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章 土地的人口極限

正文 第六十章 土地的人口極限

呂布能來幽州,周義並不意外。

自己最開始投資的人就是呂布,呂布此人風險極高,權力欲極重,武力逆天卻又出爾反爾。可是不代表不可投資,高風險代表高收益,據目前來看呂布還沒有讓人擔心的地方。

在遭受到一系列的挫折之後,來幽州找周義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賈詡跟着來,這有點出乎周義的意料。

賈詡此人,名聲可不太好,雖然算無遺策,計謀點滿分,可是為人極為自私。凡是從自身利益出發,而不考慮組織的利益,人稱萬年老烏龜,毒士。擅長保命,陰招。

當然周義按照歷史上的說法評價賈詡,有失公允,很多時候在當時的情況下,賈詡也是無奈的選擇。這時候的賈詡還是有雄心壯志的,只是後來在爭鬥中被磨滅了鬥志,才變得和張良一樣,明哲保身而已。

「奉先,文遠,順子,還有貂蟬妹妹,你們能來我這幽州,真是讓我臉上增光。」周義出城迎接了呂布等人,給呂布,張遼,高順一人一個擁抱。三人已經習慣了周義的這種歡迎方式,當初幾人在一起時周義沒少給三人培訓。不過周義現在也不常用這種方式了,入鄉隨俗嘛。

可是擁抱在賈詡看來,是在太怪異了。

「奉先,這位就是文和先生了?」打完招呼,周義向呂布問道。

「侯爺,還沒給你介紹,這位就是信中提到的幫我救出紅兒的賈先生。」呂布向周義介紹說。

「賈先生能來幽州,是周義的福分,周義見過文和先生。」周義深施一禮,當然是這個時代標準的揖禮(左手壓右手,手藏在袖子裏,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後起身,同時手隨着再次齊眉,然後手放下)。

「周牧君,賈某叨擾了。」賈詡回禮到。

「賈先生,奉先,文遠,順子,貂蟬妹妹你們一路辛苦,我先帶你們去住處,然後為你們接風洗塵。周倉,你帶着并州的兄弟們去營房安置,告訴伙頭軍,晚上加餐。」周義吩咐周倉帶并州的兄弟們入營。

周義為呂布他們準備的住處,是兩套小院,離州牧府不遠。呂布他們人不多,足夠住了。

晚上,周義在太白酒樓為眾人辦了個接風儀式。

請的人有賈詡,所以蔡邕、邴原要來作陪,同是文人聊起來不覺得尷尬;

有貂蟬,所以蔡琰和典韋的夫人也要作陪,要不然只有貂蟬一個女眷,也不妥;

剩下的就是一干武將,典韋,顏良,周倉。除了留在遼東的管寧,張飛,趙雲,文丑,被周義視為核心班底的幾個人都到了。

就是讓雙方認識認識,大家要一同共事,以後還要通力協作。

就好像公司來了新同事,大家聚餐一樣,都是以歡快的氣氛為主。所以整場宴會大家都是你吹我捧,氛圍融洽。

這種場合不是談事情的場合,最多暗自觀察一下對方的情況。當然主要是賈詡,周義,管寧在相互觀察。蔡邕難得有人陪着喝酒當然以喝酒吹牛為主,而幾個武將純粹是拼酒了。

周義當然知道,賈詡這種人不會說輕易的下決定輔佐。只能以後找機會慢慢說服。對於天下謀士來說,不怕你來,就怕你不來,只要來到幽州,周義就有辦法讓他們留下。如果來都不來,那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賈詡也在暗自盤算:沒想到周義地處邊關,倒是能招攬人才,手下武將倒是不少。身為龍腹的邴原和龍尾的管寧都在麾下。

呂布,典韋,再加上關羽,這都是頂尖的武將,周義自身也是。

顏良,周倉一看也不是泛泛之輩,還有張遼,高順,再加上遼東的張飛,趙雲,文丑,聚集這麼多的武將,周義要做什麼。這勢力和董卓都有一拼了,周義卻偏安一隅。

幽州牧,這幽州牧可是有潛龍之資,看來幽州不虛此行。

不行,我的再觀察觀觀察。

人生的路就那麼關鍵幾步,不能走錯了。

等賈詡把薊縣裏裏外外轉了一遍,愈加的肯定了心中的那個想法。

學堂竟然是免費授課,而且所教授的課程就是連自己也受益匪淺。

治所下繁榮無比,城市乾淨整潔,就是洛陽也不過如此吧。洛陽可是經過幾百年的沉澱才有此氣象,周義來幽州也不過才一年多吧。

更重要的是治下百姓的精神狀態,賈詡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富有朝氣的民眾。

埋藏在自己心中的夢想好像要被點燃了一樣,不行,自己要找幽州牧好好談一談了。

「府君,賈某叨擾多日,今日特來找府君一敘。」賈詡找到周義,看門見山。

「賈先生,快快請坐,周義正想去拜訪先生,沒想到賈先生就過來了。看來我們還是心有靈犀。」周義熱情的招呼。

「府君,客氣了,府君公務繁忙,我是閑人一個,那有讓府君前去的道理。」賈詡客氣到。賈詡說完就後悔了,我應給端著的,變現的這麼急躁。

賈詡今日怎麼這麼謙虛,不會要走了吧,周義心中暗想。

「賈先生,在這裏可還習慣?有什麼事吩咐周倉去做就是了。」

「府君,不麻煩周倉,我來就是找你的。不知府君對大漢如今的局勢如何看待?」賈詡喝了一口茶問道。

重頭戲來了。周義沒想到賈詡回事這麼的直接,或許這場對答會決定賈詡的去留。

「二帝並立,朝廷式微,大漢將傾,地方割據。不知先生以為如何?」賈詡在考驗周義,周義又何嘗不是在考驗賈詡,反客為主才是上策。

「府君所言不差,大漢將傾,地方豪強林立,英雄輩出,混戰無休,亂世將至。最終會有一豪傑來結束這亂世,成就不世偉業。不知府君認為那位豪傑可以擔此重任?」賈詡追問道。難道這個時代的人都願意談論英雄八卦嗎,曹操和劉備就演過一出,『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好戲。

但是八卦英雄並非周義之所長,回答這個答案要另闢蹊徑。

「我知道賈先生所學,乃鬼谷之術,識人斷命,算無遺策,天下運勢,盡在掌握。天下英豪逃不出先生法眼,周義就不來獻醜了。不過周義又幾個問題想要請教先生,不知當講不當講?」

「府君請說!」

「先生以為大漢近年來流民四起,戰亂不斷,生靈塗炭,是何緣故?是天災還是人禍?」周義問道,無論賈詡說什麼周義都會說不是。

「看來府君對此事另有高見。」賈詡並沒有正面回答,也是個老狐狸,和這種人說話真累,還是直來直去的好。

「高見談不上,倒是有一點淺見。大漢弄成這種局面,有天災也有人禍,可是在周義看來,這都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應為大漢承平日久,人口集聚的膨脹,大漢的土地承載不了這麼多的人口,達到了人口的極限,所以才會流民四起。」周義說到,雖然說的很簡單,可是賈詡是什麼人,一聽就明白了。

「這麼說來,府君能解決這個問題?」賈詡知道周義說的是事實,可是大漢那裏還有多餘的土地給農民耕種。

「先生可是知道,北方生產五穀,而南方生產稻米。稻米的產量比五穀要高跟多,但是在全國糧總產中佔比極低。這是因為稻米的生產,要大量的人口,作業難度要比五穀高很多,導致大家無人願意種稻穀。

我國江南地區就有大量的稻田,無人耕種,是因為朝廷對江南地區不重視,無人開發。我們攻打百越之地都是把人口遷到中原,實在是買櫝還珠。如果江南可以利用,就可以讓中原的人口突破上限,甚至翻一番。

這只是其一。」周義喝了口水,觀察賈詡的神情。

「還有別的辦法?」有些東西是賈詡第一次聽說。

「有,先生可知道,神陸之外,是大海,海之彼岸有和神陸一樣的地方。哪裏種植的是和我們完全不同的東西,名為玉米,土豆,地瓜,產量是我們五穀產量的兩三倍甚至更多,如果能把這些作物都引過來,種植成功。那麼我們土地的人口上限就可以翻好幾番。」

「還有如此神奇的地方,我怎麼不見書中有記載?」賈詡疑惑道。

「我也是從一本奇書中得知的,先生沒見過也是正常,就連我也不是很相信。當然,這離我們還比較遠,最可行的方法還是開發江南,這樣大漢的人口就可以突破一億的規模。如果我們可以養活大量的人口,無論是羌人,胡人,都不會是我們的對手。當然首先是要完成中原的政治整合,才能集合全國之力開發江南。先生認為天下英雄有誰可以擔此重任?」其實周義就想說捨我其誰?這也算從側面回答了,上面賈詡提出的問題。

「如果府君能夠完成這樣的偉業,賈詡願意為主公效力。」

什麼?賈詡這就認主了。

不會有詐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創業日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創業日記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第六十章 土地的人口極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