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周郎疑無路,奉先放生途

第236章 周郎疑無路,奉先放生途

第236章周郎疑無路,奉先放生途

步鶩聽后大喜,忙對呂布跪拜到:「罪臣願領軍令狀,若說不服士燮來降,可斬吾頭。」

呂布笑道:「哈哈哈……兩軍交往,互派來使,乃事之常理。若是完不成使命,便要殺頭,那日後何人敢再言做說客。子山且放心前去,若有需求,但說無妨,便是說不服士燮來降,亦不為罪。」

張昭、步鶩wu、闞澤等江東舊臣,聽后紛紛感銘肺腑。大有終於找對組織的感慨。

於是步鶩便往交趾來說士燮歸降朝廷。

且說士燮在交趾為太守,年年都遣人送貢品往洛陽,只是其間有孫堅隔絕。孫堅佔着兵多將廣,又不把呂布放在眼裏,便時常劫掠士燮的貢品,後來又與士燮爭地盤,兩方也有過廝殺。最後孫堅被呂布消滅,周瑜便又遣使欲和士燮說和,共抵呂布。

士燮也知道呂布厲害,有心歸降,又當心得不到呂布承諾。今周瑜又遣使來說聯盟,士燮也當心拒絕會遭到周瑜攻打,左右不定,籌措不決。不想這邊才送周瑜使者去休息,那邊呂布也派步鶩wu來見士燮。士燮得知呂布遣使來交趾,急忙招見。

兩人相見,士燮命人款茶相待,一番士禮,寒暄一陣。步鶩便說道:「府君作守南越,優遊終世,體器寬厚,謙虛下士,上得士子之心,下服蠻夷之民,當國家之棟樑也。」

士燮微笑到:「燮守偏野蠻地,不過苟安一生罷了,談不上國之棟樑。」

步鶩隨之轉口到:「當今皇上,雄心壯志,欲收復恆靈始喪之地,不惜御駕親征。江東孫氏,逆漢自立,頃刻消逝。府君偏守一方,心不忘中國,皇上知府君忠義,故遣鶩為使,特來說府君歸朝。此乃府君千載難逢之機會,留名千史之時機,府君萬不可錯失。」

士燮早料到步鶩來交趾是做說客的,不過現在周瑜的使者便在驛館休息,心中還有所猶豫,便低頭沉思不語。

步鶩見士燮不語乃和顏說道:「府君領交趾,兄弟壹為合浦太守,二弟璜為九真太守,三弟武為南海太守,一家並為列郡,雄長一州,名聲在赫。出入鳴鐘磐,備具威儀,笳簫鼓吹,妻妾乘輜車,子弟從兵騎,車騎滿道,甚為貴重,震服百蠻,南越王尉他不足喻也。」說到這,步鶩突然嚴聲繼續:「然!今天帝親征南越,皇家鐵騎,雄兵百萬,已臨南嶺。府君南番四郡,焉能與中國百萬雄獅抗衡。若有所失,府君一族,安能存焉?府君明智,當歸順朝廷,不失聲名在赫,流芳百世,日後得朝廷高官厚祿,衣錦安優。」

士燮聽得神色起伏多變。

步鶩見機再說道:「府君與孫文台如何?」

士燮搖頭嘆息:「孫堅父子,虎霸江東,吾遠不如也。」

步鶩儼然再道:「孫堅父子領江東之地,且旦夕消亡。若府君與朝廷為敵,以為可御乎?」

士燮搖頭嘆道:「不可御也。」

步鶩定然到:「順!則昌。逆!則亡。此間道理,極其易知,府君不該再猶豫。」

士燮嘆道:「唉!子山之見,吾如何不知,只是子山有所不知,孫堅雖亡,周瑜尚在,此人睿智,不可小覷。子山來此之前,周瑜已先子山一步,遣使欲來與吾結盟,故而吾籌措不決。吾如何不知皇上天威不可犯,只是周瑜三萬精兵便在桂陽,皇上大軍尚未過南嶺。吾恐期間有失,皇上大軍未至,周瑜已攻至城下矣。」

步鶩得知周瑜已先他一步來交趾說士燮,心中大驚。急忙問道:「府君已從周瑜乎?」

士燮道:「吾若已從周瑜,安能容得子山在此飲茶。」

步鶩這才安心一些。少思片刻說道:「若府君欲歸順朝廷,吾有一計,可為府君除去禍患,且立大功。」

士燮聽后喜道:「若如此。吾必隨子山歸順朝廷。」

步鶩在士燮耳邊耳語數句,士燮聽后大喜。隨後步鶩便告辭,回去向呂布復命。

且說周瑜遣使往交趾欲說士燮聯合對抗呂布。使者回來後向周瑜說,士燮已答應聯盟,且派人去說蒼梧太守吳巨也來加入聯盟。周瑜大喜,便深信不疑。

隨後不久。士燮遣使求援,說呂布大軍已過南嶺,且向交趾轄城始興殺來,交州兵不敵朝廷大軍,只好向周瑜求援。

周瑜得知呂布殺來,便派山探打聽,果然得報:呂布已攻到交州始興縣。於是周瑜便召集蒼梧太守吳巨,一同出兵去救士燮。

不想呂布大軍壓境是真,可士燮戰敗是假。周瑜、吳巨聯軍,兵至始興,卻遭到呂布大軍伏擊,死傷慘重,吳巨戰死。如此周瑜方知士燮已降呂布。

周瑜再次兵敗,欲逃回桂陽,不想在路上又遇到從桂陽逃來的兵士舉報:呂布大將黃忠趁周瑜去救士燮時,突襲桂陽,桂陽已失守。

周瑜得報大驚。西面桂陽已被黃忠佔領,北面呂布大軍逼近,南面士燮已歸順呂布,三面皆無路,周瑜只好領着殘兵向東,往建安(福建)逃去。

周瑜領殘兵逃至建安竟然遇到孫賁。原來孫賁遭徐榮伏擊后,逃到會稽。不想徐榮又領兵追來,孫賁只好帶着部將呂蒙、虞翻、朱然等,南下逃往建安,卻與周瑜巧遇。

周瑜聚攏二人兵馬,和計殘兵兩萬稍缺。且兵甲不齊,糧草無續。呂布大軍又以士燮子士徽為嚮導,步步逼近建安。

周瑜兵士連吃敗戰,士氣低落。所幸周瑜在與當地蠻夷交談中,得知東海有夷洲,便令兵卒日夜造舟筏,泅渡海峽,逃往夷洲(台灣島)。只因一時匆忙,周瑜兵士所造舟筏偏小,海上風浪又大,周瑜軍渡海時,途中遇到風浪,船沉淹死者無數。至夷州時,周瑜殘兵只剩萬餘人。

呂布得士燮助,擊敗周瑜,收復桂陽,蒼梧。士燮又舉族來降,朝廷逐收復交州,封士燮為南越侯,遷升為太常,招入朝廷為京官。隨後呂布趁勝追擊,兵臨建安,逼得周瑜渡海逃難。

呂布在建安得知周瑜渡過海峽,逃往夷洲。也知道夷洲就是後世的台灣島,有心乘機收復台灣,便下令召集韓當水軍沿海南下。至泉州時發現白鷺島(廈門島),便在白鷺島設交州水軍,欲渡海追擊周瑜。

203漢元十一年夏。呂布率大軍三萬,乘樓船二百餘艘,追擊周瑜殘兵至夷洲淡水。周瑜領萬餘殘兵,一面在夷洲安定紮營,一面收服當地山夷,但還來不及開荒,呂布便又追來。周瑜只好再次引軍與呂布交戰。

只是淡水水戰。漢軍船隻大於周瑜船筏數倍,且周瑜接連敗逃,器備不齊,根本無法抵抗漢軍大船裝備的拋石機與強弩攻擊,傷亡過半,損失慘重。大戰下來,兵將殘餘五千人不足,只能邊戰邊往南逃去。

呂布率大船水路兩軍,沿途追擊。待周瑜逃至夷洲山民平埔族,西拉雅人集聚地,一曰『打鼓』村落時,(高雄附近)便被呂布大軍追上。

周瑜遠望呂布大軍逼近,自己殘兵已無路可退。乃對部下高呼到:「吳國好男兒。呂布滅我吳國,殺吾皇上,吾周瑜誓死不降呂布,今日便是戰死,亦不為亡國奴。爾等盡受吾皇鴻恩,今敗仗至此,唯有死戰,以報皇恩。爾等可懼否?」

此時吳軍雖然接連慘敗,可是能隨周瑜一路逃到夷洲的,也都是歷經千辛萬苦的精銳之士。其中不乏程普、朱治、吳景、丁奉、周泰、蔣欽、呂蒙、孫賁等悍將。

聽周瑜說要死戰到底。程普便站出來壯志到:「男兒當做斷頭鬼,不做亡國奴。吾等誓死追隨大都督,願與呂布決一死戰。」

丁奉、周泰、蔣欽、呂蒙等也高呼:「誓死追隨大都督,願與呂布決一死戰。」

有周泰、蔣欽等悍將相互激勵,周瑜五千殘軍士氣大漲,一同高呼:「誓死追隨大都督,願與呂布決一死戰。」

周瑜決意死戰,呂布也率大軍圍了上來,萬弩上弦,便已對準周瑜殘軍。

此時兩軍相差十萬八千里,呂布精銳數倍於周瑜,且強弩在手,器甲皆備,兵器鋒利。周瑜五千兵丁,雖預備死戰,可這無疑是送死。周瑜兵士手中僅有朴刀,且多有破損,弓箭、皮甲十有不齊。若是呂布一聲令下,數萬弩箭呼嘯而至,片刻便可將周瑜殘軍屠殺一盡。

只是此時,呂布反而籌措起來。

若要殺周瑜,此戰周瑜必敗無疑。可是殺了周瑜對他呂布又有什麼好處呢?消滅掉一個強悍的對手?其實不然。此時的大漢,已經強大到憑周瑜的力量是無法對抗的地步了。留着周瑜這五千殘軍,對大漢根本行不成威脅。如今的大漢,只能從內部自己混亂,否則外部誰也無力與之抗衡。

所以呂布再次南下討伐孫堅,孫堅片刻便亡,如今周瑜的五千殘兵,更是無從說起。呂布率軍渡海追擊周瑜,並不是為了要消滅周瑜,而是要乘機收服夷洲。所以說,消滅掉這五千殘兵,此時對呂布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

呂布想不到消滅掉這五千殘軍對自己有什麼好處,便又想到:那麼留下這支殘軍,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

呂布來至於後世,作為一名出色的軍人,知道此時的東南亞尚處於蠻荒地帶。更遠的澳洲,甚至還在石器時代。這些地方,呂布都想佔有、征服。可是此時諸葛亮已在西蜀收服南蠻八番九十三甸。呂布當心自己在遠征東南萬島時,諸葛亮是否會乘他遠離大陸,而去攻打漢地。

雖然呂布不當心諸葛亮的突襲會威脅到大漢,可卻可以打亂自己的部署。因為若是自己遠征澳洲,那時諸葛亮得到信報,極有可能乘機擾亂,這將使自己無心遠征。

所以說。先收復西蜀,要遠遠重要於徵服東南萬島。那麼留下周瑜,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呢?此時一個想法,正慢慢的在呂布腦中形成。他有心利用周瑜去攻佔澳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新呂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新呂布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6章 周郎疑無路,奉先放生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