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鄭和遠洋

正文 第四十五章 鄭和遠洋

長背瘡的馬膽怯,有弊病的人心虛。

——蒙古族諺語

1402年7月17日,朱棣廢除了建文年號,將建文4年改稱洪武35年,自己正式登上了大明王朝的皇位,成為永樂皇帝,執掌國家的最高權力。從年號來看,他不是繼承侄兒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繼承了父皇明太祖朱元璋。

朱棣聽從了得力的幹將鞏家祿的建議,在政治管理上實行了「五個一律」:一律恢復由建文年間改動的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一律恢復建文年間貶斥的官員職務;一律取消建文年間的各項改革;一律廢除建文年間制定的與太祖相悖的各項法律規定。他想以此來表明自己起兵的目的在於恢復祖訓,在法律上具有正當性和法統性。

也許是結怨太深,也許是壓力的爆發,朱棣推行的殘酷誅戮、妄引株連的做法,有如瓜蔓一樣伸延,因此被人們稱作瓜蔓抄。

舊臣元老史景清對朱棣搶奪大位心懷不滿,在上朝的時候企圖行刺朱棣,被眼疾手快的馬和衝上去制服了。

朱棣大為震怒,下令滅殺史景清的九族,剷平了他的祖墳,又追查到他的原籍,互相攀扯,致使全村的人都被株連殺害。村莊也化為了廢墟。

朱棣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加強社會管理和經濟建設,採取了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措施。

他下令馬和帶人搜查建文帝的舊朝大臣齊泰、黃子澄等50餘人,實行徹頭徹尾的改朝換代;重建被朱允炆焚毀的奉天殿;重刻玉璽;封自己最喜愛的王妃徐氏為皇后;重視監察機構的作用,設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勵官吏互相告密;利用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等刺探大臣和老百姓的秘密;設置鎮守內臣和東廠衙門,恢復朱元璋廢除的錦衣衛;完善文官制度,選拔資歷較淺的官僚入閣參與機務,解決了廢除中書省後行政機構的空缺,逐漸形成了內閣制度的雛形;利用科舉制和編修書籍等籠絡地主、士人,宣揚儒家的思想,改變了大明初期過分抬高佛教和道教做法,選擇官吏力求因才而用;注意恢復與發展社會經濟,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治水江南,疏浚吳淞;在中原各地鼓勵墾種荒閑田土,實行遷民寬鄉、督民耕作等方法促進生產;注意蠲(juan)免賑濟等措施,防止農民破產,保證了賦役征派,為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發展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通過這些舉措,永樂時期國家的財政收入達到了大明的最高峰。

朱棣對威脅到自己地位的皇家子弟用權威嚴。永樂初年,他先後恢復了周王、齊王、代王和岷王的舊封。當自己的皇位比較鞏固了,他又將諸王廢為庶人,或者發配到邊疆地區。

他把建文帝的3個弟弟降為郡王,還將其中的2人廢為庶人,禁錮在鳳陽,只留下一個給朱標奉祀。

1403年8月,朱棣下令解縉、姚廣孝、王景和鄒輯等人修纂大型類書,編成了《文獻大成》,即後世稱為《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收錄入的圖書均未刪改,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比18世紀中葉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和《法國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

隨著國家大局的基本穩定,朱棣高懸的心稍稍放了下來。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賜姓授職的方式表達了他對有功之臣的封賞與恩寵。

他賜予最得力的幹將馬和為鄭姓,同時,將鄭和升遷為內官監太監,相當於正四品官員,史稱三寶太監。

他還將鞏家祿升為管理國防事務的大將,為自己的帝業保駕護航。

朱棣雖然為建文帝朱允炆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國葬,但是,民間卻一直傳說建文帝的下落不明。有人說建文帝從皇宮的地道逃出了應天府,在雲南和貴州一帶化為僧侶隱藏。有的人說建文帝乘船逃到了西洋海外。

朱棣因為是奪取建文帝的皇位上位的,心裡總是罩著一片不合法的陰雲,生怕建文帝夥同舊的勢力捲土重來。為了消除心頭這個重大的疑點,他專門派出了一路人馬密訪江浙、雲貴一帶,但是,沒有打探到建文帝的下落。

他和鞏家祿一起思考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對外宣稱派遣鄭和出訪西洋各國,實際上是去搜尋建文帝的蹤跡。

當時,大明王朝以婆羅洲(今天的汶萊)為界線,婆羅以東稱為東洋,婆羅以西稱為西洋。

朱棣之所以選擇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是因為鄭和懂得兵法,又有謀略,而且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鄭和的少年時代就在軍隊中服役,後來轉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鄭和成年以後經受了戰火的考驗,跟著朱棣參加靖難之役,轉戰南北,出生入死,經歷過數次重大的戰役,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朱棣授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軍銜,將20000多名官兵交給他全權指揮。

鞏家祿為了鍛煉剛剛年滿15歲的兒子鞏成祥,把他送到鄭和的遠洋船隊中,希望老朋友能夠培養自己的兒子。

鄭和看著鞏成祥皮膚白凈,濃眉大眼,長相頗似回回人,心中十分喜歡,便把他留在身邊做了貼身侍衛。

1405年7月11日,鞏成祥跟隨大明王朝的正使鄭和和副使王景弘,乘坐62艘138米長、56米寬的大船,滿載官校、旗軍、勇士、力士、通士、民稍、買辦、書手、太監、教諭、陰陽官、醫官、醫士、官員和士兵等28000餘人,從蘇州的劉家港(即今天的太倉港)出發,沿著東海西岸航行到了福建。

鞏成祥和船隊在福建操練了大半年,再從福州閩江的五虎門揚帆出海。他們首先到達南海西岸的占城(今天越南中南部),然後借著風向朝爪哇島的方向航行。

1406年6月30日,在今天印度尼亞的爪哇島海域,來自大明王朝的遠洋船隊浩浩蕩蕩地駛向港口。鄭和的船隊在爪哇的海濱城市(今印度尼西亞的三寶壟)登陸。

鞏成祥跟隨船隊的最高長官鄭和健步走出船艙,與爪哇的國王親切會面,與當地的人民進行貿易活動。

鞏成祥一下子出了個遠門,做夢一般地來到了西洋。異域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令他大開眼界,他高興得不得了。

鄭和慈祥地對鞏成祥說道:「你和商隊的水員一起去轉轉吧,趁機遊覽一下爪哇國的秀麗景色。」

鞏成祥一聽到鄭和的這句話,拔腿就要去追已經出發的水員,但是,他轉念一想又沒有抬起腳來。

鞏成祥認真地對鄭和說道:「鄭大人,我的職責就是保衛您。您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鄭和看到這個孩子十分懂事,高興地說道:「好吧。我一會帶你去他們的王宮看一看。」

當時正值東爪哇和西爪哇發生內戰,大明的官兵和商人不知道具體情況,下船以後就直奔東爪哇去做生意。

不料,西爪哇的軍隊突然沖了入了東爪哇的國土,不由分說地殺死了正在市場上交易的人們,其中也包括鄭和手下的170多個士兵。

鄭和聞訊大怒,立即調遣軍隊準備攻打西爪哇。

西爪哇的國王知道自己的士兵誤殺了大明帝國的使者和商人,嚇得膽戰心驚、叫苦不迭,趕緊帶上60000兩黃金,跑來親自敬獻給鄭和,作為死難士兵的補償。

鄭和的臉色鐵青,兩道濃黑的眉毛倒立著。他強忍著失去幾百個士兵的悲憤,嚴正地譴責西爪哇的國王,命令他專門辟出一塊好地皮,為死難者舉行隆重的葬禮,彌補魯莽愚蠢造成的後果。

西爪哇國王不敢拖延,立刻一一照辦才算平息了事端。從此以後,西爪哇國年年都派使者到大明朝貢,態度非常謙卑。

鞏成祥看著一排排死難者的墳墓,不禁暗自感嘆道:幸虧沒有跟隨商隊到東爪哇去,否則自己早就上了西天。

處理好善後事宜以後,鄭和指揮船隊離開了爪哇,來到了三佛齊舊港(今天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

當地的廣東僑民領袖施進卿聞訊前來向鄭和稟報:「海盜陳祖義兇狠暴虐,危害鄉里,請求鄭大人務必為民除害。」

鄭和一聽到海盜二字怒不可遏,立即派人前去招降陳祖義。

陳祖義耍了個花招,表面上假裝答應投降,背地裡卻謀划著搶劫鄭和的船隊。

鄭和發現陳祖義不是真心投降,悄悄地命令部下做好迎戰的準備。

當陳祖義率領海盜貿然進攻的時候,鄭和指揮主力部隊窮追猛打,剿滅5000多人賊黨,燒毀了10艘賊船,俘獲5艘賊船,活捉了陳祖義等海盜頭子,給他們帶上刑具枷鎖,關在船上勞動改造,為南洋諸國除去了一大禍患,打通了各國之間貿易的通道。

當地的華僑紛紛涌到港口,熱烈歡迎來自祖國的親人,感謝大明軍隊為人民除暴安良。他們為船隊送來了當地出產的稻米、水果和蔬菜等日用品。

鄭和率領船隊繼續在茫茫的大海上西行。

鞏成祥經常看到鄭和忙完了工作部署以後,一個人坐在船艙的窗戶邊,默默不語地望著遼闊無垠的大海。

鞏成祥以前聽父親講過鄭和的不幸家史,心中替這位傑出的人才遭受的磨難感到惋惜和不平。他從來不敢在鄭和的面前提到這些,假裝自己什麼也不知道。

他看著鄭和孤寂落寞的樣子,猜想他的心裡一定非常苦澀吧。他是在思念亡故的家人,還是在懷念四季如春的昆陽?或許都不是。

鄭和的船隊經過蘇門答臘,依次到達了滿刺加(今天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的馬六甲)、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和古里(今天印度的卡利卡特)等國家。

船隊每到一處,鄭和都要拜見當地國家的國王,獻上大明皇帝贈送的華麗絲綢、蘇州的刺繡、景德鎮的青花瓷器等,詳細地闡述大明的普惠政策,宣傳國家的美麗景色和燦爛輝煌的文化歷史。

他私下裡派遣化妝成商人的官兵借著經商的名義,到處打探建文帝的下落。

鄭和肩負著宣示國家形象的重任。他與外國的國王和官員打交道,態度不卑不亢,做事有禮有節,說起話來侃侃而談,受到了各國的熱情歡迎和尊敬。

每當這個時候,鞏成祥總是坐在一旁出神地想著:鄭大人作為太監真是太可惜了。他的才學足足可以擔當朝廷的一個大臣,就是當個丞相也綽綽有餘。

在印度洋的沿海王國古里,鄭和代表大明王朝賜給古里國王誥命的銀印,還那裡修建了一座中式的碑亭,在一塊石碑上刻上了「去大明十萬餘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

1407年10月2日,鄭和率領船隊安全地回到應天府。他向永樂帝朱棣密報了周遊列國的詳細情況,還把海盜陳祖義等人交給了朝廷。

朱棣非常高興,廣泛獎賞擒賊有功的將士,賜封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下令將陳祖義等罪犯斬首。

鞏成祥歡天喜地地回到了應天府的家中,看望差不多兩年未曾見面的家人,向他們繪聲繪色地講述西洋各國的奇聞異事,逗得大家十分開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鄉血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鄉血脈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第四十五章 鄭和遠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