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朝廷出使交州,步子山說士威彥

第235章 朝廷出使交州,步子山說士威彥

第235章朝廷出使交州,步子山說士威彥

典韋這樣說,聽起來怪怪的,可好像也是實情。呂布確實未曾殺過孫堅家任何一人。

孫尚香聽后心中多有驚疑,對於呂布卻不知該怎麼看待。只是突然想起典韋說父親孫堅是他殺的,便跳了起來,一拳便打向典韋。嬌怒到:「殺父仇人,原來是你。」

典韋見孫尚香打來,本想制服她。可呂布有所交代,這女人是萬萬傷不得,只好一邊閃避,一邊說道:「姑娘若要報仇,典韋自是不怕。只是姑娘不是某對手,還是省些力氣,安頓雙親後事吧。」

孫尚香怒氣攻心,對典韋一陣追打。旁邊軍士也知道呂布已下令,不得為難傷及孫尚香。便紛紛圍着看熱鬧,卻也不敢上前幫忙。

孫尚香追打了一陣,不但沒傷到典韋,反而把自己累得不行。暗惱自己本事不夠,仇人就在眼前,卻報不了殺父之仇,氣得暈倒在地。典韋急忙喚人前來侍候。

隨後不久。呂布又下令將孫堅夫妻合葬在北固山下,又因孫尚香追打典韋之事,乃將典韋調回自己身邊。卻派于吉暗中保護照顧孫尚香。

再說孫權被張紘救走。但建業城破,城中東吳百官盡數被抓。呂布安頓好建業百姓,又令徐榮帶兵去攻打吳郡、會稽等地。再派于禁領兵去助高順。軍務處理好后,便招來被抓的孫堅百官相見。

孫堅文臣闞澤、張昭等也多有願降,呂布乃款待百官,設宴壓驚。

酒席間。曹操謂呂布到:「皇上。今孫氏已亡,吳中之臣,多有願降。只是臣確得知,建業城破時,有人暗中帶走孫堅次子孫權,藏秘於百姓之中。臣嚴禁城門,帶人多番巡查,卻不見孫權。破城至今,城門守備甚嚴,孫權當尚在城中,可找出秘藏之人,令其交代孫權下落,必能抓得孫權。」

呂布心中有數:「孟德可知誰人藏秘孫權?」

其實當初邊鴻已經說出了孫權是張紘帶走的,曹操卻不想當面說破:「當逐一質問,真心來降者,必會交出孫權,如此方顯忠心。」

呂布聽了心中暗笑:剛剛才攻破人家京都,這些人願降,也不過是為了活命,怎麼可能就會真的忠心呢。忠不忠心,那還得看以後自己怎麼對待這些人。至於孫權嘛,倒是可以利用下。所以呂布聽了曹操的話也不當真,笑着看了眾人一圈,盡見百官低頭不語。

呂布也明白,他也不想像曹操那樣拐彎抹角,便直接對張紘笑道:「朕得人舉報,孫權乃張先生施計,藏秘於城內百姓之中,此事當真否?」

張紘倒也坦然,見呂佈點明自己,面不改色說道:「孫少主確是紘所藏秘。若要治罪,殺張紘一人便是,莫枉殺無辜。」

呂布笑道:「先生真忠義之士也,朕欲與先生來個約定如何?」

張紘疑惑:「何約定?」

呂布也不想斷孫堅之後。乃笑道:「先生便不為朕,亦當為天下百姓着想。先生若領東吳群士,真心歸降我朝,朕便不去追查孫權一事。」

百官聽后紛紛驚異的看着呂布。張紘更驚問:「皇上此話當真。」

呂布聽了暗喜。張紘肯稱呼他為皇上,自然有戲。便嚴肅到:「君無戲言。只要先生肯舉眾歸降朝廷,朕便不追究孫權去向。且孫權不與朕為敵,不犯國法,朕便既往不咎,不以治罪。」

張紘也知道,如果呂布真的要抓孫權,自己是藏密不住的。所以張紘聽了呂布的話后,便起身對呂布一鞠到地說道:「皇上仁慈。若能保得久少主無恙,紘願真心歸順皇上。」

張昭、闞澤等也紛紛對呂布揖拜到:「皇上仁慈,吾等願降。」

呂布大喜,乃當場下令,不得再追查孫權下落。自此孫權便失去蹤跡,除張紘外,無人知其歸宿。

呂布以孫權性命,換得東吳文武百官真心歸順。且孫策戰死、周瑜敗入山越,呂布收降孫軍降卒數萬,乃再調兵遣將,往山越、交州殺來。

再說孫尚香。呂布令人將孫堅夫妻合葬在北固山後,孫尚香便孤身一人爬上北固山,望着滔滔東去的長江水,滿心絕望。父母已死,最疼愛她的兄長孫策也戰死,連二哥孫權都不知去向,周瑜也不知死活。如今自己又被呂布姦污,報仇是不用說了,呂布那麼強大,根本就沒可能殺得了他。想到這。孫尚香心下絕望,便走到懸崖邊,就想跳下去。

且說于吉受呂布命,要暗中保護和照顧孫尚香,見孫尚香走向崖邊,心中也料到幾分,便從暗中現身,開口勸說到:「無量……天尊。螻蟻尚且偷生,姑娘年紀輕輕,何以如此想不開。」

孫尚香本想跳崖,了卻殘生,卻聽見背後有人說話。滿臉悲戚的轉身問道:「你是誰?為何勸我?」

于吉說道:「貧道琅琊山道士于吉是也。常年遊歷江東,今日上北固山採藥,正巧遇見姑娘,故而出言相勸。」

于吉舊曆江東,名聲不錯,孫尚香也時有耳聞。見是好人于吉,便叫了一聲:「原來是於仙人……嗚嗚嗚……」話沒說完,孫尚香想起傷心處,便嚎哭起來。

于吉上前一步說道:「姑娘有何心事,不妨說出來,貧道願聽姑娘傾訴。」

孫尚香哭了一陣,跪坐在地。便將呂布攻破建業,父母兄長盡死去,自己又遭呂布霸佔的事,一一說出。于吉耐心傾聽,不時安慰幾句。

孫尚香將心中悲苦說出,人便輕鬆許多,于吉的安慰也聽得進去,情緒便穩定了一些。于吉趁機勸道:「姑娘身世悲戚非常,貧道有一不情之請,姑娘可願一聽?」

孫尚香擦擦淚水,咽噎到:「道長乃仙人……有何指教……只管說來。」

于吉道:「為人來世間走一遭,悲歡離合有之。人之初皆是母親含辛茹苦,十月懷胎,父親十數年辛苦養育。若姑娘因遭遇不幸,便捨棄殘軀,到了黃泉路上,又有和面目去見爹娘。若姑娘願意,不如隨貧道往琅琊山道觀清修。琅琊山青山碧水,遠離塵世。姑娘隨貧道修行,不問世事,拋卻人間悲苦之事,做個不問紅塵之人,隱世一生。也不辜負父精母血,所生之軀。」

孫尚香聽后猶豫片刻,卻也對於吉拜到:「於仙人所言甚是,若是仁兒捨棄了這殘軀,卻辜負了父母十幾年來的養育之恩。」

于吉聽后暗喜,卻面不改色來扶孫尚香。於是孫尚香便聽從於吉勸說,隨於吉往琅琊langya山道宮清修。

不過事事有時總是不能如人意。孫尚香隨於吉往琅琊山清修,不想三個月後,竟然發現自己懷上了呂布的孩子。這真可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啊。

孫尚香不想留下孽緣,便求于吉為她找脫胎葯。于吉得知孫尚香懷上呂布的孩子后,心中大驚:這是皇上的孩子,那可是龍種啊。我于吉就算長十個腦袋,也不敢給你找墮胎藥啊。

於是于吉便親至配製了安胎散,然後說成是墮胎藥給孫尚香吃。這孫尚香吃了幾副葯后不見落胎,便問于吉是怎麼回事。于吉心中暗笑:這保胎散是越吃越安胎,哪會落胎啊。可嘴上卻對孫尚香說,這孩子是無辜的,打不下來,這是天意。便勸孫尚香把孩子生下來。孫尚香木辦法,只好在琅琊宮靜養,等待把孩子生下來。

數月後。孫尚香生下一個男嬰,取名為孫緣。

此後孫尚香便帶着孫緣在琅琊山,過着與世無爭的生活。直到數年後,某個『惡人』再次出現,才打破孫尚香寧靜的生活。不過這是數年後的事了。

且說周瑜兵退桂陽,后又逐漸收攏逃來的孫軍殘兵,也整合出三萬人來。只是這點人馬是無法與呂布抗拒的。

於是周瑜便遣人出使交州,欲聯合士燮抗衡呂布。只是周瑜想聯合士燮對抗呂布,呂布這邊也在打交州主意。

漢軍占江東,收降孫氏百官,呂布便欲乘機南下收南越。

時降臣張昭對呂布說道:「交州士威彥,聲望頗加,學問優博,達於從政,處大亂之中,保全州郡,十餘年疆場無事,民不失業,羈旅之徒,皆蒙其慶。每出入街市,胡人夾車焚燒香者,常有數十。雖竇融保河西,可與加之。且交州絕域,南帶江海,上恩不宣,下義阻隔,天下喪亂,道路斷絕。雖如此。燮不廢貢職,常備雜香細葛,多以千數,明珠、大貝、流離、翡翠、玳瑁、犀角、象牙,奇物異果,蕉、邪、龍眼等等,往京納貢。只是其間,孫家隔絕,多有被劫,燮依舊無歲不至,可見士燮心不忘中國。今皇上兵臨交州,士燮多得南蠻民心,若以武征伐,恐失人心也。士燮即不忘中國,且為保家族興旺,皇上若以恩招安,士燮必來歸。士燮來歸,南越之民亦隨其歸漢,交州可平也。」

呂布聽后覺得張昭說得有理。雖然士燮在交州有聲望,若是能招安,只要收回洛陽為京官,時間久了,就能平淡士家在交州的影響。要是征討起來,山越多山,不利於鐵騎衝鋒。想來是要費時費力。

於是呂布便同意:「子布之言甚善。如此朕便先招安,若是不成,再出兵討伐不晚。」

張昭是降臣,初次為呂布建議就被採納,這大大的鼓舞了江東降臣們的心。於是便又有一江東降臣步騖wu出言到:「臣久事南越,多知交州之事。今新歸朝廷,願戴罪立功,為皇上效力,往交趾去說士燮來降。」

曹操多疑,且對呂布說道:「若能說服士燮來降,固然是好。只是做說客者,皇上當慎用。如若不然,一去不返,反為不利。」

步鶩聽后心中惶恐,當心呂布不信任他,便低頭不語。呂布卻笑道:「朕用人一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子山久事交州,熟悉人情,正當用子山做說客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新呂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新呂布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5章 朝廷出使交州,步子山說士威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