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擺脫貧困·閩東之光——閩東文化建設隨想》等文中引用

■解讀

這是蘇軾膾炙人口的詩句,詞義質樸,卻寓意深刻、含義雋永。因為觀察者的眼光不同、視角各異,所以相同的一座廬山,也呈現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樣貌。這正如西諺所說的:「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該如何擺脫這種認識的差異呢?這就需要「跳出廬山」,用更多的感性觀察、更強的理性把握,去揭示複雜事物的本質屬性。習近平同志是在1990年談及閩東文化建設時引用這句詩的。他認為,閩東人也不一定熟悉閩東,不一定知道家鄉的可愛之處,如果只知道艷羨人家,就會失去自信。這個時候,就要破除「當局者迷」的心態,不能只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而要從更大的視野中發現閩東的閃光點,把握住自己的特色和優勢。這樣一種科學的認識論,又豈止是適用於閩東?

■原典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北宋﹞蘇軾《題西林壁》

■釋義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時路過江西九江,遊覽了廬山。瑰麗的山水激發了詩人的逸興壯思,寫下多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為其中一首。

這既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也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哲理詩。詩人不是抽象地議論,而是緊扣游山談體會,深入淺出地闡釋哲理。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縱橫交錯、連綿起伏的大山。大小山峰千姿百態、重巒疊嶂,遊人身處山中所觀賞到的景色會因自身所處之地不同而千變萬化。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識出廬山的真面目,只因為身處廬山的峰巒之中,視野被連綿起伏的山嶺阻隔,所見之景必然只是廬山的一部分而已。

觀察世事如同游山,人們對於相同事物的認識,對於同一問題的理解及看法,難免會受到一些主觀因素的限制,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要做到全面、客觀地認識事物,就必須具有全局思維、整體意識和大局觀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上一章下一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