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運河10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運河10

辦完事的虞慎來見周南,又聽周南說到治田辦法,竟然能一年見效,兩年收穫,和這幾個農師一樣似信非信。

看著虞慎等人疑惑的眼神,周南也不再隱瞞了,說道:「田地性咸,非一法可以奏效,更非一日之功可以奏效。治田當眾法齊上,才能日見效果。諸位想必也見到了,在這咸濕荒地上,並非寸草不生,也有金花菜、鹽蒿子等生長,諸位可知其中道理?」

「小的們不知道。」農師們搖頭說道。

「大率世間萬物,皆有相生相剋之理,金花菜、鹽蒿子能在咸濕地上生長,自然能剋制田地中的咸濕之性。」苜蓿、鹽蒿子這些植物能在鹽鹼地里生長,當然是因為這些植物能適應鹽鹼地的環境,也就是能吸收鹽鹼地土地里的各種鹽分。這是周南在聽寨村長說起平日吃的那些野菜時,突然想起來的。在後世,治理鹽鹼地也不是單靠哪一種方法就能解決的。就是後世能造出各種肥料來,治療鹽鹼地也還是更多地依靠生態系統的改變。在鹽鹼地里種植苜蓿、鹽蒿子這些耐鹽植物,就是其中很好的辦法。

而且種這些耐鹽植物,好處不止是治理鹽鹼地,還能作為牧草來養羊。因為這些植物裡面含有粗蛋白、粗纖維,營養價值高,苜蓿號稱「牧草之王」,各種牲畜都愛吃,而且產量高,用來飼養豬、牛、羊、雞,喂出來的禽畜肉質緊嫩,肉味鮮美。這也是為什麼寨村長說他們這裡的羊很好吃的原因。

要治理鹽鹼地,除了種植這些耐鹽、吸收田地種鹽分的植物,也需要大量的有機肥料來給田地增肥。這個時代也沒有現成的肥料,只有糞肥。而糞肥恰恰是鹽鹼地最需要的。鹽鹼地並不是缺少礦物質養料,只是鹽鹼地中的礦物質養分因為土地板結等原因,導致不能給植物很好的吸收,才造成田地貧瘠不能耕種的表象。如果加大田地種的有機肥含量,提高田地保肥能力,緩解和中土壤的鹼性,就可以促進鹽鹼地改良。這也是為什麼周南重視那個易州農師說的肥田辦法的原因。

這樣一來,就可以在鹽鹼地上形成一個簡單的良性循環了:鹽鹼地里種苜蓿、鹽蒿子,不僅可以吸收田地中的各種鹽分,種出來的苜蓿、鹽蒿子還能用來餵羊;而羊的糞便集中到地里,又可以進一步改良土地的鹼性。這些鹽鹼地現在種莊稼不行,種這些苜蓿、鹽蒿子倒是適合。這樣喂出來的羊也是一筆收成。

這只是治理鹽鹼地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之前的基礎上,開始布種水稻,利用水稻來減少田地中水分的蒸發,以控制田地種鹽分的再次累積和形成。同時還可以在水田裡放養鵝、魚、蟹,形成更細緻的生態循環。

選擇餵養鵝、魚、蟹是有原因的。首先這三者的排泄物都可以作為有機肥改良土壤——一隻鵝或者一條魚的糞便當然不會有什麼作用,可是架不住多啊!就像養魚的魚缸,如果不換水,很快便會污濁不堪了。所以周南才讓虞慎弄來一千隻羊,還要五千條魚苗,五千隻河蟹。在幾十畝的水田裡,這些足以形成一定的環境影響力了。

除了糞便可以肥田,這三者還各有各的用處。鵝會吃掉水田裡的稗草和紅線蟲等害蟲,好讓水稻長勢更好;魚吃水田裡的水草和蟲子;而螃蟹在水田裡,可以疏鬆土壤,促進有機肥的分解,清潔水田環境。

養的這些鵝、魚、蟹,也都是一筆收入。所以周南剛才敢說第一年便能初見成效。這樣治理一年,便可以耕種水稻了。這是後世治理鹽鹼地的經驗。所以周南才這樣有信心。

如果這樣治理成功了,那將來推廣的時候,就可以分區域、分水田、旱田治理了。如果是旱地,可以種苜蓿、鹽蒿子,同時餵羊的辦法。如果是水田,可以先排水,再種苜蓿、鹽蒿子,等田地中的鹽分少了,再引來河水,種植水稻,同時餵鵝、魚、蟹,形成良性循環。

最主要的是,這種辦法不僅不費物料,還會在治理的過程中就增加了百姓的收入。而且技術簡單,百姓們幾乎人人都能做。

周南將自己這一套完整的種、養結合的辦法說出來,同時還用五行學說給自己的辦法生搬硬套地當作理論支撐,當自己的治田理論。這幾個農師聽得似懂非懂,可是虞慎卻一聽便明白,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六個農師雖然聽不懂這些相生相剋的理論,可是卻高興萬分:駙馬說的道理他們聽不大懂,可是要說養羊、餵鵝、餵魚這些,他們最是熟悉,也最明白羊糞、鵝糞能肥田,也明白鵝、魚、蟹對稻田的好處,卻從來沒想到還可以這樣合在一起,連種稻帶餵魚餵鵝養羊。

不過這六個農師心裡也盤算過,就是不種稻,靠著養羊、餵鵝、餵魚,將來賣出去,也不比種田得錢少。甚至有的農師還想著索性不種水稻了,只是餵養這些羊啊、鵝啊,一畝地也不少錢賺。

想歸想,他們可是來治田的,而且駙馬的治田之法聽起來比另外三組的法子靠譜多了。六個人歡天喜地地正要辭別周南,去村東田地里修整田地,好做成一方方的田地,開種牧草,周南卻又潑冷水道:「大致是這樣做,至於如何施肥、如何依據田地的咸性養魚,餵鵝,就得靠你們自己了。」

「駙馬放心,說到這些活計,小的們自會料理。」幾個人忙向周南保證道,這才一起向村東田地去了。

「你去讓船夫將大船開到這裡,今日我們沿河而下,到海邊看一看。」周南對身邊跟著的小九說道。

聽周南說要沿著河道去海邊,虞慎忙說道:「先生帶我去吧,一路上還能為先生解說。當年我可就是從這裡坐貨船去的南朝。」

「也好,要治河,總要看看河的全貌。」周南點頭道,「看看這運河日後如何再興旺起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春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春歸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運河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