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等文中引用

■解讀

在縱論國際國內大勢、擘畫改革發展藍圖時,習近平同志反覆強調要有戰略思維,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着眼大事。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度,也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對大局瞭然於胸、對大勢洞幽燭微、對大事鐵畫銀鈎,才能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的確,面對複雜的改革局面,領導幹部尤其需要有大眼光、大胸懷、大境界,要善於把解決具體問題與解決深層次問題結合起來,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善於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善於把眼前需要與長遠謀划統一起來,不能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善於把國內形勢與國際環境結合起來,不能閉目塞聽、故步自封,這樣才能見微知著、成竹在胸。

■原典

方今國勢,無復雍乾財富之盛,驟語建置,微特黎民滋懼,即殊識之士亦徘徊瞻顧而不敢為。惟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誠欲延國命於累卵之巔,舉危疆以圖自保,則因勢制地之術,固有不容不先振其綱維,而徐措其節目之細,則遷都之說尚焉。

——﹝清﹞陳澹然《寤言·遷都建藩議》

■釋義

面對列強侵略與國勢日衰,清末舉人陳澹然於戊戌年(1898年)寫就《遷都建藩議》,提出著名觀點:「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意為:不從長遠角度思考問題,就難以謀划周全一時之事;不以全局利益考慮問題,就難以籌謀得當局部之事。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是從時間維度闡釋長遠目標與階段目標的關係。即:長遠目標不明確,階段目標就無從把握。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是從空間維度闡釋全局目標與局部目標的關係。即:全局目標不明確,局部目標就無從把握。

因此,做事需從時間空間兩個維度考量,要將長遠利益與全局利益置於首位,當前及局部行為都必須服從於長遠的和全局的利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上一章下一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