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將廉頗

第二章 老將廉頗

秦王的怒火燒到了趙國,燒到了邯鄲,燒到了趙孝成王的耳朵里。

「秦將王齕已攻佔上黨郡,趙軍大敗而歸,秦軍二十餘萬趁勢殺來。」

趙孝成王王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給震懵了,直到這一刻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馮亭獻出上黨郡的時候他腦袋一熱就答應了下來,當時的趙王沒多想只以為不費一兵一卒就得了上黨郡十七座城池,現在看來事情原本有他想象中那麼簡單,秦王那老兒眼睛里果真容不得一粒沙子,說干就干,秦國大軍突然向趙國殺來。

不過,吃驚的趙王倒也沒到慌亂的地步。

當初趙孝成王敢摸老虎屁股就是因為他心裡有底氣,他的底氣就來自於趙國鐵軍勁旅,秦軍來襲,他趙國倒也不怕,秦軍強,他趙軍也不弱,秦國有白起,他趙國也有廉頗,更何況密探傳來消息證實白起染病,這次來進攻趙國的是一個叫王齕的名不見經傳的年輕秦將,趙國廉頗足以抵抗秦軍。

趙王不慌不忙:上將軍廉頗領大軍二十萬急速馳援長平前線。

廉頗接令,披甲上馬,率軍出征。

廉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與白起齊名。

這位老將軍戎馬一生侍奉三位趙王,從當年的趙武靈王到後來的趙惠文王,再到今日之趙孝成王,三朝元老廉頗一生征戰無數,破齊,敗魏,驅燕,更實在惠文王時期與相國藺相如精誠團結,將相和佳話也是有口皆碑,如今雖是六旬老將,但老將軍依舊精力充沛,上陣殺敵全然不懼。

趙王命令廉頗出征,身為趙將的廉頗自然責無旁貸,親率二十萬大軍的廉頗率兵進駐趙國西部邊境重鎮長平(今山西常平縣)。

公元前260年,農曆四月正值初春十分,冬天的寒冰解凍,大地回暖,春風和煦。

趙國西部邊境線上有一條小河,河的名字叫少水,初春大地回暖的時候,冬天凍在河裡的冰塊也開始解凍,王齕二十萬大軍的鐵蹄正是在冬寒剛去的初春四月率領大軍渡過了少水河,渡過少水河再往前走便是一片高聳的山川丘陵。

王齕雖年輕,但也是沙場宿將,擔負著滅趙重任的王齕再出征之前早已令斥候勘探過上黨郡附近的地勢,行軍作戰的計劃早在王齕的腦子裡盤算了無數次,渡過少水河的時候,王齕還是召集來全軍將領進入帥帳,擺出上黨郡東部的地圖與眾秦將商議。

「秦軍方渡過少水河,再往前走便是一條高聳的山嶺名為空倉嶺,上黨地勢多山多水,河谷密布,在空倉嶺與少水河之間的這片河谷當地人稱之為玉溪河谷,秦軍再往前行就到了是空倉嶺趙軍防線」

王齕凝視地圖,揮手命令:多派遣斥候兵前去探路,勘探敵情。

同樣是暖風和煦的四月,率領二十萬大趙軍的廉頗也早早的來了,這位老將軍行軍作戰向來是沉穩老成,從不打無把握的杖,也從不會輕敵冒進。

老將廉頗曾率領趙軍和秦軍對峙過,他對秦軍士兵的勇猛有著很深的理解,秦人自從商鞅變法以來上下一心,秦兵訓練有素,進退有章法,最關鍵的是秦兵好鬥嗜殺,在戰場上經常能看見右手持兵器,左手拎著血粼粼人頭的秦軍兵卒。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趙國士兵頂多算是硬的,可秦軍絕對稱得上是不要命的,硬的碰上不要命的,仗還沒開始打趙軍就已經稍落下風。

廉頗對王齕了解的不多,只知道他是秦軍此次征戰的大將,年紀輕輕,戰鬥閱歷比他廉頗肯定是有所不如,但廉頗也深知這一次他趙國胡服騎射以來訓練的強悍的騎兵還在千里之外在北部邊郡防備匈奴,而長平附近多山地河流,地勢陡峻,也並不適合騎兵衝鋒,因此沒有騎兵優勢的趙軍在廉頗的指揮下並沒有貿然進軍,而是順著山勢地形在空倉嶺上修築壁壘。

廉頗這麼做,想的無非是以逸待勞,利用地形優勢擋住秦軍鐵蹄,用一個拖字慢慢耗死秦軍。

廉頗修築壁壘的同時,王齕越過少水河,即將抵達空倉嶺。

廉頗命令軍士加緊修築壁壘堅守,同時命令副將帶著斥候兵去探探風聲,時時打探消息及時送抵帥帳,副將趙茄得令立即率領士兵前去探路,正巧,王齕派遣的斥候也探路,兩邊兒的斥候正好面對面碰了個正著。

秦趙兩軍本來就在對峙著,趙茄看到秦軍,二話不說率領士兵殺了上去,秦軍斥候兵看到趙軍那也是二話不說舉起武器應敵,兩撥人馬數十人二話不說衝上去幹了一架,這一架算是秦趙兩國大軍正面交手的第一戰。

戰鬥結果,秦斥候兵傷了幾個,退回了秦軍大營;趙軍副將卻在短兵相接的過程中被砍死了,第一次短暫接就以秦軍小勝結束。

趙茄陣亡的消息傳到空倉嶺廉頗大營,廉頗心痛喪失愛將之餘對秦軍的戰鬥力又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雖然兩方斥候兵的交戰算是小戰,可由小見大也能看出來他趙國軍隊正面對上秦軍確實討不了什麼好處。

秦軍二十多萬,趙軍也二十來萬,廉頗心裡頭有了合計,決定還是不要出戰為妙,反正上黨大部分土地也已被秦軍攻佔,趙軍一時半會兒也奪不回來,況且秦軍乘勝追來,兵鋒正盛,這時趙軍要是主動交戰怕是要吃大虧。

廉頗當即決定堅守壁壘,絕不出戰。

廉頗不出戰,不代錶王齕也不出戰,王齕接到的秦王命令一是攻佔上黨郡,二是打退趙軍,如今上黨郡是重新攻下來了,可是上黨的老百姓拖家帶口的全都逃離了上黨跑去了趙國。

攻城略地為的是啥?當然是為了擴充地盤,擴充地盤為的是擴充實力,擴充實力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佔領當地的人口,戰國時代各國人口都不多,人口的數量也成為了衡量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標準。

如今上黨老百姓全都跑向了趙國,趙軍又擋在了前方,王齕不管什麼廉頗不廉頗的,他必須要滅了趙軍,佔了趙國東部西部重鎮長平,吞了趙國的領土,奪了趙國的子民,以血祭奠秦軍的大旗,這事兒沒得商量。

王齕率領大軍立即向趙軍構築的壘璧發動了猛烈的攻擊,秦軍如螞蟻一幫湧向趙軍壁壘,秦軍進攻,趙軍防守,秦軍再攻,趙軍再守,秦趙兩方近乎四十萬大軍在趙軍壁壘前前後後打了整整兩個月,從四月份打到了六月份,小草打成了大草,小花打成了鮮花,三個月的攻戰也總算有了結果。

廉頗退了。

在堅守了三個月之後,廉頗帶著趙軍向東渡過丹河退到了另一處名為丹朱嶺的山嶺,這丹朱嶺比空倉嶺更為陡峻,蔓延百里的山嶺只有一個狹小的故關關隘同行,更適合防守,廉頗戰略性撤退,接著就在山頂上順著山勢修建了一條長達百里的石頭長城繼續構建壁壘堅守不住。

王齕借秦軍勇猛,兩月強攻硬啃下了空倉嶺趙軍陣地,並且還順道攻佔了趙軍兩座城,可就在王齕準備繼續率領秦軍向前打的時候,突然就看見廉頗那老兒跑了沒多遠居然又在山上修建了個壁壘擋在了他的前面。

山嶺之上,巨石修築的堡壘蜿蜒百里,石制長城浩浩蕩蕩的擋住了秦國大軍,王齕看著固若金湯的趙軍大營,突然感覺有點蛋疼……

這老廉頗就像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蒸不熟煮不爛,王齕這邊剛好不容易攻下了空倉嶺壁壘,廉老頭兒一轉眼又弄出了個丹朱嶺百里石長城擋住了他。

王齕氣得跳腳,可面對眼前高聳巍峨的趙軍壁壘,王齕也沒太好的辦法,秦軍是猛,但又沒長翅膀,總不能飛過空倉嶺吧,無奈的王齕只好命令嗓門大的軍士吃飽喝足之後扯著嗓子跑到趙軍壁壘前破口大罵。

「廉頗老兒,你個縮頭烏龜!」

「廉頗,快出來應戰!」

「趙軍膽小如鼠!」

秦軍扯著嗓嗷嗷叫著罵陣,廉頗穩坐釣魚台固守空倉嶺,聽到秦軍的罵聲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軍無非就是一笑置之。

廉頗以守為攻,堅決不戰,率領二十萬趙軍就地駐紮,並且還在丹朱嶺東南方向的摩天嶺順勢修建了糧倉,直接擺出了一副要和秦軍死磕下去的架勢。

王齕無奈,接著派人叫罵,廉頗依舊不出壁壘,王齕只好硬著頭皮率領秦軍進攻了幾次趙軍壁壘,雖然也殺了不少的趙軍士兵,可秦軍也是損失慘重,無論怎麼攻秦軍就是越不過百里石長城,突不過廉頗這道坎兒。

廉頗以及他修築的百里石長城就像是一道無法跨越的屏障結結實實的擋在了王齕和他的秦軍面前,王齕久攻不下,更讓他頭疼的是經過幾個月的苦戰,他秦軍糧倉里的糧食確實不多了,糧食用光之前如果還攻不下趙軍壁壘,這一仗秦軍怕是要無功而返。

王齕感覺自己就像是一頭猛虎露出獠牙啃在了烏龜殼上,啃了好幾個月不但沒有啃開烏龜殼,而他的老虎牙好像有點要被硌掉的意思,反倒是廉頗以守為攻以逸待勞穩住了局勢,戰場的天平在時間的流逝中悄然向趙軍偏移。

秦軍糧食快用光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趙軍比秦國好一點,但也好不到哪兒去,廉頗大營里的糧食確實也是存余不多。

秦趙兩國對峙在長平的軍隊都在二十萬以上,這二十萬人每天都要吃飯,二十萬張嘴一頓飯吃的糧食不計其數,更別說兩軍曠日持久已經在長平外的山嶺陣地耗了好幾個月。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廉頗也懂,所以率軍出征的這幾個月里廉頗也經常派遣軍需官回邯鄲掉糧,可最近幾日從邯鄲調來的糧草明顯要比之前少了,趙軍之前還能吃稠的,現在只能喝稀的了,經驗和直覺告訴廉頗,他趙國的儲備軍糧怕是不足以繼續支撐多久。

趙國地盤多在山西河北,乾旱少雨,自古以來農業就不是很發達,再加上趙國的古來的民風也不善農業,邯鄲的商人冠絕天下,商賈往來導致邯鄲的娛樂業也比較發達,邯鄲的舞女歌姬也是天下聞名的,只是行軍打仗吃的是糧食,農業薄弱就意味著糧食少,糧食少就意味著底氣不足。

相比較趙國脆弱的農業,秦國的農業基礎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秦國本土關中地本來就是沃土千里適合耕種,再加上秦惠文王執政時佔領了巴、蜀(今四川、重慶)之地,又有李冰父子修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生產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運抵咸陽充當軍糧,秦國之所以敢那麼肆無忌憚的進攻各國,一方面是因為秦軍勇猛,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因為秦國家底多,比較抗造。

廉頗看著趙軍軍糧一天天減少,心中憂慮的同時倒也不擔心秦軍糧草會猛增,雖然趙國的農業是比秦國薄弱,趙國糧食也沒秦國多,可關鍵是趙軍是在距離本土不遠的地方作戰,從長平到邯鄲也就是五百里路,可是從長平到秦都咸陽可足足有一千里。

千里運糧,眾有飢色。

在古代交通極為不發達的情況下,糧草押運基本上靠的都是人力,運糧食的人在運糧的過程中也得吃糧吧,等糧食從千里之外的咸陽運到長平頂多也就能剩一半。

因此,廉頗沒糧,他王齕也沒多少糧。

沒錯,廉頗就是要和王齕打消耗戰,他就是要和王齕耗下去,這場仗要是繼續再這麼打下去就無所謂輸贏,兩國士兵在吃完了餘糧之後估計誰也奈何不了誰反各自打道回府,這場由野王城牽連至上黨郡引發的秦趙兩國的戰爭差不多也到此為止不了了之,雙方各大五十大板,各自回家該幹嘛幹嘛去。

秦趙長平之戰進行到這個階段就徹徹底底的變成了拉鋸戰,拉鋸戰拼的是耐心,拼的是持久。

秦攻不下,趙也打不退,秦國軍隊二十多萬耗在千里之外的長平,趙國軍隊也拖在長平,要是再這麼堅持下去,秦趙兩國的經濟都會被拖垮。

這場戰爭也該結束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漢風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秦漢風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老將廉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