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襄陽之戰

第三十章 襄陽之戰

?好射手不是他的箭出名,而是因為他射得准。

——苗族諺語

一天,一個投降了大元王朝的南宋大將劉整向忽必烈進獻了攻滅母國南宋的一條策略:「先攻襄陽,撤其捍蔽。南宋如果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

襄陽地處南陽盆地的南端,分為襄陽和樊城,分別在漢水的南北兩岸,互為依存,跨連荊豫,控扼南北,地勢十分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南宋抵抗蒙古軍隊的前線重鎮。

忽必烈招來達來和努海,想聽取他們的意見。

努海說道:「襄陽作為戰略要地,是南宋王朝的國之西門,是荊襄防線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支撐點。襄陽失,則江陵危。江陵危,則長江之險不足恃。倘若長江天險不再是天險,門戶洞開之後便是江南的大片土地無險可守,直接威脅到南宋王朝的首都臨安。」

忽必烈思考了一會,決定採納了劉整先攻襄陽的建議,任命達來為正帥、努海為副帥,率領一支人數眾多的軍隊,對襄陽實施戰略包圍。

他們趕赴襄陽附近,看到南宋軍隊防守森嚴,便先駐紮下來,由努海負責建立陸路據點,作為今後進攻南宋的根據地。

劉整又提出了一條建議:「荊湖制置使呂文德為官貪婪無比,連蠅頭小利這樣的小財都不肯放過。我們可以用小恩小惠賄賂他,然後再提出我們的要求。」

達來欣然派遣兩名元軍的使者,帶了一副名貴的玉帶,前去拜見呂文德。

呂文德果然上鉤了,眉開眼笑地收下了玉帶。

元軍的使者接著提出:「為了保護我們的貨物、防止盜賊行竊,我們想在襄陽城的外圍築造一道土圍牆,是否可行?」

鬼迷心竅的呂文德竟然回答說:「多大點事兒?修吧,修吧。」

達來立即命令元軍在襄陽東南的鹿門山和東北白河城修築堡壘,建立了包圍襄陽的第一個據點。

元軍很快在襄陽的外圍一共修築了10餘處城堡,完成了對襄陽的戰略包圍,切斷了襄陽與西北、東南的聯繫,從而全面控制了南宋援助襄陽的道路。

襄陽徹底變成了一座孤城。

達來的軍隊在陸地上所向無敵,但是,在河湖上卻因為水軍不力吃了大虧,自己也險些被南宋的官兵活捉,暴露出水軍不佔優勢的弱點。於是,達來讓努海負責建立水軍,尋求制服南宋的戰術優勢。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劉整向達來又提出一條建議:「我精兵突騎,所當者破,惟水戰不如宋耳。奪彼所長,造戰艦,習水軍,則事濟矣。」

達來一聽覺得這個建議也不錯,當即命令劉整負責組織製造戰船、訓練水軍,爭取早日攻克襄陽。

劉整帶人很快製造了5000艘軍船,日夜操練水軍,又得到了四川行省送來的500艘戰艦,建立起一支頗具規模的水軍,彌補了元軍在戰術上的劣勢,為戰略進攻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從修築鹿門堡、白河城到完全包圍襄陽,元朝軍隊已經完全處於戰略上的優勢了。

南宋朝廷這才意識到大期將至,慌忙在全國發布緊急動員令,力爭挽救危局,打響了反包圍和援助襄陽的保衛戰。

1268年冬,南宋將領呂文煥為了打破元軍對鹿門和白河的包圍,命令襄陽的守軍進攻城外的敵軍,但是,被努海的軍隊打了個大敗。

隨後,南宋與大元的軍隊在襄陽城的外圍進行了長達3年之久的爭奪戰。南宋軍隊屢次進行英勇地反攻,均被達來和努海率領的軍隊擊敗。

南宋官兵的死傷十分慘重。

1272年的春天,圍困襄陽的達來和努海接到了忽必烈加快滅宋的聖旨,立即和漢將劉整率領蒙漢聯軍,對軍事重鎮樊城發動了總攻。

蒙漢聯軍很快地攻破了城廓,佔領了外城,進一步壓縮了包圍圈。

南宋的軍隊無法突圍,只好退到內城堅守。

南宋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看到前線的形勢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境況,急忙在襄陽府、郢州(今湖北省鍾祥)等地招募了3000餘人的民兵,指派給民兵領袖張順和張貴,火速趕往襄陽救援。

臨行前,張順站在閱兵台上,高聲地鼓勵士兵們:「這次救援襄陽的任務十分艱巨。每一個人都要有必死的決心和鬥志。你們當中如果有人不是發自內心自願奔赴戰場,現在就可以離去,不前往要影響救援大事。」

當時,3000名臨時組建的南宋水軍群情振奮,鬥志昂揚,一起大聲呼喊道:「堅決完成任務!堅決不做亡國奴!」

救援的戰鬥正式打響了。

張順和張貴在高頭港集結船隊,把上百艘軍船連成方陣,在每一隻船上都安裝了火槍和火炮,準備了足量的強弓和勁弩。

深夜,船隊起錨出發,以紅燈為信號,乘風破浪,直衝重圍。

張貴在前面衝鋒,張順在後邊支援。他們的船隊衝破了元軍的重重包圍。當到達磨洪灘的時候,船隊被江面上布滿的元軍船艦層層阻攔,夾在中間,無法通過。

張貴下令官兵強行進攻元軍的軍船。

南宋的將士們一鼓作氣,先是用強弩射擊敵艦,然後又用大斧頭砸斷鐵索,所向披靡,硬是衝破了密密麻麻的封鎖,轉戰一百二十里。

達來看到自己的將士被殺死和淹死的不計其數,氣得在指揮台上直跺腳,卻也無可奈何。

黎明時分,南宋的援軍勝利抵達了被元軍圍困了5年之久的襄陽城,送來了食鹽與布匹等補給。張順和張貴的成功救援極大地鼓舞了城中軍民的鬥志。

檢點將士的時候,卻找不到主帥張順,大家驚駭不已。幾天以後,襄陽的軍民在水中找到了他的屍體,只見他披甲執弓,怒目圓睜,依然保持著英勇殺敵的姿態。

大家懷著沉痛和敬佩的心情隆重地安葬了張順,並且為他立廟祭祀。

張貴的支援雖然給襄陽的守軍帶來了很大的希望,但是,在元軍的嚴密封鎖之下,襄陽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張貴聯絡郢州的殿帥范文虎,經過協商雙方約定,實行南北夾擊,打通襄陽外圍交通線,由范文虎率領5000精兵駐紮在龍尾洲作為接應,張貴率領軍隊前去會師。

張貴按照約定的日期辭別了呂文煥,準備率領3000名官兵順著漢水而下。他在檢點士兵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名因為違犯軍令曾被鞭笞的親兵。

張貴的心中頓時不安起來,急忙對士兵們說道:「我們的計劃已經泄露了。也許叛徒還在路上,敵人沒有得到我們的消息。現在唯一的辦法只有迅速出擊。」

張貴果斷地改變了秘密行動的計劃,乘著夜色殺出了重圍。

達來和劉整得知張貴急速突圍,立即派遣數萬人前去阻截,再一次把江面堵了個嚴嚴實實。

張貴邊戰邊行,遠遠地望見龍尾洲的方向戰艦如雲,旌旗招展,以為是提前到達的范文虎的接應部隊,於是命人舉火告示。

對方的船隻見到燈火,便不聲不響地迎面駛了過來。

等船到了眼皮底下,張貴這才發現船上全都是達來的元軍。

原來,范文虎派出的援兵因為風雨狂暴,退避三十里,失約不至。達來獲得情報,反以逸待勞,就。原來識破了張貴和范文虎的計謀,強先佔領了龍尾洲,守在那裡以逸待勞,等著張貴進入包圍圈。

兩軍在龍尾洲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遭遇戰。

南宋官兵因為連續作戰、極其疲憊,在戰鬥中傷亡過大,愈加力不從心。張貴也因為寡不敵眾,最後被元軍俘獲,被恨之入骨的達來親手殺害了。

達來又命令4名投降的南宋士兵抬著張貴的屍體,在襄陽城中遊街展示,企圖以攻心術迫使呂文煥自動投降。

守城的南宋將士目睹此景,悲從心生,發出了一片哭聲。

站在城樓上的呂文煥怒不可遏,立馬派人殺死了那4個叛徒,搶回了張貴的屍體,把他與張順合葬,建立了雙廟祭祀。

援助襄陽的努力至此徹底失敗。

秋天來臨了,大雁南飛,天氣即將轉涼。

達來為了及早攻下襄陽採取了分割圍攻的戰術。他認為:「襄陽之有樊城,猶齒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下則襄陽可不攻而得。」

1273年初,為了切斷外界對襄陽的援助,達來指揮元軍分別從東北和西南方向對樊城發起了總攻。

達來指揮元軍燒毀了樊城與襄陽之間的江上浮橋,使襄陽城中的援兵無法出城救援。

樊城徹底孤立了。

戰前,忽必烈為了加強元軍的火力,命令努海帶著從西域征遷的回回炮匠亦思馬因來到襄陽,就地製造能發射巨石的回回炮,加強攻打城池的實力。另一位回回人阿裏海牙架起回回炮,猛烈地轟破了樊城外郭的西南角。

陸上的元軍趁機迅速進入城內。

劉整率領元軍的戰艦也抵達了樊城的江面。

南宋大將牛富視死如歸,率領官兵展開面對面的巷戰。終因寡不敵眾,牛富以身殉職,偏將王福也赴火自焚。

樊城陷落了。

樊城失陷以後,襄陽的形勢更加危急。呂文煥多次派人到臨安的南宋朝廷告急。但是,朝廷也是捉襟見肘,再也不出援兵了。

襄陽城中的軍民每況愈下,陷入了既無力固守又沒有援兵的絕境,甚至連燒火做飯的柴禾都沒有了,只好拆下房屋的椽子當作柴禾。

1273年春天,達來率領元軍從樊城出發,全力攻打襄陽,首先用回回炮輪番轟擊襄陽城樓。

一時間,襄陽城內哭喊聲整天,軍民的人心開始動搖。將領紛紛帶頭出城投降。呂文煥看到自己孤立無援,為了保全兄弟們的性命,於是帶領全城的軍民向元軍投降。

歷時12年的襄陽戰役是中國歷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關鍵一戰,最終以大元勝利、南宋失敗宣告結束。

元朝方面,忽必烈的攻宋方略正確,挑選的達來、努海、劉整等良將出色,注重發展水軍,大力推行招降安撫的政策,形成了軍事和政治上的優勢,致使南宋軍隊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南宋方面,襄陽之戰是決定南宋命運的關鍵一戰,參加最後一次襄陽戰役的主要是呂氏軍事集團的部隊,雖然他們浴血奮戰的功績不容抹煞,但是,由於指揮的失誤迭出,朝廷和地方官員腐敗無能,自毀長城,最終導致了這一關鍵戰役的失敗。

襄陽和樊城這兩個城市的失守,導致了幾年以後南宋王朝的最終滅亡。

取得襄陽大捷的達來和努海喜不自勝,命令襄陽的酒肆一律免費供酒,讓征戰多年的元軍痛痛快快地暢飲慶功的喜酒。

那幾天,襄陽鋪著石板的大街上儘是三三兩兩喝得面紅耳赤、東倒西歪的元軍官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世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人世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章 襄陽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