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大結局

第189章 大結局

雙方都停下來了,主將沒說話之前沒有人敢動。馬超騎着馬來到了陣前大聲問道:

「爾等是何處兵馬?主將是誰?出來答話!」

李丁這時候也是硬著頭皮站出來了。不過他也不是很怕,為什麼呢?因為馬超的兵馬還有一大部分都在山坡後面呢!沒有拐過來被山坡擋住了。而李丁眼前看到的人數約莫也就千把號人,而且弄得這麼奇形怪狀的車不像車,凳子不像凳子的玩意兒能幹啥?

「本將軍李丁,乃是王城城衛守將,看閣下裝束並非我夫餘人士,莫非是漢軍?」

「呵呵呵…不錯,有眼光。本將馬超乃是大漢皇帝麾下重甲騎兵統將。

你這王城守衛不守衛王城跑到這荒山野嶺的來幹啥?這可是擅離職守之罪啊!」

李丁聽明白了,就算沒有刺王殺駕這檔子事,估計他們日子也不好過,這不眼前的這幫人可不是來走親戚的。能深入敵後直搗王城的兵馬,戰力能小嗎?人數能少嗎?想到這裏他說話可就謹慎的多了。

「馬將軍,實不相瞞,王城已無再守衛的必要,國王陛下以及王室所有成員一夜之間皆被刺殺殆盡,本將也是無奈,為了給兄弟們一條活路這才領着他們到了這裏,沒成想原本以為沒有任何風險的路途,卻遇到了馬將軍。老天爺真是會開玩笑。

我等無意與馬將軍為敵,還望馬將軍行個方便讓我等兄弟過去。」

說完朝馬超行了禮。

馬超也不客氣,坦然的受了一禮,悠悠的說道:

「都是吃行伍飯的,本將也不為難爾等。你們要活命,本將要功勞,留下財物,丟掉兵器本將保證爾等性命無憂。若是不允,那就費點力氣殺了爾等之後,財物本將自取。」

馬超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徹底把李丁惹怒了,心想我只不過想省些事,借個道而已,你居然還想連人帶貨都扣下真是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既然馬將軍不願,那本將只能自己討要了,駕!」

李丁提着馬槊駕着他那匹瘦馬就朝馬超沖了過來。

馬超樂了,剛準備提馬迎戰就見身後一道影子嗖的一下竄了出來。馬超定睛一看不是馬岱這憨貨又是誰?

給他氣的想發作又只能忍下了,心裏已經是把馬岱按在地上摩擦了無數遍。

這都閑的快淡出鳥來了,好不容易遇見一個能打發無聊時光的事,你給我搶了?

李丁作為守城將領,本領雖然不差,可是由於多年安逸的生活,一身武藝早就丟掉一大半了,都說「溫柔鄉英雄冢」這句話真是貼切。

馬岱幾個回合便一刀把李丁劈下馬來,這還不算完事馬岱大刀一揮割下了李丁的頭顱往自己的馬鞍邊一掛,得,戰功有了。

「還有誰不服?不服的儘管出來一戰!」

馬岱這一架打的那叫一個渾身舒坦啊!聽口氣就聽出來了,至少馬超這麼認為的。

夫余殘兵中一片騷亂,主將被人家咔擦了,領頭人沒了接下來該咋整啊?是戰啊?是降啊?誰能給個準話啊?

過了好一會,還是沒有人出頭,馬岱就有點不耐煩了

「看來夫餘人都是孬種啊!既然這樣本將也不為難你們,把手裏兵器和財物都丟了,雙手抱着頭排好隊走過來。本將軍保證饒你們一命。若是不然本將軍不介意大開殺戒。」

本來這幫殘軍已經絕望了,完全喪失了戰鬥力了,可馬岱這憨包非要整一句夫餘人都是孬種,這下徹底把他們的火氣給點燃了。

馬超看他們的眼神就知道這幫傢伙接下來想要幹嘛了。嘴上他沒說話,心裏還在誇馬岱懂事呢?居然還有撩撥敵人鬥志的本事,看來自己有事做了,甚至他這會都在想像自己縱馬殺入敵群的場景了,就好像一頭猛虎竄進了羊群,肆無忌憚的撕咬着獵物。

馬超的心裏樂開的花剛剛有個小花骨朵就謝了。給他氣的恨不得立即把馬岱弄死在這裏。

因為他不留神這會,馬岱因為可不想一個人單挑這麼多人,他用手裏的刀做手勢安排好了神臂弩伺候了,等馬超剛回過神來,一片一片的弩箭就射了過去…

「我……馬岱!」

劉辨讓人把王越他們三人接到之後又把甘寧、周泰、陳登、林瑞幾個都召集在一起議事了。

當眾人聽完王越將鹿山城發生的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之後,無不佩服王越的膽識與勇氣。

甘寧:「老將軍之舉讓寧汗顏啊!寧佩服之至!」

陳登:「老將軍勇氣與膽識令人欽佩,登拜服!如此一來,夫余恐怕名存實亡矣!」

劉辨:「元龍所言不差。王師智勇雙全,同樣的手段用了兩次,一次比一次狠,算是徹底把夫余給送進了墳墓。不過好在有驚無險,此事僅此一次不可再有。

正因為夫余已經是沒落了,朕才把幾位召集來商討一下接下來的戰事。」

劉辨的話一落音,甘寧、周泰甚至包括陳登與林瑞那是眼睛都瞪的大大的。陳登基本上已經猜到了劉辨下面想說什麼了,趕忙問道:

「陛下可是指東面?」

劉辨不可否認的點點頭道:

「幾位早就對這地圖瞭然於胸,東倭國位於大海的另一邊,是名符其實的島嶼陸地,要想征服這樣的土地就必須擁有強大的水師戰船以及水師。朕不惜重金打造當世最強大的水師,目的就是為了這一天。

前些天幼平還嚷嚷着要去夫余撈仗打,朕沒有同意,那是因為水師另有安排。夫余毗鄰大漢,有奉先和子龍再加上一個孟起在哪還有你們的事?孟起若是能成功的拿下鹿山俘獲夫余朝臣的話,那一份功勞還算說的過去,否則他一定抱怨朕給他的任務太過容易沒有什麼功勞可言。

你們想想這樣的情況下水師要是前去還能何功可立?狼多肉少不是嗎?

反之,若是去攻打東倭呢?這樣的仗,除了水師能完成之外還有誰能完成?這樣一份沒有人和你們水師爭搶的仗,難道你們不想要嗎?」

劉辨話音剛落周泰就站起來嚷道:「陛下!末將馬上回船立即出發,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甘寧一聽馬上不幹了:「幼平你個混賬東西,敢跟老子搶生意?我…」

王越一聽不幹了:「甘都督注意你的言辭,陛下當前出口無狀成何體統?」

劉辨倒是不很在意這個,他很樂意見到這樣的場面,武將嘛就應該有何武將的血性,難道還希望武將文鄒鄒的?那能帶兵打仗?

「都坐下,稍安勿躁!

東倭國在我大漢搞風搞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朕不可能熟視無睹。

幾位請看這裏,待天明之後,船隊出發不分開,待過到了這座島嶼停下補充淡水,之後興霸與林瑞往東倭西邊的第二大島嶼進攻,沒有要求,凡是遇到的一切抵抗全部消滅;而幼平與元龍往南邊進發,登岸之後同興霸將令一樣行事。

朕估摸著在你們上岸之前恐怕首先要擊沉東倭海面上所有的船隻,否則有可能被東倭毀了咱們的戰船。

朕飛鴿傳書劉曄,讓他準備了充足糧草和淡水,補給船即刻出發去韓州南部補充物資。

興霸與幼平抵達之後還需委派戰船回到韓州的物資補充點來接勞工,這些人是朕讓劉曄安排的,這些人去了以後,那東倭將不再是東倭了,就是我大漢的一個州了。

到時東倭的糧食,礦產以及人口都將是我大漢的資源,這是一筆不可輕視的財富。」

眾人一聽到財富兩個字,那是一個個興奮的臉皮發燙啊!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很好,劉辨很滿意這樣的狀態。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沒有慾望的將領是不正常的。有慾望才正常。

公元215年,漢帝劉辨徹底的征服了夫余,並將原夫余的地方改名為吉州,調龐統為首任刺史,高順任都尉,馬岱為邊關駐軍守將。並告知可緩緩向北擴張土地。其餘將領率軍回京,等待朝廷論功行賞。

同年2月,命水師都督甘寧與副都督周泰率水師戰艦三百六十艘兵力6萬直撲東倭諸島展開了征服東倭之戰。在飛艇的協助下,大漢將士第一次運用了空地立體化作戰,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空地一體作戰的先河。

公元216年11月底,歷時19個月徹底蕩平東倭所有反抗勢力,將東倭納入大漢版圖,劉辨改東倭為華州。任陳登為首任華州刺史,周泰為都尉。

公元217年5月,諸葛亮、司馬懿兩大當世智將徹擊敗平身毒軍,將身體划入大漢版圖,消息傳到洛陽,劉辨改身毒為赤州,有諸葛亮任首任刺史,關羽為都尉。司馬懿調回洛陽任兵部左侍郎。

自興啟元年,也就是公元195起,長達22年的帝國開疆擴土的征伐終於落下了帷幕。

時年40歲的劉辨,大赦天下與民同樂。同時決定於興啟二十三年正月十八這一天在皇城舉行大型閱兵儀式。

對全國所有國民開放,可以前來都城現場觀摩閱兵儀式。

全軍共分為:刀盾兵方陣、長毛兵方陣、神臂弩方陣、輕騎兵方陣、重甲騎兵方陣、水師方陣、牽引火炮方陣以及飛艇編隊。

這七個方陣代表着當世最為先進最為強大的軍隊。向全大漢展示了漢軍的風采。

史官們詳細的文字記載了這一盛大恢宏的場面。宮廷畫師們也全方位將這一次盛況用他們的畫筆永久的保存了下來。

興啟二十年劉辨下令建造的帝國功勛閣內,掛着一幅幅跟隨劉辨一路征戰天下的文臣武將的畫像:左手是文臣畫像:賈詡、蔡邕、徐庶、郭嘉、司馬防、荀攸、孔融、陶謙、田豐、沮受、諸葛亮、司馬懿、陸遜、龐統、魯肅、劉曄、顧雍

右手為武將:馬騰、趙雲、典韋、張濟、黃忠、呂布、許褚、夏侯蘭、甘寧、張秀、徐晃、張遼、高順、張頜、周泰、關羽、張飛、蔣欽、陳到、極靈、閻良、文丑、魏延、周倉

當所有榜上有名的人都進到功勛閣看到了自己的畫像之後無不感動莫名。

誰能想到會有今天的榮耀?誰敢想到會有名垂青史的一天?憨包周倉還一邊流淚一邊大大咧咧的說:「俺周倉也能上功勛閣,陛下啊!俺今生今世也無法報答您的恩情啊!來世俺還跟着您,為您牽馬墜蹬,百年之後,請陛下容我為你在陵前的過道旁安葬,俺願生生世世為您騎牽馬!」

雖說這只是他一個內心的吐露,可又是代表着很多文臣武將的心聲。

因為他們看到如今的大漢在劉辨手裏的土胎換骨。開疆擴土數萬里,建立了一個恆古未有的龐大帝國,同時還讓這個帝國一直穩步健康的向著更加的明天前進…

興啟二十四年正月十八。

洛陽大朝會。

「諸位愛卿!朕已與你們共同度過了二十四年,這些年來全賴諸位愛卿不辭辛勞的為朝廷,為百姓嘔心瀝血,愛卿們勞苦功高可為萬世表率。

有漢一朝,功勛閣內將永久懸掛朕與諸公畫像,後世子孫不得移出。違令者逐出皇室貶為庶民。

自今日起朕立劉煥為皇太子,統領諸部,免去賈詡左丞相之職,封安樂侯;任諸葛亮為左丞相統領百官;免去徐庶右丞相之職,封安平侯;任司馬懿為右丞相;免去郭嘉兵部尚書職,封逍遙侯;任姜維為兵部尚書;免去馬騰刑部尚書職,封安逸侯;任龐統為刑部尚書;免去王越帝國安全部尚書之職,封東望侯;任史阿為帝國安全部兼密諜司指揮使;免去荀攸戶部尚書一職,封汝南侯;任鄧艾為戶部尚書;免紀靈羽林中郎將之職,封蘭陵亭侯;任黃敘為羽林中郎將負責皇宮防務;免去典韋天子衛隊隊長一職,封己吾鄉侯;任典滿為天子衛隊隊長。

其餘各部以下官員調整有各部商議報中書省議定有太子定奪。朕決定帶上母后、皇后與諸位愛妃明日拜祭完先祖便去遊歷我大漢秀美山川河流,有願同朕一道的,朕歡迎。」

劉辨的話一說完,朝堂就炸開了,瞬間底下就嗡嗡的商討起來。

「怎麼?陛下打算禪位於太子嗎?雖說太子已然成年,可陛下尚且龍精虎猛的為何有這幫舉動?」

「此言差矣!陛下沖齡之時便為大漢東征西討,扶大廈於將傾,立下不世之功。如今帝國版圖已是廣闊無邊,百姓生活欣欣向榮,帝國發展日新月異。這一切都是陛下的功勞。

怎麼陛下就不該歇歇嗎?」

「啊?陛下這是要放手嗎?諸多政事,太子會處理嗎?」

「大人您這話就不對了,不是還有左右丞相與諸多部門的大人們在嗎?太子爺或許有不明白的地方,可您不看看陛下任命的左丞相是誰?」

「這個諸葛亮有這麼大本事嗎?能有賈相的能力?為何陛下要任他為左相?」

「唉~老大人啊!您想多了,陛下是什麼人?他那雙慧眼何曾看錯過人?他說誰能幹什麼事?一準沒錯!您就不要擔憂啦!」

「就是就是,再說了賈相如今年事已高,陛下也不忍看着老大人如此操勞了,這是讓老大人安享晚年啦!」

「是極是極!諸位大人,你們再想想陛下的話,免去的可都是七旬以上的老大人啊!還記得陛下曾說過: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啊!

你我終將要離開這個世界,說句大不敬的話,陛下也會有那麼一天,試問?難道這天下就不用治理了嗎?依某看來,陛下這是慢慢的放權了,也是給後世子孫做一個好的榜樣,一旦過度穩定了,陛下必然會退位,諸位不信大可拭目以待。」

劉辨看朝堂鬧哄哄的議論的也差不多了,趕緊咳嗽一聲道:

「諸位愛卿不必瞎猜了。朕這麼安排自有道理。大漢的國策不會改變只會改善,至於誰做皇帝都一樣,朕與朕的兒子有什麼區別嗎?終有一天我等君臣皆會老去,這大好河山也帶不走,既然帶不走為何不穩妥的交給他們呢?

單單隻是交給他們還不行,還要教會他們如何讓這片美麗如繞的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嚷這土地上的百姓都活的有滋有味不好嗎?

人生路不過是一場旅途,終點遲早會到,在到達終點之前,為何不停留一下好好的欣賞欣賞這沿途的風景呢?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朕打算帶上家人云游天下,如果有哪位愛卿願意通往,朕歡迎至!」

群臣聽到劉辨振聾發聵的話語,無不傾佩萬分。齊聲道

「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喜竹:「散朝…」

御書房。

沙盤已經更新過了,如今的沙盤已是大漢全境圖。

一眾后、妃們都圍着沙盤嘰嘰喳喳的爭論不休。平時這裏連太后何氏都不曾來過,只有皇后菜琰經常過來,當然那是需要劉辨在的時候。

當她們搞懂了什麼叫做地圖比例尺的概念時,她們一個個都驚訝到嘴巴里能夠塞進兩個雞蛋的感覺。

甄宓:「陛下,我們先去大海上看看吧?臣妾很想看大海。」

吉格提雅:「不不不,先去臣妾的老家赤州,臣妾想看看臣妾的老家在陛下的治理下變成什麼樣了?」

阿依木:「許久沒有回生我養我的土地了,阿依木想念那裏的山花了,陛下我們先去天州看看吧?」

孫尚香:「陛下臣妾、臣妾…」

劉辨看着她說道:「你也是想看大海吧?而且是想看漢海是吧?」

一聽這話,孫尚香的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下來…

漢海那裏有她牽掛的人,那個呵護她,疼愛她同時給了她一個夢幻般的童年的二哥在那裏。

蔡琰趕緊接過話來說道:「你看看你們一個個成何體統?陛下您都把她們慣壞了,你們也不問問太后的意思?都是自顧自的喋喋不休的。」

何氏:「哀家無所謂,只要辯兒與你們開心就好,哀家去哪裏都行,這行程一事就有你們自己決定吧!」

劉辨一看這個辦法好,直接一推二五六,不煩神啊!到底姜還是老的辣啊!於是呼他也學着何氏的態度道:

「朕也無所謂,有皇后決定行程,你們在此與皇后商議妥當之後告訴朕,朕先去安排出行事宜了。」

剛說完就溜之大吉了。

眾妃:「陛下…」

全書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現強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現強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189章 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