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水吃水

靠水吃水

這年西太平村又了個新變化,繼打井之後,建起了啤酒廠。村裏大隊說有啤酒廠來這裏考察,說村裏頭的水水質好,適合釀造啤酒,跟大隊達成了協議,要在村裏建啤酒廠。

大隊表決之後決定支持這件事,啤酒廠建好之後可以解決不少勞動力就業,同時也能帶來經濟效益。

村裏家家有水窖,平常吃水去溝里挑水,啤酒廠看上的就是無數條山溝溝彙集到村裏變成小溪的這條水。那麼問題來了,總不能像以前那樣挑水吧,怎麼把水集中起來。

於是天彩出了個主意,廠里出錢建水庫。水庫不高,只有幾米高,建在兩山中間用來攔水蓄水,將來啤酒廠就建在不遠處。

村裏的壯勞力有事做了,上山開採石板,用來建水庫,還有工錢掙,天彩則負責運輸材料。石板廠不僅自己村裏用,還外銷,為村裏帶來了不少收入,平靜的村中每天叮叮噹噹響聲不斷。

水庫建造的很順利,一年的時間就建好了。接下來就是啤酒廠建廠了,這時候啤酒廠的負責人來了,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他們考察了其他地方,發現了另一處水質差不多的地方,但是交通要比這裏方便多了,所以廠里決定和那個村子合作。

村幹部和天彩都不幹了,當初要建廠,才建的水庫,現在你們不幹了,我們這水庫怎麼辦,覺得我們好欺負是不是,當初可是有意向書的,你們要是反悔那就去鎮里去縣裏說道說道。

村幹部感激的看着天彩,多虧有天彩,當初提出簽一份意向書,要不然這次豈不是真的白忙活了。村裏也跟大家說了,到時候啤酒廠建起來可以去報名上班,或者當個批發商之類的。這麼一來,所有的準備不都白乾了。

啤酒廠的人也道歉了,也解釋了,交通成本太高了,光是從村口到水庫這裏就十好幾里,廠里寧願給些補償也想換地方。

這一鬧天就不早了,天彩乾脆把啤酒廠的負責人留下來在家過夜,晚上喝了頓酒。啤酒廠的負責人是山西人,姓油,比天彩大幾歲。

「我比你大,我就叫你天彩了。你願意叫我啥什麼都行,好多人叫我油葫蘆,聽着親切。」這人很健談,在天彩家也沒客氣。

「那我也叫你油葫蘆,油哥,給你起這名字是不是說你太狡猾啊。」天彩打趣道。

「哪兒呀,這是說我肚子裏裝的東西多,主意多。跟你說,我老家陝西,不是南方的,沒那麼多花花道道,實在的很。」油葫蘆笑了。

「有本事,這麼大的場子都歸你管,建分廠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天彩還沒死心啤酒廠分廠的事。

「哪兒呀,我只是分廠經理,總廠那邊有書記,有廠長,有副廠長,到我這兒都不算官兒了。」油葫蘆吃了口魚。這魚是天彩自己抓的,河裏魚多,做下酒菜合適。

「實話跟你說吧,啤酒廠分廠的事已經定了,肯定不在你西太平了。我這次來就是因為當初意向書是我簽的才來的。我也知道你們不容易,但是廠里的決定我也改變不了。」「不過我覺得啊,啤酒廠就是建在這裏對你們也沒多大幫助啊,也不是村裏的產業,最多促進就業,多幾個小買賣人。」

「油哥你也知道,村裏人豺狼虎豹見的多了,要說見識,真少。我還算村裏文化高的呢,跟你老哥比起來就差遠了。」

「見識是一方面,沒有在外面跑過你想不到的事情多了。」「另外就看你想不想幹事情了,想的話,就你們這村,這麼多資源,好好乾的話帶動全村致富不難啊。」

天彩的爹和娘去裏屋了,兩個人又打開一瓶酒喝了起來。用天彩的話說,認識油葫蘆算是遇到了貴人。

這天兩個人稱兄道弟聊了很多,喝到很晚,第二天,天彩開拖拉機送走了油葫蘆。回到家天彩開始琢磨頭天聊過的話,想來想去,天彩覺得可行。

「就說這魚,產自你們拒馬河的魚,誰都能抓,這不是資源嗎。我在外地吃過一種魚,虹鱒魚,烤著吃那味道,別提了,喝酒可棒了。我聽說這魚是國外引進的,拒馬河這麼大,養點虹鱒。將來我老了,不用到處跑了,就在這邊包塊地方養虹鱒,依山靠水的養老了。」

「再說這蠍子,不光能吃,那是藥材啊。我聽說好幾十塊錢一隻。你這野生的,夠多少人抓的,還不都抓絕了,可是如果能培育起來養起來,可是能賣不少錢的。」

「就說這水吧,啤酒廠不建了,就不能幹別的?要我看,礦泉水就不錯。」

「水也能賣錢?」

「你沒見過你不知道,看到沒,我包里還有。出去談事情,拿着大茶缸子多不方便,怎麼辦?買礦泉水,好帶,還有面子。」「不過這礦泉水學問就大了,哪兒的水,水裏有什麼,乾淨不幹凈,衛生不衛生,那也不是那麼容易辦的。」

「再說養殖吧,我看家家戶戶都養著豬啊羊啊,豬吃泔水,那長的多慢,喂糧食啊。」

「糧食還不夠人吃的。」

「......」

天彩深深的感覺到時代變了,想想小時候有什麼?種地養豬,吃飽喝足就不錯了。再看看現在,拖拉機算什麼,看人家的大汽車。新鮮東西越來越多了,聽說鎮上放起了電影,還沒去見識過呢。還有電視機,村裏一台都沒有。自行車都不多。天彩還意識到一個問題,所有的東西都需要錢來換,錢在生活中的地位無可替代,可是錢從哪兒來?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進步很快,農村的變化也很快。

天彩不了解政策,但是他知道做買賣的人越來越多了,誰家新媳婦結婚,婆家要是能到縣裏給買件花衣服,那在村裏就長臉了。

「大哥,我要養魚。」

「養什麼魚?」

「虹鱒。」

「賣給誰。」

「城裏飯店。」

「少弄點,都死了咋辦。」

李天彩養起了魚,而且一養就引進的新物種。為了養魚李天彩沒少費功夫,先是拖油葫蘆帶着河水樣本給檢測了一下,結果證明適合養虹鱒魚。接着找到大隊書記,開了介紹信,圈了一塊地方來開漁場,租金先不算,等掙錢了再給。再然後就是魚苗,油葫蘆給找到了進貨渠道,再然後就是銷路,天彩乾脆直接就用了油葫蘆啤酒廠運啤酒的線路,你啤酒往哪兒運往哪兒銷,我虹鱒魚就往哪兒銷,賣完了二二六分賬,天彩六,油葫蘆二,啤酒廠二。

你別說,漁場還真就開始賺錢了,李天彩也成了虹鱒養殖第一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退一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退一進
上一章下一章

靠水吃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