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53新政(一)

第134章 53新政(一)

?「穩當是真得穩當。人心不齊,泰山怎移?我看本次定攻分爵,明刑正典需要有秦穩當一份功爵。」孟卓彥低聲地拍著桌子讚歎道!

不管如何,秦穩當割掉了一個大漢王國的毒瘤,並且非常妥善的處理了後事,孟卓彥已經吩咐處理文檔的人把新海城的事故寫成『八月十五,暴民益亂,自相攻打,抄家劫掠,遂至當夜大火,幾無生者存還。屍體隨頓河飄入亞速海,乃至漁人捕魚后從魚肚中掏出人手指骨焉。』。

後人看這段歷史當然是十分疑惑的。為什麼就會自相攻打?為什麼就起了大火?一起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扔進了塔納城的火焰中毀屍滅跡了。

說起來,這是最近在赤州掀起來的大型運動。

從小吏到魏陽等級的官員都希望整理國內官職、爵銜。好讓他們不會出現一個殖民局局長要去一個小衙門點卯的尷尬境況。

秦蒼也認識到了官職混亂的情況,於是和一群台閣商量起了規劃。

新海城的一夜大火焐熱了秦蒼的內心。

何不把這次的官制改革擴大化,推行到地方上呢?

於是關於塔納人民不通王化、冥頑不靈以至於自取滅亡的一百零八條罪狀就被郵政局緊急發送到了各個府縣的衙門。不過反應各有不同。如楊闊宇、湯茂這樣的官員當然是訓斥手下人,嚴格執行宵禁政策和政務公開(部分)政策。保證不會出現秦穩當那樣的失誤。要知道秦穩當和秦福生兩個人都是王族,秦穩當可以大屠殺,秦福生可以練兵上萬推著火炮到處打,他們不行。

這其實也涉及到了內外之分的關係。

相比之下中央和地方關係如何界定是比照前次的界定更進一步的進行了規劃。

本土和外衛被通過政令的方式規劃了出來。

本土的府縣有:龍興府、翰墨府、西山府、平南府和獨立城市巴赫奇薩賴。基本上全是克里米亞半島上全是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府縣。這些地方已經被漢人治理的非常純熟,當地人十有**也成了漢人的一員。尤其是柳玉京在強推道教,並且把長生天、佛教的一些內容雜糅進道教之後,韃靼人投入道教的規模十分龐大。另外希臘人的變性大,投入道教的人也非常多。整個克里米亞半島有足足近四十萬人,其中有六七成已經是道教信徒了。

本土的府縣衙門以保境安民為主。所以管理機制健全,人手不多。府縣官員們的權力主要以各級政事為主。並且官員的兵權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就算是府尹也只能調動府縣衙門的幾十個三班人員。

外衛的府縣有:金濤府、建鄴府、壁鄴府、黑金府、頓河府和班河府,另外臨海府也被列入了進來。外衛的府尹們權力就非常大了。如金濤府的秦福生聚起了上萬民兵,上個月還和摩爾達維亞公國的邊民大戰一場,斬首上千。所有的外衛府尹擁有組建軍隊、調集兵馬的特權,並且在稅收上有很大的優惠。移民、物資調動也以這些地方為主。如果外衛能夠在保護本土、損失不大的情況下拓土邊疆也會受到嘉獎。

但是這些地方情況複雜,甚至很多地方荒無人煙。外衛的府尹就需要自己思考一下如何發展了。像張琦那樣從秦蒼手裡騙人口也不失為一招好策。

本土稅收****分,外衛稅收四六分也寫進了第一道命令里。

這份詔令隨著譴責塔納人不忠不義的公告傳發到了金城縣的時候,陳子軒捧著這份詔令淚流滿面,原來.....原來我還有這麼大的權力嗎?他一直以為自己是給這五千人來當牛做馬的。五千人的吃喝拉撒全都管,他一段時間都快寫下『俯首甘為孺子牛』了。

這也涉及到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分權。

秦蒼再獨裁,也不能被豬油蒙了心,就把權力合併在一起交給官員了。

尤其是司法和行政,這是絕絕不能放在一起的地方。古中國立法歸上,但是行政和司法一直是模糊不清,由縣官全權管理。想想一個縣官不但要收稅,還要管行政,又要清點刑名,最後只會造成又一輪的權力轉租。

沒錯,紹興師爺滿天下代表的就是清代的一輪權力轉租。讀死書的新科進士們尤其是在刑名和錢糧,以及行政三個方面從書里學不來,偏偏出來了就是做這個的。於是師爺就出來了。幫東主和地頭蛇討價還價,幫助斷案,清理府庫,這都是師爺們做的。

秦蒼要分權,就要從這方面既尊重傳統,又符合實際。

本土可以分得清楚,外衛又怎麼能這樣給他們套嚼子呢?

這第二道命令里,就寫著地方官員如何分權力。

傳統的三班六房被拆分出來,和府縣官員一起拉了出來排位置。

譬如一縣:

縣令是正七品官,月薪三十海佩倫金幣。主要的任務是負責地方行政建設,總而言之就是順著中央的設計圖,在地方做工程師。行政官。

縣丞是從七品官,月薪二十五海佩倫金幣。主要負責一縣安靖,衙役、判罰都要由他來任。是司法官。

主簿是正八品管,月薪二十海佩倫金幣。主要負責徵收賦稅,是直屬於各級徵稅局的官員。啊對了,徵稅局最近也改名了。

這是主要的正牌官員。

另外原先的吏員吏房也被挖了出來,納入官員之中。所謂官吏一體,官紳一體。以防大漢出現如明清一樣的地方苛政。

三班六房的體質已經拆的差不多了。

三班基本不變,因為皂班管內勤,快班管辦案,壯班就相當於武警。這是直屬於縣丞的地方管理系統。基本上一個縣有上百人的三班。其中壯班定額是七十人(對本土來說)。

六房轉變為了吏房(官吏)、民房(民政)、稅房(稅收)、禮房(學校)、刑房(訴訟、監獄)、兵房(後勤、兵事)、工房(基建)、商房(管興商事)、殖民房(有則設,無則撤)、郵局分部十個衙門。

想看更多更勁爆的內容,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txtjiaa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451之爭雄歐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1451之爭雄歐陸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4章 53新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