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

眾志成城

水患已爆發三天,江陵附近農田已經徹底被淹,潘浚已經一天一夜未睡,身為防禦水患的總指揮他必須以身作則完成此次治水任務。

楊彪一路上都在為荊州將士揪心,爆發了這麼大的水患整個荊州人力都得調出來,他下令加速行軍務必在明天天黑前趕到那裏。

楊修被委任為副總指揮,也親自參與搶險救援,楊修雖然沒治水之能,但心還在荊州水患上。

「德祖,你這樣,把江陵附近全部人力投入。」潘浚說道。

「嗯,我馬上去。」楊修點頭道。

「還有,目前我們缺乏舟船,江陵外圍多被沖成河流,我需要船隻,你徵集人力之後,把蔡瑁將軍的船徵用過來。」潘浚說道。

「還有嗎?」楊修問道。

「你去吧。」潘浚搖頭道。

楊修趕緊去外圍縣城徵集人力,共徵集到人力約兩萬餘人,蔡瑁得到胡望命令將江夏水患平定后全力支援江陵的工作。

江夏的堤壩較高未被沖毀,但現在也同樣是同江陵一樣,蔡瑁治水有方,將全部舟船投入江夏搶險救援,將江夏全部兵力投入到江夏大壩開始繼續修建。

「嗯……」蔡瑁點了點頭,江夏附近已經被修理得差不多了,楊修趕到江夏后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了。

「德祖?你怎麼來了?」蔡瑁問道。

「主公有令,請將軍率舟船前往江陵搶險。」楊修令道。

「所有人聽令!率舟船兩百前往江陵協助主公救援江陵。」蔡瑁令道。

「喏!」眾人應道。

胡望此時監督著眾人搶險,並且親自帶着兄弟二人上陣,吳嶷負責東口岸,胡望和劉奐負責西口岸,堤壩被堵住之後胡望下令將水利樞紐繼續修建。

並且下令將城中洪水全部排走,重建江陵,只能讓居住江陵的百姓們暫時待在城外。

「主公,目前為止城中人力雖然有二十萬,但人心依舊不齊,每個人都人心惶惶……」潘浚說道。

「這是個問題啊……」胡望喃喃道。

「主公,您身為大將軍,有您做表率,百姓們一定會安心的。」潘浚說道。

「嗯……跟我走吧。」胡望點頭道。

眾人召集了這二十萬百姓軍民們,看着這些軍民們萎靡不振,幹勁提不起來,看到胡望來後起初有些反響,但又低落了下來。

胡望站在高台上,朝着百姓們說:

「諸位百姓們,爾等皆是大漢子民,江陵乃我荊州險要之地,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卻被洪水肆意橫行,爾等皆是江陵人,難道不應該重新建造自己的家鄉嗎?」

「大將軍,我們不是不想干,而是這個工程不僅有三個口,還有連綿大雨,這讓我們怎麼干?!」

「是啊……」

「你們皆是軍民,你們的兒子親人正在前方救援,你們怎可忍心?!」胡望怒道。

「這……」

「這是你們的家鄉,不是我的家鄉!但你們忍心看着你們的兒子你們的家鄉被洪水無情的吞噬嗎?!」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在你們看來我是軍中的最高統帥,而我僅僅是大漢千萬百姓中的一個人!他們不是神,是本本分分的人!!人吶!!!你們就這麼忍心看着他們去送死?」

「他們可以為了不要命兒保全你們,而你們呢?我希望你們能夠知道!」胡望怒道。

「…………」

他們啞口無言,胡望徹底爆發了,在這些百姓們的眼裏,兒子永遠是他們的利用品,為他們養老送終,而在胡望眼裏,這些士兵們就是他的命!命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百姓們緊緊地盯着胡望,他們似乎想反駁,但身為三軍統帥,漢朝大將軍,他這麼說的確合乎一切道理。

胡望掃視了身後的大軍,看着他們稚嫩的面龐,其中最小的兵是剛剛十五周歲,但他依舊鬥志昂揚有信心平定水患。

「弟兄們!」胡望振臂高呼。

「在!!!」

「值嗎?!!!」

「值!!!」

這一聲值,是告訴江陵的父老鄉親們,他們寧願以死平定水患,如若不然,提頭來見!

百姓們被震懾住了,這一聲值,他們的心裏在滴血,誰不想讓自己的兒子能夠活着回來?看着他們稚嫩的面龐,百姓們漸漸的徑直走向自己的兒子旁邊。

一個……

兩個……

三個…………

只有少數人留在那裏,胡望不予理會,轉過身來看着那些人,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胡望也將親自帶領他們戰勝水患。

「諸位!!!」

「在!!!」

「平定水患指日可待!洪水就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的雙手就是武器,樞紐是我們的城池!開干!!!」胡望親自扛起一根長木走了過去。

「干!!!」

見胡望親自上陣,官兵和百姓們都不再有怨言,紛紛扛着麻袋和長木跟隨着胡望的腳步繼續搶修。

此時,蔡瑁率舟船兩百順江而上,將舟船靠近東口岸后船上的官兵都紛紛扛着麻袋和修建樞紐的材料準備下船參戰。

「弟兄門別給咱們江夏軍丟臉!全力支援!!!」蔡瑁令道。

「喏!!!」

這些士兵們在江夏平定水患經驗豐富,蔡瑁把這些人都拉了過來參與防洪搶險。

並且下令一千人為一隊分批向東口岸和西口岸靠近。

胡望看到蔡瑁率人趕到,把他們的舟船全部靠到臨時口岸,為了排洪所有人都在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將水排出長江。

「主公,城內被淹,我提議將城內之水引到城外,並且沿着城牆挖暗渠,將此水引入護城河即可。」潘浚說道。

「有沒有異議?」胡望問道。

「沒有。」眾人搖頭道。

「去干吧,缺人手再調。」胡望令道。

「喏。」

楊彪此時也帶着帝國虎賁來到了江陵,楊彪看着兒子楊修跑前跑后的十分忙碌於是也沒有打擾楊修搶修堤壩。

吳貞接見了楊彪等人,並且帶着楊彪來到了防洪前線,還帶着搶險救援的物資參與救援。

帝國虎賁也參與了此次防洪,劉協在他們走前下令,這一千人一定要發揮出一萬人的能力,決不能讓百姓們受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亂世三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亂世三義
上一章下一章

眾志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