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4.天子駕崩

正文 124.天子駕崩

建安二十年,公元216年,在中原肆虐的瘟疫終於得到根治,不過中原人口劇減,兗州原來登記在冊的有六十萬餘戶,三百萬多人,經過三年瘟疫,只剩兩百萬都不到,或死於瘟疫,或遷往別處。豫州原本人口就不多,一百萬人左右,瘟疫過後,登記在冊的也不過六十多萬,再加上徐州、荊北、淮北、洛陽,偌大一個中原居然只有五六百萬人,差不多只有冀州一地的人口,瘟疫比起戰爭帶來的傷害,要可怕的多。

袁熙為了恢復中原生機,收攏流亡百姓,在建安十七年,下令中原地區免稅五年,削減軍隊開支,老弱病殘的戰士放歸鄉里,給予土地,保證以後的生活。袁熙還利用河北的富有,積極引導河北士族往中原投資,有袁熙和甄家牽頭,很多精明的商人一是為了討好袁熙,二是中原的免稅政策還有兩年,有利可圖,大量的河北士族將生意向中原轉移,中原開始逐步恢復活力。

曹操知道自己年事已高,要想平定河北已經不可能,為了削弱袁熙實力,唯有憑藉天災打敗袁熙,於是,就決定攻打益州,放棄中原。中原四戰之地,原本就有疫情,不是很嚴重,隨著中原大戰的開始,戰士屍體沒有及時妥善處理,加速了瘟疫的爆發,而曹軍卻趁機退入關中,將中原的爛攤子丟給袁熙。

袁熙實力止步不前的時候,關中、西涼、益州積極發展,單單關中就有十來萬中原士族遷入,人口也達到了鼎盛,有三百萬餘人口,西涼雖然地處偏僻,也有五十餘萬人,再加上益州的三百餘萬人口,曹操的實力並沒有減弱多少,關中有三十萬駐軍,西涼十萬,益州二十餘萬,依舊是僅次於袁熙的第二大諸侯。

相比曹操,江東雖然更為富有,然而軍事實力還是弱一些,將近四百萬餘人,軍隊也只有三十多萬,不過有長江天險,又與河北關係良好,江東是最安全的地方,沒有人願意打他的主意。

最弱小的還是劉備,雖然佔據了荊州六郡,還有益州巴郡,並且拿下了南方的交州,然而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軍隊也只有三十來萬,和江東差不多,然而荊州一馬平川,除了漢江,無險可守。還好中原大亂,袁熙也沒有南下,所以至今安然無恙,默默發展。

然而一個驚天霹靂打破了這種寧靜,漢獻帝駕崩了。漢獻帝的身體原本就不大好,雖然洛陽的疫情並不嚴重,感染的人也不多,偏偏漢獻帝病倒了,原本以為只是普通的風寒,一連幾日,高燒不退,最後連華佗都來了,才發現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漢獻帝真是命運多舛,從八歲起,登基為帝,卻不過是董卓手中的傀儡。王允設計除掉董卓,結果西涼軍又攻陷了長安,這次差點死了,還好賈詡求情,保住了自己性命。後來,又落入了曹操之手,原本以為曹操是大漢忠臣,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重振漢室,可惜自己不過是曹操手中的一顆棋子,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是連自己的皇后和皇子都不放過。唯有袁熙將自己從曹操救出,雖然只給了自己洛陽一地,不過八年來,袁熙讓自己活得痛快,活得安全。

在彌留之際,袁熙終於趕到洛陽皇宮。這時,洛陽的文武百官都在場,袁熙為了鼓勵百姓克服瘟疫,以身犯險,親自巡視中原,也得到了點百官的認可,就是當初把袁熙視作權臣的孔融也認可了袁熙。

漢獻帝見袁熙來到,封袁熙為魏王,輔助太子劉康,併當著眾人的面道:「大漢能延續到今日全靠魏王支撐,諸位以後一定要聽命於魏王,不得有違。」之前荀彧雖然反對袁熙繼承王位,不過現在漢獻帝即將駕崩,對於他的臨終託付自然不敢反對。

太子劉康才三歲,乃是曹貴妃所生,是漢獻帝唯一的子嗣,漢獻帝憑著最後一口氣道:「魏王之能,當世無雙,若康兒能扶則扶,不能扶則魏王取而代之,還請魏王能保他一生平安。」

此話一出,眾臣大驚,漢獻帝這是給袁熙謀朝篡位的權利啊,正想諫言,漢獻帝已經咽氣了。袁熙喜怒勿形於色,整個江山都是自己的,要不要當皇帝完全憑自己的一念之間,而漢獻帝的話保全劉康,怕自己對他不利。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袁熙對著漢獻帝恭敬行禮道:「請皇上放心,臣定不負皇上所託。」袁熙已經是魏王,位極人臣,卻並不想篡位,不過也沒有將話說死,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袁熙替漢獻帝張羅了身後事,為了保護新皇,將都城遷往鄴城。劉康在袁熙的輔助下,在鄴城登基為帝,是為漢明帝,其生母曹貴妃為皇太后,改年號為天寶,公元216年為天寶元年,袁熙為魏王,兼任漢大司馬、大將軍,輔政漢明帝。

漢獻帝駕崩之後,袁熙為魏王,最先發難的不是曹操,也不是劉備,居然是孫權。孫權自認為自己與袁熙關係良好,居然上表想要吳王之位。袁熙大怒,對眾臣道:「本王乃先皇欽點的輔政大臣,才有魏王之位,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對大漢沒有半分功績,卻野心勃勃想要吳王之位,不知各位有何高見?」

荀彧忠於漢室,袁熙乃是漢獻帝親封,自己無可奈何,不過孫權要求封王自己絕對不同意,向袁熙建議道:「魏王不可答應,若是孫權成功,曹操和劉備必定效仿,人人稱王,大漢將國之不國。」

袁熙手下謀士徐庶擔憂道:「荀大人所言在理,不過孫權討要王位不成,必定攻打中原。中原百廢待興,正在重建,戰事一起,恐怕一切化為烏有。」

荀彧據理力爭道:「魏王曾說過,漢室威嚴不可犯,雖遠必誅,何懼孫權?荀彧不才,受先帝所託,魏王若有差遣,萬死不辭!」

袁熙大喜,十八年後,荀彧再次投靠河北袁氏,於是拒絕孫權的要求,令張燕和甘寧加強對江東的監視,雖有異動,立刻來報。袁熙任命荀彧為兗州別駕,恢復中原實力,令鍾繇為揚州別駕,協助張燕對抗江東,令張綉為洛陽太守,防備曹操。

孫權在得知袁熙拒絕自己的要求之後,果然大怒,想要撕毀協議,起兵攻打中原。孫權手下謀士魯肅道:「吳侯,河北實力雄厚,雖然中原戰亂,實力大損,也不是我江東能對付的,而且吳侯之妹孫尚香小姐尚在冀州,吳侯貿然出兵,恐怕有性命之憂。」

陸遜在孫權的邀請下,加入了江東。陸遜能力出眾,逐漸得到孫權的賞識,見孫權猶豫,獻計道:「吳侯,子敬先生所言有理,不過我們可以拉攏曹操和劉備一起出兵,平分中原。」陸遜的話正和孫權之意,不過孫權與曹操、劉備多有不和,不知如何才能聯合兩人共同對抗袁熙。

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上前道:「吳侯勿憂,我弟諸葛亮乃是劉備最信任之人,我願前往襄陽,說服劉備,與我軍共同對抗袁熙。」孫權大喜,命諸葛瑾前往荊州,聯合劉備。

聯合劉備已經有了人選,孫權詢問不知何人可以前去成都,說服曹操?陸遜想了想道:「吳侯不必心急,這個任務我們可以交由劉備,畢竟劉備比我們更心急曹操。」孫權是聰明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是就命諸葛瑾出使荊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袁大將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漢末袁大將軍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124.天子駕崩

%