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賀蘭山的岩羊(一)

第386章 賀蘭山的岩羊(一)

一八七一年秋天,普爾熱瓦爾斯基一行人,在當地蒙古老獵人的帶路下,來到賀蘭山的蘇峪口,想打幾隻岩羊作標本。

那天有微風,刺錦雞兒的成熟豆莢,如風中的小風鈴一樣,發出響聲。

一行人逆着風,在枯黃的長芒草和大針茅中,尋找了很久,岩羊卻像薄霧籠罩下的賀蘭山,顯得撲朔迷離,始終不見身影。

天色已晚,他們才發現遠處的陡坡上,有一群灰褐色的岩羊,於是悄悄地靠了上去。

當他們離岩羊群,還有兩百多步時,岩羊群的哨兵,發出了像口哨一樣的警報聲,岩羊群聽到時斷時續的尖叫聲,立即奔跑起來。

整個岩羊群,全以飛檐走壁般的絕技,在亂石嶙峋的陡坡上飛奔,眨眼之間,全都消失在山口后,讓初次來此的普氏,簡直目不暇接。

由於驚擾了岩羊群,普氏一行人回營地時,再也沒有見到岩羊,但執著的普氏,對賀蘭山的岩羊標本,更志在必得了,準備次日再來。

在路上,老獵人告訴普氏:賀蘭山的岩羊,經常受到狼、猞猁和獵人的威脅,它們的嗅覺、聽覺和視覺,都非常發達,在有風的天氣里,獵人很難靠近兩百步以內的距離。

老獵人還說,到了秋天,岩羊長了夏膘,其肉肥美無比,是獵人的最愛,但岩羊在長期與獵人和狼群的競爭中,也越來越聰明,越來越難打了。

晚上,經驗豐富的老獵人,根據岩羊警惕性很強的特點,建議普氏將一些家養的馬和駱駝,先散放在岩羊飲水的小溪邊,使岩羊熟悉馬和駱駝的存在,然後再以這些家畜為掩護,在岩羊飲水的黃昏,躲在馬和駱駝的身後,待岩羊前來飲水時,再伏擊它們。

普氏的時間有點緊,加上性情傲慢,自恃身上有來複槍,其威力遠比本地獵人原始的打火石獵槍,他不想浪費時間,因而沒有聽取建議。

第二天,普氏用望遠鏡發現,上日看見的岩羊群,由於受到了驚擾,只在陡峭的山坡上吃草和休息,除此之外,始終還有一隻公岩羊哨兵,站在懸崖頂上,為羊群提供警戒。

普氏一行人,剛進入岩羊群所在的山谷,離羊群足足還有五百多步,哨兵便發出了尖利的叫聲,岩羊群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讓普氏很沮喪,總算對這裏的岩羊,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接下來兩天,普氏沒有打到岩羊不說,就連岩羊的影子,也沒有見到。

經過這樣的折騰,普氏對岩羊的興趣,也大為增加,他只得聽從老獵人的意見,先讓人牽着馬和駱駝,散放在岩羊群經常飲水的溪邊吃草,自己則躲得遠遠的,耐心地等待機會。

這期間,通過老獵人的介紹,普氏對岩羊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對賀蘭山的岩羊,更加着迷了。

老獵人說,有些年份的春天,賀蘭山會鬧春旱,草枯萎以後,岩羊為了生存,只得以山榆等樹葉為食。

這個時候,公羊為了讓大腹便便的懷孕母羊,吃到低處的樹葉,只得爬到懸崖的樹上,去吃高處的樹葉,有時甚至爬到四米多高的樹枝上。

沒有想到,能在陡崖上飛奔的岩羊,在樹上的攀爬動作,也同樣地熟練,讓當地人感到不可思議。

當然,目擊者會感到心驚肉跳,一旦有狼、猞猁等掠食者出現,公羊稍有不慎,就會跌下懸崖,摔得粉身碎骨。

聽到這裏,在場的所有人,眼睛都潮潮的,當然也包括普氏和講故事的老獵人。

普氏還了解到,除了來自狼、猞猁和獵人的地面威脅外,岩羊還受到胡兀鷲的空中威脅,始終籠罩在這種猛禽寬大翅膀的陰影中。

翼展寬達兩米五以上的胡兀鷲,性情十分兇猛,當岩羊群在懸崖上活動時,羊群里的羊羔,很容易成為它們的攻擊對象。

三天後,普氏以馬和駱駝為掩護,果然獵到了三隻公岩羊,普氏發現公羊的犄角尖,都帶着不同程度的殘缺,老獵人告訴他,這是公羊在發情期,為了爭奪配偶,打鬥所造成的。

這讓普氏明白,公羊除了柔情,為了繁殖出強健的後代,它們也有剛勇的一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狼王黑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狼王黑點
上一章下一章

第386章 賀蘭山的岩羊(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