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露端倪內部起爭端

第三十二章 露端倪內部起爭端

雖然道衍解釋得比較匆忙,許多細節處高啟仍然充滿疑惑,可大概意思還是明白了。臉上佈滿了對好友的擔憂,佯怒道:「好你個姚天禧,幾年不見,膽子越來越大了,都干起掉腦袋的事了!」

道衍知道高啟是擔心自己,為了讓好友放下擔憂,裝出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玩味道:「都與你說過了,以後叫我釋道衍,免得我掉腦袋的時候連累了你。」

見到他這般無賴模樣,高啟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斜著眉毛問道:「道衍和尚取字了嗎?」

面對好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話,道衍嘿嘿一笑,答道:「小僧法號道衍,字斯道。」

高啟無奈道:「真是拿你沒辦法,說吧,斯道兄,需要我做什麼?」

見其提到正事,道衍認真道:「他們每天都派人監視玥兒,所以最首要的就是想辦法幫玥兒脫身……」

「等等,等等。」高啟忙不迭地打斷了道衍的講述。

「怎麼了?」道衍有些疑惑。

高啟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打趣道:「你口中的玥兒,就是你所說的明教聖女吧?」

道衍在好友面前一時放鬆,忘記了掩飾與劉玥兒的關係,被聰明的高啟立刻發現。

「嘖嘖嘖,既然如此我就不用擔心你還俗的事了,加入明教短短時日,能得到堂堂聖女的青睞,前途不可限量啊。」

面對好友打趣,道衍也不臉紅,只是告誡道:「你可不要到處胡說,我們現在都是朝廷眼中的妖人,我可不想連累到你。」

高啟聽罷立刻擺了擺手,毫不在意道:「放心吧,你且接着說,我如何幫你救出佳人?」

道衍白了他一眼,便與其認真研究起逃跑事宜,直至深夜才離開。

道衍與劉玥兒按計劃準備,過程非常順利。

幾天後,饒介一行人休整完畢,離開多雲山莊,隊伍中已經多了一男一女兩個隨從。

徐壽輝在庄門望着饒介一行人長長的隊伍,負手而立,面露微笑。

況普天疑惑地問道:「徐大哥,師父,我們不是答應了那個杜遵道的要求嗎?他要我們將這個聖女殺了,我們便遲遲沒有動手,現在怎麼反而將他們放走了?」

彭瑩玉淡然一笑,解釋道:「我已經派人打探清楚了,這個所謂的聖女其實是明教副教主劉福通的親生女兒。那個杜遵道擺了我們一道,表面上美其名曰待其取得教中大權后率眾來歸,實際上其根本目的就是想要借我們之手除掉這個聖女,逐漸降低劉福通在明教中的威望,然後取而代之,做明教新的副教主,自始至終都是耍我們的。」

鄒普勝贊同道:「我們之前不夠了解情況,才中了這杜遵道的奸計,他一方面利用我們白蓮教打壓劉福通,一方面將聖女失蹤的責任推到我們頭上,在明教中快速積攢勢力,如今已經徹底壓制住了劉福通,成為教主韓山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他如今有此勢力哪會願意投靠我們白蓮教?所以我們才反其道而行。」

眾人被杜遵道玩弄於股掌之間,很影響士氣,彭瑩玉自責道:「這件事情怪我貪心,早些時候若是選擇和明教合作,也不會生此事端。」

徐壽輝見狀趕忙安慰道:「彭祖說的哪裏話?當時的決定是我們大家商議的結果,更何況這次彭祖放了這兩個人,也是一計妙招。待這聖女回去,杜遵道散步的謠言便不攻自破,劉福通是聰明人,待其想清楚其中關節,自然會記我們一個人情。到時候兩教自然可以重歸於好,共謀大事。」

眾人皆贊同徐壽輝所說,不斷安慰彭瑩玉。

況普天在一旁小聲道:「只是可惜了那個叫道衍的沙彌,我還以為要多了個小師弟呢!師父,您老人家從袁州到黃州已經錯失了兩個得意門生了吧?」

彭瑩玉苦笑道:「他們日後一定都有所作為,但無奈與我無緣。淮西遇見的壯士心志着實不凡,其殺伐果決的性格更是我生平罕見。而這位叫道衍的少年,天賦異稟,品行才能皆是上等,又身具佛緣,前途不可限量。只可惜是個情種,也不知道這段孽緣對他來說是好是壞……」

劉玥兒此刻已經摘下面紗,露出本來面貌,與道衍並肩走在高啟身後。待走遠后,劉玥兒感激道:「這次多虧高公子了。」

「不必客氣,我與這無賴沙彌本就是至交,舉手之勞而已。」高啟詼諧的回答將劉玥兒逗得捂嘴直笑。

道衍回瞪了高啟一眼,沒有搭茬,疑惑道:「你們不覺得我們出逃的太順利了么?」

劉玥兒點頭贊同,「我也覺得過於順利了,比起逃離,倒像是他們故意放走我們一樣。」

高啟扭頭安撫二人道:「你們就別杞人憂天了,我們這好歹也是官府的隊伍,難不成這伙白蓮教的人還敢把你們劫回去不成?」

「你小點聲,被別人聽到了,你可沒有好果子吃。」道衍捅了捅高啟的后腰。

高啟大笑道:「你們是被囚在這山上太久了,許多事還不知情。近兩年朝廷動靜不小,有賢相之稱的脫脫復相以後有很多大動作,不僅治理水患,還多次整頓吏治,如今又開始變鈔。這些事聽起來雖然都是脫脫政績斐然,頗有作為,可實際上卻加重了蒙古、色目貴族對漢人百姓的壓迫,官吏從上到下層層盤剝百姓,致使民怨沸騰。兩年時間內,各地百姓聚眾反抗的事件屢有發生,所以大家對這些民間組織已經見怪不怪了。」

劉玥兒聽后問道:「高公子可曾聽說過明教的消息?」

高啟仔細想了想道:「沒有。照你們所說,無論是明教,還是這白蓮教,規模之大均不是那些小打小鬧的組織可以比擬的。如果有什麼動靜,一定會鬧得天下皆知。」

道衍勸道:「你現在好歹也算是官場上的人,也該多留心些當朝時事。」

高啟灑脫一笑,「官場上混不下去,我回竹林便是,想必孟載兄也不會趕我離開。」

道衍了解高啟孤傲爽朗的性格,也不再勸他,無奈道:「也好,到時候算我一個。」

道衍和劉玥兒要北上趕往潁州,便與高啟道別,約定日後去淮南尋他……

「咦,最近舉行的祭祀儀式怎麼都見不到聖女了呢?」

「據說是被南邊白蓮教的人給劫走了!」

「小點聲!他們要真敢如此,教主不早派我們將聖女搶回來了?」

「誰知道呢?真要動起手來,我們明教兄弟可不怕他們。」

安豐路潁上縣的明教總舵正欲舉行祭祀大典,幾名普通教眾在下面嘀嘀咕咕地議論著。

「你們胡說什麼呢!」

人高馬大的李喜喜聽見他們議論劉玥兒,忍不住冷哼一聲,出言打斷。

幾人嚇了一跳,忙解釋道:「李舵主莫怪,我們也是擔心聖女的安危。」

劉福通見狀,走了過來,平靜安撫道:「聖女有要事在外奔波,你們不必多疑,過些時日便會歸來。」

眾人見副教主發話,均低頭應允,不敢再說。

劉福通拍了拍李喜喜的肩膀道:「隨我來。」李喜喜又狠狠瞪了眾人一眼后才跟在劉福通身後離開。

劉福通神色惆悵,輕聲道:「還沒有玥兒的消息嗎?」

李喜喜搖了搖頭,自責道:「劉大哥,這都怪我,若是當日我沒有受傷,便能一直跟在小姐身邊保護好她。」

「事出突然,你不必自責,而且讓玥兒去接觸白蓮教,也是經我同意。。只希望玥兒吉人自有天相,能平安歸來。」劉福通長長地嘆了口氣,轉念又想到了李喜喜與他提過的道衍,詢問道:「你所說的那個小沙彌可靠嗎?玥兒的失蹤會不會與他有關?」

「一定不會!」李喜喜保證道,「他救過我和小姐的性命,更何況平江一事也都靠他的計策才能讓兄弟們全身而退,他若是有歹心,我們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那就只能期盼他保護好玥兒了。」劉福通每日應對教中瑣事已是筋疲力竭,女兒又下落不明,雖值壯年,但臉上已是盡顯老態。

「呦!這不是李舵主嘛!聽說最近帶教中兄弟行事,又被官兵發現了,這是剛剛退回總舵嗎?」劉福通二人的談話被一尖銳的嗓音所打斷。

聲音的主人李喜喜熟悉無比,轉過身怒道:「盛文郁,你別欺人太甚!」

出言譏諷李喜喜的正是明教中與杜遵道抱作一團的舵主盛文郁。盛文郁一身儒生打扮,聲音聽着陰柔無比,面容卻粗獷醜陋,讓人見了便心生反感。

劉福通拉住了欲起身前去爭論的李喜喜,瞄了盛文郁一眼,緩緩道:「盛舵主,教中兄弟應團結互助才是,怎能如此針鋒相對,莫不是需要我提醒你一下教規條令?」

見劉福通親自護短且以教規所壓,盛文郁不敢多言,只得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日月姚廣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日月姚廣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露端倪內部起爭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