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修

搶修

同年七月,正是炎熱時期入伏之中,荊州一帶沿江一線貌似並不太消停。

轟——

啪——

一聲巨雷打響,江陵堤壩終於經不住洪水的衝擊,倒塌了……

「承明!怎麼搞的!」吳嶷叫道。

「這次的洪水我低估了,是我的錯,現在傳令下去,所有的弟兄們加緊搶修堤壩,如果搶修不了那就用麻袋堵!堵不住也得堵上,快!」潘浚沒有慌張,而是平靜下來指揮着眾人。

「鄭恭!你去北口!李用,你去西口!快點兒!!!」魏延叫道。

這次的洪水不比往常,突如其來的大風和暴雨讓剛剛修建完畢的堤壩瞬間沖毀。

吳嶷親自帶着將士們全力搶救被淹的糧食和百姓們,並且下令一定要確保百姓們的安全,糧食沒了不要緊,可以調用其他郡城的糧食,百姓們沒了,那就真的沒了。

吳嶷親自衝進洪水中把一個女子抱了出來,當那個女子叫着還有她的兒子,吳嶷又沖了進去。

「將軍!」眼看着洪水泛濫,眾將趕緊叫住吳嶷,吳嶷卻置之不理一定要救回來她的兒子。

吳嶷撲進洪水中,他看到了一塊木板上趴着一個十歲大的男孩,吳嶷叫喊著讓他不要動,他親自遊了過去救那個男孩。

「孩子,別動!」吳嶷叫道。

那個男孩一動不動,趴在木板上,吳嶷一手划水,一手抓住了那一個和成人長得差不多的木板,洪水一浪接着一浪,將士們中有幾個善水的遊了過去救援他們。

「將軍,手給我!」副將李登叫道。

「呀——抓住嘍!!!」吳嶷緊緊地抓住了李登的手,會水的幾個將領將孩子救了下來,李登把吳嶷抓了回來。

真是險!

眾人都緊緊的捏了一把汗,吳嶷把那個孩子救了回來后將駐紮乃江陵城的所有將士全部調出救援百姓和搶修堤壩。

潘浚此時也忙得焦頭爛額,因為他的誤判,堤壩壘得還是不夠寬厚,這是他的責任,但這並不是他退縮下去的理由。

「將士們,快快!」潘浚扛着麻袋一步步登上了堤壩。

將士們見潘浚如此盡職,他們也要為這座城做出功勞,在潘浚的帶領下,長江口支流的堤壩逐漸被堵住,但西口漏得太大了,水已經衝進城中,魏延親自帶着人去堵住了堤壩。

但也因此犧牲了不少的將士,魏延身先士卒親自扛着麻袋往上沖,手下的將士們也都一個個地和魏延不要命了的往上沖,一定要保證江陵城不被沖毀。

「弟兄們!!!這次就像是一場大戰,一場人與自然的挑戰,打勝了則活,打敗了則死,給我干!」魏延叫道。

「干!!!」

將士們被魏延的話倍受鼓舞,紛紛扛着麻袋往上沖,就連軍中最膽小的將領也再此刻激發了鬥志,他是這裏叫得最響,幹得最賣力的人。

「堵上!!!給我堵上!」那將領吼道。

「哈哈哈,不愧是我帶出來的兵,跟上他!堵住缺口!」魏延笑道。

江陵三個口岸皆崩潰,雨眼見着越下越大,在這之前吳嶷親自下令調動郡下縣城所有官兵前來救援。

並且又告訴傳令兵讓他趕緊去襄陽把這一消息告訴胡望,讓他派人救災,光憑着江陵那些兵馬和軍民搶救根本對付不過來。

胡望得知消息后非但不慌張,將南陽郡和長沙郡還有江夏郡的三城兵力和糧草都轉運到江陵配合救災。

「德珪,主公令你率一支兵馬和糧草火速救援江陵!」吳笮令道。

「喏!」

「仲業,主公令南陽全城兵力調動至江陵協助救援。」留贊令道。

「喏!」

「韓太守,主公有令率郡中兵力和糧草全力救援江陵!」徐盛令道。

同時胡望也親臨前線,帶着常十三的兵馬投入戰鬥,這次的洪水根本沒辦法阻止,一連幾天都在下雨。

「主公!!糧草,糧草被泡了!江陵糧倉的糧草全被泡了!」魏延叫道。

「傳令,讓各郡縣派人火速派糧草過來,無論多少,他們有多少給我拿多少,救急要緊!」胡望令道。

「喏!」

同時三郡太守也趕到前線參與防洪,這次的洪水爆發誰都始料不及,突如其來的暴雨讓江陵大壩全被沖毀。

潘浚臨危不亂,帶着人前往洪患最嚴重的東口岸搶險,但同時也損失了不少的將士們。

「承明,這次……」其實胡望想說這次並不怪他,潘浚卻主動認錯並且將防洪的計劃大致的向眾人彙報一遍,眾人無話可說。

「主公,此次洪水這是我沒有料到的,請主公下令,將全城的百姓遷出到城外,也就是距離江陵三十里遠的空曠地帶,必須先穩定他們的人心。」潘浚說道。

「這個交給我吧。」吳嶷說道。

「還有,主公,我需要一定的兵力去西口岸堵住那兒的水,那裏十分脆弱,我怕再度發水。」潘浚說道。

「十三,你親自帶人去。」胡望令道。

「喏!」

「北口岸我親自去,那裏是前線,也是最重要的地方,文長將軍可願隨我去否?」潘浚問道。

「承明,有錯就承認的人我最敬服他了,好,有苦同享,有難同當,我跟你去!」魏延爽快答應道。

「後方還需要主公坐鎮,您是三軍之主,需要號令眾將。」潘浚說道。

「一切小心。」胡望點頭道。

第三夜,又是大雨連綿的天氣,早上搶修一番總算穩固住了三個口岸的大壩,但潘浚下令隨時在那兒守着,他親自帶着人去北口岸守着,眾人多敬服於是都隨着魏延潘浚守着北口岸。

當長安方面劉協得知荊州發洪水,於是派楊彪前往荊州去慰問,並且帶着帝國虎賁也投身參與防洪的工作。

胡望得知楊彪在三天前就已經帶着帝國虎賁前往荊州,此次前來定是穩定人心的,所以胡望無所顧慮的指揮大軍全力平患。

但天不遂人願,第三天夜由大雨再次下成了暴雨,東口岸守住了,西口岸依舊漏水,他們正在全力修補,但北口岸又崩塌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亂世三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亂世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