁的腦袋,看了一眼在卧在身旁像一隻小貓咪似的鄭婉,朱慈煊沒好氣的冷哼道:「怎麼?看本宮煩躁,你這賤人很開心嗎?」

鄭婉也不氣惱對著朱慈煊一笑,只是吩咐侍女將朱慈煊剛剛扔進池中的書柬整理好,舒展在了地上,並且輕柔的拍打著,一邊拍打鄭婉一邊說道:「殿下,古有言:忠言逆耳利於行,看來這位姓郭的官員還是一位大明的忠臣呢?」

朱慈煊冷冷一笑,心道:可不是大忠臣嘛,正兒八經的有骨氣的士大夫,這樣的人明末都沒幾個,自己能遇得上還真是好運氣!好福氣啊!

朱慈煊說到這裡略微一停頓,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對著鄭婉道:「又撈上來真是費心了,你再費費心,給本宮把這信箋能念完,本宮想聽聽這大忠臣還說了些什麼」

鄭婉此女是鄭氏一門中的佼佼者自小博涉經史,精研中國典籍,無論是後宮淫亂宮闈,還是前朝勾結權貴,都能駕輕就熟並且展現出了相當強大的操盤能力,這些都是朱慈煊這些天跟鄭婉相處的時候發現的,朱慈煊相信讀一封信箋對她來說應該算是個小意思,哪怕這信箋是個老夫子寫的,這其中未嘗就沒有朱慈煊懶得看的原因在裡面。

鄭婉的眼中閃過一抹驚喜的神色,這一閃而過的神色卻還是被朱慈煊敏銳的看在了眼裡,鄭婉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麼一樣,,連忙沖著朱慈煊稍有些尷尬地笑了笑,將半濕不幹的信箋拿起慢慢地給朱慈煊解說起來。

「等等,這老頭兒說我是王莽?」朱慈煊聽著聽著,眉頭又皺了起來。

「他不說殿下是王莽,是讓殿下以漢時王莽改製為鑒,不要學王莽。」鄭婉趕忙解釋道:「殿下,您可知道漢時王莽改制的事情?」

「倒是知道一些,反正是失敗了,而且斷送了自己。」朱慈煊翻了翻眼睛,說道:「我哪裡象王莽了?聽著就是罵我呢!」

王莽怎麼可能跟本宮一樣?難道他也是穿越者?依照朱慈煊看王莽可並非是什麼穿越者,他只是個讀書讀傻了的復古狂想家罷了。當時漢朝的情況是土地兼并嚴重,百姓破產淪為奴婢或流亡為奴為盜。也就是說權貴豪強們占的蛋糕太多,導致天下百姓無以為生,要麼餓死,要麼就只能去做奴婢或強盜,整個天下一片末世衰敗的景象。那怎麼辦呢?王莽的方法簡單而又霸道:復古!把封建社會退回到原始的大同社會,那不就得了

我們知道,王莽是從小修習《禮經》出身的,這部儒家經典對於他而言已不是學問,而是信仰,所以他言必稱三代,事必據《周禮》,他真誠的相信傳說中的三代盛世,認為只要依據《周禮》如法炮製,三代盛世的光輝就會再一次普照大地,而那美妙無比的田園牧歌與人間天堂也會再一次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所以他建立的所謂新朝,其實是一個好古稽古迷古信古刻意復古的新朝,可是拿這種上古禮法去治理近千年後的新朝天下,又怎麼能不出問題呢?

打個比方,王莽改制,就好像是一個無知的孩童,興緻勃勃的照著畫本捏泥人、堆沙塔,看起來倒是蠻有童真童趣的,可惜這龐大的帝國已積重難返,那可比泥沙脆弱多了,非要按照周公的圖樣,捏來堆去,結果只能是圖樣圖森破。

王莽作為一個變法改革者,與宋朝的王安石頗為相似,改革前都是聲名極盛,頗有「此公不出,奈蒼生何」的呼聲。但改革變法都未獲成功,且聲譽半毀,王莽更是更是因為改制而使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導致了赤眉綠林為主的農民大起義,最終斷送了自己的王朝。

「王莽改制失敗,在於姓情狂躁、輕於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所用非人,殿下,您英明神武,虛心納諫,自是不同。」鄭婉眨著眼睛笑道:「這位郭少保,倒也不是罵您,而是勸諫的意思。」

「哦,我有你說的那麼好?」朱慈煊看了一眼鄭婉,笑道:「明白了,我不和他一般見識,省得象王莽那樣剛愎自用。」

「殿下英明。」鄭婉笑著恭維,朱慈煊心頭一動,鄭婉這妖艷賤貨的樣子居然有些可愛。

朱慈煊無奈地笑了笑,說道:「濫封爵位官職,不遵綱常禮義,不守仁德,變亂祖宗法度,輕改朝廷定製,用人只憑自己好惡……嗯,還有什麼,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麼多的地方讓郭大人看不過眼,很多閑得沒事兒的文官估計也是這麼想的吧?」

「殿下不必憂慮,郭少保只是勸諫而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鄭婉委婉勸道:「郭大人不知殿下才具無雙,豈是固執己見、拒諫飾非的王莽可比的?」

朱慈煊別有深意的輕輕拍了拍鄭婉的小手道:「鄭婉,你這可是想要當本宮的賢內助嗎?可惜啊!這郭之奇卻不知道,浪費了你的一片苦心啊!」

「殿下說什麼就是什麼,妾身不敢有什麼奢望,更何況殿下處事得當,英武蓋世,哪裡用得著妾身操心呢?殿下真是說笑了!」

呵呵,朱慈煊聽得鄭婉說妾身這個詞,又看到了鄭婉可人的樣子,心頭不免一陣蕩漾,鄭婉這妖孽根本讓人無法抵禦啊,把鄭婉擁入懷中,又親又摸,好好的輕薄了一番,順便讓鄭婉起草給郭之奇寫諭旨。其中不外乎是納諫撫慰之意,反正郭之奇空有顯赫官職,卻無實權可用,只耍耍嘴皮子,朱慈煊倒也能容忍耳旁的聒噪。

同時,這對朱慈煊也是一次警醒。

除了要提醒自己凡事不可過於自以為是,不能固執拒諫外;還要在改革或改良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最主要的是建立起一個高效有權威的領導班子。如果所用非人,又沒有監督機構,再好的政策,也可能被執行得面目全非。

儘管朱慈煊有一個比較周密的大計劃,但他目前還側重於軍事,雖然朱慈煊成立了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小小的幕僚府來幫他處理大部分政務瑣碎事務,可人員的不足依然制約著各個機構的完善。

比如朱慈煊想要重建大明的軍情司跟監察司,還有總督府的建設,這些地方都是人員寥寥,無法完全擔負起應有的職責。因循守舊、眼高手低的老官僚不想用,勇於任事的新人又招之甚慢,管理監督機構便不能有效運轉。而此時又不是開科舉招人才的好時候,朱慈煊和幕僚們商議過後也沒有什麼好的主意,只能是慢慢的一步一步來吧!

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朱慈煊擺出了一副求才若渴、胸襟廣闊、虛心納諫的賢明之像,力爭維持穩定,歸根結底還是一句話:人才的匱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永曆十三年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永曆十三年春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