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論農

第二十七章 論農

農民,目前來看是一個社會最底層的身份,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前能成為擁有土地的農民都是地主財紳,而那些最底層的人員都只能成為佃戶。

農民是一個偉大的職業,但是也是一個被人所鄙視的行業,因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因為辛苦,所以即使所有人的食物來源於農田,來源於農民,但是依然是有無數人不願意做農民,除了辛苦還有社會等級地位的底下,即使是有的人脫離了土地,但是依然會為自己是農民的後代而感到自卑,這些都是當今社會存在的惡劣心態,看似小事,其實是危害無窮的隱患!

華夏民族的土地上,五千年以來都是以農耕為主,五千年來由於土地稀少,人口眾多,導致文明雖然璀璨,但是不為食物而煩惱的年代不過一兩代人而已,就是這僅僅一兩代的時間便造成了食物浪費,虛浮浮華的思想和脫離土地的思想,這些都是動搖根基的可怕衝擊力!

農民是基層,基層是一個社會的根基,沒了基層,或者基層動搖了都會導致整個國家崩塌,後果非常嚴重。

正是因為有了農民的存在,有了守護土地的人存在,所以國家才會不斷的被保護,軍人,商人,仕子,都是從基層中走出來的人,其目的就是為了基層百姓!軍人保護基層,仕子管理基層,商人帶領基層發展繁榮,這些都是各自的職責所在!

世界上靠著土地生活的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游牧民族,一種是農業民族,游牧民族四處遊盪,所以對國家的概念很是薄弱,這就導致他們在強大的時候去掠奪,在弱小的時候去逃離,不會去刻意守護某些地方,以至於游牧民族的國家經常性的是動蕩,民族經常性的更迭!

而農業國家的人類靠著土地而生存,不管土地貧瘠,還是土地肥沃他們都不會離開土地,他們會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不斷,並且建造祠堂,祖宗廟宇,來以此確立自己的根源,即使離開幾百年,經歷了十幾代人,但是通過老一輩的口口相傳他們依然記得自己的根源在何處,依然會去尋找曾經自己的祖先生存繁衍生息的土地,所以他們其中即使有人做了商人,有人做了仕子,有人做了軍人,都會不斷的思念家鄉,為軍者擁有這份胸懷便會誓死保衛國家土地,為仕者會因為家鄉的羈絆而不敢為所欲為,為商者,會因為有祖先祠堂的傳承而不會遠走他鄉,即使富有了,也會造福一方,不會胡作非為!

所以農者,乃華夏之根基,切不可隨意拋棄,隨意貶低。

且農民生存在一個地方不會隨意移動,家族世代居於此便會上有老人牽絆,下有孩童牽挂,即使心中有惡念,也會顧忌重重,不敢胡作非為,使機智,狡詐不敢使用,恐無法面對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之指責,所以農民多淳樸,社會穩定,和平。

惡人不是天生的,好人也不是天生的,善惡都源於自私,但是這種情況卻可以使人不敢損人利己,使善者能廣為流傳。

但是一旦脫離了土地的羈絆,為商者胡作非為,遠走高飛,為仕者奢靡貪婪,妄為懶政,為軍者,心中無家國,保衛起來便不會用心,多姦細之徒!

在外流浪者沒有了無形的壓迫,又因全是陌生之人便會為了一己之私坑蒙拐騙無惡不作,事後無人相識,便也沒了羞恥之心,害人不倦!

女子者因其天生柔弱,社會壓力增加,又無男子之堅韌性格,況且即使男子也大多數無法保持底線,何況女子?所以在脫離了土地,脫離了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父老鄉親之後便會失足尋求一些煙花場所,既舒適又無需付出多少體力勞動,從而道德敗壞,漸漸變為被物慾橫流的社會所左右的玩物,淪為風塵女子,使道德敗壞,禮儀崩塌,人人都會因此變為無禮莽夫,道德敗壞之徒,最終害人害己,釀成慘禍!

所以農者雖苦,地位雖不高,卻是在大局之上最是重要的一部分。

農民因為民風淳樸,少機智狡詐,所以每一個守護農田的農民都深知糧食來之不易,深知自出生便受前人恩惠,吃穿住行都是接受別人的恩賜,所以長大成人之後便會慈烏反哺,以盡孝道,使上有所養,下有所教,責任沉重也不會去思考逃避躲避,而是心甘情願的去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

又因農者長定久居的緣故,故而有遠親不如近鄰之說,人民互幫互助,社會治安穩定,道德操守底線稍強,未聞吃飽穿暖造反之人。

基層富有,穩定,國家就昌盛繁榮,即使基層百姓農民家產過多也不過是土地增加,屋舍增加,從而家產繁多,家產繁多多是固定資產無法挪動,而非商人一樣轉移財富遠走高飛,禍害無窮,財產繁多不舍離去便會老死家鄉世代守護,根基長存,即使政權更迭卻民族不滅,於破敗中重鑄輝煌!

所有的政權,所有的商業又或者所謂的上層之職業或者人無一不是依靠著基層而建立起來的,若是基層的農民或者百姓選擇放棄他,那麼他一定會毀滅,沒有僥倖!

所以上古先賢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人之道,多在農民,多在基層,而非上層。

基層之石猶如源泉,源泉不滅,則甘甜不止,源泉動亂渾濁,則上層不穩滅亡在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一之大言三十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道一之大言三十六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論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