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八 情深重 月是故鄉明

一O八 情深重 月是故鄉明

且說宣涼薄琴跟着母親謝桂麗,一路上翻山越嶺,兩日之後的中午,終於來到了軒安城內。

謝桂麗忙命侍女前去宣涼府通報,自己則帶着宣涼薄琴下了馬車,在宣安城西昌路的茶果攤旁坐下吃着玫瑰茶及點心解乏。

宣涼薄琴回到別離多年的故土,立即活了過來,她抬眼環顧著熟悉的樓宇及街道,激動不已。

十年前的亭台樓宇歷經歲月的洗禮,竟變的更美麗,更親切了,宣涼薄琴站起身來,貪婪地望着故鄉的一草一木,雀躍着歡呼道。

「好了,琴兒,途中疲乏,先過來吃些茶果解饑渴吧!」

謝桂麗看着女兒激動不已的樣子,生怕她再受刺激而舊疾複發,趕緊過來將宣涼薄琴勸了回去。

半個時辰后,宣涼府派來迎接的人馬已經來到城中,將謝桂麗及宣涼薄琴一同接回了府里,方才歇下。

大少爺宣涼薄伊及二少爺宣涼薄文聽得久未回府的大姐突然歸來,都欣喜萬分,雀躍着圍在宣涼薄琴身邊,喜笑顏開,噓寒問暖,無話不談。

話說宣涼薄伊及宣涼薄文都已娶妻生子,大少爺宣涼薄伊娶了宣安城裏李瑞安府上的千金李美英為妻,八年前生了小少爺宣涼武濤、宣涼武弦及小千金宣涼配君。

二少爺宣涼薄文則娶了軒安城裏醉紅樓名艷一時的青樓女趙喜兒。

因為此事宣涼老爺及謝桂麗與二少爺鬧得不可開交,好在趙喜兒溫柔賢淑,對府宣涼老爺、謝桂麗、陳玉娟及府中上下之人非常和氣,再則趙喜兒入府不到三年,便接連為宣涼府新添了一對人見人愛的孿生兄弟宣涼武漢及宣涼武營,所以慢慢地府中之人已經接納了趙喜兒。

且說宣涼薄琴見府里新添了那麼多人,喜悅的心情無以言表,與府中的兄弟們打成一片,互相傾訴著別後種種。

不久大少奶奶李美英及二少奶奶趙喜兒也帶着侄兒們過來了,一時間,宣涼府變得熱鬧了起來,宣涼薄琴見了可愛的小侄兒們,更是激動得淚水漣漣。

晚上,宣涼老爺特地為宣涼薄琴的歸來設置了一場盛大的接風晚宴,席間,謝桂麗及宣涼老爺不斷地為兒女們添酒添菜,而作為晚輩的宣涼薄琴、宣涼薄伊及宣涼薄文及兒媳婦還有年幼的幾個孫子也輪番給宣涼老爺、謝桂麗及陳玉娟添菜敬酒。

晚宴一直進行到子夜時分,眾人酒飽飯足之後,方才各自散去。

宣涼薄琴則繼續回到昔日居住的東廂房歇下,在此之前,早有府中侍女將東廂房整理一新,床上鋪好了新近裁製的錦緞繡花被,鏤空雕花的檀木床也是新近購置而來,還特地裁剪了一副雲紋水秀淺碧色窗帘。

不久,宣涼薄琴由侍女小月及宣涼府新撥過來的三名侍女銀弟、友蘭及青紅陪同著來到了東廂房。

宣涼薄琴剛剛走進東廂房,就被這裏熟悉的精緻深深感動了,在她眼中,東廂房裏的一花一木,皆承載着濃濃的故鄉情意,她抬眼環顧著整個東廂房,庭院裏裝上了粉紅色羊角燈籠,樓上的涼亭及迴廊里也一色的掛着羊角燈。

整個東廂房都沉浸在淡淡的燈光中,靜謐而祥和,彷如人間仙境。

宣涼薄琴站立於迴廊上,望着東廂房裏雕樑畫棟的亭台樓閣及庭院中的花草樹木,不住地嘆息著,沉吟著,心中感慨萬千。

忽地抬眼望向遙遠的天際里,一輪下玄月靜靜地懸於廣漠的天際里,銀色的光芒給人間大地帶來幾許清冷。

「小姐,夜深了,外面寒冷,回屋歇著吧!萬一不小心受了風寒,就不好了。」

跟在身後的侍女銀弟將一件羊絨襖披在宣涼薄琴身上,低聲說道。

不久,宣涼薄琴便回到了東廂房屋內歇下。

大地也隨着月影的西斜漸漸沉睡過去,天地之間只剩下銀色的月光及東廂房裏淡淡的燈光,還有偶然拂過樹梢的夜風。

接下來的日子裏,就是宣涼府的李大夫每日定時到東廂房裏為宣涼薄琴診治,並不斷研製新的調養方案。

一個月後,宣涼薄琴的身子漸漸康復了過來,在關武城是蒼白的臉龐也變得紅潤,削瘦的身子也開始豐盈起來。

不僅如此,自從宣涼薄琴回到宣涼府上后,心情也變得開朗了起來,府中上下,時常聽見宣涼薄琴歡快的笑聲。

謝桂麗看着女兒漸漸恢復昔日的朝氣,內心的欣喜無以言表。

這一日午後,謝桂麗與宣涼老爺一同坐在東合院裏閑聊,不久便聊到了宣涼薄琴的事情,宣涼老爺突然問道:

「桂麗,你將琴兒帶回來這麼久,就不怕關武城謝府的人惦記嗎?」

「老爺,你有所不知,這次我是特意將琴兒帶回來休養的,以我的猜想,其實琴兒在謝府那麼多年,雖然衣食無憂,但卻過得並不幸福,想那大少爺謝遠宏,生來體弱多病,還痴痴傻傻的,或許根本就不懂得關心琴兒,後來遠宏死後,就更無幸福可言了。」

謝桂麗說道此處,禁不住眼眶泛紅,常常嘆息著,她開始後悔當年執意要女兒嫁給謝遠宏的決定,心中暗想或許琴兒嫁給祝華林,會幸福得多。

「老爺,如今我常回想,如果當年琴兒不是嫁給謝遠宏,而是家給祝華林,或許她又將另一種命運。」

宣涼老爺聞言回過頭來,怔怔地看着謝桂麗,不知謝桂麗為何突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桂麗,你為什麼突然會有這樣的想法?自古以來,女人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跟幸福沒有任何關係。」

「老爺,咱們琴兒如今病成這樣,難道你就絲毫都不心疼嗎?」

「桂麗,琴兒現在已經是謝府的人了,有什麼病痛,府里自然會有大夫診治,她會沒事的,我們還操那麼多心做什麼?」

宣涼老爺將手中的熱茶一飲而盡,抬眼望向窗外,此時已是初春時節,東合院外小路兩旁及庭院裏的花木開始吐出了點點綠意,早開的迎春花及杜鵑,在午後陽光的映襯下,更顯明艷美麗,給東合院增添了許多生機,偶有微風徐過,淡淡芳香便撲鼻而來,令人頓覺精神氣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也不懂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天也不懂情
上一章下一章

一O八 情深重 月是故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