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奇行世難知

第五百四十五章 奇行世難知

起事時,因他是眾望所歸,強行將他夾裹在軍隊之中。

結果,梁山一戰便一敗塗地。

跋摩見船隻狹窄,離岸又遠,斷定必有人斃命,不如自己跳下去,正可多救一人,於是一心稱頌觀世音,手持邛竹杖跳入江中。

他很奇怪水才沒到膝處,便用竹划水,朝模糊的水岸游去。

猛然,一童子從後面來,用手牽住他,他回頭說:「你一個不尿頻孩子如何能渡得過我呢?快自己逃命去吧!」

恍忽之間,才覺行了十幾步,便到了岸上。

他脫下衲衣想報答童子,抬頭時卻了無一人。

跋陀羅渾身毛髮豎起,知道是神力相助。

孝武帝下令:找到摩訶衍要好生照顧,護送京城。

很快,他便出現在孝武帝面前。

宣暄畢,孝武帝問他事情的原委,對他說:「朕盼望法師已經很久了,到今天才得相見。」

「貧僧既已沾染罪過,理當粉身碎骨。現在蒙陛下接見,如獲重生再造。」

「法師不必過於自責,罪在義宣。我且問你,參與謀逆的有哪些人呢?」

「出家人不參與軍事,但張暢、宋靈秀都逼迫過我。貧僧惟一明了的,是宿緣所定,難逃此劫。」

「法師放心,這沒有什麼可怕的。從現在起,你就住在後堂,朕隨時請教。」

會見結束了,跋陀羅仍被奉為高僧。

當初在荊州十年,他與譙王書信來往,無不記錄在案。

平叛后朝庭派人檢查書信,發現他言及軍事者連片言隻語都沒有。

孝武帝更相信了他純凈謹慎,禮遇愈加優厚。

兩人談論道法之餘,也閑談山水人物。孝武同他開玩笑:「想念丞相嗎?」

「受他十年供養,怎能忘記他的恩德呢?現在我向陛下求願,願為他燒香三年。」

「法師果然是仁義至盡,朕答應你就是了。」孝武聽后不由得面色慘然,他沒有理由拒絕。

一年一年過去,跋陀羅終於老了。

孝武帝在東府舉行宴會,王公大臣齊集,下令召見跋陀羅。

當時跋陀羅未及淨髮,鬚眉皆白。

孝武帝遙遙望見他,轉身對尚書謝庄說:「摩訶衍聰明善解,只是老了。朕試問他一問,他必能領悟。」

跋陀羅邁步登階,孝武帝上前相迎:「摩訶衍不負遠來之意,但惟有一在。」

「貧僧遠來歸依帝京,已近三十年。天子的恩澤禮遇,使我愧不敢當。但年過七十,老而且病,惟有一死在。」他應聲答道。

孝武令他近身而坐,滿朝文武無不矚目。

跋陀羅在秣陵境內鳳凰樓西側造寺。

每到半夜,便聽見推門呼喚之聲,看時卻沒有人。

眾僧也屢做怪夢,常有人夢中狂呼亂叫,如遭酷刑。跋陀羅燒香咒願:「你們宿緣在此,我現在造寺,行道禮懺,都是為了使你們早日得到解脫。若想住下去,就做護法善神,若不住,各找各的去處安居吧。」

當晚,僧俗十幾人夢見鬼神數千,挑着擔子移去,眾人從此才得安寧。

大明六年,天下大旱,眾人祈禱山川,但數月都無效果。

孝武請跋陀羅求雨,並很是絕情地說:「法師高明,一定要感動上天,若無靈驗,從此就不要再見面了。」

「貧僧有何功德?不過,仰仗佛家三寶與陛下天威,定會降下甘霖。若不見效,是老朽心意不誠,也就無顏再見陛下。」跋陀羅知道,君王待人,向來是為我所用,並無什麼可說的。

他到北湖釣魚台燒香祈請,不吃不喝,默誦經典,並加上神咒。

第二天晡時,西北方烏雲如車蓋般冒出。

太陽落時,狂風暴起,陰雲四合,大雨從天而降。

跋陀羅在雨中靜立,如黑色的石頭。

明帝當朝,他更被當做國寶一樣看待。

他明顯蒼老了,老年的歲月多回憶與餘閒,他常把玩拿了數十年的香爐,常靜觀到他手上來取食的鳥兒——幾十年了,他吃完飯,總將剩餘分給鳥兒。

嬌小、活潑的生靈嘰喳著忒楞楞飛去,他深不可測的眼睛朝向天空,在渺渺茫茫之中,他似乎見到了什麼。

泰始四年正月,他覺出日子不多了,便從容地與眾人告別,帝王,公卿,名僧,名士,弟子,熟悉的面孔都為他悲哀,他卻總是微笑。

臨終那天,他久久地朝西方站立,眼中一片光明,對隨侍弟子說:「你看那些天花和聖像。」然後便回屋圓寂了。

小和尚看到安小余聽得入神,道:「施主,我再給你講講保志大師的事迹。」

保志本姓朱,少年出家,隨師傅修習禪業,一向恭謹勤奮,到宋太始初年卻忽然變得行跡怪異起來,居止不定,飲食無時,幾寸長的頭髮蓬亂如草,卻不梳不剃。

肩上一條錫杖,杖頭掛些刀剪、鏡子、布匹一類的東西,常常就這樣赤腳穿行於大街小巷。

到齊建元年間,更加神怪非常。

他眉開眼笑地與人說些沒頭沒腦的話,人家也不以為意,後來遇到變故,再追想保志的話,分明他是在說着預兆。

有時也來一兩首詩,詞句有如讖語,有時接連幾天不吃東西,卻面無飢色。

保志的名聲越來越大,很快京城的士庶僧俗,紛紛拜他為師。

齊武帝蕭賾見他影響日廣,便以欺詐、迷惑百姓的罪名將他收在獄中。

第二天,有個獄吏到鬧市中遊盪,見保志在那裏與人說笑,頓生疑惑,悄悄返回獄中,見保志仍在地上打坐。

「難到是我看花了眼嗎?」獄吏捫心自問。

一天,保志忽然對獄卒嚷嚷道:「哈哈!門外有兩人來給我送吃的啦!用金缽盛着,你們快給我拿過來!」

果然文慧太子、竟陵王蕭子良都來給他送飯。

建康令呂文顯將此事報告武帝,武帝見他果真不是凡人,便將他迎入宮中。

不久,景陽山上又出現一個保志,與七個僧人在一起。

武帝大怒,下令派人檢視後堂,四處找尋,沒有保志的蹤影。

門衛稟奏道:「保志很早就出去了,我省視他時,見他正用墨塗身。」

僧正法獻見他衣服破敝,便想送他一件,派人到罽賓、龍興兩寺尋找,都說:「昨晚在此過,過早晨就走了。」

又找到他常去的厲侯伯家,侯伯說:「昨晚他在這裏講經佈道,現在還沒睡醒呢。」

來人屏息一聽,果然醋聲傳來。這時法獻才明白:「他是分身三處過的夜。」

保志常在數九隆冬袒胸露背,四處走動,僧人寶亮便有意送他一件衲衣,只是沒有機會。

一天保志忽然進門,拿上衲衣便走,寶亮目瞪口呆。

有時保志向人討要生魚片,施主為他辦好,他只顧低頭大嚼。

保志走後,盆中的魚兒仍舊活潑潑地亂跳。

保志並非只玩小法術的一類人物,他看武帝殘暴嗜殺,便借給他神力。

武帝見到地獄中高帝蕭道成在沒完沒了地遭受錐刀之苦,皤然悔悟,自此永遠廢除了錐刀酷刑。

保志與朝中許多顯要都有交往。

衛尉胡諧病重,請他來看,保志端詳一下病人的形色,便說:「明屈。」

家人弄不清楚,保志不作解說,第二天也不再去,胡諧就在當天死了。

事後他對人說:「明屈,不是明日屍出么?」

太尉司馬殷齊之隨陳顯達出鎮江州,向保志辭行。

保志取出紙墨,畫了一棵樹,樹枝上立着一隻小鳥。說:「好好保存。事情危急了就爬上這棵樹。」

後來顯達叛逆,留齊之鎮守江州。叛軍很快潰散,齊之竄入廬山,後面追兵很急,齊之走投無路,猛然抬頭,見林中的一棵樹與保志所畫一模一樣,這不就是危急關頭么?齊之顧不了許多,揮鞭趕走坐騎,匆匆爬到樹葉間,稍定下神他才注意到,枝頭一隻小鳥瞅着他,不飛也不動,齊之當下就明白了。

追兵趕來,在樹林里轉來轉去,誰也沒對這棵枝頭立着安祥的鳥兒的樹發生疑問,齊之終於得救了。

屯騎桑偃準備謀反,悄悄地去找保志討主意。

保志一見他的身影,撒腿便跑邊跑邊大叫:「圍台城,欲反逆,砍頭破肚。」

桑偃心知不妙。果然,還沒出一旬,事情敗露,桑偃逃到朱方,被人抓住,落了個砍頭破肚的下場。

到了梁代,鄱陽忠烈王曾請保志到宅中相敘,正說着話,保志冷不丁地要荊條,僕人四處尋找,將荊條弄來了,保志將其放在門上,弄得一群人莫明其妙。

不久,忠烈王出任荊州刺史,謎底才算揭開。

保志在齊代,出入宮庭總是受到很多限制,到梁代,皇帝下詔說:「志公形跡雖拘摯於塵世,神思卻暢遊於塵外,水火不能傷虎蛇不能害,談玄講道,都高妙入神怎能以俗人的常情,無謂地將他束縛呢?從今往後,志公的行動出入,不得再禁。」

這樣以來,保志更隨意了,天旱不雨時,他便念經求雨,皇帝問他如何解除煩惱,他便悉心講解。

後來,法雲在華林寺講解《法華經》,招來了一種很怪的黑風。保志問他:「黑風是有還是沒有?」

「若按世俗常理說是有,若按第一義真諦說,是沒有。」法雲答道。

法雲所說,涉及到佛家「空」的觀念。

世俗看來,事物是實有的,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難到能說沒有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異界至尊妖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異界至尊妖聖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五章 奇行世難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